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气管插管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由于目镜视野小、镜干柔软易弯曲,不易寻找声门.为降低FOB气管插管操作难度,本研究将临床常规口咽通气道进行改良,评价改良口咽通气道(ROPA)引导FOB气管插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颈椎手术患者i-gel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气管插管的颈椎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36~62岁,体重57~78 kg,身高165~177 cm,Mallampati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口咽通气道辅助FOB引导气管插管组(O组)和i-gel喉罩辅助FOB引导气管插管组(I组).麻醉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纤维支气管镜咽部解剖结构显露分级、气管插管置人情况;记录气管插管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和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拔除喉罩带血和术后咽喉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i-gel喉罩均1次置入成功,置入时间为(10±3)s,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与O组比较,I组气管插管时间缩短,1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升高,纤维支气管镜咽部解剖结构显露分级升高(P<0.05).两组气管插管期间血液动力学稳定,均未发生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和低氧血症,I组仅1例喉罩粘血,两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颈椎手术患者i-gel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不仅可确保有效的通气,而且可提高引导气管插管成功机率,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3.
廖明锋  金传刚  陈明兵 《骨科》2014,5(4):238-240
目的 比较光棒(light wand,LW)与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困难气道行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2例行择期手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LW引导气管插管组(LW组,n=32)和FOB引导气管插管组(FOB组,n=30),经口行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时间、成功率,评估血流动力学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LW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FOB组(P<0.01),在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W和FOB均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而LW操作更为简单,并能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Glidescope视频喉镜辅助纤维支气管镜(FOB)用于老年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77岁,体重43 ~ 82 kg,ASA分级Ⅰ级或Ⅱ级,Mallampatis分级l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FOB组和Glide -scope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成功情况;记录气管插管期间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Glidescope视频喉镜对声门及会厌的显露情况.结果 与FOB组比较,Glidescope组气管插管时间缩短,1次插管成功率升高(P<0.05).Glidescope视频喉镜显露声门或显露部分声门15例(75%),仅显露会厌或部分会厌5例(25%).两组气管插管期间均未见低氧血症发生.结论 Glideseope视频喉镜辅助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时可缩短插管时间,提高首次插管成功概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
全麻患者经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盲探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全麻患者经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盲探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整形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盲探组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组(FOB组)。麻醉诱导后,两组均先置入CILA,盲探组经CILA盲探气管插管,FOB组经CILA用FOB引导气管插管,记录两组经CILA气管插管的时间及成功率。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ILA,与FOB组比较,盲探组气管插管时间延长(P〈0.05),气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ILA盲探气管插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治疗颈椎创伤、肿瘤、关节炎、椎管狭窄、颈椎间盘退变或关节不稳的颈椎手术中,常有因为颈椎不稳(如颈椎骨折)或关节炎所致颈椎畸形而成为困难插管气道[1].除对颈椎稳定的患者可用直接喉镜插管外,其它情况最好在清醒(镇静+表面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FOB)辅助插管[2],以确保脊髓免受麻醉操作的损伤.该类手术很少必须使用经鼻插管[2].临床上常规FOB经口气管插管常因镜干柔软易弯曲、目镜视野小及易受口咽部组织及分泌物影响而不宜寻找声门.本研究将临床常用的Berman口咽通气道用于辅助FOB经口气管插管,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带有T型接头的内镜面罩(专利号:201120467717.9)通气复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镇静在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清醒气管插管(AFOI)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45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5~60岁,随机分为三组,R1组采用T型接头内镜面罩通气复合瑞芬太尼镇静,R2组鼻导管吸氧复合瑞芬太尼镇静,F组鼻导管吸氧复合芬太尼镇静.记录三组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期间呛咳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与F组比较,R1和R2组在FOB操作时和气管插管时MAP降低、HR减慢,AFOI操作时间缩短,操作期间呛咳发生率减低,术后随访患者的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 自行设计的带有T型接头内镜面罩通气复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镇静可提供满意的清醒气管插管条件,且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颈椎手术患者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前路颈椎手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18~55岁,体重50~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Mallampatis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组(FOB组)和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组(LMA组).麻醉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时间和气管导管置入情况;记录气管插管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和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记录LMA组喉罩置入情况、置入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喉罩移位情况.记录拔除喉罩带血和术后咽喉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喉罩1次置入成功率为90%,置入时间为(13±3)s.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与FOB组比较,LMA组气管插管时间缩短,1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升高(P<0.05).两组气管插管期间血液动力学稳定,均未发生高血压、心动过速和低氧血症.LMA组气管导管拔除时有8例(40%)发生喉罩移位;拔除喉罩时1例发生喉罩带血;术后1例发生咽部轻微疼痛;两组均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颈椎手术患者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不仅可确保有效通气,还可提高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明显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利多卡因用于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气管插管时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 颈椎骨折并发高位截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n=32),雾化吸入组: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喷雾联合环甲膜穿刺组:咽喉部喷雾联合环甲膜穿刺注射2%利多卡因,随后于FOB引导气管插管前15 min,两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1 mg/kg、芬太尼1 μg/kg.FOB引导气管插管期间,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监测MAP、HR、ECG及SpO2.结果 与喷雾联合环甲膜穿刺组相比,雾化吸入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和FOB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心律失常及不良记忆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有助于改善FOB引导气管插管的条件,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和比较帝视内镜(Disposcope,DS)和纤维支气管镜(FOB)用于口腔颌面骨折手术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口腔颌面骨折手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DS组和FOB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取经鼻气管插管,DS组采用DS引导插管,FOB组采用FOB引导插管。记录插管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总成功率。记录术后24h患者声音嘶哑、咽痛、黏膜损伤、牙齿松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S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FOB组(P0.05)。两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24h声音嘶哑、咽痛、黏膜损伤、牙齿松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S或FOB均有助于口腔颌面骨折手术患者经鼻气管插管,两者插管成功率和插管相关并发症相似,但使用DS插管时间较FOB缩短,且操作和维护方便,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用于颈椎手术病人麻醉的可行性.方法:20列颈椎病人在清醒,环甲膜表面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辅助气管插管,观察插管过程中病人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20侧中成功插入18例,插管过程一般为1-2min,表面麻醉完全插管时大多无剧烈呛咳,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插管过程中头部稳定.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用于颈椎损伤病人的麻醉,可避免传统气管括管时颈部过伸而引起的颈髓进一步损伤,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2.
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麻醉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3例平诊手术患者麻醉常规诱导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结果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3min内成功插入气管,术后次日随访均无喉痛声嘶等症状。提出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前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及患者准备,术中保证麻醉药剂量准确,与麻醉医师配合娴熟,插管后加强气管内抽吸,做好人工气道气囊管理,可以保证插管过程平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经鼻气管插管用于颈椎手术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颈椎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FOB组和直接喉镜(DLS)组,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FOB或DLS经鼻经口实施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成功和失败例数、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时间等情况.结果 与DLS组相比,FOB组气管插管时间延长(P<0.05).FOB组气管插管成功20例(100%),DLS组16例(80%).结论 与DLS经口气管插管比较,FOB经鼻气管插管不增加颈椎手术患者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程度,成功率高、损伤小,并便于术后保留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普通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熟练麻醉医师使用直接喉镜插管2次失败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0~5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研究组(LMA-FOB组)将普通喉罩进行改良(剪开喉罩出口栅栏分隔处,剪短通气管),辅助FOB气管插管;对照组(FOB组)经口垫直接使用FOB气管插管。观察咽部解剖结构显露分级,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记录拔除喉罩带血和术后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OB组比较,LMA-FOB组咽部解剖结构显露分级明显提高(Ⅰ/Ⅱ/Ⅲ/Ⅳ级:15/4/1/0vs.8/4/5/3,P0.05),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90%vs.60%,P0.05),插管时间明显缩短[(75±20)s vs.(105±25)s,P0.05)]。术后LMA-FOB组仅1例喉罩带血,1例咽部轻微疼痛。结论对可能存在困难气道的患者,采用改良普通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可明显提高咽部解剖结构显露分级,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纤维支气管镜(FOB)辅助下快诱导经口与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40例,ASAⅡ级,年龄38~64岁,体重82~123 kg,张口度大于2.5 cm,Mallampatis分级Ⅲ或Ⅳ级,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n=20),分别采用FOB辅助下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和快诱导经口气管插管.于麻醉诱导后即刻和气管插管后即刻记录MAP和HR;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成功情况和气管插管期间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以及耳鼻喉科医师对气道管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使用FOB气管插管均成功,Ⅰ组5例气管插管失败,改为Ⅱ组方法 后均首次气管插管成功,Ⅱ组气管插管均成功;与Ⅰ组比较,Ⅱ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升高,麻醉诱导后HR和MAP降低,气管插管期间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心肌缺血发生率降低,耳鼻喉科医师满意率升高(P(0.05);Ⅰ组有4例气管拔管后出现鼻出血.结论 在FOB辅助下,与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比较,OSAS患者采用快诱导经口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小,气管插管成功机率高,可避免气道损伤.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气管插管可避免直接喉镜(DLS)对咽喉部感受器的机械刺激,从而能减轻气管插管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刺激。但是,近年来有关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的研究却不支持这一观点。至于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时对心血管应激的反应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通过与DLS比较,探讨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对全麻诱导期血压和心率(HR)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Air-Q插管型喉罩是一次性使用的新型气管插管型喉罩,设计上兼顾了经典喉罩(Classic LMA)和插管型喉罩(Fastrach ILMA)的双重特点,从而为解决患儿气管插管及困难气管插管提供了新的选择。患儿会厌狭长、下垂,声门位置较高,在采用经喉罩引导气管插管时,不推荐盲探插管法[1]。纤维支气管镜(FOB)具有镜干柔软、前端调节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与经鼻盲探清醒气管插管比较,观察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S患者60例,年龄41~65岁,Mallampatis分级Ⅲ级或Ⅳ级.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经鼻盲探气管插管;B组经FOB引导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开始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及心电图(ECG)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情况和插管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及损伤性鼻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气管插管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及心肌缺血率降低(P<0.05);A组有2例插管过程中SpO2低于90%,1例气管插管时发生鼻出血.结论:与经鼻盲探清醒气管插管比较,OSAS患者采用FOB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可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经鼻气管插管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气管狭窄患者术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纤维支气管镜(FOB)诊疗是紧急缓解缺氧的首选办法。在此过程中,麻醉管理的重点是建立有效通气, 确保诊疗的顺利进行。采用喉罩(LMA)行机械、人工交替间歇正压通气已有报道,但该法存在漏气且不便于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的缺点。本研究拟探讨全麻下气管狭窄患者经LMA 高频喷射通气(HFJV)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正常气道患者GlideScope视频喉镜(GSVL)、Macintosh直接喉镜(MDLS)和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口气管插管时的血液动力学反应。方法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50岁,随机分为3组(n=20):GSVL组、MDLS组和FOB组。常规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GSVL、MDLS或FOB实施经口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2、3、4、5min血压(BP)和心率(HR),并记录整个观察期BP和HR的最大值。计算各观察时点的收缩压×心率乘积(RPP)。以时间为横坐标、观察期BP和HR为纵坐标计算血液动力学时-效关系曲线下面积。结果与MDLS组相比,FOB组气管插管时间延长(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HR和RPP升高(P<0.05),GSVL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SVL组相比,FOB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血液动力学时-效关系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MDLS和FOB相比,采用GSVL在预防正常气道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反应方面并无明显优势,但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时所致的血液动力学反应却强于MD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