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敏 《自我保健》2007,(9):35-35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因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生殖器官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多因卵巢功能异常引起,但无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多表现月经周期紊乱或出血持续时间延长,经量增多:或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根据排卵与否,可分无排卵型和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多因卵巢发育不成熟引起)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40岁左右妇女。  相似文献   

2.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崩漏”的范畴,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疑难重证,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是由调节生殖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简称功血。现代医学按卵巢功能紊乱程度不同分为有排卵型功血(黄体功能障碍)和无排卵型功血(卵泡期功能障碍)。在崩漏中,无排卵型功血占绝大多数。笔者有幸于1989年在北京参加临床专题进修班学习时,聆听了许润三教授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多年来,应用许老的辨治经验,临证大多收到满意疗效。近年来临床上对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新的认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概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因下丘脑-垂体-巢卵轴内分泌功能调节失衡所导致的大量的子宫出血而没有器质性原因。功血可发生在青春期至绝经期之间的任何年龄,表现为月经周期的缩短、经期的延长和(或)月经量的增多,是妇产科的常见和多发病之一。临床上一般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大类,85%的患者为无排卵型,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绝经前期。  相似文献   

4.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排外全身及生殖系统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按发病机理可分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及排卵性月经失调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药物与人》1998,11(1):16-17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上简称功血,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病,它是指生殖器官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不正常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的紊乱及经量紊乱。通常将功血分为两种类型:即无排卵型功血及有排卵型功血。前者系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无排卵型功血的主要表现是月经周期严重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临床可见月经停止来潮一  相似文献   

6.
温针灸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壹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4):2005-2006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病之一,祖国医学属“漏下症”范畴。无排卵型功血好发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排卵障碍可导致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且无孕酮拮抗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值性改变,少数可呈萎缩性改变,故排卵障碍也是导致青春期和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温针灸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3例均系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程1年以内者30例,1年以上者53例,出血持续1个月以上者8例。年龄≤20岁5例,21~45岁55例,≥46岁23例。1·2诊断标准①基础…  相似文献   

7.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虹  陈子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33-33,56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机制失调而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但须除外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分为,无排卵型功能失调型子宫出血和排卵型子宫异常出血。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属于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发生于月经初潮至18岁之间的未婚女性。只要及早治疗,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子宫出血2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简称"功血"。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发病率最高,约占妇科病人的10%~15%。可分为两大类:无排卵型和排卵型。其中无排卵型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临床表现主要为无正常周期的子宫出血。排卵型功血主要发生于生育期的妇女,出血特点是有周期规律。  相似文献   

9.
梁力 《现代医院》2004,4(7):43-43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50%患发生于绝经前期,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本对13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进行周期性三苯氧胺联合妇宁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 leed ing,DUB)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属异常子宫出血范畴。功血可分为无排卵性功血及排卵性功血两类,约85%的病人属于无排卵性功血的范畴。功血多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期妇女的任何年龄,其中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患者占3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三苯氧胺联合妇宁片治疗26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临床效果;方法三苯氧胺10mg、妇宁片4mgBid连服22天为1个周期,1个周期用药后再于撤药性出血第5天开始连服2个周期;结果第1疗程除4例出现短暂头晕、面部潮红、胃肠不适外,其余均无药物反应引起不适感;三个疗程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三苯氧胺联合妇宁片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仅是功血治疗中应用于止血的阶段性方案,可短期用于无排卵型功血,特别是更年期功血,用药方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6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阴道流血期间,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异常者为56.1%,高PRL血症及低PRL血症者分别为48.5%、7.6%,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8.3%(P<0.01)。其中45例确定了有无排卵。无排卵型功血占68.9%,其异常PRL血症率为74.2%;有排卵型功血占31.1%,其异常PRL血症率为71.4%,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8例功血患者于阴道流血期间和非阴道流血期间血清异常PRL水平及其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溴隐停治疗6例高PRL血症功血患者,卵巢功能状态及功血均恢复正常,其中3例合并不孕症者正常妊娠、分娩,另3例血清PRL恢复正常水平。提示,血清PRL水平异常可能是中枢性调节垂体前叶PRL分泌紊乱所致,进而影响卵泡发育成熟、排卵及黄体成熟各环节,是引起功血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子宫内膜血管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无排卵型功血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65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子宫内膜为研究组,以65例月经正常健康女性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研究组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ER、PR和VEGF的表达。结果:研究组ER、PR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ER、PR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反向同步。结论:无排卵型功血患者的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失衡等子宫内膜微环境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青春期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ovulatory dysfunctional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O),好发于10~19岁,大多数为无排卵型子宫出血,是青春期的常见疾病。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是这一疾病的传统诊断名称,强调排除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指由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概念。2014年我国废除了"功血"的称谓,开始  相似文献   

15.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更年期功血)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分泌雌、孕激素降低,正反馈致FSH、LH分泌增加,促使卵泡发育,但因为无LH峰,不能排卵,无黄体形成,分泌孕激素水平低,雌激素持续刺激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而体内雌激素水平成波动状态,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不规则剥脱出血。为了探讨更年期功血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采用米非司酮对44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春香 《工企医刊》2011,24(4):98-10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功血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1%。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相似文献   

17.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青春期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发育不成熟或延迟,导致卵巢中虽有卵泡生长发育,但不能出现排卵。 一、病因学 1.全身性因素 包括不良精神创伤,环境和气候骤变,以及全身性疾病均可通过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皮源性血管舒缩因子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简称功血 )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对 34例功血患者 (其中有排卵型功血 1 3例 ,无排卵型功血2 1例 )及 2 0例月经正常妇女的宫内膜组织 NO、 ET含量进行检测 ;并将子宫内膜组织连续切片 ,HE染色后在光镜下对螺旋小动脉的平均截面积 (Area)、最大直径 (Dmax)、最小直径 (Dmin)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功血组子宫内膜组织 NO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P<0 .0 0 1 ) ,而 ET水平低于正常月经组 (P<0 .0 0 1 ) ;有排卵型功血组的 ET水平高于无排卵型功血组 (P<0 .0 5) ,但两者的 NO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功血组螺旋小动脉的 Area、 Dmax、 Dmin均大于正常月经组 (P<0 .0 5)。结论 :内分泌失调 ,性激素作用紊乱 ,使子宫内膜组织 NO、ET表达失衡 ,影响螺旋小动脉的收缩功能 ,可能是导致功血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异常子宫出血,大多采用雌激素或孕激素止血和调经治疗。2006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妈富隆治疗106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无器质性疾病,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而发生的子宫出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约有50%发生在围绝经期(或更年期)。特点是无排卵发生,出血量可能少量,淋漓不尽,数月不止;也可能大量出血,导致贫血甚至休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