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 GGNs)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主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影像学征象及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预测GGNs病理类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9例病理明确诊断的GGNs,其中,前驱腺体病变[包括非典型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138例,微浸润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109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IAC)142例。对结节的影像形态学特征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肺结节人工智能系统自动获得定量参数。结果 在主观CT影像学征象中,AAH+AIS、MIA和IAC组间结节最大径及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出现的频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在人工智能定量参数中,结节大小相关参数、CT值相关参数、实性占比、能量及熵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通过多...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 4,AK4)是一种调节腺嘌呤核苷酸代谢和体内稳态的关键调节酶。研究发现,AK4可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并与肺癌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但AK4在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研究AK4在肺腺癌中表达的变化,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AK4在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研究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胸外科手术切除的297例肺腺癌不同阶段病变,其中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152例,微浸润性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52例,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60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33例,以及30例正常肺组织中AK4的表达。结果:AK4在AAH、AIS、MIA和IA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3.6%、75.0%、71.1%和81.6%,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K4表达率在AAH、AIS、MIA和I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4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AK4高表达与肺腺癌p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AK4表达率与肺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态、肿瘤部位及大小、脉管侵犯和胸膜侵犯无关(P>0.05)。结论:AK4不仅参与肺腺癌的早期发生,还参与肺腺癌的进展。AK4可望作为肺腺癌早期诊断和评估疾病进展的一种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最新国际肺腺癌分类中肺腺癌各组织学亚型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AC)或伴有BAC成分的腺癌209例。按照肺癌新分类, 对所有病例组织学切片进行复习和分类, 同时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和随访。  结果   原诊断BAC的209例病例中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20例, 微小浸润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13例, 鳞屑样生长方式为主型腺癌(Lepidic predominant adenocarcinoma, LPA)82例, 乳头状和腺泡状为主型55例, 实性型和微乳头为主型39例。随访发现, 腺癌的组织学亚型与5年生存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AIS和MIA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为100%, 且均无淋巴结转移; LPA患者5年生存率为54.5%;腺泡型和乳头型腺癌的患者比AIS、MIA、LPA三组预后差, 而实性型和微乳头型的病例预后最差。  结论   肺腺癌中AIS和MIA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较好的预后。对具有细支气管肺泡癌特征的肺腺癌, 严格按照最新国际肺腺癌分类标准进行亚型分型, 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肺小结节CT值及最大直径的变化,探讨不同类型肺结节(≤2cm)变化性质及危险度。[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术前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直径≤2cm的肺结节67例。分为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三组,测量不同时间点结节的最大直径和CT值,绘制ROC曲线,确定三者之间CT值和直径的最佳截断值。[结果](1)鉴别AIS和MIA平均CT值最佳截断值为-544HU,鉴别MIA组和IAC组最佳截断值为-376HU。鉴别AIS和MIA直径最佳截断值为8.5mm,鉴别MIA组和IAC组最佳截断值为11.5mm。(2)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在随访过程中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充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是侵袭性肺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肺结节平均CT值<-544HU及最大直径<8.5mm更倾向于AIS;随访过程中出现肺结节增大、CT值增加,出现充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应考虑结节侵袭性恶变的可能;肺结节随访时间建议至少5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韩亚青  高茂钢  王世泽 《中国肿瘤》2021,30(12):942-946
摘 要:[目的] 研究同期多灶性肺磨玻璃结节(synchronous multiple ground glass nodules,SMGGNs)患者的肺癌相关驱动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索肺部多原发磨玻璃结节的起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肺腺癌或癌前病变的43例SMGGN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第二代基因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手术切除的全部标本进行16个肺癌驱动基因位点的检测,分析基因的突变状态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入组43例患者,共计手术切除111枚肺部结节。病理学分型:18枚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28枚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25枚微浸润性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和 40枚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79.1%(34/43)的患者中的66枚结节具有肺癌相关驱动基因突变。其中42枚为EGFR突变(15枚Ex19Del缺失,22枚21-L858R突变,3枚20号外显子框内插入突变和2枚E18G719X突变),2枚EML4-ALK 融合,2枚NRAS 突变,2枚PIK3CA融合,4枚MET14号外显子可剪切突变,3枚RET17错义突变,7枚KRAS 突变,2枚 ROS1 融合,1 枚 BRAF突变,1枚ESR1突变。未发现同一组织中存在多种基因突变。[结论] SMGGNs的驱动基因突变状态差异较大,各结节可能来自不同的起源,为多个原发病灶,而非某一病灶的多发转移。手术切除是SMGGNs疗效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玉军  李道堂 《中国肿瘤》2016,25(7):529-533
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和肺癌筛查的广泛开展,肺多发磨玻璃结节(groundgrass opacity,GGO)检出率明显增高.肺多发GGO中以纯磨玻璃密度(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GGO;无实性成分)结节为主,病理主要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及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肺多发GGO的病理特点及处理策略与肺单发GGO有明显差异.多数临床医生对肺多发GGO缺乏了解,工作中对发现的肺多发GGO不能制定合理的随访策略及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定量参数对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4例肺混合磨玻璃结节(mixed ground glass nodules,mGGNs)患者的CT图像。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的CT定量参数(肺窗最大径、肺窗最大径的最大垂直径、肺窗病灶体积、平均CT值、纵隔窗最大径、纵隔窗最大径的最大垂直径、纵隔窗病灶体积以及肿瘤影消失率(tumor disappearance rate,TDR)差异。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肺窗最大径(OR=3.080,95%CI:1.135~8.355,P=0.027)及纵隔窗最大径(OR=5.881,95%CI:1.634~21.166,P=0.007)可独立预测mGGNs的侵袭性;两者联合应用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灵敏度为77.61%,特异度为86.67%,其截断点对应的肺窗最大径和纵隔窗最大径分别为1.902 cm和1.273 cm。  结论  CT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评估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侵袭性,病灶肺窗最大径及纵隔窗最大径是其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陈烨  郑丽钦  林群英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22):1181-1184
早期肺癌可通过手术治愈,但肺癌手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气腔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TAS)为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5年新纳入肺腺癌(adenocarcinoma,ADC)的浸润方式,并作为微浸润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的排除标准。STAS作为肺癌的一种侵袭方式,与肺癌患者手术后的不良预后情况显著相关,可作为早期ADC手术后的预测因子。在肺癌病理中STAS具有临床可行性,可实际应用于临床,并有助于对肺癌治疗方案进行优化。本文对肺癌术后病理中STAS对肺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究STAS阳性对优化肺癌治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期多发肺部磨玻璃样结节(synchronous multiple ground-glass nodules,SMGGNs)不同病灶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5例SMGGNs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应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手术标本进行检测,检测EGFR基因第18、19、20及21外显子的突变状态。分析病变的EGFR突变状态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位置、结节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类型的关系。  结果  全部患者的EGFR突变率为65.7%(23/35)。女性及不吸烟患者具有更高的EGFR突变率(P=0.015,P < 0.001)。浸润性腺癌(ivasive adenocarcinoma,IAC)的EGFR突变率高于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id hyperplasia,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以及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vasive adenocarcinoma,MIA)(P < 0.001)。19和21外显子突变为EGFR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亚型。不同病理亚型的EGFR基因突变状态无显著性差异(P=0.707)。27例具有多个可检测EGFR突变状态结节的患者中,EGFR突变状态的不一致率为85.2%(23/27)。  结论  SMGGNs患者不同病灶的EGFR基因突变谱不同,提示各枚结节的发生发展为独立事件。而EGFR基因的突变与磨玻璃样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肿瘤的侵袭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表现为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 pGGN)的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IA)的鉴别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术前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胸部增强扫描,CT上表现为pGGN,且术后病理证实为MIA和IA的101例(103枚pGGN)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pGGN分为MIA组(n=47)和IA组(n=56)。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定量参数和CT征象的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IA的模型。以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和独立预测因子诊断效能,诊断效能比较采用DeLong检验。  结果  与MIA组相比,IA组形状多表现为不规则(P=0.034),且更易出现胸膜牵拉征(P=0.005)、空气支气管征(P=0.001)及血管异常征(P<0.001)。IA组结节大小(P<0.001)、常规120 kVp图像的CT值(CT120 kVp, P=0.001)及40~200 keV单能量图像的CT值(CT40~200 keV, P≤0.003)均高于MIA组,而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 atomic number, Eff-Z)低于MIA组(P=0.01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节大小(OR=1.435,95%CI:1.204~1.709,P<0.001)和CT200 keV(OR=1.011,95%CI:1.005~1.016,P<0.001)是预测IA的独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达到0.855,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957,且AUC显著高于结节大小(P=0.046)和CT200 keV(P=0.002)。  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鉴别表现为pGGN的MIA和IA具有重要价值,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3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率对于预后生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34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图以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淋巴结转移率≤28.66%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率>28.66%组患者肿瘤病理分型较差[93.3%(127/136) vs 76.8%(162/211),P=0.000],肿瘤位于全胃的比例较高[12.5%(17/136) vs 3.8%(8/211),P=0.002],肿瘤直径较大[49.3%(67/136) vs 27.5%(58/211),P=0.000],血清CEA浓度较高[33.1%(45/136) vs 22.7%(48/211),P=0.034],远处器官发生转移的几率较大[11.0%(15/136) vs 2.4%(5/21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位置(全胃)、肿瘤直径(>6.1 cm)、病理分化类型(分化较差)、血清CEA水平(>5 ng/ml)、血清白蛋白浓度(≤40 g/L)是导致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危险因素(均P<0.05)。随访期间内有233例(67.1%)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术后5年生存率为33.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根治性手术、肿瘤单发、淋巴结转移率≤28.66%、M0、肿瘤直径≤6.1 cm、血清CA19-9≤37 U/ml的T3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好(均P<0.05),而淋巴结的清扫数目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P=0.08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95%CI):1.487(1.139~1.941),P=0.004]、手术[HR(95%CI):1.741(1.205~2.515),P=0.003]、淋巴结转移率[HR(95%CI):3.053(2.293~4.065),P=0.000]、是否发生远处转移[HR(95%CI):1.766(1.043~2.991),P=0.034]是T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位置、病理分化类型、肿瘤直径、血清CEA浓度、远处器官发生转移是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T3期的胃癌患者,术前可以通过相关血液、影像检查,对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CT)检查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治疗前及治疗中期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6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Deauville评分、最大标准摄取值减少率(△SUVmax)及国际预后指数(IPI)分析患者的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Deauville评分、△SUVmax及IPI评分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4~5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SUVmax最佳分界点为64.2%,Deauville评分、△SUVmax评估DLBCL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和65.0%、90.5%和75.0%。Deauville评分评估DLBCL患者疗效的准确度为85.5%,高于△SUVmax(72.6%)。生存曲线分析显示,Deauville评分4~5分、△SUVmax<64.2%及IPI评分3~5分与DLBCL患者PFS和OS低有关(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eauville评[HR(95%CI)=3.740(1.725~7.662)]分/[HR(95%CI)=2.850(1.647~6.314)]及IPI评分[HR(95%CI)=2.624(1.380~5.927)]/[HR(95%CI)=2.372(1.128~5.190)]是影响DLBCL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期PET/CT显像对评估DLBC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内镜切除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径为2~5 cm胃间质瘤的临床对比分析,探讨消化内镜治疗较大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内镜组45例,腹腔镜组33例,比较二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及随访等情况。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危险程度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肿瘤直径[(3.13±0.83)cm]较腹腔镜组[(3.67±1.03)cm]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完整切除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小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较腹腔镜组(6.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随访(22.4±15.4)个月,腹腔镜组术后随访(24.7±17.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内镜组均未发生复发、转移和死亡,腹腔镜组1例术后14个月复发,两组在复发、转移及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2~5 cm直径的胃间质瘤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预后和腹腔镜无差异,但是内镜组手术主动穿孔与被动穿孔发生率较高,但均能成功缝合,不影响预后及经济性,内镜下治疗较大直径的胃间质瘤有望成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之外的方式之一,更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Fascin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cin蛋白在75例肺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Fascin蛋白在正常肺泡上皮及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中不表达,而在75例肺腺癌病例中21例出现Fascin蛋白高表达(28.0%)。Fascin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较晚的pTNM分期及肿瘤进展相关(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Fascin蛋白高表达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与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Fascin蛋白低表达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Fascin蛋白高表达为肺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结论:Fascin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肺腺癌的恶性表型筛选、预后判断及分子靶向治疗位点的潜在候选因子。  相似文献   

15.
姜爱民  程宇 《现代肿瘤医学》2020,(20):3555-3560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PD-1/PD-L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提取数据并进行核对,利用RevMan5.3软件的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风险评估,并应用该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 945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PD-1/PD-L1抑制剂在总生存期[HR=0.66,95%CI(0.61,0.72),P<0.000 01]、无进展生存期[HR=0.72,95%CI(0.59,0.87),P=0.000 7]、总有效率[OR=1.91,95%CI(1.31,2.78),P=0.000 7]方面均高于化疗对照组;任何级别不良反应事件[OR=0.32,95%CI(0.25,0.40),P<0.000 01]和3、4、5级不良反应事件[OR=0.23,95%CI(0.13,0.43),P<0.000 01]低于化疗对照组。结论:在中晚期NSCLC的治疗中,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均优于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36例。通过ROC曲线分别确定NLR的截断值,并以此为标准将宫颈癌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LR对宫颈癌术后生存和复发的影响。结果:高NLR组(NLR≥2.84)与低NLR组(NLR<2.84)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71.1% vs 91.8%,P<0.01),高NLR组5年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52.6% vs 78.6%,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R(95%CI):2.104(1.435~2.827)]、淋巴结转移[HR(95%CI):3.826(2.752~5.914)]及术前NLR≥2.84[HR(95%CI):2.970(2.104~4.617)]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2.84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阅自建库至2020年1月公开发表的研究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质量评估,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中文RCT文献,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OR=2.03,95%CI(1.04,3.96),P=0.04]、控制率[OR=7.56,95%CI(5.21,10.97),P<0.000 01]、无进展生存期[HR=0.26,95%CI(0.21,0.33),P<0.000 01]和总体生存期[HR=0.72,95%CI(0.58,0.89),P=0.002]均优于安慰剂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甲减、咯血和腹泻在安罗替尼组发生率更高(P均<0.05)。结论:安罗替尼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延长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  相似文献   

18.
木亚林  岳恺  李明 《现代肿瘤医学》2021,(17):3035-3038
目的:探讨MT2-MMP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MT2-MMP对NSCLC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01月至2018年06月于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各89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SCL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T2-MMP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MT2-MMP蛋白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T2-MMP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62.9%(56/89)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6%(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2-MMP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临床TNM分期无关(P>0.05)。生存曲线分析提示MT2-MMP高表达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χ2=4.536,P=0.033)。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TNM分期Ⅲ-Ⅳ期、低中分化、淋巴结转移、MT2-MMP高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Ⅳ期、低中分化、淋巴结转移、MT2-MMP高表达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T2-MMP高表达与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提示MT2-MMP有可能作为NSCLC患者的预后标志物及临床检测或联合检测的指标,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姑息性胃切除联合术后化疗评分在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7年间收治的287例发生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χ2检验分析评分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与评分中得分为2分和1分的患者相比,得分为0分的患者肿瘤侵润至T4b 期的患者较少[31%(18/58)比50.8%(63/124)、56.2%(59/105),P=0.039]。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8.7月。对患者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浓度(≤40 g/L),腹水,腹膜转移范围较大,肿瘤T分期较晚,评分得分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均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评分[HR(95%CI):1.384(1.165~1.644),P=0.000],血清白蛋白浓度[HR(95%CI):0.759(0.593~0.971),P=0.028],肿瘤T分期[HR(95%CI):1.493(1.216~1.832),P=0.000]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评分对于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生存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