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 (IOL)植入术的疗效。探讨手术的最佳时机、人工晶体屈光度的选择及并发症。方法 对 4 2例 (4 5眼 ) 4~ 14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出 ,Ⅰ期或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 0 5者 19眼 (4 2 % ) ,视力在 0 1~ 0 3者 15眼 (33% ) ,视力 <0 1者 5眼(11% ) ,欠合作者 6眼 (14 % )。术后前房有纤维素形成者 18眼 (4 0 % ) ,后囊混浊者 16眼 (36 % )。结论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有效的方法 ,但应掌握手术时机、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体 ,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及其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46例46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对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比术前提高者38眼,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前葡萄膜炎、后囊混浊、角膜水肿、人工晶体偏移等.结论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其并发症比成人严重,但如处理和护理措施适当仍然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前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时机、效果和并发症。方法:22例(38眼)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配合者娇正视力≤0.1,5眼;0.2~0.4,10眼;0.5~0.6,7眼;≥0.7,4眼;2眼发生后发障。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防止后发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我国的广泛开展,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我们从1990年至今,共收治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14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本文报告14例,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者9例,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者5例,取出时间为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前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时机、效果和并发症.方法22例(38眼)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配合者娇正视力≤0.1,5眼;0.2~0.4,10眼;0.5~0.6,7眼;≥0.7,4眼;2眼发生后发障.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防止后发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就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过程中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39例39眼2~15岁外伤性白内障行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控制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结论:促进视功能的康复,使护理工作在脱盲中发挥特有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癌症忠者伴有老年性白内障者实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对25例忠有癌症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5眼)、和对照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5例(5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术后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视力、术后愈合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患有晚期癌症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最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的共诊断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200例,按伤后施行手术时间迟早分2组,各100例,手术在Zeiss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根据晶体囊破损与核软硬程度,运用超声乳化吸出或挽核技术。根据外伤性白内障及其他组织外伤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伤口修复、眼前段结构重建、前路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联合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并发症及出院时视力。结果观察组术后矫正视力≥0.4~0.5者占56%,对照组占38%,明显低于观察组,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白内障虽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但正确的选择手术时机、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及积极预防和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能够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周芬 《健康大视野》2007,15(1):112-112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最近几年才在我省省会及个别专州县开展的一项治疗白内障比较先进的手术。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后无散光等优点。我院眼科自2005年10月开展此项手术,到2006年10月底共收治76例白内障患者,其中老年性白内障73例,外伤性白内障2例,先天性白内障1例,平均年龄66岁,术后的视力0.3~1.2。现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眼科显微手术的成熟和广泛开展,已成为白内障复明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我科在1992年10月至1997年11月期间,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共收治各类外伤性白内障33例(33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28眼)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设28例(28眼)非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对照.糖尿病患者术前内分泌专科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结果:糖尿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高于非糖尿病组,但经过正确处理,两组术后视力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只要有效控制血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的,但术后血糖的控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巩膜隧道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42例(46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无缝线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与同期50例51眼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结果]碎核组术后1周、2周、1个月裸眼视力≥0.5的眼教分别为38眼(82.61%),40眼(86.96%),41眼(89.13%).术后第1天和1个月,32眼(69.56%)和43眼(93.48%)的术眼矫正视力≥0.5.无严重并发症.碎核组术后视力及矫正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巩膜隧道切口无缝线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便、安全,手术效果良好、稳定,适应证广泛,投入费用少,且此术式手术切口小,患者短时同内可以获得最佳视力,是一种白内障复明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复查视力均较术前有所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有效的方法,细致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适应能力和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白内障情况复杂,常合并其他眼外伤,且以青壮年及儿童多见。因此,在行白内障摘除术后,应尽量植入人工晶体以恢复其视力。现将1991年-1996年所做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32眼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均为单眼,男性24眼,女性8眼,年龄最小6岁,最大36岁,平均22.4±7.22岁.伤后至手术时间为5天-1年不等,平均>4.37±90.12天。随访时间2月-3年,平均16.18±10.89月。32眼中,角膜穿孔伤22眼,巩膜穿孔伤5眼,穿孔伤并球内异物8眼(异物已于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高龄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该科入住治疗的224例(250眼)高龄患者行超声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在围术期对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分析患者的治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224例(250眼)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术后视力有所提高,没有出现并发症现象。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由于年龄和患病的原因,在手术治疗期间容易出现一定的情绪波动和相应的并发症,在为高龄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实行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提高治愈几率,促进患者恢复,是良好的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在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3-01~2015-01期间20例20眼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中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后或超声碎核后植入囊袋张力环,抽吸皮质后,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等情况。结果:20例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6mo,19例未发观人工晶体偏位倾斜现象。并发症:1例植入晶体囊张力环后出现晶状体囊袋偏移。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高眼压,静滴甘露醇后眼压恢复正常。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囊袋张力环可增加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避免了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郜青叶  石强 《职业与健康》2006,22(8):626-626
目的探讨对癌症患者伴有老年性白内障者实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5年3月,对25例患有癌症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5眼)、和对照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5例(5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术后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视力、术后愈合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对于患有晚期癌症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徐桂芹 《现代保健》2011,(26):101-102
目的探讨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内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5月~2010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82例(102眼)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加强护理和严格的无菌操作。结果8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无1例眼内炎发生;术后视力30.5,占95.25%。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加强护理和严格的无菌操作,对保证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及预防眼内炎极为重要且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2005年6月25例(28眼)合并晶体混浊的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的变化,随访观察1~3年.结果术后27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28眼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该手术方式能达到降低眼压、提高视力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95-1396
目的探究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患者共58例(11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56眼)与研究组29例(54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BCVA检查结果以及视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视力介于0.3~0.5以及视力>0.5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视力<0.05以及视力介于0.05~0.1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儿童白内障具有显著疗效,术后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功能恢复情况,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