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周宁县1999—2009年肺结核的流行动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周宁县1999—2009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9?2009年全县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 156例,死亡12例,年均发病率为53.95/10万,死亡率为0.56/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20~59岁的青壮年,占发病总数的61.94%(716/1 156);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25∶1(800/356);发病以农民最多,占病例总数的79.93%(924/1 156);发病以夏秋季节多发,占病例总数的60.90%(704/1 156);县城城区患病率(64.51/10万)高于乡镇(51.73/10万)(P〈0.01)。结论周宁县肺结核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今后应加强对这些人群的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宁乡县狂犬病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控对策。方法收集宁乡县2005-2009年法定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宁乡县2005-2009年累计报告狂犬病例26例,年发病率0.15-0.61/10万。病例分布于全县16个乡镇,呈高度散发。病例以1-8月发病最多,年龄50岁以上发病占73.08%,男性发病高于女性(1.36: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0.77%),其次是民工(占7.69%)。伤人动物主要是狗(占92.31%),且87.50%为家养动物,其次是猫(占7.69%)。26例病例中,Ⅰ级暴露2例、Ⅱ级暴露19例、Ⅲ级暴露5例。动物咬伤人后到医疗机构处理的仅2例。被动物咬伤后未进行任何处理的7例,自行处理的17例。结论宁乡县狂犬病疫情较为严重,家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应加强疫情监测、加强犬类的管理、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诚  施丹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88-2089
目的评估崇明县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病特征,探讨进一步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崇明县2008—2009年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09年全县共报告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214例,发病率2008年为17.55/10万,2009年为13.27/10万;男性发病情况明显比女性严重,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69:1;地区分布不均衡,城桥镇发病人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18.22%;病例全部为青壮年和老年;职业分布以农民和离退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3.55%和14.02%;3月份为发病高峰时间,占18.22%。结论崇明县涂阳结核病疫情2009比2008年有明显缓解,但仍很严重,涂阳病例以青壮年农民和离退休老人为主,应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强涂阳肺结核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五华县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评价乙肝流行状况,为乙肝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五华县通过病例信息收集、实验室检测、急性乙肝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的乙肝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全县共报告乙肝448例,年均发病率13.21/10万,占病毒性肝炎总病例数的79.86%;急性病例占3.57%(16例),慢性病例占89.06%(399例),未分型病例占7.37%(33例);全县16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男性发病率18.28/10万,女性发病率7.84/10万;发病年龄3月龄~89岁、30~59岁人群占54.24%(243例);职业以农民最多,占82.37%(369例);2013~2014年每个月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结论五华县通过实施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后,有效控制了儿童发病,急性感染病例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3—2019年中山市尘肺病发病特征,了解中山市尘肺病患者生存状况,为综合防治尘肺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记录、查阅病例档案和社保记录等方式获取尘肺病患者基础资料和保障情况,对部分患者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和健康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03—2019年中山市共报告尘肺病260例,96.15%为外省人员,以矽肺最多(209例,占80.38%);以壹期病例为主(138例,占53.08%),病例发病年龄(45.0 ± 7.35)岁,平均工龄(9.69 ± 5.96)年,患者以5年以上接尘工龄为主(197例,占75.77%);主要来自非金属矿采选业(采石场)(66例,占25.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7例,占25.77%)、金属制品业(27例,占10.38%);涉及工种45个,患者所在企业主要以私营经济、小型企业为主。矽肺壹期患者占比较其他类别尘肺低(P < 0.05)。260例中有5人(占1.92%)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肺结核并发率随着期别严重程度而增加(P < 0.05)。壹期、贰期和叁期患者存活率分别是93.7%、86.7%和76.7%;尘肺病严重程度增加,存活率下降(P < 0.05)。尘肺病病例整体中位生存时间为82.84(95%CI:76.72 ~ 88.97)个月,叁期尘肺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最短(P < 0.05)。46.81%(22/47)的患者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伤,6.12%(3/49)有合并症。有87.83%(202/230)的患者享受工伤保险,总保障率为96.96%;自述咳嗽、气喘等症状占74.87%(140/187),对当前尘肺病救助保障政策满意的占31.55%(59/187)。
  结论  目前中山市尘肺病处于较高发水平,尘肺病隐患不容忽视,应加强重点行业和岗位的监督管理,做好尘肺病患者的分类救助,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莆田市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续发病例的危险因素,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描述性分析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的流行特征,按1∶3病例对照研究法分析续发病例的危险因素。结果该起聚集性疫情共报告24例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病例平均53岁(20~76岁);其中本地病例占91.7%(22/24);病例临床症状为轻型和普通型占91.7%(22/24);病例出现家庭聚集占88.0%(22/24);共分布在9个家庭;22例本地确诊病例中,2代病例10例、3代11例、4代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打麻将暴露(OR=16.62)及家庭暴露(OR=7.79),是该起聚集性续发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该起疫情为输入性病例导致的本地聚集性疫情,打麻将暴露及家庭暴露是续发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建议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对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要采取符合"一人一间"居住条件的14 d居家医学观察。对未落实的人员要强制集中医学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永州市结核病防治所2000年3月~2005年3月期间就诊的已完成疗程的324例60岁以上痰检阳性老年肺结核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24例老年痰检阳性肺结核病例中228例为老年期发病,占70.4%,60~69岁年龄组发病例数最多。324例中浸润性肺结核186例,占总例数的57.4%;纤维空洞性肺结核138例,占总病例数的42.6%;双侧病变者多(208/324)占64.2%。324例诊断延误率41.9%(136/324);有并发症者261例(80.8%)。结论加强老年痰检阳性肺结核病的管理,有利于结核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南昌市老年人群肺结核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老年人群肺结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选取390例≥60岁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性别、年龄相差≤2岁的正常居民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肺结核患者接触史及生活习惯等信息,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肺结核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39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涂阳患者120例,占30.77%;涂阴患者270例,占69.23%;男性284例,占72.82%;女性106例,占27.18%;平均年龄(70.34±7.75)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BMI、人均居住面积、文化程度、年人均收入、接触肺结核患者、饮茶和吸烟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2.359,95%CI:1.368~4.068)和接触肺结核患者(OR=3.357,95%CI:1.854~6.075)是老年人肺结核患病的危险因素;正常BMI(OR=0.175,95%CI:0.056~0.546)、非文盲(OR=0.110,95%CI:0.036~0.332)、年人均收入高(OR=0.475,95%CI:0.332~0.681)、人均居住面积大(OR=0.946,95%CI:0.920~0.973)和饮茶(OR=0.398,95%CI:0.268~0.592)是老年人肺结核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建议针对肺结核患病危险因素开展老年人群肺结核防治健康教育,重点加强控烟宣传和肺结核患者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4-2009年吉安市肺结核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控制肺结核发展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4-2009年吉安市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内报告的肺结核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吉安市肺结核总发病29703例,总死亡104例,总痰检涂阳13089例,发病率为619/10万,死亡率2.17/10万,涂阳率为44.1%,9例痰培养均为阳性。年龄在20~45岁和50~75岁组肺结核发病数最高;肺结核发病男女比例为2.75∶1;肺结核发病率以永新县(900/10万)、安福县(800/10万)和泰和县(700/1O万)高于其他各县。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75.1%),其次为民工(4.9%)和家政、家务人员(4.1%)。结论吉安市肺结核发病数以青壮年和老年、农民为主,农村疫情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户籍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为针对性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8年国家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现住址为金山区的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肺结核患者特征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2018年金山区共登记户籍老年肺结核患者793例,占同期户籍全人群登记病例数的53.33%,且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46.63%上升到2018年的65.69%);老年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58.48/10万;男性和女性肺结核年均登记率分别为97.21/10万和24.08/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309.10,P<0.01),其中男性高峰年龄段在80~84 岁,登记率为190.02/10万,女性在75~79岁,登记率为33.29/10万;职业以离退人员(40.23%)和农民(39.34%)为主,街镇分布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朱泾镇(19.92%)、枫泾镇(11.10%)和亭林镇(11.10%),患者主要来源于因症就诊(68.98%);老年肺结核患者菌阳病例539例(菌阳率67.97%);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复治比例为10.34%,就诊延误率为42.75%。结论 十年来金山区户籍老年人群肺结核疫情形势严峻,应进一步加强老年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好老年人群结核病主动筛查,实现老年肺结核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梅县区居民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肺结核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肺结核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8年梅县区居民肺结核疫情。结果 2009-2018年梅县区共报告肺结核4 645例,年均发病率为82.1/10万,10年间梅县区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发病年龄集中在20~79岁,共4 231例,占91.1%。男女比例为3.47∶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26.9/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36.9/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报告居前3位的职业是农民、离退休人员、家务及待业,分别占73.2%、5.5%和4.5%。1月、3月、4月为发病高峰月,病例数分别占10.7%、9.7%和9.4%。结论 2009-2018年梅县区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疫情仍然较严重,应继续加强肺结核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金县2003-2011年肺结核病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小金县2003-2011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金县2003-2011年累计发现肺结核病例477例,年平均发现率91.65/10万,以2004年为发病最高为144.30/10万,其次为2005年发病率106.40/10万,以后呈逐年平稳下降趋势;15~45岁发病304例,占总发病数的63.7%,男女性别比为2.59∶1,全县21个乡镇均有发病,病例主要分布在美兴镇、汗牛区,分别占总发病数的27.46%、27.67%。结论 2003-2011年小金县肺结核发病呈下降趋势,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主要分布在人员流动性大的城镇及边远农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和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3类不同区域流动人口感染疟疾结果,以确定哪类流动人群感染疟疾风险较高,为疟疾控制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1年广西109个县(市、区)疟疾疫情资料和流动人口监测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病例感染来源等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11年,广西共检查国际间流动返回人员4189人次,省际间流动返回人员216570人次,省内县际间流动人员122046人次,3类不同区域流动返回人员疟原虫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1.053%(463/4189)、0.378%(818/216570)和0.069%(85/122046);检查来自国外人员1530人次、省外人员98548人次,省内县际间人员203921人次,3类外来人员血检阳性率分别为2.026%(31/1530)、0.201%(198/98548)和0.047%(96/20392)。共检出1691例疟疾病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占10.70%(181/1691),外省感染返回病例占60.08%(1016/1691),国外病例占29.21%(494/1691)。结论广西疟疾发病持续控制在1/万以下,当前疟疾发病以境外输入性疟疾为主,恶性疟病例呈增多趋势。到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务工人员感染疟疾风险高,应加强对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务工返回人员疟疾监测和管理,及时采血镜检,阳性者和可疑者及时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4.
覃从周 《职业与健康》2009,25(2):176-178
目的了解贵州省三都县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肺结核的有效控制与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三都县2004-2007年肺结核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县共报告肺结核病例825例,年均发病率为64.43/10万。全县各地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人151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的三合镇及其邻近的交梨乡、普安镇、丰乐镇和合江镇,共计发病453例,占肺结核总发病数的54.91%;季节性发病以1-3月发病例数最多,共发病365例,占全年发病数的44.24%;年龄组发病以0-14岁组发病例数最低,共发病33例,占肺结核发病总数的4%;20-59岁青、壮年组共发病615例,占肺结核发病总数的74.55%;职业发病以农民发病例数最多,共发病668例,占肺结核发病总数的80.97%;性别发病以男性发病例数最高,共发病576例,占69.8%,男女性别比为1:0.43。结论在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频繁的地区,以及寒冷季节人群相对聚集,青、壮年特别是男性青壮年出门较多、活动范围广,接触机会多,易引起肺结核的传播;防病意识差,生活较贫困、营养欠佳和劳累等是农民肺结核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卡介苗接种率,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是预防和控制肺结核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部队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订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对某部队上报的肺结核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94名病例中,误诊率为10.6%(10/94)、旧病例重复报告率为4.3%(4/94),新发80例。以新发肺结核80例为试验组,另取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病例发病年龄以20岁到30岁居多,病例平均年龄为27.0岁;以咳嗽、发热、咳痰、胸闷为主要症状;1周内确诊者占72.5%(58/80);1周至半年确诊者占23.8%(19/80),半年以上确诊者占3.8%(3/8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经常吸烟者感染的危险性是基本不吸烟者的2.473倍,没有卡介苗免疫史者患肺结核的危险性是接种过卡介苗者的2.317倍。结论 80名肺结核病例呈散发趋势,吸烟和没有接种卡介苗是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0—2012年周宁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周宁县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852例,年均发病率为140.65/10万,各年发病率依次为83.04/10万、66.72/10万和271.81/10万。全县9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不同乡镇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狮城镇发病率最高(313.75/10万)。除2012年3月份无病例报告外,其余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2010年流行高峰期在4—6月(100例,占59.88%);2011年各月发病数波动于2~22例之间,未见明显的发病高峰;2012年出现2个高峰,分别在7月(80例,占14.55%)和10—11月(215例,占39.09%)。男性发病540例,女性发病312例,男女性别比为1.73∶1。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842例,占98.83%);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685例,占80.40%)。采集手足口病病例样本107份,检出阳性100份,阳性检出率为93.46%,其中肠道病毒71型阳性56例(占56.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1例(占31.0%)、柯萨奇A16病毒阳性13例(占13.0%)。结论周宁县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和诊疗技术培训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安徽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状况以及临床特征,为我省制定人间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7年安徽省布病病例的流行特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安徽省2013-2017年累计报告394例布病病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分别为0.0301/10万(18例)、0.1260/10万(76例)、0.1249/10万(76例)、0.1270/10万(78 例)、0.2357/10万(146例)。发病高峰期是3-8月,病例年龄分布以45-64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9.2%;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6.2%。86.8%的病例曾经与动物密切接触,主要动物是羊;有接触史的病例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者占86.2%。临床特征以乏力(86.4%)、多汗(78.9%)、关节肌肉疼痛(78.1%)最为常见(%),出现脾肿大(11.2%)、淋巴结肿大(10.3%)、肝肿大(7.0%)、睾丸肿大(5.0%)症状的病例较少(%)。结论 安徽省布病发病数逐年增加,波及范围逐年扩大,病例以青壮年农民为主。病例主要通过与羊密切接触而感染,感染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建议加强多部门联防联控,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州市番禺区2015—2019年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选取2015—2019年现住址为广州市番禺区的肺结核确诊病例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肺结核病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广州市番禺区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年均发病率为48.21/10万。以新发肺结核为主,占94.27%;菌阳病例占42.68%;患者中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05∶1;青壮年为主(21~60岁),占76.23%;未填写职业、家务待业、农民所占比例最高,合计为67.08%;发病后以医院转诊发现(62.70%)和因症到结防机构就诊发现(29.66%)为主;患者发病后不及时就诊延误率为53.70%,确诊延误率为35.55%。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新登记肺结核病例以中青壮年为主,存在发现晚、患者配合管理难等问题,结防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在青少年健康教育、重点村居结核病筛查、上门访视方面加强联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科学防控肺结核疫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贵阳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2—2019年贵阳市学生肺结核病例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结果 2012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23.96/10万,病原学阳性报告发病率为7.14/10万;2019年分别为12.40/10万及4.70/10万,与2012年比较,2019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了48.24%,病原学阳性报告发病率下降了34.17%。第二季度报告人数最多(493例),占报告总数的28.73%(493/1716)。发病年龄以16~20岁为主(977例),占报告总数的56.93%(977/1716);病例主要分布在花溪区、清镇市及开阳县,占贵阳市学生报告总数的22.07%、17.71%及11.82%;患者来源以转诊为主,占36.19%(621/1716),2012—2019年转诊及因症就诊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追踪及健康检查占比增加;平均就诊延迟率为48.08%,就诊延迟患者病原学阳性率高于未就诊延迟者。结论 2012—2019年,贵阳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6~20岁为高发年龄段,花溪区报告人数最多;患者来源以转诊为主,就诊延迟患者病原学阳性率高;学生肺结核疫情形势严峻,应继续加强教育与卫生部门的联系,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高发时段开展重点防控工作,保护广大师生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阜宁县2008—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苏省阜宁县2008—2009年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09年阜宁县共报告疑似麻疹213例,实验室确诊15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9/10万;病例分布广,全县20个镇中有17个镇有病例报告;以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发生101例,占总发病数的67.33%;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上为主(49例,最大年龄45岁),占32.67%,其次8月龄至4岁组和〈8月龄组,分别占28.67%、27.33%;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77∶1(96/54);患者职业以散居儿童最多,其次是农民和学生,分别占总发病数的52.7%(79/150)、20.7%(31/150)、16.0%(24/150);流动人口21例,占14.0%(21/150);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占53.33%(80/150),接种史不详的占38.00%(57/150)。结论 15周岁以上及4岁以下人群是麻疹发病高危人群。建议提高和维持高水平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适时在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