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表现为自发的、反复发作的头痛,以或左或右钻痛、抽掣痛或搏动性头痛为特征,亦可见颅脑两侧或左右交替发作.常伴见有呕恶、畏风、目赤等症状.笔者2000年以来根据偏头痛的病因病机,针对本病有反复发作及发作时阳亢、火郁、风行、瘀阻、痰凝等标实为主的特点,运用潜阳清火、搜风涤痰、散结通络等法治疗偏头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三叉神经痛治宜病证合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朝辉 《河南中医》2001,21(6):35-36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痉挛或痛性抽搐 ,是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的典型神经痛。疼痛特点 :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间期无疼痛。发作时多呈电击、刀绞、火烧、撕裂样或针刺样锐痛。每次发作数秒或 1~ 2min ,间歇时间不等。夜间安静时 ,发作次数减少。疼痛部位多局限在单侧三叉神经的 2、3支。患者常有触发点和触发带。常因咀嚼、吞咽、谈话、刷牙、触摸面部或面部皮肤受风、受凉而诱使疼痛发作。三叉神经痛在祖国医学属面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情志不遂 ,心火内蕴 ,风邪乘虚侵袭客于三阳经络所致。临床普遍采用针灸治疗。笔者经临床…  相似文献   

3.
坐骨神经痛系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原发或继发性损伤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多以下腰部或一侧臀部疼痛开始,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扩散,具体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有发作性加剧,呈刀割样,夜间尤甚。常因咳嗽、用力、弯腰或震动时,使疼痛加剧。本病在祖国医学包括在“风寒痹症”“腰腿痛”或“坐臀风”等门类中。是由于风寒湿客于分肉之间,导致血脉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为病。在针灸治疗上,《甲乙经》提出“腰胁相引痛急髀,  相似文献   

4.
痛风是因人体嘌呤代谢紊乱引起以下肢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临床以血中尿酸增高为病理特点。当体内尿酸生成过多 ,或肾脏对尿酸排泄障碍 ,尿酸沉积皮下组织、关节 ,出现以下肢关节卒然疼痛等症状 ,称为“痛风”性关节炎。本病多在夜间发作 ,以 50岁以上男性最为多见 ,有急性典型发作 ,有慢性反复发作 ,亦有呈周期性“丹毒”样发作。部分病例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混淆。1 辨治方法笔者认为 ,本病多由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嗜好饮酒等 ,以致湿浊内积 ,瘀滞经络关节 ,气血不利 ,出现以足趾关节为主的红肿热痛 ,甚至可见形寒发热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况时祥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600-60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其特点为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易于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本病以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病为两大基础病因 ,而在发病的不同阶段 ,其病理变化又各有特点。笔者近 5年来尝试从风、瘀、虚入手 ,分期论治本病 ,取得一定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参考张源祥等 [1,2 ] 制定的标准 :1反复发作性眩晕 ,发病突然 ,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缓解 ,每天数次或数天 1次 ,或持续性头昏沉感 ,发作或病情加重与头位及体位变动有关 ;2眩晕时并伴有以下 2~ 3个症状 ,平衡失调 ,跌倒发作 ,…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属祖国医学“偏头风”范畴,以其头痛暴发,痛势剧烈,痛后如常并反复发作为特点。目前西医对本病缺乏根治方法,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自拟二龙散偏汤合西比灵治疗本病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刺眶下孔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作性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短暂的剧烈疼痛,病因不明.本病多发于中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以发作性刀割样,撕裂样或烧灼样剧痛,突发突止为临床特征,中医学把本病归为"面痛"的范畴.笔者采用针刺眶下孔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燕 《光明中医》2006,21(10):I0001-I0001
血管性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发作性、中或重度搏动性跳痛.位于一侧或双侧的头痛,常反复发作,有时伴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笔者以电针循经取穴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偏头风是以反复发作、或左或右、来去突然的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1].本病常常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笔者运用开天门治疗偏头风59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属祖国医学“类风”、“类脑风”、“偏头风”范畴 ,其病情反复发作 ,痛势剧烈 ,伴随症状严重 ,经久不愈 ,治疗上颇为棘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偏头痛 15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中 ,男 6例 ,女 9例 ;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15年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6 5岁。所有病例均有一侧或两侧头部发作性疼痛史 ,发作时头痛为钻痛性或搏动性。多伴有视觉异常等先兆 ,并伴随有恶心、呕吐、畏光等症状。常因劳累、焦虑、用脑过度、乘车、失眠、饮酒、月经、气候变化等因素而诱发。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 白…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在中医学中属于偏头风,头痛。头痛常于一侧,或痛于颞部,或痛于目眶,前额部,剧时可扩展半侧头部或整个头部,具有病势较剧,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病程长的特点。笔者因为本病的顽痼性、难治性,故集验方6则以飨读者。方一:二甲止痛汤方药组成:炒山甲珠15g...  相似文献   

12.
涌泉透太冲为主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之一,其特点为发作性、中或重度搏动性跳痛。笔者采用涌泉透太冲为主针刺疗法治疗本病92例,与西药治疗的98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祛风通络汤治疗偏头痛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萍 《中医研究》2011,24(5):52-54
偏头痛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属中医学"头风"范畴,临床上以头痛为主症,表现为局部或一侧或双侧或全头痛,呈跳痛、掣痛、灼痛、胀痛、重痛、刺痛、空痛、隐痛等。本病有突然发作者,也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时痛时止者,其疼痛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日或数周不等。西医  相似文献   

14.
浅谈痹病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痹病 ,也称“痹”、“痹证”、“风湿病”等 ,是人体正气不足 ,风寒湿等外邪侵袭 (也可由内生风、寒、湿、热毒、痰瘀引起 ) ,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 ,甚至关节变形 ,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病症的总称。历史文献中的某某痹及某体表部位的痛 ,如肩痛、臂痛、腰痛等 ,都属于本病的范畴。本病以皮肉脉筋骨 ,甚至脏腑的经络气血“不通”、“不荣”为主要病机。临床上有慢性、渐进性、反复发作性等特点。历代医家对本病都很重视。然而 ,其命名及分类 ,颇不一致。《中国痹病大全》〔1〕记载有关痹病的名称超过 40 0…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由于发作性头部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加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改变所引起。属于中医“偏头风”之范畴。临床表现为:呈周期反复发作的搏动性痛、跳痛及胀痛。每次发作数小时或1~2天。部分患者伴有心烦,呃逆,呕吐或腹痛。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自拟中药方,共治疗偏头痛患者86例  相似文献   

16.
<正>偏头痛,在中医学中属病证名,又称头偏痛、偏头风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具有发作性、单侧性、中重度性、搏动样等特征,症见一侧头痛,其痛多在颞部或头角,可伴有恶心呕吐、痛连及目,呈反复周期性发作,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偏头痛在我国的发病率女性为3.3%32.6%,男性为0.7%16.1%~([1]),近几年呈上升趋势。目前在临床中,针灸诊治偏头痛的方案在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7.
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 ,为风邪蓄积之所 ,故名风池。风池穴又为手足三阳与阳维之会穴 ,能调和内外风证。笔者通过七余年临床实践 ,风池穴用于临床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  治疗偏头痛 :西医称为 :“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病突发 ,痛势其剧 ,多位于颞部或头角或左或双侧 ,其则速及眼、齿。本病特点反复发作 ,随年龄的增长 ,症状愈来愈重。风池穴为足少阳和阳维脉的交会穴 ,足少阳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 ,肝胆内寄相火 ,为“风木之脏” ,极易化风动 ,谓之“内风” ;阳维脉“维络诸阳”而立表 ,多与外风有关。因此无论内风、外风引起的头痛均以风池…  相似文献   

18.
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王永生 《山西中医》2010,26(4):59-60
偏头痛是神经一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以反复发作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故从中医角嚏探讨其病因病机,认为“风痰入络”为主要病机,即所谓“久痛入络”,“不通则痛”。据现代研究资料证实,虫类药善于搜风剔络;临床研究也显示,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枕大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约占头痛病例的23%。属中医学的“头痛”、“头后痛”、“太阳头痛”范畴。表现为枕部疼痛及其神经循行线上的牵涉痛或放射痛,疼痛多为发作性,每日可发作数次至十数次,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性质为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电击样或锐痛、胀痛和跳痛,程度为中等,个别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疼痛可为自发性,亦可因头颈部运动等诱发疼痛或加重。故发作时患者常保持头部不动或使头略后倾以缓解疼痛。笔者近年来采用小针刀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头痛是因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致的发作性头痛,临床上常呈周期性发作,疼痛暴发,痛势剧烈,痛止如常人,属中医"头痛""头风"范畴.中医治疗本病方法较多,但从临床上来看,可概括为2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