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目的:改进7-氮杂吲哚-3-羧酸的合成工艺。方法:以丁二腈为起始原料,用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石油醚等代替了原工艺中的异丙醚,正庚烷,氯苯等,并对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优化后的制备工艺成本低,毒性小,后处理方便,提高了产率。结论:新工艺总产率达到43.4%,更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可能增强结肠癌SW620细胞株对5-氟尿嘧啶(5-FU)化学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不含药物组(A组)、5-aza-CdR(B组)、5-FU(C组)以及5-aza-CdR联合5-FU(D组)作用人结肠癌SW620细胞株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情况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A、B、C、D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65.85±0.95)%、(45.14±1.44)%、(30.18±0.89)%;B、C、D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D组低于B、C组(P<0.05).A、B、C、D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0±0.61)0%、(16.80±0.57)%、(12.66±0.43)%、(42.07±0.85)%;与A组比较,B、C、D组引起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B组、C组比较,D组促进细胞凋亡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 5-aza-CdR在体外提高了结肠癌SW620细胞对5-FU的化学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崔太安  丁振闿 《药学学报》1987,22(11):827-832
本文报道2-氧化-1,3,2-二氧磷杂环己烷类衍生物的合成,希望寻找效果较好的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初步药理实验证明,所合成的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且毒性较低。通过对中间体Ⅱ进行质谱分析,发现该类化合物中大部分存在M-57碎片离子峰,利用高分辨质谱和亚稳离子测定,确定了该碎片离子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医药中间体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方法 以2-氨基-3-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保护2位氨基,然后在丁基锂的作用下得到二锂盐,二锂盐在稀盐酸中闭环反应,得7-氮杂吲哚.结果 反应总收率63%.结论 合成路线设计合理,条件温和,收率较好.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类化合物不仅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广谱抗生素,还具有抗结核、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抗疟疾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β-内酰胺类化合物在抗疟疾领域的应用引起了药物化学家的持续关注.本文将着重介绍近年来β-内酰胺类化合物在抗疟疾领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寻找疗效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的β-内酰胺类抗疟疾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苄胺和3-溴丙醇为起始原料,碳酸钾为碱,在DMF中反应得到N,N-二(3-羟丙基)苄胺,再经过溴化、合环以及脱除保护基即可得到目标化合物1,5-硫氮杂辛烷盐酸盐。其结构经1H-NMR、13C-NMR、HRMS确证,总收率可达48%(以苄胺计)。该合成路线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9.
7-氮杂吲哚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因与吲哚、嘌呤等在结构上的类似性,成为后两类化合物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因而引起研究者关注。许多7-氮杂吲哚衍生物具有抑制多种蛋白酶的活性,在抗组胺和抗多巴胺等方面都体现潜在的生物活性及药用价值。本文根据不同的合成策略,对近年来合成7-氮杂吲哚母核的方法以及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与抗菌等活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能为以7-氮杂吲哚先导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及其靶点的构效关系分析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耐药性的广泛传播,耐药疟疾业已成为临床医师所必须经常面对的棘手问题.因此,研发新的抗疟药势在必行.近年来,药物化学家对喹啉类杂合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了若干有苗头的化合物.本文着重探讨近年来喹啉类杂合体在抗疟疾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研发对敏感型和耐药型疟疾均有效的新型抗疟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12.
疟疾主要是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一类可致命传染性疾病,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认为是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上使用的抗疟疾药物如喹啉类和青蒿素类尽管对药敏型疟疾依然高度有效,但随着耐药疟疾的不断涌现和广泛传播,现有抗疟疾药物的疗效呈逐年下降之势。因此,亟需开发新型抗疟疾药物。四氮唑作为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可用来取代药物中的羧基以提高药物分子的脂溶性、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降低毒副作用,故四氮唑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类化合物。本文将着重介绍近年来四氮唑杂合体在抗疟疾领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多抗甲素经Saveg法除蛋白和二乙基胺乙基纤维素层析得到其主要组份川链多糖。经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4B过滤分析、纸上电泳和超速离心分析表明它是一均一性物质。化学分析表明它是一高分子的糖肽物。它的化学组成经糖分析、氨基酸分析、Smith降解、NMR_1波谱及其甲基化产物的分析表明它是一个在糖链中具有支链结构,含1→6、1→2,1→3苷键和还原性末端的α—甘露聚糖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一系列抗胆碱能化合物3-甲基-3-氮杂双环[3,3,1]壬-9-酯类αβ异构体的合成。将3-甲基-3-氮杂双环[3,3,1]壬-9-酮还原为相应的醇后,分离成9α和9β两种异构醇,再分别与各种取代羧酸甲酯进行酯交换,而得αβ酯类。对所有产物的立体构型与1H核磁共振谱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初步药理实验结果表明,除化合物Ⅲ9,Ⅲ10外,所有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中枢抗胆碱能作用,其中6个化合物的抗摈榔碱震颤作用强度接近或超过阿托品,相应的αβ异构体之间作用强度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7位拉电子基团取代的氧杂蒽-2-羧酸及氧杂蒽酮-2-羧酸化合物。经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显示化合物(Ⅷ),(Ⅻb)和(Ⅻe)有50~60%的抑制率(PO,200mg/kg),(Ⅻd)有54%的抑制率(ⅳ,10mg/kg)。氧杂蒽酮-2-羧酸(Ⅷ)经黄鸣龙还原反应生成(Ⅸ),但收率低,推测副产物2,2′-二羟基二苯基-甲烷(Ⅹ)的生成机理,改变反应条件,从而提高了(Ⅸ)的收率。化合物(Ⅻd)的元素分析和质谱均证明其结构为(Ⅻd),但核磁共振谱(溶剂为三氟醋酸)出现异常,而与(Ⅻd)在醋酐中回流所得产物(Ⅻd)的图谱相同。表明(Ⅻd)在三氟醋酸中环合、脱水产生了(Ⅻ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 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 Hs578T 增殖的影响,及其对此细胞中 PRDM10 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浓度为 0、1、3、5 μmol/L 的 5-Aza-CdR 处理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系 Hs578T。MTT 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甲基化特异性 PCR(MSP)法检测 PRDM10 的甲基化状态;RT-PCR 和 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 PRDM10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 结果显示,5-Aza-CdR 的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对 Hs578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显著。与 0 μmol/L 组比较,1 μmol/L 组处理 72 h 后及 3、5 μmol/L 组处理 48 h 后,Hs578T 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5)。MSP 结果显示,5-Aza-CdR 的浓度越高,对 PRDM10 的去甲基化作用越显著。RT-PCR 和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5-Aza-CdR 的浓度越高,PRDM10 的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越高(P<0.05)。结论 5-Aza-CdR 可抑制 Hs578T 细胞的增殖,可能与该细胞中 PRDM10 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株HT-29和LoVo中MGMT基因甲基化水平、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0.5、1.0、1.5μmol/L浓度的5’-Aza-CdR处理CRC细胞株HT-29和LoVo。应用MethyLight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及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药物处理前后HT-29和LoVo细胞中MGM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ethyLight检测HT-29和LoVo细胞中MGMT蛋白在药物作用后异常甲基化得到逆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Aza-CdR浓度为0.5、1.0、1.5μmol/L组HT-29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MGMT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上调,Western blot检测5’-Aza-CdR浓度为0.5、1.0、1.5μmol/L组MGMT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上调,且均具有药物剂量依赖性(P〈0.05,P〈0.01)。结论 CRC细胞株HT-29和LoVo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该基因表达下调甚至失活的主要原因。5’-Aza-CdR能够逆转CRC细胞株HT-29和LoVo中MGM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能恢复mRNA及蛋白重新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0):959-967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或输入携带疟原虫血液引起的一类高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尽管临床上使用的抗疟疾药物对疟疾的防控不可或缺,但随着长期广泛使用甚至滥用,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为克服耐药性,研发新型抗疟疾药物势在必行。吡唑类化合物具有包括抗疟疾在内的多种生物活性,且某些吡唑类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故这类化合物引起了药物化学家的持续关注。本文将归纳吡唑杂合体在抗疟疾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或输入携带疟原虫血液引起的一类高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尽管临床上使用的抗疟疾药物对疟疾的防控不可或缺,但随着长期广泛使用甚至滥用,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为克服耐药性,研发新型抗疟疾药物势在必行。吡唑类化合物具有包括抗疟疾在内的多种生物活性,且某些吡唑类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故这类化合物引起了药物化学家的持续关注。本文将归纳吡唑杂合体在抗疟疾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