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轩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47-47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2例垂体后叶素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可导致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结论: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治严重水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外渗致皮肤坏死的护理办法。方法:抽取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10例垂体后叶素外渗致皮肤坏死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与实验组(n=5),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模式,治疗组予以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皮肤坏死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滴注垂体后叶素致局部组织坏死的原因,采取对策.方法:对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致3例皮肤坏死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有2例患者皮肤痊愈;另1例由于患膀胱癌肺转移而死亡.提高了护理质量,防范医疗纠纷.结论:查找原因,采取对策,加强管理,减少药物性损害,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大剂量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已广泛地运用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中,其作用是能迅速收缩内脏血管,减少进入门脉系统的血流,降低门脉系统压力,相当于持续“三腔管”的压迫,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在临床护理中,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时有发生。因用量...  相似文献   

5.
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因其用药速度与咯血量、患者的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对护理操作及观察要求较高.为此,笔者就护理措施和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使用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治疗咯血患者3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护理措施和护理安全管理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姚业  王健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81-82
目的观察尘肺大咯血合并冠心病时应用垂体后叶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尘肺大咯血合并冠心病的患者28例,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加入5%GS250mL,通过输液泵,每分钟10~20滴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垂体后叶素首次5单位加入5%GS 40mL,缓慢静脉注射,无不良反应者给予垂体后叶素10单位加入5%GS 250mL中静脉滴注,以后每日20单位加入5%GS 250mL中,每日1-2次静脉滴入。咯血停止后继续应用24h停用垂体后叶素,继续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24h。结果28例患者在应用垂体后叶素后分别在24h(18例)、48h(8例)、60h(2例)咯血停止。28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电图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咯血合并冠心病在其他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慎重使用垂体后叶素,由小剂量开始,同时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疗效较好,使用安全,使用前应征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7.
陈南生 《华夏医学》2007,20(4):716-717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并咯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86例老年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垂体后叶素与普鲁卡因交替静脉滴注,对照组42例单独应用垂体后叶素或普鲁卡因。结果:治疗组1周、2周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人肺咯血采用垂体后叶素与普鲁卡因交替静脉滴注止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垂体后叶素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所出现的各种心血管不良反应,并与20例应用思他宁的患者作比较。结果:垂休后叶素组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思他宁组,但在肝功能不同分级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常用剂量应用垂体后叶素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106例老年肺结核并咯血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并咯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06例老年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交替静脉滴注,对照组51例单独应用垂体后叶素或酚妥拉明。结果治疗组第1周、第2周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肺结核并咯血采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交替静脉滴注止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史彦青 《中外医疗》2008,27(22):65-65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出血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38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显效21例(占55.3%),有效12例(占31.6%),垂体后叶素控制肺结核咯血总有效率为86.9%,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垂体后叶素可有效用于治疗肺结核咯血.护理应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加强巡护,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用美诺佳治疗造影剂碘比醇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放疗科发生造影剂碘比醇外渗病例3例,其中卵巢癌1例,乳癌术后2例。以穿刺点为中心,在肿胀的皮肤处涂擦美诺佳,每隔3~4 h涂擦1次,及时观察患者皮肤肿胀和疼痛缓解等的改善状况。结果:3例患者外渗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外渗局部肿胀。3例病例中1例轻度渗出,2例中度渗出,经外涂美诺佳处理后,轻度渗出患者24 h后恢复正常,2例中度渗出患者分别在24、48 h内恢复正常,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外用美诺佳治疗造影剂碘比醇外渗效果理想,对临床造影剂碘比醇外渗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使用垂体后叶素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并低钠血症,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 对6例垂体后叶素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并低钠血症的病人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 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可导致严重低钾血症并低钠血症。结论 持续静脉漓注垂体后叶素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治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科应用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有良好效果.我科自1998~1999年共收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58例,其中54例使用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止血.现将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的止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止血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妇科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60例患者行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随机分为两组,在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为观察组(32例),在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不应用垂体后叶素为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体温、持续性宫外孕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垂体后叶素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用洛赛克对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6例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45例用洛赛克和垂体后叶素治疗,其中洛赛克40mgiv Bid,垂体后叶素10u+10%GS100ml q 8h;对照组41例,仅用垂体后叶素,用法与研究组中的垂体后叶素相同。结果: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洛赛克不仅对消化性溃疡止血有效,在门脉高压性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6.
戚玉清 《吉林医学》2013,34(6):1080
目的:提高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治疗效果,及时治愈发生咯血的患者,减少患者痛苦。方法:治疗组给与联合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和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仅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予以治疗。结果: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总有效率(91.3%)显著高于仅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总有效率(73.9%)。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可作为安全、有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陈红梅  黄万秀 《当代医学》2011,17(15):137-137
目的对比凝血酶雾化吸入和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治疗咯血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凝血酶治疗组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凝血酶组151例,雾化吸入凝血酶;垂体后叶素组132例,以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记录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凝血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组。结论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咯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铁红  周佩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5):449-449
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科住院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静滴垂体后叶素78例,发生局部渗漏和肿胀、静脉炎8例,经处理后很快消褪,无皮肤损害发生。1例致局部皮肤坏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敏 《大家健康》2014,(9):75-75
垂体后叶素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剂,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脾静脉及肠系膜静脉血流量,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1],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院曾出现1例静脉泵入垂体后叶素导致皮肤坏死的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呕血、黑便5年,复发加重1小时特来就诊,于2014年4月9日以上消化道出血收住院,既往有肝硬化病史。入院后于2014年4月20日给予0.9%NS40ml+垂体后叶素48u持续静脉泵入4ml/h,静脉穿刺使用24GY型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部位为左下肢大隐静脉,同时给予氨甲环酸、维生素K1等药物静脉滴注,输液通畅,于4月22日发现穿刺点肿胀,皮肤发白,见大小不等的水疱,即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水疱内的积液,予50%硫酸镁湿敷,第二天,局部皮肤呈紫黑色,面积约8cm ×6cm,表皮部分破损,有淡黄色液体渗出,遵医嘱予碘伏油纱覆盖,持续灯烤,经过一段时间的换药、抗感染处理,伤口不能愈合,经清创植皮术后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酚妥拉明分别与垂体后叶素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硝酸甘油+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素治疗。结果:硝酸甘油+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用垂体后叶素,结论:扩血管、缩血管药物联用可提高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