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压监测下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与显微开颅手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84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人,分为引流组(n=46)和开颅组(n=38),分别采用颅内压监测下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与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引流组脑积水、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8.70%、17.39%和10.87%,开颅组则分别为26.32%、39.47%和28.95%,引流组均低于开颅组(χ~2分别为0.652、5.103及4.410,P均0.05,脑积水观察时限为术后6个月,其他并发症观察时限为术后1个月),引流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为71.74%,开颅组为47.39%,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182,P0.05),两组术后72h脑室血肿清除情况(Z=-0.385,P0.05)、病死率(χ~2=0.005,P0.05)及颅内再出血(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P0.05)、颅内感染(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P0.05)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压监测下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效果不劣于开颅手术组,而并发症少于开颅手术组。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七年间采用去骨瓣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或血肿腔引流术治疗的6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术式可清除脑内血肿,迅速降低颅内压效果好,脑室引流时间短,降低了颅内感染和脑积水发生率。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或血肿腔引流,术后结合脑室内注入尿激酶,部分病例再行腰穿或腰大池引流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难治性脑脊液漏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对70例脑脊液漏病人均行持续腰大池引流,其中5例脑脊液漏症状无法改善,改行开颅手术修补漏口。结果 65例脑脊液漏均在引流6~15 d(平均10.5 d)后停止,5例改行开颅手术修补漏口后停止,无1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对于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阿培南联合腰穿治疗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比阿培南联合腰穿治疗,对照组使用头孢吡肟联合腰穿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温(T)、白细胞总数(WBC)、脑脊液有核细胞数(TC-BF)、脑脊液葡萄糖(GLU)、脑脊液总蛋白(TPC3)、药物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19/20),对照组为85.0%(17/20);2组治疗后体温均有明显改变,血液及脑脊液相关指标(WBC、TC-BF、GLU、TPC3)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临床有效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药物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阿培南联合腰穿治疗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及脑脊液指标,比头孢吡肟联合腰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科2007-01—2011-10收治的37例因颅脑损伤与脑出血行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腰大池持续引流、鞘内给药、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结果本组36例治愈出院,1例并发多器管功能衰竭放弃治疗。治愈的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均未见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鞘内注射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大池引流加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动脉瘤性SAH病人的临床资料,常规行开颅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后,随机分为腰大池引流加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组(研究组)和腰椎穿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9例,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58.6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平均头痛缓解时间及脑梗死、脑积水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引流加尼莫地平静脉泵人治疗动脉瘤性SAH,其疗效优于腰椎穿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16例,分别进行抗感染、腰穿持续引流、脑室外引流、脑室内给药等治疗措施。结果 16例患者中痊愈出院15例,1例并发上消道 出血死亡。结论 对开颅手术后发生的颅内感染,应早期诊断后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侧脑室置管外引流加侧脑室灌注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11—2013-10收治的32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应用抗菌药物、侧脑室置管外引流、脑室灌注、腰大池引流及营养支持治疗,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脑脊液检查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26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死亡1例,植物生存2例,脑积水3例,接受V-P分流手术。结论侧脑室置管外引流加侧脑室灌注联合腰大池引流能有效控制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胸腰段椎骨骨折导致脊髓压迫性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伤后4h~1W、影像学检查提示脊髓受压的76例患者,采用手术减压、纠正压缩畸形、植骨固定等治疗,并随访疗效。结果 76例手术后均获随访,其中74例(93%)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且神经功能恢复与手术时机有关,与内固定方式无明显相关。患者神经功能在术后半年内恢复最快,半年~1年仍有恢复,超过1年则极少再继续恢复。结论 对于胸腰段椎骨骨折导致的脊髓压迫性损伤,手术减压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神经功能,脊柱内固定可以达到稳定骨折、防止术后脊柱不稳造成的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的肥胖类型对中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伤(MCI)的影响。 方法以《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为平台,收集第一、二期年龄在50~85岁的19181例广州中老年人的基线资料,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详细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认知能力的测量用10单词延迟记忆得分来评价。分析体重指数、腰臀比、腰围等反映肥胖的测量参数与认知评价得分的相关性。结果(1)除空腹血糖及高血压在正常与异常认知得分人群中无差异外,男女两性在年龄、教育、吸烟状况、喝酒状况、体力活动等生活方式及生理特征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腰臀比在男女性均显示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当以认知得分≤3分作为有无轻度认知功能受损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时,腰臀比增大的中老年人群患MCI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女性OR及95%CI为1.57(1.42-1.72),男性为1.22(1.05-1.41)。 结论 中心性肥胖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联,且这种关系在女性更明显,以腰臀比预测认知功能比其他肥胖测量指数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联合脑室、腰大池引流治疗四脑室扩张性血肿的效果。方法对14例病人采用了经后正中开颅显微手术联合脑室、腰大池引流治疗四脑室内血肿。结果术后死亡4例;10例存活者ADL分级,I级2例,II级2例,Ⅲ级3例,Ⅳ级1例,V级2例。结论显微手术联合脑室、腰大池引流是一种治疗四脑室扩张性血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配合超早期显微手术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4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动脉瘤的分级,手术时机的选择,超早期显微手术,开颅手术处理动脉瘤的技术,持续腰大池引流术,脑血管痉挛治疗。结果术后早期良好24例,轻度残疾12例,重度残疾8例,死亡3例。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采取超早期显微手术配合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提高疗效。方法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 16例 ,分别进行抗感染、腰穿持续引流、脑室外引流、脑室内给药等治疗措施。结果  16例患者中痊愈出院 15例 ,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 对开颅手术后发生的颅内感染 ,应早期诊断后进行综合治疗 ,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32例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术后颅高压的治疗体会,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在治疗开颅术后颅高压的可行性。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疝病人在常规抢救的同时,早期进行腰大池置管大引流量引流术。结果 经引流后,ICP显著下降(P<0.01),本组死亡9例,痊愈7例,10例轻残,5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结论加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有助降低颅内压、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4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经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治疗的46例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86.96%)患者脑脊液漏完全治愈,平均带管时间为8 d,无严重并发症,3例(6.52%)合并感染经鞘内注药治愈;6例(13.04%)因堵管重新置管;3例(6.52%)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拔管后症状消失;4例(8.7%)因复发行手术修补,2例(4.35%)因其他严重合并症死亡.结论 应用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2000-02—2003-05应用腰池持续引流治疗开颅术后脑膨出2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损伤控制的方案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100例双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n=50)仅根据CT及临床表现采用保守或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n=50)根据病情逐步采取保守治疗→放置颅内压脑室型探头→单侧开颅手术入路清除双侧血肿→双侧开颅手术的手术方案。结果根据伤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去骨瓣比例明显下降(P0.01),双侧开颅比例明显下降(P0.01),但保守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的手术方法由简单手术方案逐级到复杂手术过渡,能明显减少开颅及开颅带来的继发性损伤,减少脑中心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神经内镜治疗组和开颅手术治疗组,其中神经内镜组28例,开颅手术组26例.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ADL评分Ⅰ~Ⅲ级为预后良好,ADL评分Ⅳ~Ⅴ级及死亡患者为预后不良.结果 神经内镜治疗组死亡1例,开颅手术治疗组死亡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价神经内镜治疗组良好率82.1% (23/28),开颅手术治疗组53.9%(14/26),神经内镜治疗组疗效优于开颅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我院骨科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21例,比较术前术后患者椎体的椎管狭窄情况、AMS评分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评价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3±86)min,术中平均透视时间(14±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62±228)mL。术后所有患者脊神经压迫症状减轻,无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术前术后AM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有明显改善,椎管狭窄率术后较术前恢复效果明显(P<0.05)。7例术后出现遗留性腰背部疼痛,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完全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tSAH的患者开颅术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腰椎穿刺放液;治疗组30例,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估。结果治疗组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并发症(癫痫、脑梗死、脑积水)的发生率及疗效预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能有效地清除血性脑脊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便,改善预后,是治疗tSAH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