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自1975年Koehler及Milstein创建杂交瘤技术以来,使用该技术制备出抗各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品种不下万种,其中数百种已在医学和生物学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杂交瘤技术是一门成熟的技术,但由于涉及细胞培养,其影响因素非常多。课题组就建立分泌抗鼠疫F1抗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单克隆抗体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单克隆抗体的类别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明确指出了现阶段应用的多种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同时,也对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希望能够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自从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创立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之后,现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寄生虫的生物学、诊断学和免疫治疗学的研究[1-2]。为开展对间日疟原虫的免疫诊断,我们应用该技术,制备了抗间日疟原虫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分析。1材料和...  相似文献   

4.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肺科的应用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262500)牛义凯自1975年GeorgeKoler和CesarMilstein首次发现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cAb)以来,揭示了生物学和临床医学中的许多新领域。由于其...  相似文献   

5.
随着抗体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日趋成熟,单克隆抗体研发领域进展迅速,尤其是在重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继传统药物之后应对重大传染病的重要利器。本文从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进展出发,在综述单克隆抗体筛选制备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述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新发再发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抗人Cys-C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用基因工程表达的Cys-C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Cys-C单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的效价、亲和力,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类并检测抗原位点互补关系,SDS-PAGE鉴定抗体纯度,秋水仙素阻抑法鉴定染色体数目。结果筛选出2株能稳定分泌抗人Cys-C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H2、3C4,抗体Ig亚类均为IgG1,亲和常数分别为7.429×10-8、1.95×10-7,2株单克隆抗体抗原位点不重叠,染色体鉴定符合杂交瘤细胞的特性。结论成功制备了特异性的抗人Cys-C单克隆抗体,为Cys-C检测试剂盒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制备的LETMD1-C末端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特性鉴定,并将其应用于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研究。方法:使用ELISA,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等免疫学技术对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特性鉴定;以鉴定的抗体为工具,检测肝癌组织中LETMD1编码产物表达情况。结果:免疫学鉴定结果验证了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使用效价和良好的特异性。检测肝组织标本中LETMD1编码产物表达情况,发现其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在肝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结论:制备了抗-LETMD1-C末端的单克隆抗体,经鉴定具有较高的效价和良好的特异性,可以应用于LETMD1癌基因的功能研究和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研究,为深入研究LETMD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建立新的肝细胞癌早期诊断方法奠定了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8.
许泼实  韩双印  魏威  魏晓霞  万震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00-4501,4503
目的 制备EGFR vⅢ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将小鼠骨髓瘤细胞NS-1与免疫的BALB/C小鼠,免疫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出EGFRvⅢ阳性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与EGFRvⅢ抗原结合的特性性通过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建立裸鼠人肺细胞癌和表皮细胞癌移植瘤模型,分别腹腔注射EGFRvⅢ单抗,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生理盐水,观察3组别的抑瘤效果和作用.结果 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株而制备的EGFRvⅢ单抗,经过Western blot鉴定,结果为可以特异性识别EGFRvⅢ.EGFRvⅢ单抗,尼妥珠单抗对人表皮细胞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84%和86.3%.结论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EGFR vⅢ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好,在抑制肿瘤方面效果显著,对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抗原进行初步分析,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单克隆抗体,探讨特异性免疫荧光法在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检查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抗原进行初步分析,确定特异、免疫原性强的蛋白抗原,制备抗特异蛋白抗原的高效价单克隆抗体,采用饱和硫酸铵粗提,Sephadex G-50层析纯化;同时制备高效价的抗结核分枝杆菌免疫血清。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初步应用于临床痰涂片的检测。结果获得4株针对结核分枝杆菌38×10^3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6400~1:12800。建立了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方法,60份临床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标本,用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三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6.7%(22/60)、58.3%(35/60)和56.7%(34/60),其中,抗酸染色阳性22份标本,两种免疫荧光法检查均为阳性,符合率100%。结论成功制备出抗结核分枝杆菌38×10^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查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大大高于抗酸染色,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制备肿瘤单克隆技术的不断成熟,出现了大量的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并与同时出现且日新月异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相结合,发展了众多的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并不断地应用于临床,现已成为检查肿瘤患者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藻酸盐抗体的制备及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探讨藻酸盐抗体的制备、检定和对院内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方法制备藻酸盐抗血清;应用脾细胞-骨髓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藻酸盐单克隆抗体;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生物被膜形态变化. 结果建立了两株稳定分泌高效价单克隆抗体细胞株;藻酸盐抗体可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藻酸盐. 结论藻酸盐抗体可中和细菌藻酸盐以防治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  相似文献   

12.
自从Kohler和Milstein于1975年发现单克隆抗体以来,经过各国科学家的探索改进,该技术已日趋完善。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微生物学以及临床各学科。本文就单克隆抗体的一般问题及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前景作一简要介绍。一、什么是单克隆抗体通常免疫动物体内产生的抗体是一种混合物。是由很多B细胞产生的抗体成分的混合物。要想从多种抗体混合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13.
流式细胞仪是现在医学中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在免疫学、血液学、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免疫学相关研究当中,流式细胞仪因具备检测迅速、能够实现定量检测、方便灵活等优势取得了广泛应用,特别是联合单克隆抗体技术,能够在免疫分选、分型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现在免疫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文章针对近些年流式细胞仪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有关狂犬病的记载已有近4000年历史。但直到19世纪末,巴斯德等方在狂犬病预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本世纪头50年很重视狂犬病毒研究,但仍未取得显著进步。1958年Kissling应用非神经细胞培养狂犬病毒取得成功,随后20年间应用大量细胞培养方法,对狂犬病毒的纯化、以及其理化生物学特性作了系统的研究,为狂犬病研究打开新的途径。最近已肯定的最重要的进展主要有:细胞培养疫苗的制备和应用;用口服疫苗接种野生动物;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研究狂犬病毒的特性以及改进狂犬病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1975年K(?)hler和Milstein建立杂交瘤技术以来,单克隆抗体(McAb)的研究和应用已遍及生物学、医学、兽医学、农学等学科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本文主要谈谈McAb在病毒学中的应用与某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培养法代替传统的体内法小鼠腹水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促甲状腺激素检测试剂盒。方法应用中空纤维系统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甲状腺激素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效价、灵敏度、特异性。500份临床体检血清进行临床符合率检测,并与应用体内制备单克隆抗体在产试剂盒进行各项性能指标比较。结果中空纤维培养TSH杂交瘤细胞株其抗体分泌量达到1.5 mg/ml,纯度90%以上。采用同一批次辅料,酶结合物效价由体内法1/3 000提升到体外法1/4 000,建立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0.005μIU/ml~0.011μIU/ml,非特异性干扰低于0.05μIU/ml,剂量-反应曲线r2≥0.990,与罗氏和体内法在产试剂盒进行临床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养制备单克隆抗体可以代替小鼠腹水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TSH体外诊断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螯合剂复合物McAb制备及免疫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峙  向军俭 《卫生研究》2004,33(6):762-764
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近年来 ,重金属的免疫检测技术已取得较大进展 ,有望成为方便可行的实用检测手段。其中利用制备抗不同重金属螯合物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的免疫检测技术显示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重金属 -螯合剂复合物抗体制备及免疫检测技术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备科,广西南宁530027)随着免疫学和细胞化学,单克隆抗体等技术的发展,流式细胞仪在许多大中型医院及科研单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要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对于流式细胞仪的维护保养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对XL系列流式细胞仪的原理进行分析,并介绍一些常见故障的维修。流式细胞仪的方法学—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等生物粒子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它集中了单克隆抗体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细胞化学和免疫化学技术,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等生物粒子的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破伤风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竞争ELISA和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方法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小鼠,通过常规方法融合、间接ELISA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制备破伤风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以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竞争ELISA和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破伤风类毒素。结果应用制备的单抗进行的定量检测范围为0.003 2μg/ml~50μg/ml。2种方法对同一未知浓度样品的破伤风类毒素的检测结果分别为0.045 89μg/ml和0.045 94μg/ml。结论用制备的抗破伤风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破伤风类毒素ELISA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单克隆抗体在农药免疫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农药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农药含量,此方法的关键就是要制备高特异性的抗体,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杂交瘤技术的问世为其提供了可能性,近年来国外已将单克隆抗体(McAb)技术用于农药免疫分析,本文就其应用进行综述。一、农药M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