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妇产科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方案,评价该方案在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和促进患者行为改变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妇产科2023年6—9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妇产科医学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基于中医理论的妇产科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行为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殖健康、孕期保健、生殖器官结构、妊娠期间注意事项、学习方式方法方面的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依从性、用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变、心理调节能力、健康教育参与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理论的妇产科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和促进患者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中医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实行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中医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用药知识、疾病治疗与预防知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开展中医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耳鼻喉科患者的中医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改善了患者对耳鼻喉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大鹏新区3个社区管理的20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健康管理按常规方法开展,观察组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开展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1)血压:干预后两组患者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血压达标率、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行为依从性良好率:干预后两组患者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依托区域医疗联合体模式开展后,可明显增强管理效果,让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状态,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提升治疗行为依从性,让患者对管理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元化辨证管理方案在提升骨科病房管理水平中的作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骨科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多元化辨证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依从性评分、管理质量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管理方案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辨证管理方案在提升骨科病房管理水平中的作用显著,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肢体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对患者康复效果的改善作用理想,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20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应用授权教育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水平、自护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在血液透析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运动锻炼、药物使用、情绪管理、并发症管理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情绪处理、问题解决、执行自我照顾能力、社会功能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授权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护能力,可改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研究基于适时模式出院准备服务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的116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接受适时模式出院准备服务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内科照顾者在适应新角色、处理个人情绪、应变与提供协助等方面的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所需内容、获得内容、指导技巧与效果等出院指导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适时模式的出院准备服务能够显著提升中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经过干预后患者照顾者适应新角色等能力有所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出院指导效果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呼吸专科规范化管理过程中中医药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医院呼吸专科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呼吸科一般管理相关内容,完善依法执业治理、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治理成效等工作环节。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药管理的相关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理等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理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理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基础专业技能、疾病康复管理、人文关怀能力、动态评价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管理方案在提升医学综合服务水平方面具有明确的实践价值。有利于改善症状与体征,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总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情绪管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2 月于佛山市第三 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工娱治疗+药物治疗干预,观察组予以常规工娱治疗+药物治疗+情绪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简明精神 病评定量表(BPR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 结果:治疗 3 个月后、6 个月后, 两组患者 BPRS 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3 个月后、 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PSP 评分有所上升、ADL 评分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情绪管理治疗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以有效改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疾病知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居家自我护理干预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自拟的COPD疾病知识评定量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2组患者自护能力、疾病知识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饮食知识、呼吸功能锻炼知识、情绪控制知识、日常护理知识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疾病认知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对消渴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消渴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6例,在原有消渴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系统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宣教,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教育后各观察指标稳定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使消渴患者能更好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研究多维度优化中医干预方案提升患者满意度水平的效果,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整体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的165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与观察组82例,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给予常规的干预及护理措施,观察组神经内科患者给予多维度优化中医干预方案措施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内科患者干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内科患者干预后不良情绪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优化中医干预方案实施后,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神经内科患者的干预满意度,并且实施中医干预方案后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不良情绪评分情况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该干预模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患者的自我管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自我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控制高血压并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CDSMP)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杭州市拱墅区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78例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分成常规管理的对照组(39例)与在管理基础上加入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CDSMP)的观察组(39例),经各自方案干预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慢性病知识与慢性疾病自我管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并通过SF-36生存质量评分对两组患者包括健康感觉、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满足感等情况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经各自方案干预2个月后,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加入CDSMP方案干预的观察组其慢性病知识掌握评分及慢性病自我管理技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管理的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包括健康感觉、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满足感等生存质量相关指标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控制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疾病管理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肛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一般知识、药物相关知识、疾病发生原理、饮食相关知识、并发症相关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3个月,临床症状缓解、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时的临床症状缓解、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够从饮食调护、生活起居、情志护理、中医养生、用药管理及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等多方面加强疾病的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分析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平台模式对心血管病出院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后出院的心血管病患者,筛选其中 60 例进行分析。以抽签法保持 1:1 的人数比例 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为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观察组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健康管理平台模式进行随访和管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复查率和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健康知识掌握 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出院 12 个月内的复查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健康管理平台模式能够提升心血管病出院患者的管理效果和效率,有利于提升 其健康知识储备和自我管理能力,保证其及时复查,并有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理论指导的肛肠科疾病管理方案的应用优势。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肛肠科2021年6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被收治后应用常规管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被收治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中医药方案进行管理。根据辨证结局,给予患者内外结合的中医药干预方案。通过内服中药方剂,进一步提升现代医学治疗效果。通过中医适宜技术的体外干预,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辅以中医营养管理与中医情志管理。评价两组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分别与管理方案干预前(患者入院当日)、干预后(管理方案实施1周时)对专科指标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风险筛查、疾病诊断、预后质量、并发症防范的管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管理方案干预后,两组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心理学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以上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中医理论的合理应用,在有效改进现有管理策略方面的重要性显著,不仅能够改善临床指标,还可以提升科室的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二级预防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二级预防行为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均建立健康档案,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出院患者进行评估。观察组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强化教育和行为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6个月收集2组相关资料,比较2组患者遵医服药、肢体康复训练、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及定期复诊和脑卒中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掌握正确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脑卒中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级预防行为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性生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112例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和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护士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予以人文关怀,性生活指导并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及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结果: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老年慢性疾病康复为出发点,探讨中医经络文化体系背景下中医药干预手段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老年康复科2020年5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6例疾病康复期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老年病基础管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基础管理方案基础上接受以中医经络文化体系为基础的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疾病感知、康复管理依从等方面的康复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药学干预、专科护理、心理维护、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经络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干预,有助于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完善专科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中医“治未病”角度为老年疾病患者制定体质调节与疾病管理的方法与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在医院老年科就医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的实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医学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学治未病理念管理。首先,从中医学视角为患者进行体质分析,通过为患者划分不同的体质类型,把握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也进一步探索每位患者体质存在的形态结构、脏腑功能、阴阳气血及生存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其次,从中医治未病角度为患者制定体质调节与疾病管理方法,通过精神调摄、运动调养、饮食调养、起居调护、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疾病管理。最后,从中医治未病视角开展生活起居方面的健康教育。待两组管理方案执行3个月后进行随访,分别评价两组专科管理质量及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结果:观察组在体质调理、情志管理、营养干预、不良反应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自我调节、躯体功能恢复、睡眠质量、病理学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中医治未病角度为老年疾病患者制定体质调节与疾病管理的方法,有助于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