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医研究》2012,(10):19-19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度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比、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相似文献   

2.
《中医研究》2012,(11):71-71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度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比、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相似文献   

3.
《中医研究》2011,(12):45-45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度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比、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相似文献   

4.
芋头又称蹲鸱、香芋、芋艿,为天南星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芋的地下块茎。据测定,它的淀粉含量达70%,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2、皂角苷等多种成分。芋头有多种食法,可煮、蒸、煨、烤、烧、炒、烩,制成各种美味素食。有名的金瓜芋泥,就是选用1斤左右的迷你南瓜,从顶端切开,掏出瓜瓤,装入芋泥(蒸熟的芋头去皮碾碎成泥。加糖炒制),再蒸10分钟即可。  相似文献   

5.
《中医研究》2012,(6):37-37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度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比、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相似文献   

6.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1):F0004-F0004
01.总体: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沦点鲜明,真实可信。资料完整,数据准确,有可重复性。02.内容:真实,文字精练、通顺、准确,重点突出。03.题名:题名三要素,干预因素+干预对象+干预效应。推荐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不要求完整句子!以简明、确切、特异性词语反映文章最重要的内容,含有主要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原则,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使用“关于、论、浅谈、中西医结合”及“…刍议、…的研究、…的观察、…的探索”等笼统、泛指性词语以及简称、缩写、化学结构式、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名词。  相似文献   

7.
《中医研究》2011,(3):26-26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度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比、应  相似文献   

8.
《中医研究》2011,(2):31-31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度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比、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相似文献   

9.
孙桂芝教授从内生热毒的角度,结合咽喉部经络循行的特点和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总结喉癌发病的病因病机规律。重点强调肺、脾、肝、肾在喉癌发生时,热毒内生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并将热毒、痰、瘀胶着生变作为喉癌治疗的枢机。强调喉癌的治疗,当在标本缓急的原则下,结合脏腑经络,辨别热毒内生具体情况,施以扶正、清热、解毒、除痰、软坚、散瘀等治法,按照疾病证候的不同,灵活加减。临床疗效突出,值得学习、继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喜欢弄花草的人,在夏天大多要养上一两盆薄荷。采下几片薄荷叶,轻轻柔皱,贴在脑门或太阳穴处,便顿觉眼目清爽。明代龚廷贤《药性歌括四百味》说:"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薄荷,性味辛,凉,人肝、肺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有薄荷脑、薄荷酮、樟烯、柠檬烯等。在临床上,医生常用薄荷治疗风热感冒、中暑、咽痛、牙痛、眼睛红肿、痘疹不出等症。外用可解热消肿、止痒止痛,并对痱子、疖肿、疮疡等皮肤病有治疗作用。薄荷的辛辣气息,能贯穿经络,浸润心胸,让人  相似文献   

11.
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是李东垣益气升阳理论的代表方,均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然各方运用症状轻重、证机、治法却略有不同。文章总结认为:补中益气汤,气虚程度较重,证属脾胃气虚,清阳下陷,热不显,治疗重在补中升阳;升阳益胃汤,气虚程度较前轻,证属脾胃气虚,湿热中阻,湿热兼见,治疗偏于祛湿清热;升阳散火汤,气虚程度最轻,证属脾胃气弱,气郁化火,内热明显,治疗偏于升散郁火。  相似文献   

12.
临床所见糖尿病泌汗异常的患者越来越多,其汗出表现各异。吴深涛教授用六经辨证治疗此病,认为其发生在太阳肌表,基础病机为太阳营卫不和,当治以调和营卫,《伤寒论》治此病的基础方为桂枝汤。病在少阳,不夹湿者,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少阳湿热者,常用黄芩滑石汤或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病在阳明,常用白虎加参汤加减治疗。病在太阴,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病在少阴,少阴寒化者,常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疗;少阴热化者,常用当归六黄汤或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病在厥阴,常用青蒿鳖甲汤、地骨皮饮或连梅汤加减治疗。为适应复合病机,临床需多经合治,常能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3.
刘文 《天津中医药》2023,40(8):1007-1011
“阳主阴从”理论是指在阴阳关系中,阳气为主导,阴气以从的理论,结合《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中阳气的升降出入变化总结为升阳、补阳、开阳为核心的辨证方法为临床在眼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应用中提供参考,以帮助提高眼病诊治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湖北药用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报道了湖北药用植物1个新记录属:金线兰属Anoectochilus及其对应的新记录种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7个新记录种:甘青大戟Euphorbia micractina、武陵黄耆Astragalus wulingensis、东风草Blumea megacephala、钉柱委陵菜Potentilla saundersiana、台北艾纳香B.formosana、江苏石蒜Lycoris houdyshelii、大野芋Colocasia gigantea;1个新记录变种花叶对叶兰Neottia puberula var.maculata。其中金线兰和花叶对叶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IUCN将金线兰列为濒危(EN)级别,武陵黄耆被列为极危(CR)级别。该文对这些物种的新分布区域进行报道,拓宽了这些物种的分布范围,丰富了湖北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熊波  赵志礼  倪梁红  嘎务  米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3):4680-4685
传统藏药"解吉"主要基原植物之一粗壮秦艽Gentiana robusta分布区广,且与近缘种呈同域分布现象,遗传背景复杂。多居群平行取样,直接测定该物种及其近缘物种麻花艽G. straminea、粗茎秦艽G. crassicaulis、长梗秦艽G. waltonii,外类群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的rDNA ITS区序列及叶绿体DNA的matK,rbcL,rpoC1,trnL (UAA),psbA-trnH,atpB-rbcL,trnS(GCU)-trnG(UCC),rpl20-rps12,trnL(UAA)-trnF(GAA)序列228条;TA克隆法测定粗壮秦艽ITS区序列120条。对粗壮秦艽进行基因分型,形态学及DNA分子证据显示其可能为一杂交物种;克隆序列中寻找稳定位点,多片段组合可鉴定粗壮秦艽及其近缘种。该文对遗传背景多样的药用植物鉴定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胜  梁丽金  袁卫玲 《天津中医药》2023,40(8):1003-1006
鼻鼽是以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为主要症状的鼻部疾病,发病具有春季易感性。春季为由寒始热之季,春分气运居阴阳相平之界,上承厥阴风木初之气,下启少阴君火二之气,此时寒气将尽,风气流行,湿气连亘,火气欲行,阴阳交争显著,易致气运变化反常。若春分气运交接失常,则人体肝肺气机升降失和,易感鼻鼽。基于春分之气运变化探讨此时鼻鼽发病特点,有利于充实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科学内涵,也为临床鼻鼽的季节性防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延年益寿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益寿亦即延年,指延长生命长度和提高生命质量。通过对《四库全书》中关于"益寿"文献的整理研究,探寻中华文化与延年益寿的内在关系。文章共分为9个部分,即儒家之益寿文献、道家之益寿文献、佛家之益寿文献、益寿药物的记载、益寿方剂的记载、益寿诗文的记载、益寿的神话与传奇、历代帝王与益寿和其他益寿内容。《四库全书》中有关延年益寿的文献记载,对于养生学和老年医学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电子眼和色差仪分别对白及Bletillastriata及其伪品进行辨识,旨在建立白及真伪的快速辨识方法。方法 首先基于《中国药典》、地方标准和HPLC指纹图谱对多采集来源的134批白及及其伪品样品进行综合鉴别,以确定标杆辨识信息(Y)。然后基于电子眼和色差仪分别获取上述样品的智能视觉信息(X)。最后利用Matlab建立Y=F(X)模型,即分别建立白及真伪二分类(白及、非白及)和四分类(白及、天麻Gastrodiaelata、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的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iscriminant analysis,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和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NN)辨识模型并验证。结果 经留一法交互验证...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是机体内重要的一类代谢反应,其中O-葡萄糖醛酸结合是最常见的反应类型。O-葡萄糖醛酸苷的制备对于准确评估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及安全性、药物代谢和药动学定量分析等研究至关重要。利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生物合成目标代谢物是制备葡萄糖醛酸苷的重要手段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生物转化技术制备O-葡萄糖醛酸苷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植物、微生物、动物来源及人重组UGT酶等不同方法制备O-葡萄糖醛酸苷的最新进展,同时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对生物反应体系和转化工艺的改进与优化,实现葡萄糖醛酸苷高效制备的相关技术和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20.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非药用部位的产量远远高于花序,仅菊茎叶产量就为药用部位的3.5倍;长期以来,菊非药用部位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药用菊非药用部位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值得关注。研究表明,菊非药用部位富含挥发油类、黄酮类、酚酸类以及多糖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惊厥和改善肠道失调等功效。通过对药用菊在栽培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茎、叶、根等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药用菊非药用部位的资源价值发现与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