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技术在母乳喂养咨询门诊中的管理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医院产检并计划于医院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服务;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记录两组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调查两组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技术在母乳喂养咨询门诊中的管理与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产科母乳喂养率,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入住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的11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的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组,即实施在产妇及其家属参与下开放性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产后泌乳量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率、产妇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知晓优良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新模式,可有效增强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有利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增加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产检和分娩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观察组孕产妇的信息,应用手工方法管理对照组孕产妇的信息,统计两组孕产妇的围产建册率、按时产检率、产后42d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围产建册率、按时产检率、产后42d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能够实现保健服务的延伸管理,有效提高妇幼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在产妇产后保健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产后康复期产妇20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予以多种方式进行全面产后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予以常规产后保健知识的宣传,对两组产妇康复知识的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全面的产后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对产后护理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有很大提高(P0.05)。结论:加强产妇产后健康教育管理具有显著意义,能够增加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的了解,增强了自身保健意识,有利于产后恢复,促进了母婴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产后访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10月份在我院分娩产妇进行产后访视,观察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比2009年未做产后访视的产妇有显着提高。结论:产后访视对母乳喂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路径化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4~8月在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分娩的181例孕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实施路径化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照组91例,按常规入院时、产前、产后、出院,由责任护士随机对孕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与纯母乳喂养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与母乳喂养率,使护理工作制度化,从而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及其与传统护理模式的效果比较。方法:将148对母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对采取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72对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比较2组母婴出院时的母乳喂养率、产妇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母婴床旁护理组母乳喂养率、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婴儿护理技术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促进产妇对母婴保健等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可提高产妇照顾婴儿的能力和技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服务引导下脊柱健康管理在社区产后访视中指导产妇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由深圳市妇幼保健信息平台分配至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下属23家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的200名足月分娩的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按常规要求进行入户产后访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服务引导下的脊柱健康管理服务方法对产妇进行入户产后访视,分别于产后第30天和第90天对两组产妇进行电话随访,评估两组产妇在脊柱舒适度、纯母乳喂养率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脊柱舒适度、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服务引导下脊柱管理应用于社区产后访视,可有效提升产妇的脊柱舒适度及纯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产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在基层孕产妇保健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某基层接受服务的90名基层孕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孕产妇保健护理,并根据是否实施家庭访视护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名,对照组未实施家庭访视,观察组实施家庭访视,对两组孕产妇的保健情况进行观察和满意度调查,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护理质量评分为(94.51±1.24)分,相比于对照组的(82.64±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相比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孕产妇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访视护理在基层孕产妇保健中的作用效果显著,孕产妇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建立孕妇健康管理档案对规范化孕产期保健的效果,为孕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方法:根据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第二医院产科特点,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产检并分娩的1010名孕妇,设为观察组,对其建立孕妇健康管理档案,设专人负责健康管理档案,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定期回访孕产妇情况。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产检并分娩的1376名孕妇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规范化产检次数、孕检依从性、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产后复查率、母乳喂养率及两组孕产妇对产科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规范化产检次数、孕检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了下降(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复查率、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的满意度由89.32%上升到了98.34%。结论:建立孕妇健康管理档案,有利于促进孕产妇进行规范化产检,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面对面指导干预对社区产后妇女进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抽取英德市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581例社区产后妇女为观察组,观察组所有产妇于生产后1周、2周进行居家面对面访视,宣传健康知识,指导正确母乳喂养,6周对产妇进行体检时继续加强宣教;再随机抽取非本辖区内的550例社区产后妇女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实施电话干预指导。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状况及引起母乳喂养不良的存在因素。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不良因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产后妇女实施面对面指导干预,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并能减少母乳喂养不良因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于孕产妇健康保健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该站接受健康保健的58名孕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健康保健宣教,观察组借助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健康保健,对比2组健康保健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孕产妇保健知识掌握程度、顺产率、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知识课程应用于孕产妇的健康保健教育中,可促进保健教育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提升孕产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护理健康教育在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肇庆市端州区城西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处于产后康复期的产妇9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未予以护理健康教育,对两组产妇对康复保健的认知率以及护理健康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45例产妇对于康复前后的保健知识认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100.0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7.78%经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的效果显著,使产妇能够正确的对康复前后的一些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护理指导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与产后访视在母婴保健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杭州市分娩并回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三次产后访视的605例产妇及其新生儿607例(双胎2例)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杭州市分娩并回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两次产后访视的585例产妇及其新生儿588例(双胎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母婴健康情况。结果:对照组中产妇有异常情况204例,发生率34.9%;新生儿有异常情况193例,发生率32.8%。观察组中产妇有异常情况106例,发生率17.5%;新生儿有异常情况104例,发生率17.1%。结论:增加产后早期家庭访视,可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和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及早发现母婴异常情况,降低了母婴产后发病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在产科母婴同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4月~2015年6月浙江省舟山医院产科母婴同室孕产妇10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方法,观察组则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认知评分、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认知评分、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更换婴儿衣物、更换尿布及脐部护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产科母婴同室孕产妇的宣教,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分娩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提高母乳喂养率,使产妇更好的掌握新生儿护理技巧,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医参与高血压管理对社区中医知晓率与使用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中医药在社区中的应用,我们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通过2年观察我们发现,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对社区中医药服务需求、利用、认知和认可度均有一定提高。从中可看出,中医药参与社区慢性病管理,可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知晓率与使用率,促进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高龄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76例高龄孕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例,予以产科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焦虑评分、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并发症率及产妇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入院时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前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99,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缓解高龄孕产妇的焦虑情绪,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中转剖宫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人性化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技术规范》的要求,综合运用饮食起居、食疗药膳、情志调摄、产后康复等中医药方法,参与孕产妇系统管理,对孕产妇开展中医健康指导及保健服务,探索中医特色孕产妇保健模式,为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12月入住医院产科的166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83名产妇。对照组产妇采用产科病房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了解程度、母乳喂养率、身体状况的认知水平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了解程度、母乳喂养率、身体状况的认知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家庭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产科病房的护理效果,有效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提高其母乳喂养率,同时还能够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根据层次需要论在产后随访中进行护理干预对产后母婴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产后随访采用常规措施和一般性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层次需要论,在不同阶段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针对性的措施.结果:观察组对产后护理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产后家庭自我护理依从性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家属对产后随访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层次需要论,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母乳喂养率及自我护理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母婴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