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27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和纤维蛋白封闭剂处理胆囊管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随访2~20个月,除1例术后发生迷走胆管漏外,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好。结论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具有安全、简便、易行、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取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情况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取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高,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治疗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有选择地对2001年1月~2008年4月间69例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6例完成LC术,3例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以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作为LC的相对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9年6月间入住我院的21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4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术,45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5例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比较其治愈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手术方式均获成功。传统胆囊切除术平均住院时间长(13.2±3.5)d,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快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8.9%),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腹腔镜手术兼有术后恢复快(5.2±1.4)d,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包小平  王勇 《西南军医》2012,14(2):261-26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效果。方法将18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9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92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成功率、术后整体疼痛程度、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切口美容效果。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成功率、并发症无明显差异;A组整体疼痛程度、切口美容效果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B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同样安全,有效,切口局部疼痛程度轻,美容效果更好,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47例急慢性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35例,合并胆囊息肉12例,其中急性阑尾炎37例,慢性阑尾炎10例 开腹手术31例,腹腔镜手术16例.开腹手术后切口感染2例 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胆漏1例,发生阑尾残端瘘1例.结论 单纯急慢性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患者可以选择性同时进行胆囊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手术的应用.方法:总结2009-10~2012-01本院收治的14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经验.结果:148例中有143例完成腹腔镜手术,5例中转开腹,无胆管损伤,患者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具备熟练腹腔镜操作技术前提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大有前景.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术式,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金标准[1]。常规采用四孔法操作。在熟练掌握四孔法操作的基础下,三孔乃至两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改良性四孔LC在临床已有不少报道。我院于2003年7月至20014年7月采用改良三孔二切口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魏志芳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8):999-100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总结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资料,查阅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杂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出血量15-200 mL,中转开腹21例,平均住院时间5 d,通过精心护理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胆囊炎,胆结石为我国常见病,腹腔镜施行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损伤轻,痛苦少,恢复快,较安全,护士在围术期与医生的协调配合,完善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术后对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6年1月-2008年6月27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的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其中21例为结石性胆囊炎,6例为非结石性胆囊炎;22例行经皮经肝穿刺引流,5例经腹腔胆囊穿刺引流.引流管直径为7 F;引流管拔除前给予胆囊造影.结果 27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25例患者术后引流通畅,72 h内腹痛症状减轻或消失,体温及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1例术后72 h腹痛缓解不明显,行胆囊造影显示引流管不通,给予通畅引流管后腹痛症状缓解.1例术后出现腹痛加重,行胆囊造影复查显示少量胆汁外漏,给予加强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后好转.25例于术后6~7周拔管,其中12例接受了择期胆囊切除术,7例行经窦道结石取出术,6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未予手术治疗.2例患者长期带管生存.结论 对于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行急性胆囊炎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本院2003年7月—2005年6月的56例急性胆囊炎病人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1例成功完成LC,中转开腹手术5例,其中因Calot三角解剖不清,周围致密粘连2例,结石嵌顿于胆囊管1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能把握住手术时机并注重手术技巧,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X线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X线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梗阻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31例急性重症梗阻性胆囊炎患者行X线引导下的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通过对比术前、术后实验检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评价疗效.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引流管,未发生相关并发症.1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其余30例患者症状缓解并带管出院.1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于术后1~3个月行择期胆囊切除术,8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选择带管生存,6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于胆囊炎治愈后3周至6周拔管.结论 X线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是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的一种过渡治疗,甚至是终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们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吸引器钝性分离结石性胆囊炎急性炎症期粘连8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郭志刚 《西南军医》2017,(5):448-45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住院所用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9.48%);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住院时间等一般手术指标比较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外科是近年国外首先开展的一项先进的深受病人欢迎的治疗方法。近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国内广泛开展,我科于1996~1997年6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6例,女94例,年龄24~74岁,平均46.3岁。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06例,急性胆囊炎5例,胆囊积脓2  相似文献   

16.
4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世桃 《西南军医》2010,12(3):600-60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20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420例患者痊愈,胆漏1例经过悉心治疗护理于术后25天出院。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正确评估和护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7例行经腹腔镜施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手术及术后治疗与同时期传统手术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并发症较少,患者住院时间短。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施行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明显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郭强  杨龙江  靳巍 《西南军医》2009,11(3):437-43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1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81例中,结石性胆囊炎73例,非结石性胆囊炎8例;胆囊切除44例,胆囊大部分切除2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和)取石、T管引流9例,胆囊造瘘4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同时要注意围手术期的处理和重要脏器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导丝技术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采用双导丝技术进行经皮穿刺胆囊引流术的48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其中36例为结石性胆囊炎,12例为非结石性胆囊炎;34例行经皮经肝穿刺引流,14例行经腹腔胆囊穿刺引流;4例在DSA引导下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44例在CT引导下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引流管直径为8F,引流管拔出前给予闭管1周.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外引流管,操作成功率为100%.1例合并急性心功能衰竭患者死亡.1例术后第3天突发腹痛,CT显示小肠破裂,行小肠破裂修补术后治愈.1例术后第3天腹痛复发,行胆囊造影显示引流管破裂,更换引流管后好转,其余47例患者术后引流通畅,术后72 h腹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体温及白细胞降至正常.1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1~3个月行择期胆囊切除术,17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选择带管生存,12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6~7周拔管.结论 双导丝技术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中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优点,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早期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