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总结3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微创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气管切开后常见的并发症为痰痂堵塞、气道黏膜损伤、气切套管脱出、肺部感染等。气管切开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规范实施切口、气切套管、吸痰的护理,并加强呼吸道湿化,控制医源性感染,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手术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建立呼吸通道、抢救生命的常用手术,它是从颈部正中将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插入一合适的气管套管,使病人通过套管呼吸,从而建立新的呼吸道.但是此呼吸道是有创人工气道,其术后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我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96例气管切开病人,其中有6例发生了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造口术后气管套管内口贴壁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10例气管切开造口术后出现气管套管内口贴壁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并探讨相关对策。结果气管套管内口贴壁原因分别为: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3例,管道护理不当2例,气管套管不合适2例,操作者缺乏经验2例,患者烦躁1例。结论为预防气管切开造口术后气管套管贴壁现象的发生,应减少气管切开造口术后并发症、做好管道护理、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选择有经验的操作者及适当镇静患者。  相似文献   

4.
赵蕾  高鑫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2):20-21
目的:探讨微创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6例微创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做好心理、环境、切口、吸痰、气管套管及拔管护理,并加强呼吸道湿化,控制医源性感染。结果:本组未发生痰痂堵塞、黏膜损伤、痰液带血现象,未出现气管套脱出及切口红肿、糜烂现象。结论:对微创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给予精心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可预防切口和肺部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重症脑挫裂伤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通过对54例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护理、吸痰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4例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均未发生肺部感染、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得当、有效。  相似文献   

6.
喉癌术后患者人工气道的系统化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喉癌患者术后人工气道管理的方法。对36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系统化人工气道管理。设立了气道管理专职护士,进行系统的呼吸道护理、气管套管护理、感染预防与控制、营养支持及健康教育。36例患者术后发生咽瘘1例,肺部感染1例,加强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系统化人工气道管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最佳消毒方法及护理。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喉癌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消毒方法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68例患者顺利拔管出院,下呼吸道感染7例,切口感染3例;住院时间12~35d。结论喉癌患者行气管切开后,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气管套管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并配合有效的护理,以预防感染和降低并发症,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王瑶 《全科护理》2012,10(21):1935-1936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呼吸道行气管切开后的护理问题及应对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对8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气管切开后进行氧疗、吸痰、湿化、翻身叩背、切口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并观察及评价其效果。[结果]80例病人均未出现痰痂堵塞、痰液带血及气管套管脱落、切口感染等现象,也未出现缺氧窒息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行气管切开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气管切开后给予精心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可有效预防切口和肺部感染,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技术,即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使患者直接经套管呼吸而形成人工气道。然而气切术后常出现皮下气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及时有效的气管切开换药是预防的关键。我科自2006—11采用改良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共护理80例气管切开患者,有效地降低了气切后皮下气肿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34例颈椎肿瘤切除及内固定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术前给予呼吸训练、体位准备、物品准备;术后密切观察血氧指标和呼吸情况、切口渗血情况,做好氧疗、气道湿化、拍背、吸痰及气管切开的护理.本组1例患者术后发生右肺不张,经气管插管治疗后好转,其他患者未发生呼吸道感染.认为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呼吸道相关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婴幼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的呼吸道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的4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呼吸模式的恰当选择、严密的监护,积极防控感染,拍背、体位引流、膨肺吸痰、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本组患儿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1例,呼吸道感染5例,肺不张3例。其中1例患儿死于低心排综合征,46例患儿痊愈出院。结论:SIMV(VC)+PSV是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最常用的呼吸模式,术后通过气管插管的有效固定,防止误吸、加强体疗、及时有效的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中掌握好时机,注意观察,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喉外伤的救治方法以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喉外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开放性喉外伤均行颈部探查术,并行喉整复术及低位气管切开术;3例闭合性喉外伤中2例行气管切开术。17例接受气管切开的患者中16例成功拔管,1例术后拔管困难。结论:在喉外伤的综合救治中,应以抢救患者生命为原则,并尽可能保留、恢复喉功能和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术与无纤支镜辅助的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操作时间、围手术期和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3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纤支镜辅助将73例分为纤支镜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术组(A组,n=43)与无纤支镜辅助的经皮气管切开术组(B组,n=30),比较2组在经皮气管切开术中和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术后渗血48 h、切口感染各1例,皮下气肿2例;B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气胸、切口感染各1例,术后渗血48 h3例,皮下气肿5例,气管后壁、侧壁损伤5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患者中33例得到随访。A组18例得到随访,其中仅2例发生并发症,1例诉声音嘶哑,1例喉部异物感。B组15例得到随访,其中2例发生并发症,1例诉声音嘶哑,1例吞咽困难。2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纤支镜引导下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并不增加手术时间,但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疗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开展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 tracheotomy,PDT)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需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55例,其中28例行PDT(观察组),27例行标准的外科气管切开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用时、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总结分析28例行PDT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操作用时、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传统的外科气管切开术相比,对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行PDT,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创伤小、易于固定、便于护理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总结重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重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控制好吸痰的时机、方法 和技巧,严格无菌操作,有效防止感染.结果 在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后,成绩显著,60例气管切开重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中49例安然度过急性期,最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5例发生肺部感染,占8.3%.3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5例自动出院,3例因严重脑干损伤未拔管.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叩背、吸痰,有效的气道湿化,防止肺部感染,减少呼吸道损伤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summarize nursing measur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after tracheotom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in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fter tracheo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09 to August, 2010,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holistic nursing care, including close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condition,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tim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strict aseptic technique, to effectively prevent infection. Resul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tient-centered holistic care, the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 49 cases survived the acute phase and finally removed tracheal tube. Only 5 patients had pulmonary infection, accounting for 8.3%. 3 patients died due to brain injury and 5 cases were discharged against advice, 3 patients did not gain extubation due to severe brain stem injury. Conclusions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need tracheotomy to maintain airway patency, timely call-back, suction, effective airway humidification, prevention of pulmonary infection, reduction of respiratory tract injury is key to successful treatment. The patientcentered holistic care is worthy of wide clin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鼻内镜联合眉弓小切口切开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探讨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5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给予正确体位,加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重视术后患者的心理、饮食、疼痛、切口的护理及防止颅压增高的健康指导。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3个月后5例患者均感额部胀痛和鼻塞症状消失。随访1~2年,额窦引流通畅,无并发症及复发,且眉弓切口愈合好,无明显瘢痕。结论:采用鼻内镜联合眉弓小切口切开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视野直观、微创、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方法,做好术后的护理,对预防面部瘢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飞苑  朱丽玲  谭丽 《全科护理》2010,8(31):2830-2831
[目的]总结枕大孔区脑膜瘤病人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0例枕大孔区脑膜瘤病人行显微手术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病情的观察、呼吸道的护理、切口和引流管的护理、饮食护理、面神经瘫的护理、术后肢体的功能锻炼。[结果]10例病人中,手术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1例术后第7天死亡,9例恢复良好。[结论]加强枕大孔区脑膜瘤病人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法洛四联症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选择1999年3月~2002年12月我科收治重症法洛四联症患儿90例,在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或深低温低流量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或姑息术,手术前后实施预防缺氧发作、低心排护理、呼吸道及伤口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90例手术患儿中手术成功84例,死亡6例。术后发生低心排32例,胸腔引流偏多5例,经治疗后缓解。随访3个月~3年,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 重症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前预防缺氧发作,术后做好各项护理措施,可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2-01-2012-01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6例气管切开术出现并发症22例,发生率7.19%,其中包括切口内出血5例(1.63%),气管内出血1例(0.33%),堵管9例(2.94%),气胸1例(0.33%),纵隔气肿1例(0.33%),皮下气肿2例(0.65%),脱管3例(0.98%)。结论:气管切开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辅助治疗措施,可导致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必须加强防范。扎实的外科基本功,熟悉的颈部解剖知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2004-2009年297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一般护理、呼吸道护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和口腔护理规范等要点.结果 297例患者中,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12例(4.0%),需呼吸机支持3例(1.0%).无一例患者因呼吸道并发症死亡.结论 通过严密观察和细致的护理,可早期发现呼吸道并发症,有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使治疗达到预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