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T细胞激活需要两种信号途径:一种是通过T细胞表面受体(TCR)-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肽复合物特异性抗原信号,第二种是通过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分子提供的共刺激信号.后者需要共刺激分子的参与,B7家族就是这一类分子,包括B7-H1、B7-H2、B7-H3、B7-DC和B7-H4.B7类分子主要与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在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正向或负向调控作用[1].  相似文献   

2.
T细胞激活需要两种信号途径:一种是通过T细胞表面受体(TCR)-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肽复合物特异性抗原信号,第二种是通过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分子提供的共刺激信号.后者需要共刺激分子的参与,B7家族就是这一类分子,包括B7-H1、B7-H2、B7-H3、B7-DC和B7-H4.B7类分子主要与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在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正向或负向调控作用[1].  相似文献   

3.
T细胞激活需要两种信号途径:一种是通过T细胞表面受体(TCR)-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肽复合物特异性抗原信号,第二种是通过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分子提供的共刺激信号.后者需要共刺激分子的参与,B7家族就是这一类分子,包括B7-H1、B7-H2、B7-H3、B7-DC和B7-H4.B7类分子主要与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在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正向或负向调控作用[1].  相似文献   

4.
PD-1是一种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和DC等免疫细胞上的跨膜蛋白。PD-1及其配体PD-L1是一对共刺激分子,在正常情况下,这对分子活化后的信号通路可调节外周组织中T细胞的分化,进而调控机体对外来或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以防免疫过激情况的发生。但在肿瘤发生时,肿瘤细胞高表达PD-L1打破了这一动态平衡,导致了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该文就PD-1/PD-L1信号通路、骨肉瘤中PD-1/PD-L1的表达、PD-1/PD-L1抑制剂在骨肉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InducibleCostimulatoryMolecule ,ICOS)是新发现的表达于活化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 ,属CD2 8/CTLA 4家族。ICOS的小鼠配体B7RP 1和人类配体B7 H2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和条件。人类ICOS通路可被抗原 TCR信号和IL 2激活。该共刺激通路诱导T细胞分化、增殖并分泌IL 4、IL 10、IFN γ和TNF γ等细胞因子 ,对B细胞和CTL细胞免疫应答也有一定的影响。阻断ICOS通路会引起T细胞凋亡。ICOS与CD2 8通路无功能交叉性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而且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T细胞的活化需要TCR与抗原肽-MHC的第一信号,以及共刺激因子的第二信号系统.B7家族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除B7-1和B7-2外,近几年又发现了B7家族的新成员--B7-H1、B7-H2、B7-H3、B7-DC等,与T、B细胞的活化及免疫应答等有关.深入研究B7家族成员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有助于T、B细胞活化机制以及免疫耐受、肿瘤免疫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B7家族的新成员—B7-H1、B7-H2、B7-H3、B7-D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细胞的活化需要TCR与抗原肽-MHC的第一信号,以及共刺激因子的第二信号系统。B7家族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除B7-1和B7-2外,近几年又发现了B7家族的新成员——B7-H1、B7-H2、B7-H3、B7-DC等,与T、B细胞的活化及免疫应答等有关。深入研究B7家族成员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有助于T、B细胞活化机制以及免疫耐受、肿瘤免疫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是新发现的表达于活化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属CD28/CTLA-4家族.ICOS的小鼠配体B7RP-1和人类配体B7-H2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和条件.人类ICOS通路可被抗原-TCR信号和IL-2激活.该共刺激通路诱导T细胞分化、增殖并分泌IL-4、IL-10、IFN-γ和TNF-γ等细胞因子,对B细胞和CTL细胞免疫应答也有一定的影响.阻断ICOS通路会引起T细胞凋亡.ICOS与CD28通路无功能交叉性,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而且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C)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通过表达多种免疫调节分子在调节T细胞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其表达的PD-L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B7家族的负性共刺激分子,与其相应受体结合,能够传递负性刺激信号导致T细胞反应无力,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活化T细胞凋亡,最终诱导免疫耐受,介导肿瘤免疫逃逸,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细菌感染等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琛讨小鼠髓系DCs表面PD-L1分子在树突状细胞介导T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未成熟DCs和凋亡肿瘤细胞负载并经CD40配基化的成熟DCs表面免疫分子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抗PD-L1单抗阻断试验分析未成熟DCs和成熟DCs表达的PD-L1分子对T淋巴细胞的协同刺激/抑制效应;^3H-TdR掺入试验检测未成熟DCs和成熟DCs对T淋巴细胞的促增殖效应;ELISA测定各组MLR反应上清中IL-10、IFN-γ的分泌水平;MTT比色法检测成熟DCs激发的肿瘤抗原特异性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未成熟DCs表面高表达PD-L1,负性调节未成熟DCs对自体T淋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抑制T细胞分泌IL-10、IFN-γ;凋亡肿瘤细胞负载并经CD40配基化的成熟DCs中等水平表达PD-L1,具有显著增强对自体T细胞的体外激发、扩增和细胞毒效应的作用,并可增加T细胞的IFN-γ分泌。结论:未成熟DCs高表达PD-L1抑制了对T细胞共刺激效应;CD40配基化成熟的DCs中度表达。PD-L1有助于激发T细胞介导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机体免疫应答过程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共同参与完成的,而免疫应答的核心是T淋巴细胞的活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分化为效应细胞需要双重刺激信号:第一信号由T细胞受体(TCR)转导并由黏附分子增强;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由抗原提呈细胞(APCs)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和T细胞的相应受体作用产生[1]。CD28/B7提供调节细胞迁移和Th1/Th2分化、  相似文献   

12.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是新发现的表达于活化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属CD28-CTLA-4家族。ICOS的小鼠配体B7RP-1和人类配体B7-H2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和条件。人类ICOS通路可被抗原-TCR信号和L-2激活。人刺激通路诱导T细胞分化,增殖并分泌IL-4,IL-10,IFN-γ和TNF-γ等细胞因子,对B细胞和CTL细胞免疫应答也有一定的影响。阻断ICOS通路会引起T细胞凋亡。ICOS与CD28通路无功能交叉性,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而且独特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的肝细胞免疫损伤机制主要是由CD8+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CD8+淋巴细胞清除抗原需要双信号的刺激,即除了抗原递呈细胞(APC)对抗原的识别作为第一信号外,还涉及协同刺激分子的第二信号等因素[1]。APC上的B7分子与其受体即CD8+上的CD28分子结合,是乙肝免疫应答重要的协同刺激途径[2]。本文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上CD28的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4.
在免疫系统中,负性共刺激分子可通过受体-配体的结合而抑制免疫应答,避免免疫造成的组织损伤,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负性共刺激分子也参与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它们与相应配体结合后可传递抑制性信号,从而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在肿瘤患者中,利用特异性的抗体阻断这些负性共刺激分子,可消除它们的免疫抑制功能,从而促进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实现对肿瘤生长的有效抑制。现针对负性共刺激分子的阻断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在免疫系统中,负性共刺激分子可通过受体-配体的结合而抑制免疫应答,避免免疫造成的组织损伤,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负性共刺激分子也参与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它们与相应配体结合后可传递抑制性信号,从而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在肿瘤患者中,利用特异性的抗体阻断这些负性共刺激分子,可消除它们的免疫抑制功能,从而促进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实现对肿瘤生长的有效抑制。现针对负性共刺激分子的阻断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协同刺激信号”的提出很好地解释了免疫系统对自身和外源性抗原的不同调节机制.B7家族作为唯一能从抗原提呈细胞传递信号给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其与相应配体结合在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及癌症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对于B7家族成员在免疫反应中的调节机制仍然不甚清楚,本文综述了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B7-H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PD-1/PD-L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D-1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负性共刺激信号分子,其配体为PD-L1和PD-L2,共属于CD28/B7家族。PD-1/PD-L通路削弱、限制和/或终止T细胞、B细胞和骨髓细胞的活化及外周炎症的效应器功能;二者相互作用导致T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因子IL-2、IL-10和IFN-γ的分泌下降,在移植免疫、自身免疫及肿瘤免疫等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CD40分子在树突状细胞中的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桓  顾宗江  张学光 《现代免疫学》2004,24(5):429-431,436
树突状细胞 (DC )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 ,是启动机体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1] 。未成熟DC定居在外周组织 ,具有极强的捕获抗原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捕获入侵的病原体、损伤或恶变的组织后迁移至淋巴结 ,将加工过的抗原以MHC 抗原肽的形式提呈给T细胞启动机体免疫应答。在此过程中 ,DC逐渐发育成熟 ,伴随着膜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以及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如CD4 0、OX4 0L、CD80、CD86表达的上调。然而 ,DC抗原提呈功能的完全成熟需要T细胞提供的共刺激信号 ,其中CD4 0相关的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B7∶CD28/CTLA4共刺激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动态变化及其与MG发病的关系. 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MG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经PMA(佛波酯)+ionomycin(钙离子导入剂)刺激的0 h、6 h、24 h、48 h时B7-1、B7-2、CD28、CTLA4分子在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表面的表达. 结果 (1) 0 h,MG患者B7-1、B7-2分子总体表达增加,CD4+、CD8+ T细胞表面B7-1、B7-2的表达未见明显增加,PMA+ionomycin刺激后B7-1、B7-2在CD4+、CD8+ T细胞表面也无增加;(2) 0 h,CD28、CTLA4的表达增强,其中CD28+细胞的增多主要表现在CD4+ T细胞亚群,CTLA4的表达增强主要在CD8+ T细胞,在PMA+ionomycin激活后,CD28表达明显增强,持续到48 h都处于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1),CTLA4表达出现短暂增强,6 h即达高峰,以后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增强(P>0.05). 结论 MG患者外周血中B7∶CD28/CTLA4通路共刺激相关分子表达增高,持续时间延长,检测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可反映机体的免疫激活状态,B7∶CD28/CTLA4通路在MG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及其受体PD-1属于CD28/B7协同刺激分子超家族成员,具有负性协同刺激信号的作用。PD-L1/PD-1通路传导抑制性信号,抑制淋巴结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对人体免疫应答起到负调节作用,降低其对肿瘤的杀伤作用。近年来,已有多种PD-L1/PD-1单克隆抗体进入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阶段。本文就细胞因子、癌基因、MicroRNAs三个方面简述了调控PD-L1表达的分子机制,以期对PDL1单克隆抗体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