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的义齿通过共同就位道就位,即所有的支托同时就位,而旋转就位的义齿,先就位有旋转中心的第一部分,然后旋转修复体,就位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用紧靠倒凹的硬固位体,第二部分用固位的一般卡环,使义齿不能从(牙合)方向垂直脱位。旋转就位一般分三种类型:从前向后就位(A P就位),多用于修复前牙,也可用于修复后牙;从后向前就位(P A就位),用于修复双侧后牙;侧向旋转就位,先就位一侧的硬固位体,然后旋转到对侧就位。  相似文献   

2.
光固化树脂修复牙体缺损或贴面后修复体表面的光滑处理较为费时,其表面粗糙不仅影响美观,且易沉着色素,目前临床采用的金钢砂钻加橡皮杯磨光尚不能达到理想的磨光效果,为此,我们用一种自制磨光糊剂对修复体进行磨光,并观察效果。  作者单位:100081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  1.材料:选择14颗新鲜拔除的人上中切牙,使用SUPRASSONPIEZOP2型超声波洁牙机去除牙面上的牙石和色素,直至肉眼观察光洁为止。然后分别灌注在14个石膏牙列模型中,并将模型固定在仿头模上。磨光材料:自制磨光糊剂,包括粗粒剂A和细粒剂B两型。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种植义齿得到快速广泛的发展,已经成为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选择修复体的固位方式,是进行种植修复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也是多年来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取戴便利性、修复体的被动就位、美观及患者满意度、修复体对崩瓷的抵抗力、修复体固位力六个方面对螺丝固位与粘接固位两种固位方式的种植义齿进行综述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三维扫描和迭代最近点配准(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技术的定量评价全冠修复体在模型上边缘绝对密合度的数字化辅助方法。方法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分别获得预备体代型和全冠修复体的三维数据,利用迭代最近点配准技术实现"虚拟就位",在逆向工程软件中,利用锐化边缘等功能模块提取代型和修复体的边缘线,最后通过基于观测长轴的环切功能模块得到二维截面上全冠边缘点和代型边缘线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获得全冠边缘密合度的定量评价。结果通过配准、锐化边缘、环切等功能函数,实现了全冠修复体在模型上的虚拟就位,定量表达了全冠的绝对边缘密合度,初步建立了一种绝对边缘密合度的数字化定量获取路线,并对1例修复体进行了评价。结论初步建立了全冠修复体在模型上边缘绝对密合度的三维数字化定量评价方法,为全冠修复体制作效果的数字化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牙体缺损的修复体有:银汞合金修复体、树脂修复体、水门汀修复体,还有树脂桩冠、锤造全冠、树脂贴面等.修复中除了保证洞型(或基牙)的设计与制备的规范化外,修复体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牙体、牙周、颌的健康.笔者发现在临床上仍有很多不良修复体,并对修复体悬突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引起口腔科临床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小瓷贴面修复上前牙切角的小面积牙体缺损,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上切牙切角小面积牙体缺损患者9例,涉及患牙9颗,其中上中切牙8颗,上侧切牙1颗,根据个体牙体缺损的大小进行牙体预备,要求牙体预备的范围达缺损区域以外约2mm,常规制作IPS-EmpressII小瓷贴面,常规粘结。修复治疗完成后进行了12-24个月的临床追踪观察,检查基牙与贴面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修复体颜色、解剖形态、有无修复体周围龋及修复体有无折裂。结果:在12-24个月的观察期中,全部修复体各项检查指标都未发现异常,修复效果良好。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小瓷贴面可以做为上切牙小面积切角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烤瓷全冠修复后基牙继发龋坏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体缺损或缺失时常用烤瓷全冠或固定桥修复.临床上有时会遇到因基牙继发龋坏,致使修复体松动、脱落而就诊的病例.临床上常根据其残冠或残根的具体情况进行牙体处理后重新进行冠桥修复.  相似文献   

8.
前牙牙体缺损或过小畸形、散在间隙的病例,一般首选正畸和冠修复,不过,正畸矫治时间长,冠修复需磨削健康牙体,这令很多成年患者不能接受。由此提出了微创或无创的需求。我们应用纳米混合型树脂材料,间接制备修复体,利用釉质粘接技术,将修复体粘接在患牙上,修复牙体缺损或过小牙,关闭间隙,达到了很好的美学效果。在此,以1例前牙间隙伴过小牙畸形的病例,说明需要注意的几点:(1)方案要针对患者要求。中年女性患者,上前牙散在间隙、双侧切牙过小畸形、四环素牙。方案设计:A、全瓷贴面+冠修复,关闭前牙间隙,修复过小畸形,改善牙齿颜色问题。B、流体瓷微创修复,关闭前牙间隙,修复过小牙,牙色问题不处理。患者要求不损伤健康牙体,最后选择微创修复,放弃对牙齿颜色的改善。(2)治疗前拍照、比色。记录患者已习惯的颜色,又减少牙体预备后医师的视觉疲劳对比色可能造成的影响。(3)修整倒凹及牙面处理,预备后比色。去除基牙上拟用于粘接面上的倒凹。再次比色拍照。比色是能否修复成功的关键环节,应当注意选色时的光源情况、背景颜色和选择时机。在去除旧充填物前后都进行比色,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基牙情况。(4)精细取模。加成型硅橡胶制取精细印模,注意龈缘下印模要清晰。(5)间接修复体的精密制备。选择合适的纳米混合型树脂材料,在石膏模型上制备修复体,注意邻接面形态、边缘的过度、充分固化。(6)准确试戴粘接。基牙表面清洁喷砂时,注意喷砂方向以避免损伤牙龈。试戴修复体,通过粘接剂准确调整颜色,严格按照釉质粘接技术粘接修复体。(7)仔细修型抛光。仔细修整修复体外形及边缘,精细抛光。抛光后,修复体与基牙、邻牙就融为一体了。随着树脂材料和粘接技术的发展,微创或无创修复成为可能,通过最小化的非侵入性修复可达到良好的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畸治疗在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在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6例牙列缺损伴牙he畸形患者先正畸治疗后,再用活动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结果 修复体在功能、形态和美观方面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修复与正畸治疗配合可改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牙列缺损或缺失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由于老年人牙列缺损的情况较为复杂,比较常见的如牙周萎缩导致临床牙冠伸长长期导致缺牙,余留牙倾斜,上下牙多间隙交叉缺失等,使各基牙分散,义齿修复时难以获得共同就位道,就位困难或就位后义齿不密合严重影响修复质量。本文针对此情况在进行牙体预备形成导平面时应用一种牙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数字化金属激光烧结(DMLS)烤瓷桥对牙列缺损固定桥修复失败再治疗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后牙牙列缺损固定桥失败患者24例72个单位修复体,拆除原修复体后,针对病因完善治疗基牙后,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数字化激光烧结烤瓷桥修复,对照组采用传统铸造烤瓷桥修复。根据改良式Ryge标准分别评价2组修复体的就位情况、边缘适合性、基牙颊侧冠边缘色泽,并在患者修复后3个月和6个月复查修复体完整性及修复体周围牙龈状况等评价分级,对2组修复体评价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修复体在就位的准确性、基牙边缘适合性及3个月和6个月后基牙牙龈状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修复体基牙冠颊侧边缘色泽,3个月和6个月的完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激光烧结的金属烤瓷桥在临床就位、边缘适合性及修复后牙龈状况方面优于传统铸造金属烤瓷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即刻牙本质封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莎  杨德圣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3):282-283,286
大量牙体缺损时一般使用修复体修复,但活髓牙的修复体修复过程中牙体预备导致大量的牙本质暴露,在暂时修复期间细菌的毒素及外界的冷热刺激可能会导致敏感。临床上缓解活髓牙牙体预备后敏感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激光或两者的联合应用,无论哪种方法其原理都是封闭牙本质小管以隔绝外界的刺激^[1]。  相似文献   

13.
用银汞合金修复牙体缺损由来已久,但由于其性能的限制,对于修复后牙严重缺损者,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牙体或修复体易折裂、边缘易出现继发龋等。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牙体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用嵌体修复后牙邻牙合面洞,由于嵌体为整体铸造完成的修复体,本身折裂几乎不可能;另外,具有良好的边缘封闭性和咬合接触关系,还可免除汞污染,近年在牙体组织缺损修复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嵌体的制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医生根据嵌体的适应证选择患牙,进行基牙预备、取模、倒模,嵌体的技工制作、试戴,黏结。在这几个步骤中,除了嵌体的技工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和多面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就诊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129例(患牙200颗),行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和多面嵌体修复各100颗牙,于患者戴用修复体后6个月、1年、2年、3年,检查其形态、边缘适合性、颜色、周围龋、修复体磨耗程度、接点及折裂情况。结果200颗患牙修复后中共出现5颗失败,其中高嵌体修复体破损1颗、松动1颗、食物嵌塞2颗;多面嵌体修复体未发现有破损,1颗出现基牙折裂。结论Ceramage聚合瓷是一种很好的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材料;与高嵌体相比,多面嵌体保留了更多牙体组织,更有利于修复体力学或生物学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15.
金属烤瓷修复体并发龈炎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烤瓷修复体具有色泽逼真、美观耐磨,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已成为牙体、牙列缺损最常用的修复方法之一。但由于在设计和制作上的原因,临床上常并发龈炎。初步分析21例金属烤瓷修复体并发龈炎的病例,讨论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1概述1.1牙列缺损定义是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自然牙的缺失,从缺1颗牙到只剩1颗牙均称牙列缺损。1.2固定局部义齿又叫固定义齿,是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的修复体,从义齿分类上属于局部义齿一类;由于它的结构很像工程上的桥梁,更多的时候简称为固定桥(bridge)。固定桥、可摘局部义齿  相似文献   

17.
烤瓷熔附金属(PFM)全冠被广泛应用于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的修复。但是PFM修复体中有金属基底,常规制作的PFM修复体牙冠颈边缘处金属、遮色瓷、牙本质瓷集中在一条线上,很容易造成冠边缘黑线、发暗[1]。对PFM修复体的基牙采用瓷边缘设计与制作,解决了常规制作的PFM修复体冠边缘与  相似文献   

18.
个性修复是一种体现个人气质、个人心愿的修复方式[1]。由于这些病人要求特别,制作过程中又无实物可参考仿制,仅凭患者的描述,修复体很难一次成功,让病人满意。为减少治疗过程中修复体的修改次数,我们分别在牙体制备前后,在模型上用不同材料进行两次模拟修复试验,待病人认可后再进行成品修复体制作。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本组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21~35岁。均为前牙缺失或缺损,其中中切牙11例18个牙,侧切牙8例11个牙,尖牙5例5个牙,有3例为中切牙、侧切牙同时缺损。患者在牙齿的排列、形态和色泽上有特殊要求。本组21例在牙齿的排列上有…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发现这些现象:按照要求进行的牙体预备,精心制作的修复体在模型上正合适,但在预备牙上会出现不能完全就位、咬合高、预备牙修复后疼痛,甚至出现牙髓炎。修复区域牙齿伸长,牙龈增生,预备牙外露的牙本质小管被污染,小管内的造牙本质细胞突起被感染,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好的防止方法,就是应用临时性修复体。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临时性修复体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张艳  李江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8):735-736
全瓷固定桥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美学效果而成为牙体缺失的主要修复方式。随着修复体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适合性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适合性又是衡量修复体临床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全瓷固定桥就位的完全程度和边缘的密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