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产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为临床治疗T2DM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优泌林70/30治疗,观察组给予国产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和血糖达标所用时间。结果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8%。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日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和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28.9±4.6)U/d、24%(12/50)和(10.9±2.6)d;观察组日用胰岛素用量为(17.8±3.7)U/d、6%(3/56)、(7.9±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2DM可获得良好疗效,降低其日用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缩短其血糖达标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比较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高血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效价。方法将6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三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对照组三餐前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记录并比较2组血糖控制及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成本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强化治疗后血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降糖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期人胰岛素类似物皮下注射用于初诊血糖过高的T2DM患者疗效确切,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综合评估(CGA)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综合病情评估并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CGA内含各项量表,经横断面调查,评估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住院病房120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调查结果筛查符合者,接受甘精胰岛素基础降糖治疗,并于随访12个月后再次进行CGA评估,分析CGA在老年T2DM患者甘精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老年综合征患者83例(69.17%),合并一种合并症者41例(34.17%),合并两种及以上合并症者24例(20.00%),符合基础胰岛素治疗标准者30例(25.00%);30例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简易智能量表(MMSE)、老年抑郁量表(GDS)、微型营养评定(MNA)评分与1周内跌倒、Hb A1c水平、低血糖次数及基础胰岛素剂量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GA评估工作开展后患者满意度(96.67%)高于开展前(69.17%),30例接受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GA能够有效评估老年T2DM患者是否合并老年综合征,为临床胰岛素治疗及后续疗效评价提供指导依据;随着药物发挥疗效,患者老年综合征获得一定改善,有效控制血糖前提下,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与基础胰岛素剂量,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对病程不超过4年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T2DM患者88例,随机分为应用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组,每日早晚餐前即刻注射诺和锐30或餐前30min注射诺和灵30R,起始剂量为0.4U/(kg·d),联合午餐后二甲双胍0.5g治疗12周。结果:诺和锐30组患者中晚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改善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方面优于诺和灵30R组(P〈0.05),且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但胰岛素用量略高于诺和灵30R组。结论:对疗程较短的T2DM患者注射诺和锐30联合午餐后二甲双胍口服方案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姜国栋  蔡松 《首都医药》2012,19(18):51-52
目的 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T2MD)和口服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特点和安全性.方法 试验组为初诊T2DM共37例,对照组为口服药继发失效组共50例,均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应用剂量等.结果 初诊T2DM在开始胰岛素治疗前糖代谢和脂代谢状态更差,应用胰岛素达标时间更快,剂量更小,低血糖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特点各异,应根据病程和胰岛B细胞功能确定适宜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孙凤娟  董燕莉 《海峡药学》2012,24(2):163-164
目的 通过对比赖脯胰岛素和普通人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安全性、副作用和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来判断赖脯胰岛素对于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优势.方法 综合国内外关于赖脯胰岛素的研究报告和论文,结合临床实践,最后得出结论.结果 赖脯胰岛素和普通人胰岛素(诺和灵)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显示相似的基线特征,用赖脯胰岛素(优泌林)治疗除了巨大儿的发生率较普通人胰岛素略高外,在代谢控制和生产结局方面跟普通人胰岛素治疗组没有明显区别.而且患者依从性更好,下餐前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赖脯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总体优于普通人胰岛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对比。方法:246例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Det组)、甘精胰岛素组(Gla组)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组(Pre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FBG、2hBG、HbAlc、空腹C肽(FC-P)及100g馒头餐后2hC肽(2hC-P)水平、体重变化、低血糖发生率及患者依从性。结果:治疗后三组FBG、2hBG、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Det、Gla组FBG、HbAlc水平显著低于Pre组(P<0.05),Pre组2h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Det、Gla组体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Pre组(P<0.05或0.01),且相较于Gla组,Det组体重增加明显减少(P<0.01)。结论:基层老年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失效时,联合应用地特胰岛素是较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冯栋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261-26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应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浦北县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经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后血糖不达标的T2DM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用胰岛素(优泌林70/30)治疗,B组加用二甲双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比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在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FBG、2hPBG、HbA1c、BMI等各项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能更好控制血糖,并可降低胰岛素剂量及有效改善BMI,两组联合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赖脯胰岛素(Lispro)对应激状态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2003年7月~2005年12月莞城医院的80例应激状态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用赖脯胰岛素(Lispro)和人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赖脯胰岛素及人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赖脯胰岛素组餐后血糖优于人胰岛素(诺和灵R)组,每天所需Lispro剂量与常规重组人胰岛素相同,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人胰岛素(诺和灵R)组明显减少.结论 Lispro在改善应激状态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的胰岛素给药途径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云南省宣威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初诊T2DM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I组)各30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CSII组与MDII组相比较,血糖达到预期目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显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初诊T2DM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6例胰岛素治疗剂量>40u/日,联用1~2种非胰岛素促泌剂的T2DM患者,加用格列美脲治疗12周.治疗前后对照.结果 12周后空腹(FBG)、餐后2h血糖(2hBG)均明显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下降...  相似文献   

12.
李素芳 《北方药学》2014,(10):35-35
目的:观察赖脯胰岛素辅助强化糖尿病治疗的疗效。方法:在本院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赖脯胰岛素组(简称观察组)64例,诺和灵30R组(简称对照组)6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和诺和灵30R,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个时间点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晚餐后2h血糖(2hFP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例数和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周雅芳  周建尧  汪凌霄 《海峡药学》2011,23(12):161-162
目的 对64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赖脯胰岛素治疗,观察效果.方法 采用赖脯胰岛素25或人胰岛素70/30治疗,剂量按0.3~0.8u·kg-1作为开始剂量,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但赖脯胰岛素25组2hPG、HbAlc下降更明显,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在阿卡波糖治疗经门冬胰岛素30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T2DM)患者基础上,加用重组甘精胰岛素(IG)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56例经门冬胰岛素30治疗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A组(28例)、B组(28例).B组接受阿卡波糖治疗,A组于B组基础上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岛素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脂间的关系。方法对45例2型糖尿病(T2DM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胰岛素、AngⅡ及血脂测定。结果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胰岛素、AngⅡ、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均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与AngⅡ及TG呈正相关(P<0.05);T2DM组内,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组及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组相比较,各组间胰岛素、AngⅡ及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AngⅡ与血脂异常与IR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参与T2DM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并比较应用甘精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及C肽(C-P)水平.方法 T2DM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甘精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OAD)]和地特组(地特胰岛素联合OAD),依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及OAD剂量,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血清胰岛素及C-P浓度,计算全天胰岛素用量.结果 试验前2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FPG、2 hPG、病程、空腹血清胰岛素及C-P浓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 hPG较治疗前下降(P<0.0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0.01),但地特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甘精组(P<0.01);2组血清C-P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T2DM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且应用地特胰岛素者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17.
赵雪  桑婉玉 《北方药学》2021,18(1):111-113
目的:回顾性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探讨适合当地人群的强化治疗模式.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人民医院、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包钢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82例,按住院期间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38例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组44例,比较两组方案间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经济学成本分析.结果:出院时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住院天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SⅡ组住院费用低于MSII组(P<0.05),降糖效果每下降1%,CSⅡ组所花费的成本也明显低于MSⅡ组.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均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但胰岛素泵的经济性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T2DM患者122例,根据肝脏彩超检查分为T2DM伴NAFLD组和T2DM不伴NAFLD组.对其腰围、腰臀比(WHR)、BMI、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单纯T2DM组相比,T2DM伴NAFLD组的腰围、WHR、BMI、TC、TG、LDL-C、ALT、HOMA-IR升高(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腰围、BMI、HOMAIR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伴NAFLD患者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其中肥胖、TG、胰岛素抵抗对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T2DM58例按体重指数(BMI)又分为正常体重组(16例)、超重组(22例)和肥胖组(20例)。测定正常对照组和T2DM各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AP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超重组和肥胖组的APN显著降低(均P〈0.01),肥胖组APN较超重组显著降低,超重组APN较正常体重组显著降低(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各组HOMA-IR显著升高(均P〈0.01)。所有研究个体APN与BMI(r=-0.538,P〈0.01)和HOMA-IR(r=-0.459,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并以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APN与HOMA-IR和BMI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6,(6):1323-1325
目的:分析胰岛素与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改善作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T2DM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鲁肽治疗,评价治疗前与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血糖各指标的改善作用和相关体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腹围、BMI以及每日胰岛素用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HOMA-IR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腹围、BMI值、HOMA-IR和每日胰岛素用量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用治疗T2DM患者的降糖效果较为显著,同时可以降低患者体质量,减少每日胰岛素的用量,对血糖各指标的改善作用和相关体症的改善情况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