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个案饮食管理模式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溃疡性结肠炎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3个月的个案饮食管理,包括营养风险筛查、制定饮食个案管理方案、出院后饮食指导与监督。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评估患者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程度及营养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IBS症状改善效果、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个案饮食管理有助于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桂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048-305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发生在结肠、直肠黏膜的弥漫性炎性病变,病因未明,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饮食、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病以欧美多见,近年国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UC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个体化饮食护理在缓解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临床症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慢性轻中度活动期UC病人80例,予以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将64例阳性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治疗,对照组予以消化科UC病人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消化科UC病人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个体化饮食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总体疗效、症状积分及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护理可有效辅助缓解慢性轻中度活动期UC病人的临床症状,为UC病人的临床护理提出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作频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包括一般资料、UC发作频率、发病诱因和家庭关怀度问卷对50例住院的UC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UC发作频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0例UC病人UC发作频率中位数为3次/年,发病诱因6条,家庭功能得分6分。饮食因素、心理因素(情绪紧张等)和家庭关怀度与UC发作频率显著相关。[结论]UC发作频率较高,护理人员应重视并加强UC病人的个体化饮食指导,减轻其异常心理和提高家庭关怀度,以减少和控制UC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强饮食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通过有计划对患者进行饮食教育,包括每周进行1次饮食指导、UC知识讲座及QQ群交流,同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指导。将饮食教育前后各组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观察,随访时间均为3个月(90d),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复发3例,复发率是5.26%,知识知晓度96.67%;对照组复发23例,复发率是39.66%,知识知晓度为65.33%;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UC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干预可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8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护理及转归,特别是临床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及康复指导。认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该类患者应特别注意用药、心理及康复等方面的指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饮食、用药、心理及精神等方面的调节,使该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尽量避免重症UC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溃疡性结肠炎(UC)近十年来患病率比20世纪50年代增加约10倍。UC是一种病因不明、容易复发、个体特异性强的炎性肠病。病初有时可误诊为其他病。1病因由于UC常并发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疗效,再加上近二十年免疫学的研究,提示UC很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2复发原因本病很易复发,可有很多原因。2.1情绪波动UC复发与情绪波动有关,生气、发怒、精神受刺激等,均可使病情很快复发。2.2寒冷影响UC病人均有畏寒,在北方寒冷地区常是诱发加重之因。2.3饮食因素牛奶、海产品是复发诱因之一,食物不洁亦…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病程较长并反复发作;UC发病多为青年,近几年患病率明显增高,数据显示在我国患病率为11.6/10万[1],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且随病程的延长癌变概率增加[2],因此UC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免疫、环境、饮食等因素被认为是UC发病的原因,其中饮食因素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科学的饮食管理不仅有利于控制UC的发病和复发,还能起到辅助性治疗的作用。在目前治疗手段有限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饮食知识、态度、行为及相关健康需求现况,以期为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正确、健康饮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饮食知信行问卷和饮食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对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接收的128例UC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8例患者饮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58.79±19.68)、(83.64±9.98)、(72.81±12.36),在不同等级占比情况上,饮食知识良者仅为15.62%,可见饮食知识水平最低,饮食态度尚可,饮食行为有待进一步改善;UC患者对非药物治疗知识以及提倡和避免的饮食种类知识需要了解的程度最高,UC患者疾病知识来源主要是医务人员,共54例,占比42.19%,其次为网络和自身经验,分别占比21.88%、11.72%。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饮食知识、态度、行为均有待提高,疾病相关健康知识需求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应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综合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从而促进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管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消化内科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84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营养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病情缓解情况、健康行为、营养状况[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TP)、总蛋白(ALB)]。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饮食知识、饮食态度、饮食行为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病情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Hb、TP、ALB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营养风险管理能够促进UC患者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提高饮食依从性,改善营养状态,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 ecolitis,UC)患者复发的诱因,提出预防UC复发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在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90例UC复发病例进行相关诱因分析,总结预防UC复发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在90例UC复发患者中,饮食因素、心理因素、过度劳累、药物应用不当是复发的主要诱因,另外肠道感染和某些不明原因也可诱发UC。结论通过对UC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控制和减少UC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不同文化程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月~2006年8月诊断为UC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将2003年1月之前的50例UC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UC一般知识的宣教及饮食运动指导。比较两组不同文化程度者住院时间、对医嘱的依从性及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不同文化程度者住院时间分别为(28.37±6.39)d和(26.51±7.28)d,明显长于对照组(14.71±8.45)d和(7.23±9.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对医嘱的依从性、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患者不同学历之间的依从性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延长UC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健  陈高红 《临床荟萃》1990,5(4):158-159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及饮食有关的结、直肠慢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常反复发作,且可癌变。UC主要采用内科治疗,一般首选柳氮磺胺吡啶(SASP)或5-对氨水杨酸(5—ASA),重者加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等综合疗法,但效果尚不满意。因此,积极寻求新的抗UC药物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与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术后患者自我关注情况。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4例UC 行IPAA术后患者,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患者多因为自身对术后恢复的期望或疾病相关知识的不足引起对术后排便、饮食、贮袋状态等方面的自我关注。结论: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术后自我关注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在饮食、贮袋状态等方面给予患者更加专业细致的指导和教育,加强出院后延续护理,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治疗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对比西医的对症治疗,中医药对UC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中医可从病机病因、证型、治法等来确立UC的治疗,通过分析UC的常见核心证型与治法,确立其病机演化,从本质上来讨论UC的证型与治法,并为中医药治疗UC的证型与治法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活检组织中黏附分子E-选择素、ICAM-1表达情况,及其在U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58例UC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的直肠黏膜E-选择素、ICAM-1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UC活动期E-选择素及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静止期和对照组(P〈0.05),而静止期与对照组二者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ICAM-1的表达与炎症活动度相关。结论 E-选择素、ICAM-1在UC活动期表达明显上调,在UC的发生与维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燕红  何小飞  于皆平 《临床荟萃》2004,19(18):1060-106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常见的特发性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与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精神因素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因素是其最基本的发病机制。通过近年研究人们己逐渐认识到细胞因子与UC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UC的发病机制与机体CD4^ T细胞  相似文献   

18.
检测IgG、IgM及白细胞介素-8对显微镜下结肠炎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显微镜下结肠炎(MC)(胶原性结肠炎与淋巴细胞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相同部位组织)表达IgG、IgM及IL-8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从而研究MC发病机制中免疫因素和炎症因子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2例MC患者、对照组71例IBS患者及38例UC患者肠黏膜IgG、IgM进行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C组肠黏膜IgG、IgM显著增高,与IB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U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组血清IL-8与U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IB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MC的发病机制中,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可能为主要因素,而炎症不是引起MC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自我管理项目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肛肠科87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UC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UC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2周的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内容包括动机性访谈、制定自我管理方案、基于循证的自我管理手册、自我管理的网络支持和24h电话支持。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运用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UC患者掌握疾病活动度和饮食日记记录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12周后,两组UC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全身症状缓解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循证实践方案能提高轻、中度UC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促进其部分健康行为的改变,从而改善患者疾病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溃疡性结肠炎(UC)伴抑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3例UC患者分为基础护理和综合护理两组,综合护理组在常规药物和灌肠等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营养支持和心理辅导等,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入院后和出院前分别进行2次问卷评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UC患者入院时SDS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两组护理方法对UC患者的抑郁心理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综合护理组的效果优于基础护理组(抑郁检出率22.73 %vs33.33%),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UC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