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王琦教授"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的体质理论,痤疮的发病与湿热体质密切相关,痤疮的临床表现符合湿热体质特征,痤疮的病机要点以湿热体质为本,毒瘀痰结为标,主张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文章在分析痤疮的临床特征、发病的病因病机与湿热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佐以王琦教授从清热利湿干预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病例加以说明,从而显示出辨体论治在治疗痤疮中的临床优越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张发荣教授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痤疮的经验。张老认为痤疮的病机为湿热蕴结于上焦,兼感外邪;病位在心肺,故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内泻湿热,外散表邪,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3.
王欠  王君霞 《中医杂志》2012,53(15):1327-1328
既往临床大多从温补肾阳、补肺益脾、清心滋肾、清利肝胆湿热治疗小儿遗尿,本文介绍常克教授以宣醒、畅督、清利三法治疗小儿遗尿经验,并概述其方药选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介绍白彦萍教授治疗痤疮的经验。白教授临床重视痤疮湿热瘀毒蕴结的基本病因病机,提出要根据患者性别、皮损部位、血分、年龄、皮损特点、月经周期进行辨病辨证的思路,总结出治疗痤疮的经验方十味除痤汤,随症加减用药,并配合引经药、中药内服外用,灵活治疗痤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脾胃湿热苦辛通降以分消,肺脾同病化湿除痰以泄热,肝胆湿热清利和中以疏泄,大肠湿热分消走泄以和中等几方面,介绍了刘弼臣教授治疗小儿脾胃湿热证的经验,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剧烈疼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牛阳教授认为,带状疱疹的病机主要为肝胆湿热之毒,急性期治疗以清利肝胆湿热毒邪为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后期后遗神经痛主要病机为瘀热互结,治疗以清热化瘀为主,方用清营汤加减。在临床中,虽然有诸多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的报道,但单纯中药治疗后期后遗神经痛的研究却较为少见。现对牛阳教授的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徐学义教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经验。从六淫、疫疠、情志、饮食、劳倦、瘀血、痰饮、正虚、肝胆湿热等方面阐述了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总结分析了徐学义教授提出的从肝脾肾分脏腑治疗和分阶段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经验。并详细论述了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7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关于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方面的理论及临床研究,了解和掌握目前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痤疮的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现代医家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理论探讨、痤疮治疗的临床研究及方药的使用方面进行总结。从而得出,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具有重要理论基础和临床优势。这为痤疮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从体质角度根治痤疮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蔡英奇(1955-2013)教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现将蔡老师辨治痤疮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痤疮属于中医学粉刺、肺风粉刺的范畴,俗称青春痘,尤以青春期发病为多,常反复发作,顽固难愈,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蔡教授认为痤疮主要是由肺经血热所致,临床多从肺、从热论治。痤疮的发病与脾肝有关,脾运失常致湿热内蕴,湿热之邪循经上扰于面而发痤疮。肝失疏泄,气机郁结不畅,  相似文献   

10.
陆德铭治痤疮经验撷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德铭治痤疮经验撷萃阙华发(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上海200032)关键词痤疮中医药疗法痤疮,中医学多从肺经风热、肠胃湿热、脾失健运等证论治,有一定疗效。陆德铭教授精研医籍,结合临床,认为痤疮发病主要机理在于阴虚火旺、肺胃积热、血瘀凝滞肌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从湿热论治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痤疮患者104例,从湿热进行论治,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104例患者中治愈75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94%。结论:清利三焦湿热可作为治疗痤疮的一个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2.
姜伟  李润东 《光明中医》2021,36(2):195-197
李润东教授是山东省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治疗肝胆脾胃疾病方面,理论扎实,实践成效显著。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李教授认为肝胃不和、湿热蕴结是其主要病机,其病位在胆,与肝、胃有关,临床以肝胃不和兼湿热蕴结肝胆为多发,胆、肝、胃均位于中焦,中焦之病,以疏通气机、利湿清热为主。文章论述李润东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自拟"五金利胆排石汤"疏肝和胃、清热利湿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王琦教授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观察中药治疗痤疮的病例,总结其疗效和疗效影响因素。疾病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结果:共纳入28例成年痤疮的病例,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本研究提示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具有一定的优势,为"辨体论治"研究提供临床依据。同时提示饮食、服药方法等对痤疮的疗效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6,(9):1225-1226
目的:痤疮是临床常见病,轻者影响患者美观,重者给患者的心理、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本文旨在总结杨强主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和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灵活掌握吾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通过分析古医及现代医家对痤疮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吾师从脾胃、肝胆及脾胃肝胆互资互制方面对痤疮的发病机制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结合典型医案分析总结。结论:杨强主任从脾胃、肝胆论治痤疮为中医论治痤疮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传课教授临床治疗眼底水肿的经验,强调从肝胆湿热证、肝气郁结证、肺失宣降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火旺证、肝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脾虚湿聚证、阴阳两虚证九个方面,来调理肝、脾、肾及气血以治疗内障眼病。对复杂多变的眼底疑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囊肿型痤疮是痤疮中较为严重的一型,临床治疗难度颇大。现代人生活方式导致湿热体质多见,湿热酿痰也逐渐成为痤疮的主要证型。伴随病情发展,庄国康教授认为伴随痤疮病情发展,出现痰瘀热三者互结、胶着难分的局面,临床表现为难治性、复发性囊肿性痤疮,可采用祛瘀通络、化痰散结法配以活血化瘀或活血清热法治疗,如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临床上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治疗胆囊癌的经验.潘教授认为,胆囊癌发生与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七情戚戚相关,提出了瘀、毒、虚的病机观和清、消、补的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健脾理气、化瘀软坚、解毒散结为主法治疗胆囊癌.临床将胆囊癌分为肝气郁结、痰瘀互结、肝胆湿热、肝胆实火、脾虚湿阻五型,分别治以大柴胡汤合大黄(廑)虫丸加减...  相似文献   

18.
马一兵 《北京中医药》2011,30(10):752-754
陈彤云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行医60余年,在治疗损容性皮肤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临证中陈教授常将痤疮分为湿热感毒、肺胃热盛、痰瘀互结、冲任不调4型.其中湿热感毒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1型;在治疗此型痤疮时陈教授往往以茵陈蒿汤配合黄连解毒汤加减为基础方剂,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调药.如患者结节、囊肿较多,常加用浙贝母、夏...  相似文献   

19.
王国斌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肝胆胃肠道疾病。通过分析王国斌教授治疗口苦的3则医案,展示王国斌教授治疗口苦的临床经验和辨证思路。王国斌老师认为:口苦的病位在肝胆并与脾胃有关,病机为肝热熏蒸、胆汁上溢;肝热有虚实之异,实者多为肝胆湿热,虚者多因阴虚内热或中焦不运、导致上焦郁热而口苦。治疗时从肝、胆、脾、胃入手,灵活选用一贯煎、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香砂六君丸、连朴饮等方剂,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中医湿热理论与痤疮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辨证治疗。认为湿热蕴结型是马来西亚地区痤疮的主要辨证分型。湿热蕴毒、湿热致瘀、湿热毒瘀是痤疮的病理过程,而祛湿清热、解毒、化瘀合理配伍是痤疮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