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芬太尼加入利多卡因溶液中对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和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中下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I—II级,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A组:2%利多卡因+芬太尼0.1mg(2m1)行硬膜外麻醉,B组: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2ml行硬膜外麻醉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麻醉平面到达胸10所需的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每隔5min记录心率(HR)、血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5.5±1.5min明显小于B组8.2±1.5min(P<0.05);A、B两组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加入利多卡因能明显缩短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并且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疼痛反应的影响。方法子宫切除术52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对照组)和硬膜外与芬太尼透皮贴剂组(观察组)各26例。两组均行2%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于术前12~16 h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25μg/h),观察术前睡眠情况、术中局麻药用量和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前夜睡眠情况、术中麻醉止痛和肌松效果以及术后24 h 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利多卡因用量、哌氟合剂使用人次以及术后肌注哌替啶镇痛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术前有镇静作用,术中可增强子宫切除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减少利多卡因用量,术后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腹部手术患者芬太尼混合赛地合剂(2%盐酸利多卡因20ml 1%地卡因4ml)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行下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赛地合剂组和芬太尼混合赛地合剂组,每组40例。赛地合剂组硬膜外注入赛地合剂13ml及生理盐水2ml;芬太尼混合赛地合剂组赛地合剂13ml混合芬太尼100μg硬膜外注入,记录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最高平面及达最高平面的时间以及下肢运动阻滞评分,评价腹部运动阻滞、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与赛地合剂组比较,芬太尼混合赛地合剂组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及达最高平面的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延长,最高平面升高,腹肌运动阻滞和麻醉效果改善(P<0.05);2组下肢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腹部手术患者混合芬太尼可增强赛地合剂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与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6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病人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硬膜外麻醉起效后,实验组采用丙泊酚1.5mg.kg-1 .h-1 +舒芬太尼0.35ug.kg-1 .h-1 连续静脉泵注,对照组采用氟芬合剂(氟派利多5mg+芬太尼0.1mg)半量静脉推注后,两组均于用药后5、15、25、35分钟各时点记录血压、脉搏、呼吸、指脉血氧饱和度及镇静镇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麻醉后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较麻醉前轻微下降;对照组较麻醉前略有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频率均较前轻微下降,R(呼吸)、SPO2两组间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无知晓、无呼吸抑制、术毕清醒快.对照组术中有知觉、偶有诉切口痛,需要再次追加氟芬合剂才能完成手术.结论 丙泊芬复合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镇静镇痛效果优于氟芬合剂联合硬膜外麻,生命体征维持平稳、术中无知晓,便于麻醉管理,术毕病人清醒快,是一种理想的麻醉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琼  劳建新  梁淑屏 《广东医学》2002,23(Z1):46-47
目的在硬膜外局麻药中加入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观察患者的循环、呼吸、麻醉深度的变化及术后镇痛情况.方法择期ASA 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长短无差异.两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均在L1-2处穿刺,向上置管,分次注入1.74%利多卡因15 ml(配方为:观察组2%利多卡因13 ml加芬太尼2 ml 0.1 mg,对照组则加生理盐水2 ml),控制麻醉平面在T6~8术中静脉用氯胺酮地西泮合剂2 ml,酌情追加静脉药及局麻药.记录基础、术始、充气、充气后5 min、放气,术毕各时刻的SBP,DBP,MAP,HR,R,SpO2及术后1,3,6,12,24 h各时点的疼痛评分及镇痛时间.结果观察组充气、放气时HR低于对照组,术中患者体动及静脉用药量少于对照组,术后6,1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而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硬膜外中加入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可稳定患者的循环状态,抑制牵拉痛,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并起到先发制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中,我们观察了经硬膜外腔或静脉辅助氟哌啶与芬太尼合剂(简称氟芬合剂)对预防牵拉反应的治疗效应,现报道如下。55名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心肺功能正常。麻醉前不用任何药物。硬膜外穿刺间隙腰1-2,采用随机双盲法分组、给药。穿刺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3ml做试验剂量,观察5分钟无异常给药。Ⅰ组: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10ml加氟哌啶2.5mg及芬太尼0.05mg混合液共12ml(该组及以下各组均含1:20万肾上腺素),先4ml、后sml两次注完,10分钟后切皮3!组:硬膜外腔注人2%利多卡因12ml,切皮前静注与1组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碳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剖宫产产妇 14 0例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70例 ,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分别注入 1.73%碳酸利多卡因 (碳酸组 )和 1%盐酸利多卡因加 0 .2 5 %盐酸丁卡因合剂 (合剂组 ) ,对比观察两组阻滞完善时间和术中循环变化。结果 :碳酸组阻滞完善时间比合剂组缩短 (P <0 .0 1) ,牵拉反应发生率较合剂组低 (P <0 .0 5 ) ;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碳酸利多卡因是一种很好的局麻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镇痛的理想浓度.方法 9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后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初产妇,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 例.A 组选择0.6%利多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B组选择0.8%利多卡因复合 2 μg/ml芬太尼;C 组选择1.0%利多卡因复合2 μg/ml芬太尼.观察并记录3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VAS评分B组和C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人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比A、B两组病人的时间长(P<0.05).结论 0.8%利多卡因复合 2μg/ml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硬膜外局麻药中加入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观察患者的循环、呼吸、麻醉深度的变化及术后镇痛情况。方法 择期ASA 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长短无差异。两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均在L1-2处穿刺,向上置管,分次注入1.74%利多卡因15ml(配方为:观察组2%利多卡因13ml加芬太尼2ml0.1mg,对照组则加生理盐水2ml),控制麻醉平面在T6~8术中静脉用氯胺酮地西泮合剂2ml,酌情追加静脉药及局麻药。记录基础、术始、充气、充气后5min、放气,术毕各时刻的SBP,DBP,MAP,HR,R,SpO2及术后1,3,6,12,24h各时点的疼痛评分及镇痛时间。结果 观察组充气、放气时HR低于对照组,术中患者体动及静脉用药量少于对照组,术后6,1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而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硬膜外中加入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可稳定患者的循环状态,抑制牵拉痛,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并起到先发制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腹部手术的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碳酸利多卡因组(LC)18例,芬太尼组(LF)20例,氯胺酮组(LK)22例.根据手术部位选择穿刺点(上腹部T_(8-9),中腹部T_(10-11),下腹部及盆腔L2_(2-3))穿刺,头侧置管4 cm,平卧位,3组均取2%利多卡因5 mL缓慢注入,观察5 min无腰麻和局麻药中毒征象后,LC组酌情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8~12 mL,LF组注入2%利多卡因芬太尼混合液8~12 mL(利多卡因20 mL+芬太尼0.1 mg/2 mL).LK组注入2%利多卡因氯胺酮混合液8~12 mL(利多卡因20 mL+氯胺酮0.4 mg/kg,2 mL).术中各组每1小时追加5~8 mL,若有牵拉反应静脉注射丙泊酚消除.结果 3组麻醉起效时间均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LK组、LF组镇痛肌松效果明显优于LC组(P<0.05),但LK组、LF组镇痛肌松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LK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需要镇痛药(伤口疼痛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LC组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LF组多于LK组(P>0.05).术后随访精神症状、肌无力、肢体麻木3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腹部手术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肌松完善,能有效的消除内脏牵拉反应,且有完善的术后镇痛,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人手术的麻醉重点是应注意避免或加重心肌缺 血缺氧。本文着重观察冠心病人胸部手术应用硬膜外阻滞 复合全麻对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SpO_2)的影响,并与全麻进行对比观察。1 资料与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择期胸部手术的冠心病人24例。年龄46~77岁。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例。A组胸段硬膜外阻滞加全麻,B组单纯全麻。A组病人于诱导前经T_(4-8)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5%利多卡因3~4ml,测定平面后追加1.5%利多卡因与0.15%布比卡因合剂5~8ml。两组全麻诱导均为芬太尼4ug·kg~(-1),咪唑安定0.2mg·kg~(-1),依托咪酯0.2mg·kg~(-1),维库溴胺0.1mg·kg~(-1)。气管插管后接Ohmeda210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A组硬膜外腔间断追加局麻药,吸入1%~  相似文献   

12.
李玉柱 《吉林医学》2014,(13):2861-2861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5~70岁行阑尾炎手术患者60例,在T10-11或T11-12一点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5 cm,翻身平躺给予试验量2%利多卡因4 ml之后根据麻醉平面再追加4~8 ml 2%利多卡因,开皮后给予芬太尼0.1 mg和依托咪酯0.15~0.3 mg/kg。结果:多数患者术中麻醉平稳,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依托咪酯和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有效地降低了麻醉风险性。术后苏醒快、恢复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1资料与方法 20例择期经腹妇科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18~53岁,体重48~70 kg,身高148~172 cm,均在腰1~2间隙行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A组)行常规麻醉;实验组(B组)于开始切皮前30 min内静脉给予芬太尼0.2 mg,硬膜外给予实验剂量(2%利多卡因5 mL)及硬膜外给药(1.5%利多卡因和0.25%丁卡因合剂,首次剂量5~7 mL)后,于手术开始切皮前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30 mg,术中给予氯胺酮30 mg·h-1持续硬膜外输注,术中根据需要追加硬膜外用药,并辅助咪唑安定(3~5 mg·h-1)镇静.术中连续检测HR、BP、ECG和SPO2等,术后均采用英国Graseby-9300PEA镇痛泵行PCEA,镇痛药为0.1 g·L-1吗啡和0.15%布比卡因,按压给药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术后48 h拔出PCEA泵.术后2 d内不同时间点(术后30 min、2 h、4 h、8 h、12 h、24 h、48 h)分别观察下列指标:VAS评分,PCEA吗啡用量,PCEA泵首次触发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组间t检验.  相似文献   

14.
丁俊 《吉林医学》2012,(10):2092-2093
目的:观察芬太尼加入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中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硬膜外腔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记录疼痛消除时间、阻滞有效时间、术中反应及。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阻滞有效时间延长(P<0.05),术中麻醉效果好,冲洗腹腔的牵拉反应明显减少(P<0.05),新生儿评分>9分。结论:芬太尼加入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可以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提高麻醉效果,降低冲洗腹腔反应的发生,提高产妇术中的舒适度,出手术室情绪较为愉悦,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氟氛合剂是氟哌利多与芬太尼按50:1混合而成,每一单元氟氛合剂含氟哌利多5mg、芬太尼0.1mg,在临床中曾用于实施神经安定镇痛麻醉,但由于术中麻醉深度不足及术后呼吸抑制等发生率较高,现在更多的用于麻醉中的辅助用药[1].  相似文献   

16.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的长效局麻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本文将罗哌卡因与吗啡联合应用于手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妇产科子宫切除手术的30例病人行术后PCEA。30例病人年龄(48.4±3.5)岁,身高(157±6)cm,体重(58.6±6.2)kg,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穿刺间隙为L1~2,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管4cm,固定牢固,以备术后镇痛用。1.2麻醉用药:试验量2%利多卡因5ml,维持用药为1.5%利多卡因+0.25%丁卡因合剂,手术中辅助用药为芬太尼和氟哌啶合剂。手术时间(1.4±0.3)h,麻醉用维…  相似文献   

17.
林家善 《广东医学》2002,23(Z1):117-117
目的探讨一种穿刺成功率高的改良骶管阻滞麻醉方法. 方法选择肛门、生殖器手术(ASA Ⅰ~Ⅱ级)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40)用9号腰麻穿刺针或16号硬膜外穿刺针L5S1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针口朝骶端注入1%利多卡因加0.25布比卡因(利布合剂)20 ml; B组(对照组)常规骶裂孔穿刺注入等量利布合剂阻滞.分别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和阻滞平面,麻醉效果及呼吸、脉搏、血压变化的影响.结果穿刺成功率为A组>B组(P<0.01);麻醉效果及呼吸、脉搏、血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L5S1硬膜外腔穿刺骶端注入利布合剂是一种穿刺成功率高,阻滞效果好的骶管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应用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经腹会阴联合切口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62例,34-75岁,ASA Ⅰ-Ⅱ级.采用两点穿刺,先于T10-12间隙硬膜外穿刺并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后用7号腰穿针于L2-3间隙穿刺,有脑脊液流出后,以0.1ml/s的速度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2-2.2ml,进腹后酌情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或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混合液,平均用药量(11.70±2.63)ml.术中适当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并观察麻醉效果、作用时间、呼吸和循环功能变化.结果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后,药物起效时间为1-3分钟,麻醉平面固定时间为10-15 分钟,阻滞平面达T3-5-S5.手术时间为(192.00±26.58)分钟,术后镇痛时间达2-3h.腰麻后15分钟呼吸循环功能各项变化不明显(P>0.05),麻醉后30分钟与麻醉前比较,SBP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DB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快速输液或给予麻黄碱即可纠正.本组麻醉均获成功,无失败病例,术后发生头痛1例,自行缓解,无其它严重麻醉并发症.结论 0.7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完善,术后镇痛时间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患者40例,分为氟芬合剂组(A组)和咪唑安定芬太尼组(B组),每组20例。全程观察患者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以及术中镇静和抗牵拉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均有镇静、抗内脏牵拉反应,但B组优于A组;A组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强于B组。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对呼吸循环影响小,镇静、遗忘和抗内脏牵拉反应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侧卧位手术及辅助用药时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60例硬膜外麻醉行侧卧位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芬氟组及安定组,用无创搏动氧饱和度测定法,观察其硬膜外麻醉后、侧卧位后及辅助用药后sPO_2变化。结果:硬膜外麻醉后其sPO_2下降,但在正常范围,侧卧位后sPO_2下降明显(P<0.05),应用辅助用药后其sPO_2下降非常明显(P<0.01)。芬氟组sPO_2下降时间比安定组长,对呼吸抑制较安定组明显。结论:低氧血症之原因是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和安定、芬太尼氟哌啶合剂抑制呼吸复合作用的结果,故应用本麻醉方法时应常规吸氧,以免病人发生缺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