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 NRDS)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NRDS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在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行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氧饱和度( 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等相关呼吸指标的变化情况、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疗效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pO2、PaCO2、PaO2等各项呼吸指标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干预组患者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干预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78.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DS患儿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期间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帮助患儿尽早康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通气模式联合肺表面活性剂(PS)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极低出生体重NRDS患儿按通气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PS后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组给予PS后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治疗。比较2组通气后1、6、12、24 h桡动脉血气值[包括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无创通气时间、入院后总吸氧时间、总住院时间,观察2组无创通气后24 h床旁胸部X线片改善情况及治疗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时点P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O2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时点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创通气后24 h床旁胸部X线片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创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BP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PS联合DuoPAP治疗极低出生体重NRDS效果优于PS联合NCPAP。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NRDS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水平;统计对比两组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pH、SaO_2、PaO_2、P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H、SaO_2、PaO_2、PCO_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沈冬梅 《全科护理》2013,(34):3215-32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呼吸衰竭病人经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56例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经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衰竭病人经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病人呼吸衰竭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09-1110
目的探究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 O_2、血PH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促进患儿康复,改善患儿血气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杨丽清  江英  刘红霞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911-1913
目的探讨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100~200mg/kg。对于仍有呼吸困难需无创通气的患儿46例,随机分成为SNIPPV组22例和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24例。比较两组通气后血气指标及无创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无差异,SNIPPV组血气指标较NCPAP组恢复时间迅速,PaCO2下降明显,无创通气时间缩短。结论SNIPPV作为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治疗NRDS是可行的,且比NCPAP模式更有效,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恢复的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04年后收治的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组)术前进行正压机械通气及精细护理,并与2004年前未进行术前正压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 结果 治疗组术后伤口愈合天数较对照组短,出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出现伤口感染和窒息现象。治疗组各项睡眠参数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结论 术前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可提高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恢复的效果,而做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护理是提高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恢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2021,41(6)
目的 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中分别应用无创高频通气(NHFV)、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30例N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撤机后采取NIPPV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65例,撤机后采取NHFV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7 d内撤机成功率、无创通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7 d内撤机成功率为72. 31%(47/65),对照组为80. 00%(52/6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HFV、NIPPV用于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的7 d内撤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NHFV的无创通气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延迟拔管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CABG后超过8 h仍不能拔管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序贯治疗组拔除气管内导管,采用无创呼吸机行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照组在达到无创通气标准后仍按常规继续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结果:序贯治疗组有创、总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ICU期间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ABG后延迟拔管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且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79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人机协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24 h后pH、PaO2、PaCO2及SaO2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耐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P<0.05).结论: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给予通气前后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09年11月收治的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达到人机协调的时间、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住院天数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达到人机协调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4h,观察组和对照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24h后PaO2和SaO2上升更明显,PaCO2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增高(p<0.01),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缩短达到人机协调的时间,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NICU收治的NRDS患儿64例,随机分为Duo-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的观察组(31例)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PS治疗的对照组(33例),观察两组上机前后生命体征、PaO2、PaCO2改善情况、正压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治疗成功率及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等.结果 治疗开始时两组临床症状、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PaO2 、PaCO2均有改善(P<0.05,P<0.01),且治疗3、12 h后观察组PaO2、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正压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成功29例(93.5%),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治疗成功26例(78.8%),无效7例,其中死亡1例;观察组治疗成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病例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论 在应用PS的基础上,Duo-PAP治疗NRDS较NCPAP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疗效更优,且可缩短正压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98例NRDS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气管插管有创通气+PS治疗,观察组予以nCPAP+PS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4h,两组PaO_2、pH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_2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CPAP联合PS治疗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肺功能,治疗效果与机械通气相当,且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120例NRDS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模式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和专科特色护理。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脑损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相关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的Pa O2、OI均升高,Pa CO2、Fi O2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脑损伤总发生率为35.00%,观察组患儿脑损伤总发生率为31.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生命体征稳定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NRDS早产儿中,不会增加患儿脑损伤发生率,辅以专科特色护理干预可起到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患儿予以HFNC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CPAP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PaO_2、SaO_2、OI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_2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给予HFNC与CPAP辅助机械通气疗效相当,可明显改善患儿通气状况和临床症状,但HFNC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ICU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2 min HR、SpO2、吸痰时间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96 h,观察组PaO2及PaCO2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在神志转清时间、改用有创机械通气例数、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时间、死亡例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管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HR、SpO2值无明显变化,吸痰时间更短,无痰液外喷现象,可防止发生交叉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给药方法。方法 61例NRDS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固尔苏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仰卧位正压密闭气管内注入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多体位气管内给药,比较2组注药时经皮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下降、药物反流、气管插管脱管发生率,观察用药后需机械通气及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注药时SpO2下降、药物反流、气管插管脱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尔苏改良仰卧位正压密闭气管内注入法治疗NRDS操作简便、对患儿干扰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8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行NCPAP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固尔苏治疗。两组治疗过程中均进行护理配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指标、有效率、总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 PaCO2、PaO2、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相对无创、简便易行,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预后,而治疗期间正确的护理措施是发挥其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综合干预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的96例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以及护理综合干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按照实验设计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的恐惧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呼吸机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综合干预组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无创呼吸机的恐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在临床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改善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综合干预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无创呼吸机治疗带来的并发症,达到更理想的治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危重症专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动脉氧分压(Pa O_2)、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气指标变化,记录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3,7 d后,两组患儿Pa O_2,Sa O_2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Pa CO_2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通气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