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背景:大量的临床报道证实覆膜支架材料治疗食管癌性梗阻改善率达95%以上,支架置入技术操作容易,治疗痛苦较小,比较安全。 目的:回顾性分析带膜支架材料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引起的管腔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患者临床效果。 方法:30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术前均行食道钡餐检查及胃镜病理确诊,并经食管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材料置入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价支架材料治疗效果并探讨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与对策。 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共置入37枚覆膜食管支架材料,均1次性置入成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呛咳症状迅速缓解消失,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说明食管内带膜支架材料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能迅速缓解吞咽困难,使食管气管瘘呛咳现象消失,改善摄食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镍钛合金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恶性气道狭窄患者(其中肺癌6例、食管癌晚期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合并气道狭窄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6~62岁。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明确气道狭窄的部位、形态及范围。在X线透视下将多功能导管沿导丝经声门进入气管并越过狭窄段,更换超硬导丝并将导丝留置于狭窄段远端,撤除导管,沿导丝通过置入器置入气管支架。结果11例患者成功置入气管支架。随即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气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支架在气道狭窄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51例大气道狭窄患者在透视下,其中经口16例,经鼻35例,应用支架放置器将镍钛舍金支架放入狭窄的大气道。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放置成功,放置气管支架32例,支气管支架10例,气管、支气管均放置支架9例。术后患者气促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镍钛合金支架治疗大气道狭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局麻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应用“双管法”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急诊治疗气管良恶性狭窄和气管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间,在DSA监视和咽喉、气管局麻下,先经鼻或气管瘘口留置通气导管,予以2~4 L/min流量供氧,再经气管置入不同类型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的25个典型病例.结果 25例患者行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均成功,共置入一体式倒Y型支架2枚,“子弹头”覆膜支架1枚,管状覆膜支架5枚,管状裸支架20枚.所有患者术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气促评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Ⅰ级,氧饱和度(SPO2)由高流量吸氧时的(73.24±3.07)%提高至自然呼吸时的(92.55±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局麻和DSA下,采用“双管法”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裸金属支架联合被膜金属支架(双支架置入)封堵食管气管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0例食管气管瘘患者,在X线透视下向食管内放置双支架.结果 10例患者的原发病均为肺癌,共有10个瘘口,口径0.5 ~5.0 cm.每例均成功置入裸支架及被膜金属支架各1枚,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临床完全缓解7例(70%),部分缓解3例(30%),有效率为100%.结论 全裸金属支架联合被膜金属支架(双支架置入)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背景:Gateway-WingSpan支架系统是2005年通过美国FDA认证,用于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镍钛合金自膨胀式支架,2007年在中国获得批准正式应用。 目的:进一步验证镍钛合金材料自膨胀式Wingspan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13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在Gateway球囊预扩下行Wingspan支架置入,狭窄病变18处,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4处,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狭窄11处,椎动脉末段狭窄2处,基底动脉下段狭窄1处。狭窄长度5~15 mm,平均狭窄(85.3±10.0)%。 结果与结论:支架置入成功率100%,置入后即刻造影显示残余狭窄在(30.5±12.0)%;随访12个月,未发生新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影像学检查显示均无再狭窄发生。13例均未出现与支架有关的动脉夹层、动脉内膜撕裂及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均无支架的移位、断裂。支架置入后3 d内出现低血压 1例,皮下血肿1例,经治疗后症状均消失。结果显示镍钛合金材料自膨胀式Wingspan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比较安全,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背景:随着食管支架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可回收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疗法快速发展。 目的:比较传统扩张器扩张疗法与放置覆膜可回收食管支架疗法治疗食管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疗效、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方法:纳入54例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扩张器组和支架组,支架组置入MTN-SE-G-18/60和MTN-SE-G-20/60两种不同型号的镍钛记忆合金支架,便于不同吻合口直径患者的选择;扩张组置入硅胶扩张器。随访观察治疗后1,3,6个月吻合口大小、吞咽困难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 结果与结论:扩张组因需要反复扩张,咽喉部疼痛及局部渗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支架组,且有1例发生食管穿孔。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时吻合口的直径均逐渐减小,但较治疗前明显增大。支架组患者治疗后吻合口扩张及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均优于扩张组,6个月时吻合口直径分别为0.94 cm和0.63 cmP < 0.01),能正常进食的比例分别为88%和48%(P=0.005)。提示,相对于扩张器治疗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镜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全覆膜可回收食管支架的方法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且短暂,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易接受,远期疗效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运用双球头全覆膜内支架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X线监视下,对所有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置入双球头全覆膜内支架。置入前后行食道造影进行对比。结果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100%,进食困难缓解率100%,有48例患者于支架取出术后3个月内再次发生食道狭窄,行第二次双球头全覆膜支架置入术,症状缓解。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时,食道均扩张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个性化设计的双球头全覆膜内支架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支架具有可取出,可存放,可重放之便利,具有很强的适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改善因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造成的呼吸困难。方法 用形状记忆钛镍合金气管支架置入术置入。结果 全部25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置入,术后患者气促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形状记忆钛镍合金气管支架置入术既能解决危及生命的呼吸窘迫症状,又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植入治疗喉气管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在喉气管狭窄的治疗及颈段气管重建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6例喉气管狭窄病例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及2例颈段气管肿瘤行气管切除术后用镍钛网状支架重建气管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喉气管狭窄患者安放网状支架后,均呼吸畅顺,2例行颈段气管重建术的患者同样获良好疗效。随访1~18个月,呼吸道无狭窄征。近期有效率100%。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可使狭窄的喉气管迅速扩张,明显地改善呼吸困难,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疗效可靠的优点熏可作为喉气管狭窄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熏在颈段气管重建术中也有独特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Although the placement of esophageal self-expandable stents (SES)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dysphagia after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EC), it may induce severe esophageal complications. This article reports a case of emergency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an EC patient who suddenly developed severe dyspnea two months after SES placement. Methods: Electronic bronchoscopy of the patient’s airway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esophagotracheal fistula, tracheal stenosis and tracheal rupture.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electronic bronchoscopy. Results: Dyspnea due to tracheal stenosis was relieved effectively by inserting the tracheal catheter to a proper pla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electronic bronchoscopy. Conclusion: Bronchoscopic examination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in EC patients who are highly suspected as having airway stenosis associated with esophageal stenting, for which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bronchoscopy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气管狭窄气管支架置入后取出指征.方法 比较分析CHD合并气管狭窄气管支架置入后尚留和取出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置入气管支架患儿均为重度气道狭窄,置入气管支架为乐普(北京)公司生产的血管金属支架(PARTNER),其中尚留气管支架的4例患儿,平均年龄13.75个月,平均体重8.70 kg,随访支气管镜检查均未发现肉芽组织增生,镜下气管支架支撑良好;5例患儿于气管支架置入68~96 d 后取出,平均年龄4.8个月,平均体重4.96 kg.气管支架取出后发现支架支撑处并未塌陷,不影响患儿通气功能,取出气管支架完整,随访10~11个月,气道未见再阻塞及其他并发症,未出现需要再次置入气管支架的情况和死亡病例.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气管支架取出指征:①在良好的随访体系下气管支架置入2~3个月;②经支气管镜证实无肉芽组织增生,CT及其三维气道重建显示气道通畅;③临床无呼吸困难表现及感染征象,血气分析示无肺通、换气功能异常,X线胸片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脏功能正常;④支气管镜下能清楚显示气管支架边界,且整个张开的支架位于气道表面并未上皮化;⑤支气管镜下钳夹住气管支架后,轻轻上下小幅推拉,镜下证实可以松动与气道紧密粘贴的支架.结论 对于小婴儿气管支架取出从长远角度来看是最佳选择,在良好的随访体系下,在不影响患儿生命质量的前提下,CHD合并气管狭窄气管支架置入2~3个月后取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属气管覆膜支架在气管损伤的应用。方法选择2例胸部外伤后气管多处破裂合并右主支气管破裂患者2例,男性,年龄50岁左右,体征有皮下气肿,呼吸困难,经胸部正位片和CT检查确诊,使用国产覆膜金属支架进行封堵治疗。结果进行支架置入成功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嘱患者咳嗽时,闭式引流内未见气泡出现。术后3天复查胸片,皮下气肿大部分消除,术后21天顺利取出支架。患者无不适表现。结论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气管破裂是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下带囊支架置入术治疗儿童气管狭窄,观察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例1,女,4月龄,因"发现心脏杂音3个月余,咳嗽10 d渐加重,伴发热、喘息3 d"入院,诊断为膜周部+肌部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肺动脉高压,主气道下段及左右主支气管变形狭窄。行肺动脉环缩术,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动脉悬吊术成功后,术后2个月内3次撤离呼吸机均未成功。例2,女,1岁10个月,因"咳嗽1个月余"入院,诊断为左主支气管狭窄,EBV相关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左侧支气管狭窄致使排痰困难,肺部反复感染,左肺气肿。2例患儿家长在充分了解纤维支气管镜下带囊支架置入术可能的风险后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边麻边进"方法行气道黏膜表面麻醉,例1和例2选择带囊支架长度分别为24和29 mm,直径均为4 mm(均经雷帕霉素处理),由支架导入器送入纤维支气管镜,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释放带囊支架,然后退出支架导入器。结果 2例患儿置入带囊支架后狭窄段气管扩张良好,带囊支架放置2~3个月随访,未见肉芽组织增生等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带囊支架置入术治疗气管狭窄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对食管狭窄的实用价值,着重比较X线和内镜下两种置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40例患者置入41个支架,其中X线法27个,内镜法14个。结果 支架置入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明显改善,由术前平均3.4级降至1.03级。X线法置入的27个支架位置全部准确,而内镜法置入的14个有4个发生位置偏差。结论 食道支架治疗食道狭窄安全有效。两种置入方法各有优缺点,在狭窄段通过方面内镜法有优势,在狭窄段扩张和支架定位方面X线法更安全和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清醒状态下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2月到2008年1月,在局麻下应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2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狭窄7例,椎-基底动脉系狭窄5例。结果:本组12例均成功接受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中患者清醒,配合良好,无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复查DSA提示,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由原来的67.5%±9.5%下降至9.5%±2.8%(P〈0.01)。随访12~23个月,12例患者症状均改善,无卒中发生。结论:局麻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可将重要并发症的危险性降到最低;颅内动脉痛觉神经并不敏感,完全可以承受介入支架置入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严重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颈部血管行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并进行随访。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1例为双侧颈动脉闭塞,进行了一侧颈动脉闭塞病变再通术;1例为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进行了左侧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例右颈内动脉起始段严重狭窄,左侧颈动脉闭塞,对右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处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治疗;经过随访并未发现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