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是在新课改之后, 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决定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 需要数学教师立足于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 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笔者对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QRS波自聚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数学形态学为基础,利用加权Hausdorff距离作为心电波形的相似性度量,提出了一种新的QRS波自聚类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二值图像的Hausdorff距离计算方法、加权Hausdorff距离和基于此的QRS波自聚类方法,并利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进行了算法检验。  相似文献   

3.
尿沉渣中红细胞影像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研究了尿沉渣中细胞自动识别分类及分析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诊断客观地完成尿液中细胞的定量分析,提高检验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融合灰度空间和数学形态学梯度信息的细胞图像自动分割算法,以完成对红细胞的分割。在灰度梯度图像上采用数学形态学梯度与灰度阈值分割相结合的算法提取红细胞的轮廓,并分别赋予不同的标记。实现了单个细胞的检出。  相似文献   

4.
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课堂师生互动与沟通交流,就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方法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需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大部分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应用题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这也就使得学生在做应用题时无法投机取巧,也可以说,应用题可以综合地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目前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实用性强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受到重视,然而农村的初中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需要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数学形态学在心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图像局部增强技术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磁共振图像局部对比度增强算法进行临床MR图像测试,为完善算法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来自不同磁共振设备的DICOM图像数据对其算法进行测试,并与同类基于多尺度形态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实际图像测试与模拟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并且获得了在精度、敏感性和稳定性方面完善算法的依据。结论本研究算法的临床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数学作为职高的重要基础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提高职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对职高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医用超声图像散斑去噪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散斑去噪是后期医用超声图像分割和识别等关键的预处理过程。本文在对国内外散斑去噪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综述了用于散斑图像去噪的主要算法,包含空域去噪算法、小波域去噪算法和各向异性扩散去噪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医用超声领域散斑图像去噪的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双树复小波域中基于Laplace—Impact混合模型的DR图像去噪算法。该法利用局部方差建立的拉普拉斯-冲击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来逼近高频子带的系数分布。由于高频子带系数局部高度相关.所以在Laplace—Impact混合模型的框架下,采用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可以很好消除DR图像噪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与BLS—GSM模型和Laplace模型等经典去噪算法相比.对DR图像中的高斯噪声有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3.
CR医学图像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CR医学图像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含噪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得到图像的小波系数,采用文中提出的阈值算法对系数进行去噪处理,根据处理后的系数重建CR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去除CR图像的噪声.较好的保留医学诊断所需要的图像细节。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to remove electrocardiogram (ECG) interference from electromyogram (EMG). This interference occurs during the EMG acquisition from trunk muscle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employs progressive image denoising (PID) algorithm and ensembles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 to remove this type of interference. PID is a very recent method that is being used for denoising digital images mixed with white Gaussian noise. It detects white Gaussian noise by deterministic annealing.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PID has never been used before, in the case of EMG and ECG separation or in other 1D signal denoising applications. We have used it according to this fact that amplitude of the EMG signal can be modeled as white Gaussian noise using a filter with time-variant propertie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en compared to the other well-known methods such as HPF, EEMD-ICA, Wavelet-ICA and PI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the others, on the basis of three evaluation criteria used in this paper: Normalized mean square error, Signal to noise ratio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遗传算法实现低密度基因芯片图像的分割,进行目标区域的识别。方法:使用遗传算法对经过小波滤波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能使绝大部分样点信号被分割出来,可为后续的生物学分析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信息。结果:使用该方法对基因芯片图像进行处理,比较准确地分割出样点区域。能有效地分离有价值的弱信号点和背景点或者噪声。结论:该方法可以实现低密度基因芯片图像分割功能,为后续的图像分析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6.
红外图像的降噪技术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启松 《医疗装备》2010,23(10):1-3
红外图像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医学等领域,由于红外图像清晰度差、对比度低、噪声大、容易受环境影响。必须对其进行降噪处理。本文概述了红外图像的降噪技术和实现方法,为实际红外图像处理中,降噪方法的选择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临床辅助诊断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肺部感兴趣区域快速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最大类间方差(OTSU)法对图像进行预分割,然后利用区域生长及小面积消除方法剔除干扰信息,并生成掩模图像,最后运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对模板进行细化,并将原始图像与掩模图像进行数学运算,从而获得肺部感兴趣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自动化程度高,分割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X射线相干散射成像分析中,能量的分布为一系列同心圆环。准确地确定圆心是精确提取能量谱线的关键。本文采用K均值聚类结合形态学滤波确定内环区域,使用形心法近似确定圆心,对圆心使用标准差内相关运算逼近标准圆心。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采集的兆伏级CT(MVCT)图像质量差,导致自适应放射治疗(DGART)时无法精确定位肿瘤靶区的问题,提出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MVCT图像作增强优化处理,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采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系统行放射治疗的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取所有患者的首日摆位MVCT图像,联合应用非局域均值滤波算法和反锐化掩模算法对其作去噪和锐化图像增强处理,比较未处理的MVCT图像、增强MVCT图像及CT模拟机定位时的千伏级CT(kVCT)图像的清晰度和器官轮廓识别度。结果与未处理的MVCT图像比较,增强MVCT图像的清晰度得到了较大提高,且图像中组织器官的视觉效果接近于定位kVCT图像。在增强MVCT图像上勾画的乳腺癌靶区与定位kVCT图像上勾画的靶区的形状相似性指数(DSC)高于0.93。结论利用非局域均值滤波算法和反锐化掩模算法对Tomo系统的MVCT图像进行增强优化是可行的,增强MVCT图像的质量可达到临床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