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自1997年~1998年采用尿激酶加肝素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29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43~79岁。梗死部位:下壁12例,前壁12例,高侧壁1例,心内膜下1例,下壁十正后壁2例,下壁十右室梗塞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2方法病人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然后用尿激酶50万”+O.9%生理盐水100ml于30min满完,根据病情再给予尿激酶SO万“+0.9%生理盐水静点,然后给予0.9%生理盐水加肝素钠100mg静点或肝素钠50mg2次用皮下注射,一般用5~7d。治疗期间,监测凝血时…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31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重型17例,中型14例,所有病人均于发病6小时内给予尿激酶100万U+生理盐水100ml于30分钟内静脉滴入维持治疗5天。结果 尿激酶静脉溶栓总有效率为71%,其中重型17例,有效率52.9%;中型14例,有效率92.9%。中型病人疗效明显优于重型病人(P<0.05)。1例病人出现颅内出血。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中型病人效果满意,对于重型病人效果差。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4-03以来,选择10例有适应证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采用国产尿激酶(UK)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0例AMI中,男8例.女2例.年龄d18~69岁,平均年龄55.6岁。本组病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前间壁3例.前壁2例.下壁2例,广泛前壁4例,其中,发病至溶栓时间Zh以内者3例.2~4h5例,4~6h2例。l.2给药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溶栓开始即口服阿斯匹林300mg。给尿激酶120~180万u,加人0.9%生理盐水100ml静点3()rut内滴完。24h后给肝素125)on加5y6葡萄糖500…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资料。观察组46例,给予尿激酶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30min内滴完,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尼莫地平8mg,静滴1次/d,疗程10—14天.低分子肝素钙5000u 9d,皮下注射10d,两组患者同时采用支持治疗,脑细胞保护剂及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26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痊愈16例,总有效率73.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临床应注意尽早有效治疗窗内进行。  相似文献   

5.
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川 《中国热带医学》2009,9(4):698-698,650
目的评价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尿激酶100万-150万单位+生理盐水100ml,40-50min内滴完。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及胞二磷胆碱1.0日一次静点。溶栓前根据指征严格筛选病例,溶栓过程中加强监护,溶栓后观察记录疗效、不良反应。同时选择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及胞二磷胆碱1.0日1次静点。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CSS及日常活动量评分。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效果显著,致残率低。在严格监护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有效治疗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对于24例脑梗死患者溶栓前首先快速输注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然后尿激酶100—150万u溶于0.85%生理盐水注射液150ml中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以后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1次/d,溶栓后24h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1次/d,护理上从溶栓前护理准备,溶栓过程观察护理;溶栓后的健康教育指导;给予积极配合。结果24例患者治愈17例,显效4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疗效良好,但溶栓治疗中各个环节的护理技术配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为老年急重症。本文中对周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溶栓前后分别观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肝肾功能,观察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1.l病例选择。本组41例.年龄6O~76岁,男27例,女14例。其中前间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塞28例,下壁心肌梗塞12例,正后壁心肌梗塞1例。合并高血压病32例,合并糖尿病17例。l.2用药。入院后心肌梗塞常规治疗,在发病6h内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一尿激酶SO万U+).85o;..氯化钠5()ml静推、尿激酶10O万u十几85%氯化钠液Iooml静点,尽量在3Omin内完成.个别病例…  相似文献   

8.
李彦嫦  杨淑莲 《医学文选》2006,25(2):202-203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AM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IU加0.9%氯化钠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40%。治疗组溶栓后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18例,其中1例死亡。对照组5例死亡。结论 尿激酶溶栓对AMI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溶栓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将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组33例,静脉溶栓组33例。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组使用Selding穿刺技术将导管选择性放在闭塞动脉开口处,50min内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60ml+尿激酶50万U,观察临床疗效并随时照影,无效者再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60ml+尿激酶30万U,无论结果如何即可撤出导管。静脉溶栓组40min内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尿激酶100万U,观察20min若无效或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再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尿激酶50万U。结果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组溶通18例,静脉溶栓组溶通10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好转者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组24例,静脉溶栓组18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组4例,静脉溶栓组6例。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12h内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及活血化瘀治疗,观察顺行与逆行治疗的效果。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经患肢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25万U+100ml生理盐水,2次/d,40滴/min;丹红注射液30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上肢浅静脉给药,药物用量及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病程在72h内溶栓显效100%(14/14),病程超过72h至10d以内溶栓显效50%(11/22),有效40.9%(9/22),病程10d以上溶栓有效83.3%(10/12),治疗过程无出血倾向。结论溶栓时间越早效果越好,经患肢足背静脉小剂量注射尿激酶即使药物持续作用又可避免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静脉溶栓是指对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在4~6时以内,年龄在65岁以下的患者进行的治疗,而对发病时间大于6小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溶栓观察少见报道。我们对16例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在6~16小时的患者进行了静溶栓治疗,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本组16例发病时间6小时一16小时,男15例,女1例,平均年龄52.4土128岁,3例年龄大于65岁;其中前壁心肌梗车5例,下壁心梗7例,下壁并发前壁心梗4例。l.2溶栓方法,应用尿激酶75万ti十盐水100tnliv,然后尿激酶75万u十盐水250me30分钟内静脉输入。1.3观察内容:①溶栓后3O分钟内心电图、…  相似文献   

12.
我科1993~1995年收治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20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加肝素连续治疗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病人均为我科1993~!995年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溶栓条件:静息状态下胸痛持续>20min,伴有头晕心悸等症状。心电图ST段抬高或压低>0.lmv,或T波倒置;严重的心律失常(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无溶栓禁忌证。1·2治疗方法。尿激酶10万“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点,并配合肝素100mg肌注,连续10~15天。给予硝酸甘油,阿斯匹…  相似文献   

13.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凡符合溶栓标准的患者接受尿激酶75~150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ml 30min内滴完,随后给予舒血宁15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1.每日1次静点,共3周,溶栓后24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U,1日2次,脐周皮下注射7d。结果:符合溶栓标准的52例患者溶栓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治愈率显著进步,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仅有2例死亡.1例死于大面积脑梗死,另1例死于脑干梗死,其他无1例发生脑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结论:显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6h以内)是有效的,而脑干梗死可适当延长时间窗,如能严格掌握入选标准.该疗法是安全可靠的.而且为下一步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超早期脑梗塞发病6小时内应用尿激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发病6小时内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为尿激酶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半小时内静脉点滴,并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优于对照组(76.0%),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早期脑梗塞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少山 《中原医刊》2005,32(24):3-4
目的 评价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9例病人在发病6h内经静脉给予溶于100ml 5%~10%葡萄糖液的15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2h后进行眼底荧光造影,观察溶栓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19例中,10例视力恢复至0,5以上,4例0.2~0.5,3例0.05~0.1,2例病人治疗前无光感,治疗后无改善、经荧光造影证实10例血管完全再通,再通率52.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完全有效,其治疗效果大大好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院对10例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时间大于6-16h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并查心电、心肌酶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在30.3~50.2岁。3例年龄大于65岁,5例心电有/J‘q波,前壁心梗6例,下壁心梗3例,侧壁1例。1.2溶栓的方法。尿激酶50~100万U加入0.9%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输入,1次用,连用3天。观察溶栓后30min内心电图很快有改变,ST-T基本回等电位线,酶学峰值降低。2结果再灌注患者中58%抬高ST&在30min内降低50%以上,胸痛缓解,有5例溶栓后心电小q波形成患者溶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尿激酶25万u~30万u加生理盐水250 ml~500 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8例占56.2%,总有效率98.6%,对照组基本痊愈12例占40%,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小剂量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病后6小时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起病3小时内给尿激酶5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滴,20分钟滴完;3~6小时内用尿激酶100万U+生理盐水150ml静滴,30分钟滴完。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1周、2周、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率为60.5%,与对照组疾病痊愈率20%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9.
李益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658-659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尿激酶25万u~30万u加生理盐水250 ml~500 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8例占56.2%,总有效率98.6%,对照组基本痊愈12例占40%,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小剂量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2月~1999年1月分别用尿激酶(uk)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uk治疗组57例(其中6 h溶栓组22例,7~12 h溶栓组35例),男27例,女30例,年龄36~74岁。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8~72岁。溶栓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既往史、伴发疾病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1.2 治疗方法溶栓剂均用国产uk(广东天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出品),首次50万~100万u(个别用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0~15 min内滴完。次日静脉滴注uk 20万~30万u,最多用2 d,其中uk仅用1次者(总量50万~150万u)41例,用2次者(总量70万~180万u)13例,用3次者(90万~210万u)3例。溶栓12 h后给抗凝剂肝素6 250~12 500 u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缓慢静脉滴注,维持8~12 h,次日复查凝血功能,再确定用否,其中12例用2次肝素,余55例仅用1次肝素。溶栓前口服阿斯匹林200 mg,次日减为100~150 nmg,1次/d,7 d后减半,1次/d维持。辅以脑保护剂:200g/L甘露醇125~250ml(1~2次/d)、维生素C 3g、胞二磷胆碱0.5~1g、复方丹参2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用7~14 d。极化液:250 g/L硫酸镁10ml、胰岛素8~10 u、100g/L氯化钾10ml,加入50~100g/L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7~14 d。维生素E 100 mg、尼莫地平20~40g,3次/d,口服1个月。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其他治疗同治疗组(除uk、肝素外)。1.3 临床疗效评定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死亡。1.4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