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青光眼病人社区护理及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青光眼病再次发病率和致率高与部分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的认识,忽视对青光眼病人的自身保健和进一步治疗有关。我院眼科于1997年初与ALLERGNA公司成立了重庆第一家“青光眼病友俱乐部”,试行了一条眼科社区保健护理的模式,目的是为了广大青光眼病人建立一个可依赖的永久性咨询和健康教育中心,先后有726名青光眼患者和亲属通过参加了俱乐部的活动纠正对本病认识的错误观念2,掌握了青光眼病自 保健知识,提高了  相似文献   

2.
李冰  黄静 《现代护理》1996,2(4):51-52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一种致盲疾病,发病诱因常与精神、情绪有关,作者从护理角度出发,对500例生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进行了用药观察,给予心理疏导,讲明疾病与情绪的关系,经过眼科用药及护理,500例患者中,403例显效,97例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是眼科典型的心身疾病,根据对临床分型的分析,在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主要的青光眼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与眼的解剖特征有关,特殊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全面了解青光眼的各型特征、临床表现,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应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对减少青光眼的致盲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是护士针对住院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它是通过向患者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患者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我院眼科在对青光眼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应用了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发挥自我护理能力,有效地控制了青光眼的再次复发。  相似文献   

5.
正青光眼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神经纤维层、视网膜损害、青光眼型视野改变以及病理性高眼压,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盲疾病~([1])。近年来青光眼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世界第二位的致盲性眼科疾病。现阶段,手术仍然是青光眼的主要治  相似文献   

6.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急症,也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预防急性ACG发作,甚至达到完全治愈,而临床上许多病人因对此病认识不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视功能下降甚至失明。为此,我们对:149例急性ACG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寻找影响病人早期就医行为的主要因素,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ACG的发生及致盲率。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的两种致盲疾病,二者往往并存,严重影响视功能。我们对同时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的病人22例共24眼进行了联合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光眼是一种隐匿性致盲性疾病,目前它的发病率和致盲率在世界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1].关于青光眼的危害,认为是高眼压状态下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造成损害.对于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将眼压降至安全的靶眼压范围.当眼压控制后,如何阻止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进一步凋亡和挽救被高眼压损害功能的神经节细胞,越来越引起眼科临床医师的重视.甲钴胺(甲基维生素B12)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疾病的治疗.国内外的临床观察报道甲钴胺有明显的保护神经的作用.甲钴胺是否对视神经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保护作用,我们在临床上选取眼压已经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9.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眼科常见的危害严重的致盲性角膜病,其发病率高,致育率高,复发率高,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困难,发病机制不明。我院共收治HSK患者23例,用基因工程干扰素-alb大剂量球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甙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梁彩红  魏淑梅  李少群 《护理研究》2014,(15):1844-1845
[目的]探讨疾病管理模式在青光眼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确诊为青光眼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疾病管理模式。[结果]观察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疾病管理模式于青光眼病人护理中,能使病人对疾病有更为正确的认识,有效提高了病人治疗依从性,提早干预青光眼,降低致盲率,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邱立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266-4266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致盲率较高的眼病,由青光眼引起的失明目前还没有任何手段可使患者复明。因此,普及青光眼眼病知识,加强和教育青光眼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治知识是至关重要的。现将笔者对38例青光眼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做法及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青光眼是眼科主要的致盲性疾病,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常见眼科急症,尽快缓解症状,控制眼压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作者发现大多数患者接受系统治疗的时间常在发病3d后,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就诊不及时意味着疗效差,如:症状不能控制、眼压居高不下等,  相似文献   

13.
药广俭  白桂英 《疾病监测》2007,22(10):694-695
目的 了降低眼病致盲对所造成后天性残障的影响.方法 从开展全县的眼病筛查入手,了解眼病在山西省和顺县的发病和分布状况.结果 眼病患者白内障居多,占18.83%,其次为翼状胬肉18.40%,青光眼11.59%,眼外伤8.22%,角膜病5.09%.结论 和顺县域眼病分布主要以白内障、翼状胬肉、泪囊炎、青光眼、沙眼、眼外伤为主,致盲原因主要为:白内障、眼外伤、青光眼,其中青光眼及色素膜炎的致盲率之高尤为突出.此次调查得出的患病率可能比实际患病率还低,实际情况还要严重.  相似文献   

14.
家庭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100例符合条件的青光眼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实施家庭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并观察眼压、复发率及家庭发病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7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眼压控制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下降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亲属发病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家庭干预对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复发、降低亲属发病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疾病之一,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青光眼患者中致盲率可达15.8%.其主要危害性在于病理性的高眼压引起的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后果极为严重,但是青光眼的症状不易察觉,眼压是目前青光眼最易监控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6.
史宇红 《天津护理》2013,(6):507-508
青光眼是一组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是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疾病,属中医瞳神疾病范畴,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情表现特点又可分为“绿风”、“青风”、“乌风”、“黑风”、“黄风”,总称为“五风内障”,其发病急骤、证情险恶、左右相传,最终双目俱损。由于该疾病的高致盲性,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眼科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现将原发性青光眼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是目前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以其1%的发病率计算,则全国约有1000万左右的青光眼病人。由于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引入青光眼治疗中,如激光技术及眼科显微手术的进展,只要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青光眼病人,则其中大部分患者都可避免盲目的厄运。但如果由于用药不当、诊断错误或遗漏等,会给病人带来不幸,甚至难以弥补的后果。为此,我们特作专题介绍,以提醒同道注意。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观察与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青光眼是具有病理性高眼压或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合并视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眼科急症。其主要体征为:高眼压、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等,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发病率约占全民的1%,≥40a的发病率约为2.5%。我国目前青光眼的致盲人数占盲人的5.3~21%,个别地方达24.38%,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危害机功能的常见眼病之一,是以眼压升高,视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致盲眼病。近二年来,我们共对60例青光眼患者进行户手术,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15例,女45例;发病年龄在55~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4.5岁。既往有其他疾病者为30例,其中心血管疾病10例,肺部疾病20例。2术前护理2.1生活护理因患者对住院环境的不适应及视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应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并介绍病区环境以消除患者紧张、不安心理,使其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枕头要适当垫高,不要长时间低头、弯…  相似文献   

20.
周利民 《新医学》1998,29(9):489-490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眼科常见的角膜疾病,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所引起,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和致盲率,是目前最重要的致盲角膜病之一,但迄今仍无特效疗法。兹将近几年治疗HSK的药物综述如下。利巴韦林(ribavir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