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补肾酒(《药酒汇编》)配方:熟地黄、桂圆肉、地骨皮、当归、牛膝各120g,沙苑子(炒)、杜仲(盐炒)、巴戟天(去心盐炒)、枸杞子、菟丝子(炒)、楮实子(炒)、韭菜子(炒)、怀山药各60g,补骨脂(盐炒)30g,蔗糖480g,白酒9600mL。  相似文献   

2.
1、水杨梅根120g,凤尾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 2、生姜15g,大蒜8枚,良姜、丁香、砂仁各10g,食盐5g。同捣如泥,贴敷中脘、足三里,每日一换。 3、核桃树枝、山豆根、金瓜蒌、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g,蒲公英60g,党参、银花、炮山甲各15g,生甘草12g。水煎服,日服1剂。  相似文献   

3.
脓肿是急性化脓性感染局限后,脓液积聚而成。中医对此多有阐述,软组织深部脓肿亦称“流注”。只存“余毒流注”(由于皮肤破损或存在化脓性病灶,火毒扩散随血流于肌肉之间而发者)和“瘀血流注”由于跌打损伤,瘀血停留,化热酿脓者之分。笔者应用大蒜芒硝外敷治疗此症,获效颇佳,始录如下。1方药组成大蒜头120g,芒硝60g,大黄末30g,醋60g。2制法及用法先将大蒜去皮与芒硝同捣成糊状,然后在患处用医用凡士林徐擦,敷以蒜糊,敷药范围要稍大于患处(高于皮肤约3~5mm厚),周围用纱布图成一圈,略加固定,一小时后去掉敷药,用温水洗…  相似文献   

4.
养心安神膏     
原料:当归、党参、茯神、炒白术各90g,龙眼肉、黄芪、炒酸枣仁各120g,生姜、木香、远志各60g,炙甘草30g,大枣50g,白糖适量。  相似文献   

5.
半夏120g(为细末)、硫黄(明净质佳者)120g(为细末)、生姜适量。古代治丸法:上药用生姜自然汁同煮,人干蒸饼末捣和匀,放日内杵数玎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20丸,食前空腹时,温酒送下,妇人醋汤下。  相似文献   

6.
山药糕 原料:山药500g,豆馅150g,金糕150g,面粉60g,白糖150g,香精、青丝、红丝各少许。制法:(1)将山药去皮,洗净,蒸熟,捣泥:(2)将山药泥加入面粉,搓成面团,铺干,拌匀豆馅,再摆上金糕,撒上白糖和青丝、红丝,切成条状人笼蒸熟即成。  相似文献   

7.
乌须酒(《药酒汇编》)配方:赤何首乌、白何首乌各250g,生地黄、生姜汁各60g,红枣、胡桃肉、莲子肉各45g,当归、枸杞子各30g,麦门冬15g,蜂蜜45g,米酒3600mL。  相似文献   

8.
国医大师朱良春舒胃散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明中医》2012,(4):811-811
[方名]舒胃散 [组成]生黄芪120g,莪术45g,潞党参、怀山药各90g,鸡内金、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各60g,炮穿山甲、玉蝴蝶、凤凰衣各45g,甘草30g。  相似文献   

9.
降糖宁片由人参30g、山药120g、生石膏300g、知母100g、黄芪120g、天花粉150g、茯苓120g、麦冬120g、生地黄150g、地骨皮150g、玉米须150g、山茱萸60g、甘草60g组成。以上十三味中人参、山药和石膏75g粉碎成细粉,剩余石膏及其余知母等十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90℃)的稠膏,与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制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八仙长寿膏(《寿世保元》) 原料:麦门冬90g,五味子60g,熟地黄240g,山萸肉、干山药各120g,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0g,炼蜜适量。  相似文献   

11.
补肾健脾酒(《药酒汇编》) 原料:白术(土炒)、青皮、生地黄、厚朴(姜炒)、杜仲(姜炒)、破故纸(微炒)、广陈皮、川椒、巴戟肉、白茯苓、小茴香、肉苁蓉各30g,青盐15g,黑豆(炒香)60g,白酒1500ml。  相似文献   

12.
分清利浊汤     
组成:大小蓟(各)30g,瞿麦15g,石韦30g,六一散(布包)15g,苹薜15g,荠菜花30g,凤尾草30g,炮山甲9g,桃仁12g,贯众30g。热重于湿,加川黄柏、炒山栀各12g;湿重于热,加苡仁、赤茯苓各15g;白浊有凝块,加牛膝15g、向日葵根30g;赤浊有凝块,加制军炭6g、三七粉(吞服)6g。  相似文献   

13.
15.汪某,女,51岁。肌肉、关节冷胀软痛30年。舌淡有痕,经治无效。处方:川乌(先煎)40g,生姜70g,苍术30g,附片(先煎)80g,北细辛30g,桂枝40g,薏苡仁30g,威灵仙20g,蜜糖50g。3剂。药后好转明显,守方出入,直至痊愈,共进药10余剂,处方:乌梢蛇20g,桂枝40g,生姜60g,北细辛30g,威灵仙30g,附片(先煎)100g,川乌(先煎)30g,草乌(先煎)30g,苍术30g,川芎8g,稀莶草60g,蜜糖20g。3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井穴和耳尖放血对新型冠状(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咽痛患者的止痛疗效。方法 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515例新冠病毒感染无症状及轻症外感风热证咽痛患者。依据患者是否接受中医井穴和耳尖放血分为试验组(165例)和对照组(350例),利用病程、疼痛评分、基础病进行倾向性匹配后,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纳入15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井穴(少商、商阳)和耳尖放血疗法治疗1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120 min的疼痛情况,评价30、60 min止痛效率,记录止痛起效时间;测量治疗前及治疗48 h后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0、60、120 min VAS评分及血hs-CRP、TNF-α、IL-6水平下降(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试验组治疗后30、60、120 min VAS评分及平均止痛时间下降(P<0.01),30、60 min止痛效率升高(P<0.01)。两组治疗前、后hs-CRP、TNF-...  相似文献   

15.
三皮一草鸡蛋汤治气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自拟三皮一草鸡蛋汤治疗损伤性气胸,在30多年的临床运用中,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鲜夏枯草200g、肤木树根皮60g、鲜柞树根皮60g、鲜桑树根皮60g(干品用量减半),将上药采集洗净,去杂物,放入砂锅内,再放人鸡蛋12个,加水2000ml,用文火煮开后再煮5~10分钟,待冷后,将鸡蛋皮捣损,再入药汤中煮30分钟,冷后待服。每次服一个鸡蛋,喝汤药100ml,1日4次。典型病例王某,男,80岁,1995年8月因外伤致胸部损伤而出现气胸,患者感呼吸困难,口唇发钳,伴胸痛,咳嗽时加重,纵隔皮下气肿蔓延下达上腹部,舌淡苔灰白,脉细弱…  相似文献   

16.
来函摘登     
林如祥 《新中医》2005,37(11):29-29
《新中医》编辑部:贵刊2004年12期刊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体会》一文对笔者启迪颇深,笔者效仿此法[原方为通络定痛汤:当归20g,丹参、磁石(先煎)各30g,延胡索、郁金各15~30g,白芍30~60g,柴胡、制乳香、制没药、青黛(包煎)、甘草各10g。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灵活加减治疗本病,屡获效验。本病临床较为多见,尤以中老年居多,病发多为夏秋之季,急性期采用抗炎、  相似文献   

17.
齐嫣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0):611-611
笔者临床观察到运用通利二便法治疗中风闭证,其神志常可随二便通调后而逐渐清醒,对挽救病者的生命,防止由闭转脱,有一定意义。笔者运用自拟方治疗本病收效良好,基本方:大黄(后下)12g,芒硝(冲)10g,泽泻、石决明、代赭石(先煎)各30g,车前子(布包)、天麻、钩藤、怀牛膝各15g,竹沥(冲)30ml,生姜汁(冲)5ml。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牙关紧闭者用鼻饲法。阳闭加羚羊角粉5g,天门冬15g,麦门冬12g;阴闭加附子(先煎)12g,肉桂6g;痰盛加天竺黄10g,制南星12g;口臭身热加石膏30g;抽搐加全蝎、僵蚕各10g,蜈蚣2条;烦躁不安加栀子10g,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各30g。  相似文献   

18.
筋伤、脱位、骨折为常见多发病,外治方法种类较多,一般按损伤不同时期的模式,采用活血化瘀、健筋壮骨之品。我们采用“外救病诊清热祛瘀”法治疗筋伤、脱位、骨折,疗效理想,现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1.且药物组成本系列目拟方由1-2号药膏方、药液方组成。1号育方:生大黄150s,生桅子、连翘各100g,红花、丹参、乳香、没药各80g(蓖麻叶、蚕砂、地龙分别另研本备用),冰片2g。2号育方:生大黄、生板子各200g,青木香、路路通各100g,红花、泽兰、当归、苏木、差费*l苇各60g,紫荆皮、赤芍、丹皮、续断各120g,白胡椒30g,丁香10g,冰…  相似文献   

19.
化妆品皮炎     
方药:马齿苋60g,生百部30g,生地黄30g,蛇床子30g,苦参30g,白藓皮30g,白僵蚕30g,枯矾20g(后下),黄芩30g,牡丹皮30g。  相似文献   

20.
周公百岁药酒(祖传秘方)配方:黄芪(蜜炙)、茯神各60g,潞党参、麦门冬、茯苓、白术、枣皮、川芎、龟甲胶、阿胶、防风、广皮、枸杞子各30g,当归、熟地黄、生地黄各36g,桂心18g,五味子、羌活24g,红枣1000g,冰糖1500g,高梁酒15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