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康文臻  李媛  庄严  黄德东  翟嵩  赵柯  孙永涛 《传染病信息》2010,23(6):347-349,384
目的分析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我院感染科就诊的87例CD4^+T淋巴细胞低于100/td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机会性感染谱及预后情况。结果87例中67例发生机会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消瘦、乏力、口腔白斑、头晕、呕吐、气短、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主要机会性感染依次为:细菌性肺炎、口腔念珠菌感染、肺结核、带状疱疹、肺孢子菌肺炎等。总共发生107例次机会性感染,在接受对症治疗的70例次中,治愈或好转59例次,治疗无效8例次;3例因机会性感染死亡。发生过多种机会性感染的患者与未发生机会性感染患者相比,有较低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较高的病毒载量,但并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结论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的AIDS患者易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为77.01%,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机会性感染对降低AIDS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10例HIV/AIDS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110例患者中机会性感染49例(44.5%),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BV/HCV)感染26例(23.6%),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IV-ITP)20例(18.2%),药物相关骨髓抑制7例(6.4%),AIDS相关肿瘤及其他疾病8例(7.3%)。以血小板减少为HIV/AIDS首发临床表现者10例。82.7%(91/110)的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血液学异常,包括贫血(68.2%)或白细胞减少(58.2%)。81.3%的HIV-ITP患者对激素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敏感,治疗无效或复发者长期抗病毒治疗后血小板缓慢上升。结论:HIV/AIDS患者血小板减少常见病因有机会性感染、合并HBV/HCV感染、HIV-ITP、药物相关骨髓抑制等。HIV-ITP可为HIV/AIDS患者首要临床表现,其根本治疗措施为抗病毒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常同时合并贫血和(或)白细胞减少,多重血液学异常预示病情严重,需要积极处理原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IDS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点,为AIDS合并脓毒症早期识别与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AIDS合并脓毒症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0例;性接触感染HIV 38例,静脉吸毒感染HIV 8例;临床特征以发热为主,体质量下降次之;CRP及血浆降钙素原均升高;合并有2种以上机会性感染者38例,占82.61%,以马尔尼菲蓝状菌为主;因脓毒症休克死亡10例,病死率为21.74%。结论 AIDS合并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以发热、体质量下降及乏力为主,炎症指标与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病原菌培养呈多样性,应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在早期诊断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HLH组)及50例重型肝炎合并感染(重肝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HLH组的血细胞减少患者构成比、乳酸脱氢酶(LDH)、超敏C反应蛋白、铁蛋白、白细胞介素(IL)-2受体、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高于重肝组,IL-1β、IL-8水平明显低于重肝组(P均<0.05)。二元 Logistic回归显示LDH、IL-2受体为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908,当LDH≥398U/L时,其诊断HLH的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93.9%;当IL-2受体≥2861U/mL时,其诊断HLH的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95.9%。联合细胞因子谱诊断时AUC为0.911,灵敏度为74%,特异度为100%。结论:在HLH早期,LDH、IL-2受体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且细胞因子谱在HLH及重型肝炎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表现差别较大,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内科》2016,(1)
目的探讨缓解AIDS患者症状,减少机会性感染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分析总结85例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为主,肺结核31例(36.5%),卡氏肺孢子菌肺炎28例(32.9%),细菌性肺炎13例(15.3%),口腔念珠菌感染12例(14.1%),细菌性肠炎13例(15.3%),皮肤感染者11例(12.9%);住院治疗期间患者死亡12例,住院死亡率为14.12%。结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种类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适时抗病毒治疗可重建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HIV特异性的攻击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行性破坏,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导致AIDS。所以认识和了解AIDS主要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诊治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对AIDS几个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AIDS并发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亚艳  后金  黄娅 《传染病信息》2009,22(6):351-353
目的探讨AIDS并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例AIDS合并结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AIDS并发结脑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平均为37.2/mm3,其中〈50/mm3的18例,占81.8%。患者同时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病死率较高。结论AIDS合并结脑临床表现复杂,诊断、治疗较困难,预后差,预防、早期诊断、合理及时的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HLH)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78例初诊感染相关HLH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生存资料。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非正态分布使用非参数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78例感染相关HLH患者,其中EB病毒(EBV)噬血细胞综合征40例,非EBV-HLH 38例。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特征,占88.5%。单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LDH)(>276 U/L)、IL-17(>9.81 pg/mL)、D-二聚体(>940 ng/mL)、肌酐(>60μmol/L)与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案、LDH可作为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1)。EBV-HLH患者较非感染患者生存期更短。使用HLH-2004方案联合抗感染治疗与仅抗感染治疗组比较患者中位生存期长、预后好。结论:EBV-HLH患者早期死亡率高,LDH(>276 U/L)可以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感染相关HLH患者...  相似文献   

9.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和艾滋病的病死率,已成为全世界控制艾滋病公认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抗反转录病毒药物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对于造成部分HIV/AIDS患者短期或长期的肝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或黄疸,甚至可造成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疗中断、亚临床肝炎,或致死性肝衰竭,严重影响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导致肝损伤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对抗病毒药物的类型、可能造成肝损伤的机制、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AIDS)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导致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从而发生多脏器感染(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为了解AIDS病人心脏损害情况,对293例次AIDS病人临床资料及常规心电图(ECG)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