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蕈样肉芽肿发生在腭部者临床罕见报道。最近我科收治 1例 ,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观察 ,结合文献复习 ,对蕈样肉芽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2岁。 1年前右大腿外侧皮肤出现黑色结节 ,伴明显瘙痒不适 ,后逐渐溃烂 ,溃烂面约手掌大小。于我院皮肤科行局部活检 ,病理回报 :蕈样肉芽肿。经应用干扰素、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及全身支持疗法后 ,病情缓解 ,溃疡面基本愈合。 2个月前上腭部出现溃烂 ,伴烧灼感 ,疼痛明显 ,溃烂面迅速增大至上腭大部。病史中无特殊化学物质接触史。家族中无…  相似文献   

2.
皮肤结核虽非少见,但当与其它皮肤病合并出现时,易致误诊。为提高认识,特报告慢性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合并颈面部皮肤结核被误为“蕈样肉芽肿”一例如后。患者,男性55岁,因反复发生全身泛发性皮诊伴瘙痒8年,并颈面部出现皮肤结节4月余,于1996年4月23日入院。患者于1988年起出现全身泛发性皮疹伴瘙痒,多呈苔癣样变,常随情绪紧张而加重,曾用抗过敏及静脉封闭等疗法好转,近4个多月来复见加重,并于颈面部出现多个结节,曾转外院及回本地后在我院专科就诊,均拟诊为“蕈样肉芽肿”,因疗效不佳而收住院。病起后无发热、…  相似文献   

3.
蕈样肉芽肿又名为蕈样霉菌病 (简称MF)。在皮肤恶性淋巴瘤中为较常见疾病。但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 (简称GMF)系MF的一种亚型 ,报道较少 ,现遇 1例 ,曾因认识不足而发生误诊。现报告如下。患者女 ,4 9岁 ,12年前因四肢肿胀 ,全身皮肤发红脱屑伴低热、咳嗽收入院治疗。查体T38℃ ,颈部、腋下腹股沟均可触及豆大淋巴结。肝脾未触及。全胸片无异常。血常规、骨髓象均为正常。皮肤科情况 :双臂双下肢伸侧见有高出表皮的浸润性斑块多处。形态不规则。斑块表面有数量不等的结节呈红色。表面皮肤呈鱼鳞状改变。取右胫骨前皮肤做活检。病理报…  相似文献   

4.
蕈样肉芽肿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发生在颌面部者较少见。最近我科收治1例,对其临床、组织病理进行了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对蕈样肉芽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农民。因面部长肿物6个月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  相似文献   

5.
<正> 蕈样霉菌病是起源于T淋巴细胞,发生于皮肤组织的恶性淋巴瘤。我科遇到1例,兹报告于后。男、62岁,7年前背部出现硬币大小紫色斑片,无痛痒。1年后病灶扩大、发痒、继之  相似文献   

6.
沈肖奋  嵇学仙 《浙江实用医学》2011,16(3):187+191-187,191
目的分析蕈样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蕈样肉芽肿(MF)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患者经皮肤靶向治疗及生物学治疗可以完全缓解。MF化疗效果较好,4例完全缓解,未出现严重的化疗毒副反应。结论蕈样肉芽肿患者缺乏特征性表现,临床病理表现多样,组织病理诊断是必须的方法,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注意与其他良、恶性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蕈样霉菌病一例李强卜庆杰(山东省临沂地区肿瘤医院山东省平邑县皮防站)关键词蕈样霉菌病;霉菌蕈样霉菌病又名蕈样肉芽肿,属于T淋巴细胞瘤。本病在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2岁,因双上肢皮肤红斑5年。全身皮肤红斑伴发热3个月于...  相似文献   

8.
引言:全身皮肤电子束照射(TSEI)疗法可用于治疗蕈样肉芽肿,但传统的TSEI疗法费时较长且患者依从性差,因此作者使用高剂量率模式TSEI来治疗此类患者。高剂量率模式TSEI是一项新技术,附加在线性加速器(Philips,SL-20,Netherlands)上,可发射30G y/m in电子束至等中心。等中心面对患者,距线性加速器靶100cm,患者在距离线性加速器等中心10英尺处接受治疗。传至皮肤的剂量为1.13G y/m in,使治疗更易完成且患者依从性更好。方法:1998-2000年间7例年龄40~64岁、病史9~18个月的男性蕈样肉芽肿患者接受了高剂量率模式TSEI治疗。TSEI根据…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上很少见,多在手术中或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国内外文献仅有少量报道,现将我院1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7岁。以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2月余而于1988年9月2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自觉上腹部间断性胀痛,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全身瘙痒、进行性加重,大便颜色逐日变陶土样。伴恶心、食欲下降、乏力、明显消瘦(2个月来体重减轻10公斤)。发病后  相似文献   

10.
本院 1997~ 2 0 0 0年共收治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癌 3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性 ,81岁。 9年前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结节样增生。 3个月前出现排尿困难、无痛性间断肉眼血尿。例 2 ,男性 ,73岁。 5年前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结节样增生。术后轻度尿频、尿急 ,1个月前症状加重 ,出现急性尿潴留。给于导尿后出现肉眼血尿。例 3,男性 ,72岁。 4年前行经尿道电切术 (TURP) ,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 1个月前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以上 3例病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  相似文献   

11.
引言:由于向毛发性蕈样肉芽肿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特殊、预后差及对治疗产生抵抗,因而是蕈样肉芽肿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报道1例无黏蛋白沉积、迅速进展至肿瘤期、其致命性预后特征为发生脓疱型红皮病的向毛发性蕈样肉芽肿。观察:1例69岁男性患者于1998年始四肢出现伴有毛囊  相似文献   

12.
蕈样肉芽肿1例郭永顺(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261041)患者,男性,52岁。发现右侧阴囊部肿物7年,面部及四肢多发皮内肿物1年入院。7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阴囊部肿物,约核桃大小,无任何不适症状。1年前始出现面部及四肢多发散在的类圆型肿物,无皮疹、...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7岁。因全身皮肤搔痒7年,皮肤肿物7个月住院。于7年前出现全身皮肤搔痒伴出疹。皮肤粗糙。曾于多处医院以神经性皮炎治疗,效果不佳。近7个月来在前胸后背皮肤出现多个进行性增大的肿物。查体:双侧锁骨上,腋下及双侧腹股沟处均触及数个1×1×2~2×3×4cm大小淋巴结,质韧、活动差无触痛。右眼上睑、前胸后背皮肤触及数个3×3×3~4×4×4.5cm大小肿物,质中等,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损伤引起巨大阴茎阴囊象皮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由放射性损伤引起的巨大阴茎阴囊象皮肿尚属罕见。我科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47岁,以阴茎阴囊进行性增大9年于1992年5月30日入院。缘于1982年4月因右腹股沟蚕豆大小肿物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给节性淋巴肉瘤。1982年7月12日至9月2日行双侧腹股沟放疗,每侧照射剂量为DA44Gy(180KV—X线);盆腔放疗,照射剂量为DT40Gy(10MV—X线),放疗结束后1个月,双侧腹股沟及耻骨上区皮肤发红,继而出现湿疹及糜烂创面,逐渐结痂,脱皮,右腹股沟原手术部位出现一溃疡,久治不愈。双侧腹股沟皮肤逐渐形成瘢痕。1983年5月以后出现阴茎增粗,阴囊增大,进行性加重,伴有双下肢肿胀,行动不便。查体:一般情况下,右颌下可触及一肿大之淋巴结,病理活检为慢性炎症。心肺听诊正常,肝脾不大,双肾区无压痛。耻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患者,男, 27岁。 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囊皮肤多发结节,伴有轻微胀痛,挤压时疼痛加重,肿物生长缓慢,曾抗炎治疗无好转。体检:外生殖器发育正常,阴囊皮肤表面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黄白色肿物 10余个,与皮肤粘连,质硬,边界清楚。大的约 2.5cm× 2.5cm,小的约 0.1cm× 0.1cm。睾丸、附睾正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术前诊断:阴囊皮肤多发性皮脂腺囊肿。于局麻下行阴囊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阴囊皮下异物肉芽肿,伴钙化、骨化。 2讨论   皮肤异物肉芽肿常见于异物,外伤后表皮内陷,或局部的炎症长期慢性刺激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发全身各部位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对本科近1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中颅骨8例,下颌骨2例,椎体及下肢5例,临床行病灶全切,随访6~12个月,1例多发颅骨嗜酸性肉芽肿术后3个月出现新病灶,其余病例未见复发.结论 全身各部位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是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是一种发生予浅层淋巴结、真皮、皮下组织、筋膜及肌肉等组织的炎性增生性疾患。临床较少见,病变呈结节或块状,易被误诊为肿瘤或其它疾病。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近10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例1 女、34岁,13年前右耳廓部先后出现多个黄豆大无痛性肿物,局部皮肤发痒。3年后右颊部亦出现类似肿物。各肿物逐年增大,无全身症状。于1979年10月12日入院。系  相似文献   

18.
<正> 张某,男,62岁,因周身皮疹19年,左小腿破溃9个月来我科行放射治疗。患者周身皮肤起斑丘疹伴轻度搔痒19年,经多个医院取病理确诊为蕈样霉菌病,多次化疗,皮疹进行性增多。9个月前左小腿屈面开始破溃、疼痛,行走困难。入院时查体右腹股沟触及花生和米粒大小的淋巴结3个,左侧1个。全身皮肤从头到足散在密集斑丘疹,有脱屑。左小腿屈面有一直径9cm的盘状隆起,与周围界线清楚,表面如草梅样,暗红色,有渗液,诊断蕈样霉菌病。局部行~(60)Co放射治疗。垂直加左右对穿,总靶吸收量49Gy(26  相似文献   

19.
胰头癌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 (PPPD)后 ,出现胃排空功能障碍 ,经使用红霉素静脉点滴后 ,症状消失 1例报道如下。1  病例1.1 症状 患者男 ,6 6岁 ,主因全身皮肤黏膜黄染 15d入院。患者于 1999- 0 7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黄染 ,全身乏力 ,此后黄疸无痛性进行性加重 ,于朔州市人民医院行B超检查 ,提示胰头癌 ,遂就诊于我院。入院查体 ,体温 37℃ ,巩膜黄染 ,皮肤黄染 ,瘙痒 ,体表浅表淋巴结未能及肿大 ,腹平坦 ,腹水征阴性 ,丙氨酸转氨酶 (ALT) 1383mmol/L ,总胆红素 36 5mmol/L ;B超及CT检查均提示胰头…  相似文献   

20.
患者王×× ,男 5 1岁 ,住院号 316 75 1,因左下睑肿物复发 8个月 ,眼睑变形 5个月 ,诊断左下眼睑基底细胞癌收入院。患者于 4年前发现左下睑有一小肿物 ,经外涂药膏后好转。时隔 3个月该处出现无痛性溃烂 ,溃疡面逐渐扩大、加深 ,于 1年半前在外院行手术切除 ,病理报告为左下睑皮肤慢性溃疡 ,未见明显恶变 ,术后伤口愈合尚好。 8个月前因手术部位出现肿胀伴溃烂 ,溃疡基底较凹陷 ,边缘高 ,再次在外院行左下睑溃疡切除 +眼睑成形术 ,未送病检 ,术后伤口愈合缓慢。 5个月前开始左眼睑出现变形 ,外侧眼角皮肤皱缩 ,下睑肿胀、变硬、隆起、无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