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探讨经改良内镜下隧道技术(STER)治疗贲门旁黏膜下肿瘤及经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的疗效分析。将消化内镜和超声内镜确诊的贲门旁黏膜下肿瘤患者84例,均签署该研究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STER组和ESE组,分别经改良内镜下隧道技术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STER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住院日、治疗费用分别为(61.32±32.01)min、(8.11±2.42)d、(2.17±0.34)万元,均优于ESE组(87.63±34.09)min、(10.05±2.84)d、(2.59±0.39)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使用钛夹数量平均为(5.00±1.37)枚、(4.68±1.25)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R组中出现术中穿孔2例、迟发性出血1例,ESE组中有4例病例出现术中穿孔,3例病例出现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两组比较STE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SE组;两组在术后病理多为间质瘤、平滑肌瘤,少数脂肪瘤及神经鞘瘤,两组病理构成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内镜、腹腔镜下对于5 cm以内小型间质瘤治疗临床评估,拟对小型胃间质瘤探寻最佳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近4年术后病理确诊的胃间质瘤(肿瘤直径≤5 c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9例行内镜治疗(138例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1例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55例行独立腹腔镜治疗,针对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病理、术后随访等多角度对比分析。结果内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内镜组在不同瘤体大小组间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间质瘤最常见部位为胃底(68%vs.49%),其次为胃体(29%vs.42%);腹腔镜组瘤体直径大于内镜组[(1.22±0.72)cm vs.(2.96±1.36)cm,P<0.05]。围手术期间术后出血、发热、穿孔、腹膜炎发生比例接近,术中出血腹腔镜组出血量及手术耗时以及治疗费用均大于内镜组(P<0.05)。术后随访上,只有内镜治疗组内出现病灶溃疡1例(1/139)(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切除直径5 cm以内的胃间质瘤是安全可靠的,内镜治疗与腹腔镜治疗疗效接近,但创伤更小、出血等并发症更少,患者治疗负担更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和食管平滑肌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内镜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胃黏膜下肿瘤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18/20)食管、胃黏膜下肿瘤内镜下完整切除,瘤体平均直径(14.8±7.6) mm,12例为胃间质瘤,其余6例为平滑肌瘤.1例发生术中穿孔经内镜下钛夹缝合保守治疗成功,无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平均随访(6.5±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食管、胃黏膜下肿瘤显示了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但尚需要进行大规模临床研究及长期随访进一步明确其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融入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应用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应激指标、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t=5.300,P<0.001)及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t=6.030,P<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68±1.01)d vs. (3.21±1.13)d]、术后排便时间[(3.56±1.02)d vs.(4.55±1.21)d]、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3.39±1.05)d vs.(4.14±0.99)d]、住院时间[(7.53±1.74)d vs.(9.28±2.1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4天的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 vs.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速康复理念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腹腔镜肝癌切除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 LST)的内镜病理特征及内镜下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经内镜诊断并行内镜下治疗的48例L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病变部位将其分成直肠组(27例)和结肠组(21例),分别记录直径大小、病变亚型及术后病理结果。27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19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piece mucosal resection,EPMR),另有2例行预切开的黏膜切除术(pre-cut-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Pre-cut-EMR),观察内镜下治疗的残留率、出血率、穿孔率及复发率。  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直肠组中,病变直径为(3.27±1.29)cm,以结节混合型为主;结肠组直径为(2.61±0.78)cm,以颗粒均一型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直肠组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变比例相比结肠组明显升高(P < 0.05)。直肠LST以ESD治疗为主(74.1%),结肠LST主要采用EMR/EPMR法(61.9%)。1例结肠LST因病灶长径过长无法行ESD有效完整切除,转外科手术,余47例均完整切除。1例术后出血(2.1%),再次内镜下止血治疗好转。1例术后4年复发,并再次内镜下完整切除。本组患者均无残留、穿孔并发症。  结论  直肠LST病变范围较大,以结节混合型为主,具有相对较高的恶性潜能,以ESD治疗为主;结肠LST以颗粒均一型多见,多采用EMR/EPMR治疗,部分患者可考虑行pre-cut-EMR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采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模式,研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50例患者的手术资料,根据围术期采用的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模式,25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25例)。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6.72±0.79) h vs. (10.20±0.82) h]、术后下床时间[(6.88±1.00) h vs. (10.84±0.75) h]、术后导尿管拔除时间[(1.44±0.51) d vs. (2.40±0.65) d]、术后静脉输液时间[(3.40±1.12) d vs. (5.04±1.06) d]、住院时间[(6.52±1.05) d vs. (8.00±1.15)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878,P=0.027)。  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围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护理质量与效果,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叶志刚 《当代医学》2021,27(25):141-143
目的 分析胃间质瘤患者接受消化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接受消化内镜下手术治疗(包括套扎切除及ESD术切除),对照组患者接受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复发率、肿瘤危险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复发率、肿瘤危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间质瘤患者接受消化内镜下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与外科腹腔镜手术相近,且无复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有氧耐力训练联合电针刺激疗法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VAS评分及SRS-22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收治的脊柱侧弯术后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有氧耐力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电针刺激疗法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0 d,观察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VAS评分及SRS-22评分情况。  结果  2组患者首次站立时间[(2.92±0.33)d vs. (3.87±0.41)d]、首次站立持续时长[(9.34±1.22)min vs.(6.97±1.32)min]和治疗30 d后左右侧屈肌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患者疼痛、自我形象、活动功能、心理健康、治疗满意度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治疗7、30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47±0.82)分vs.(5.75±0.67)分,(3.21±0.36)分vs.(3.98±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有氧耐力训练联合电针刺激疗法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具有更好的康复作用,能有效降低VAS评分、提升SRS-22评分值,可以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耳鼻喉科疾病鼻出血的治疗方法,了解鼻内窥镜下消融电极止血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收住标准为门诊鼻出血患者因出血量较大且未能发现明显出血位置且鼻腔填塞效果不佳,均排除鼻腔本身疾患以及全身疾患导致的鼻出血。按照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意愿原则纳入研究,分为治疗组(消融电极组)及对照组(双极电凝组),比较2组患者止血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鼻腔伪膜脱落时间及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分析两者临床效果。  结果  消融电极组术后止血有效率达93.3%,高于对照组(83.3%)。术后,治疗组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2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鼻腔伪膜脱落时间,治疗组为(4.64±0.66)d,对照组为(6.34±0.78)d;鼻腔黏膜恢复时间,治疗组为(6.66±0.53)d,对照组为(9.47±0.86)d,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消融电极止血术在促进控制鼻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鼻腔黏膜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双极电凝止血,促进鼻腔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单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联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以指导疾病治疗。方法纳入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7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单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观察组接受综合微创手术,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联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对比两组肿瘤切除率、并发症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肿瘤切除率明显更高,术中出血及穿孔出现率明显更低,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联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效果确切,有助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于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老年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年龄≥60岁),全部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切除方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施行手术治疗的52例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半肝/扩大半肝 + 全尾叶切除36例(联合半肝切除组),肝门部/围肝门区 + 全尾叶切除16例((围肝门切除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CA19-9值,以及术后1、3 a生存率等指标。  结果  联合半肝切除组与围肝门切除组的术中出血量[(705.5±54.3)mL vs (809.9±61.4)mL]、手术时间[(240.4±22.5)min vs (358.1±31.1)min]、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8.3% vs 18.8%)、术后3个月CA19-9值阴性率(88.2% vs 73.3%)以及术后1 a生存率(58.8% vs 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均是HCCA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前者具有更高的 R0 切除率及短期生存率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合肥京东方医院于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常规护理+快速康复理念)和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前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疼痛情况及膝关节活动情况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VAS评分),活动度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膝关节镜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0.00% vs. 18.18%, P < 0.05),术后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0.67±0.65)分vs. (2.67±0.48)分, 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5.84±0.71)d vs. (11.90±1.42)d, P < 0.05],膝关节术后活动度较对照组高[(92.48±2.42)分vs. (79.27±2.85)分, 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够减少膝关节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HLL)为一种利用自然解剖通道到达病灶的微创手术,该术式可迅速解除梗阻,本研究探讨FUHLL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上海瑞金医院舟山分院接受治疗的280例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观察组进行FUHLL治疗,对照组进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UHLL)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 d检测2组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于术后1、2、3 d应用VAS量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比较2组结石清除情况及手术相关指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0、IL-6、PCT及CRP水平明显较低[(17.59±4.35)ng/L vs.(20.16±5.08)ng/L、(12.52±3.17)ng/L vs. (16.97±5.29)ng/L、(19.76±4.13)ng/L vs. (22.53±4.91)ng/L、(11.76±2.24)mg/L vs. (16.31±3.19)mg/L,均P <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明显较低(P < 0.05)。2组治疗后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3 d的VAS评分较低(P < 0.05)。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住院费用、结石一次清除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FUHLL与UHLL均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但FUHLL治疗的手术创伤较小,更利于患者术后炎性反应与疼痛程度的减轻,保护肾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悬吊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于嘉兴市中医院普外科就诊的年龄为1~12岁的72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纳入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观察组采用悬吊免气腹腹腔镜手术, 观察2组患儿的术后疼痛评分优良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复发率以及应激指标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71, P=0.033)。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所缩短[(13.63±3.66) min vs.(16.25±2.17) min, (3.38±0.65) d vs.(4.06±0.23) d, 均P < 0.01]。术后观察组患儿的皮质醇、IL-6、IL-10水平以及TNF-α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患儿术后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  结论  应用悬吊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 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程度, 降低应激反应, 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胸腔镜下肺叶与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2组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就诊的早期NSCLC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30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0例).对比2组围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肝脏良性恶肿瘤诊断中低剂量超声造影与血清微小RNA-1469联合使用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103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肿瘤良恶性分为良性肿瘤组(50例)与恶性肿瘤组(53例)。所有患者于入院时进行低剂量超声造影检查,并检测血清miR-1469水平,评价低剂量超声造影联合血清miR-1469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结果  良性肿瘤组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127.84±14.59)dB]低于恶性肿瘤组[(186.36±18.14)dB,P<0.05],超声造影的达峰时间[(60.28±6.52)s]高于恶性肿瘤组[(40.75±4.87)s,P<0.05],血清miR-1469表达量(5.74±0.62)高于恶性肿瘤组(0.82±0.08,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和达峰时间分别以155.32 dB、42.34 s为最佳截断点,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791、0.801,达峰时间的AUC更高;miR-1469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最佳截断点为0.88;超声造影与miR-1469联合诊断的灵敏度、AUC、约登指数分别为74.46%、0.912和0.640。  结论  低剂量超声造影联合血清miR-1469可用于诊断肝脏肿瘤良恶性,诊断效能优于单独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20年1-10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90例,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 年龄1~8岁,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骶管组(D组), 每组45例, D组在全麻插管后进行骶管穿刺, 穿刺成功后均注射0.2%罗哌卡因1 mL/kg, C组不行骶管阻滞。同时对2组患儿进行麻醉深度监测Narcotrend指数维持在C2~D1(69~47), 记录2组患儿麻醉前、骶管阻滞后5 min、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拔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拔管时、术后4、8、12、16及24 h婴幼儿疼痛评分(FLACC), 患儿术后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 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 D组患儿术后在拔管时[(3.75±0.71)分vs.(5.84±0.97)分]、术后4 h[(3.02±0.50)分vs.(4.88±0.71)分]、8 h[(2.91±0.36)分vs.(4.53±0.75)分]时的FLACC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均P < 0.05);苏醒时躁动评分[(2.44±0.54)分]明显低于C组[(3.29±0.69)分], 躁动发生率(6.67%)低于C组(22.22%, 均P < 0.05);2组患儿一般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心率、MAP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骶管阻滞可以有效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纯胸主动脉腔内隔绝修复术(TEVAR)和杂交颈部血管转流+TEVAR手术的配合要点,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总结2020年1月—2021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主动脉病变的患者,其中101例行单纯TEVAR手术(单纯TEVAR组),29例行杂交颈部血管转流+TEVAR手术(杂交手术组)。统计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及合并症,总结2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体会等相关要点。  结果  2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纯TEVAR组手术时间为(116.32±37.1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45±3.88)d,术后腹股沟切口淋巴漏1例;杂交手术组手术时间为(261.07±57.39)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1.66±6.32)d;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杂交复合手术室的护士以高标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术中及术后护理和规范、熟练的手术配合,可以提高TEVAR和杂交颈部血管转流+TEVAR手术的效率和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