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盛红枫  张玉柱 《中医正骨》2015,(4):49-51,53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21~65岁,中位数47岁。按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Ⅱ型6例、Ⅲ型2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中位数4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60 min,中位数45 min。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1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1~15周,中位数13周。按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5例、良5例、可3例。结论: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切口小,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智  李刚 《中医正骨》2012,24(6):64-65,67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结合微创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采用正骨手法结合微创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4例.男16例1,女38例.年龄60~ 88岁,中位数67岁.Evans - Jensen分型:Ⅰ型9例,Ⅱ型12例,Ⅲ型17例,Ⅳ型13例,Ⅴ型3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 16个月,中位数8.5个月.1例患者术后发热超过39℃,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 12个月,中位数6.5个月.无骨不连、骨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内固定稳定,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及螺钉断裂.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0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90.7%.结论:采用正骨手法结合微创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采用双钢板固定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患者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8~55岁,中位数48岁;左侧14例,右侧19例;Rüedi - Allg(o)werⅡ型14例、Ⅲ型1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2 d,中位数7 d.术后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3例,采用前外侧解剖型钢板加内侧支持板固定19例,采用前内侧解剖型钢板加外侧支持板固定14例;植骨25例;手术时间132~210 min,中位数168 min;术中出血120~300 mL,中位数190 mL;术后切口感染2例,经局部换药后切口愈合.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14个月,中位数7个月.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3例,经理疗及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和玻璃酸钠注射液后,踝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无钢板断裂、退钉、螺钉松动、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采用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患肢踝关节功能,本组优16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结论:双钢板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板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0月至2014年6月,采用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板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16例,男13例,女3例;左侧6例,右侧10例;年龄21~58岁,中位数39岁。均接受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肥大型骨折不愈合13例,萎缩型骨折不愈合3例。首次手术至本次就诊时间7~17个月,中位数10个月。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190 min,中位数140 min;术中出血量250~700 mL,中位数450 mL。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26个月,中位数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中位数5个月。术后1年,分别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肩、肘关节功能,肩关节评分58~91分,中位数77分;肘关节评分79~96分,中位数83分。术后并发桡神经不完全损伤2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板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肩、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逆损伤机制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采用逆损伤机制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30~69岁,中位数54岁;左膝22例,右膝1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2~10 d,中位数4 d。术中先从膝关节外侧切口撬拨、复位嵌入骨折断端的股骨外侧髁,掏出嵌入骨折断端的外侧半月板,然后逆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屈曲内旋内翻的损伤机制,在维持膝关节伸直位牵引状态下外旋外翻小腿,完成膝关节和胫骨平台后内侧骨块的复位,再从膝关节内侧切口进一步复位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块后,用锁定支撑钢板固定骨折。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评价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8~203 min,中位数130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中位数180 mL。36例患者均获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9~75岁,中位数40岁;左侧14例,右侧17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21例。合并腓骨骨折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 h至6 d,中位数5 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8周,中位数14周。末次随访时,参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3例、良6例、可2例。疗效评价可的2例患者,经6~8周的功能锻炼,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0°~126°,踝关节跖屈活动范围0°~44°、背伸活动范围0°~44°,疼痛缓解,日常生活和工作无影响。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切口感染、钢板断裂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骨折愈合好,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2种手术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分别采用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2种方法治疗跟骨骨折患者46例,男40例,女6例;年龄20 ~77岁,中位数42.5岁;左侧20例,右侧23例,双侧3例;SandersⅡ型19足,Ⅲ型16足,Ⅳ型14足.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 ~10 d,中位数8.5d.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患足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6例49足,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12例14足(SandersⅢ型2足、Ⅳ型12足),行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34例35足(SandersⅡ型19足、Ⅲ型14足、Ⅳ型2足).术后切口皮缘坏死3例,均为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患者,经换药后切口愈合.4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12个月,中位数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 ~12周,中位数10.5周;B(o)hler角和Gissane角恢复;无钢板、空心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足跟部增宽6足,其中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3足(SandersⅢ型l足、Ⅳ型2足),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组3足(SandersⅡ型1足、Ⅲ型2足),行走时疼痛,经热敷等物理治疗后疼痛缓解.参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足功能,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优8足、良4足、可2足;撬拨复位空心钉固定组,优12足、良15足、可6足、差2足.结论: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疗效可靠,但应注意预防切口感染;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剖型多轴锁定钢板螺钉系统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解剖型多轴锁定钢板螺钉系统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23 ~ 64岁,中位数36岁;左侧16例,右侧19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合并颅脑损伤2例、肋骨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1例.术后观察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5~70 min,中位数45 min;取髂骨植骨2例;切口均甲级愈合.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15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 24周,中位数16周.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法对患侧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29例、良6例.无感染、内固定物断裂、骨折再移位及神经、血管、胸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解剖型多轴锁定钢板螺钉系统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2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患者。男17例,女3例;年龄28~60岁,中位数42.5岁;原始骨折均为闭合性股骨转子下骨折,均不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按Seinsheimer分类标准,Ⅱ型2例、Ⅲ型10例、Ⅳ型8例;初次手术采用股骨近端外侧钢板内固定8例,股骨髁部锁定钢板内固定12例;初次手术至此次入院时间6~15个月,中位数8.5个月。均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复位和愈合情况,采用Sanders髋关节评分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36个月,中位数25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愈合时间14~17周,中位数16周。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的Sanders评分为(53.6±5.2)分,优13例、良7例。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23~65岁,中位数50岁。左侧9例,右侧11例。按照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6例、头颈型7例、经颈型2例、基底型5例。骨折Garden分型,Ⅰ型2例、Ⅱ型6例、Ⅲ型10例、Ⅳ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 d,中位数3 d。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观察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0~110 min,中位数80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中位数200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年,中位数3. 5年。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肺栓塞1例,经溶栓和抗凝治疗后好转。20例患者中17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12~32周,中位数18周。术后8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5. 6±5. 8)分,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3例。差的3例中,2例发生骨折不愈合,采用带缝匠肌肌蒂髂骨瓣联合自体髂骨颗粒植骨治疗,6个月后骨折愈合; 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微创经皮内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微创经皮插入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经过6~20个月,中位数14个月随访。所有病例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16周,中位数13.6周。1例患者原有开放性创口局部皮肤坏死,经换药、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后愈合。无切口感染、骨髓炎,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良率96.4%。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微创经皮内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一种操作简便、固定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且疗效可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安百章 《双足与保健》2018,(12):144-144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2017年期间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中选取60例,分为两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治疗手术,观察手术中切口大小、出血量、手术中所用时长以及术后骨折复位和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的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术中出血量35.65(55.05±10.60)mL、切口大小6.13(8.20±3.07)cm以及所用时长30.50(39.01±7.00)min。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治疗手术,术中出血量39.68(57.69±12.04)mL、切口大小7.15(8.50±3.70)cm以及所用时长35.60(40.0±17.65)min。术后5~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机访问,实验组(90.00%)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76.67%),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手术愈合情况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进行胫骨中下段骨折手术,可以缩小切口大小,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加快术后患者骨折处的复位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评估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7例Kim分型均为ⅠB型,均选择锁定加压接骨板作为内固定器进行复位内固定手术,于术后3 d开始进行功能锻炼,6个月完全负重。结果:随访7~30个月,中位数18个月。7例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3~26周,中位数20周。X线片显示假体稳定,无松动表现。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HSS评分90~93分,中位数91分。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初步临床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钟超  王跃  卢冰 《中医正骨》2012,24(3):66-68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使用INTERTAN髓内钉装置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4~81岁,中位数69岁.均为单侧骨折,其中左侧16例,右侧11例.按Tronzo和Evans分型:Ⅱ型3例,Ⅲ型13例,Ⅳ型10例,Ⅴ型1例.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及术后随访时的Harris评分.结果:27例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固定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45 min,中位数120 min;术中出血100 ~ 550 mL,中位数300 mL;骨折骨性愈合时间2.8~5.1个月,中位数4.1个月;术后下地负重时间2.7 ~4.8个月,中位数3.3个月.本组有2例患者于术后1年内死亡,其中1例死于心脏病,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院后不明原因出现重症肌无力;1例术后切口感染,经切开引流、加强换药、使用敏感抗生素后切口愈合.本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的Harris评分为61 ~ 100分,中位数88分,其中优11例,良9例,中3例,差4例.本组患者均未出现股骨头颈部短缩、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和内固定物失效、断裂等并发症.结论:INTERTAN髓内钉无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还是从解剖结构上都满足了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要求,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功能良好、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锁定内支架微创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复杂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该方法治疗的21例胫腓骨中下段患者进行了1年以上随访,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予以统计并采用Johner-Wruhs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本组手术时间50~ 100 min,中位数70 min,术中出血50 ~ 200 mL,中位数90mL,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满意,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2 ~21周,中位数14周,21例均获随访,1例术后3个月骨折端吸收,植骨后骨折愈合,根据Johner-Wruhs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法进行疗效评定:优1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Mippo技术应用锁定内支架技术微创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复杂性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减少了医源性损伤,加速骨折愈合及术后踝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为治疗胫骨中下段复杂性骨折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6~65岁,中位数45.5岁。骨折分型,Neer二部分骨折2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15例。合并肩袖损伤7例、骨质疏松症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d,中位数3.5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肩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7年,中位数4.5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12个月,中位数9个月;术后骨折畸形愈合3例,未进行特殊处理;并发肩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例,经药物治疗和理疗后症状好转;并发肱骨头坏死6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无感染、钢板断裂、螺钉松动、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参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2例、良18例、差2例。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肩功能恢复。但由于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损伤较重的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应慎重考虑采用切开复住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桡骨远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arton骨折畸形愈合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3 ~ 64岁,中位数42.5岁;左侧9例,右侧7例;桡骨远端骨折AO分类均为B3型.均为摔伤所致,接受过非手术治疗.均有腕关节疼痛症状,且腕关节背伸、掌屈受限,前臂处于旋前位.X线检查示桡骨骨折端骨痂形成,骨折对位对线不良.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腕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15个月,中位数1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 ~13周,中位数12.5周;掌倾角、尺偏角恢复;腕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背伸达60°~ 65°,掌屈达60°~ 70°;前臂旋前达80°~ 90°,旋后达70°~ 80°.依据Mayo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肢腕关节功能,优9例,良5例,可2例.无切口感染及钢板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出现患肢拇指、食指、中指掌侧及环指桡侧皮肤麻木1例,未作特殊处理,1周后症状消失.结论:采用桡骨远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畸形愈合,骨折复位良好,可恢复桡腕关节的稳定性,缓解疼痛,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闭合性锁骨骨折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0~72岁,中位数39岁。左侧10例,右侧14例。横断或斜形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15例。合并肩胛骨骨折1例,肋骨骨折3例,股骨骨折1例,气胸l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h至7d,中位数3d。治疗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术后2~3个月去除钢板,中位数2.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5~3个月,中位数2个月。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螺钉断裂及钢板移位发生。2例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后轻微疼痛,指导其合理进行功能锻炼后症状消失。2例患者切口渗出物较多,加强局部换药至骨折完全愈合后去除钢板。参照孙新宏等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18例、良6例。结论: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组织创伤小、固定强度高、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0~70 min,中位数55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100 mL,中位数60 mL;1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转科治疗,其余无明显并发症.随访6~42个月,中位数15个月,采用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和Harris标准评定法评估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46例,良9例,可4例,差1倒,优良率为91.7%.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高强线联合外排锚钉和挤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采用关节镜下高强线联合外排锚钉和挤压螺钉内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7~58岁,中位数36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均无肢体神经和血管受损。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5 d,中位数6 d。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95 min,中位数65 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中位数30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中位数12周。术前轴移试验Ⅰ级7例,术后10个月均正常;术前轴移试验Ⅱ级7例,术后10个月6例正常、1例Ⅰ级;术前轴移试验Ⅲ级3例,术后10个月均为Ⅰ级。术后10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