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PIH)合并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及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的利弊。方法 80例PIH合并肥胖的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及CEA组,记录穿刺操作时间、麻醉效果、循环变化、辅助药物应用情况、母婴麻醉并发症。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快于CEA组,麻醉肌松满意度高,低血压为最大并发症,CSEA组发生率高于CE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母婴无长期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PIH合并肥胖产妇实施剖宫产术应用CSEA起效快,肌松良好,无严重母婴不良反应,但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高,CEA对循环影响平稳。  相似文献   

2.
杨裕莲 《临床医学》2012,32(4):81-82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氯普鲁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20例,随机均分成三组:罗哌卡因组(A)组、布比卡因组(B组)和氯普鲁卡因组(C组),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0.5%罗哌卡因、0.5%布比卡因和1.5%氯普鲁卡因各2 ml。记录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阻滞平面、腰麻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效果;VAS评分评估产妇疼痛程度、术者评定腹壁松驰度、记录其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C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长于B、C组(P<0.05),最高阻滞平面高于B组、低于C组;三组镇痛效果满意,腹壁松驰度"很松"者分别占95%、94%、80%。麻醉后不良反应少。结论与0.5%布比卡因和1.5%氯普鲁卡因比较,0.5%罗哌卡因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能达到满意的肌松效果,适用于剖宫产手术的CSEA中的脊麻。  相似文献   

3.
袁书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331-4331,439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 100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组,每组50例。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和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完善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比CEA组明显缩短,CSE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大于CEA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SEA组具有诱导快、阻滞完善、肌松好、便于手术操作及术后镇痛等优点,对母婴安全,用于剖宫产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观察剖腹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CSEA)及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剖腹产手术的病人,分为CSEA组和CEA组各40例。均取L2-3间隙行穿刺,CSA组以连续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腰麻针刺破蛛网膜下麻醉,并硬膜外置入导管;CE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进行硬膜外麻醉。分别记录血液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达到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给局麻药后30min时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MBS)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CSEA组的首次局麻药用量(0.75%罗哌卡因)与CEA组比较,以小剂量的罗哌卡因用于CSEA,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限制缩短,MBS评分明显升高(P<0.05);首次后胸段平均最高阻滞平面下降一个节段的时间无明显差异;CSEA组给局麻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麻醉后各个时点分别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两个时点分别与麻醉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病人术后均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连续硬膜外麻醉有局麻药用量少、起效迅速、阻滞完善、肌肉松弛、血液动力学较平稳等优点。腰硬联合麻醉可以较安全地适用于剖腹产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40例20~38岁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CEA)组,每组120例,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效果、低血压及术后头痛的发生率。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结果:CSEA组比CEA组麻醉起效快,镇痛肌松完全,静脉镇痛药用量少(P〈0.0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特别是为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紧急的剖宫产提供了最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92例接受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罗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每组46例。罗哌卡因组给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手术开始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心率(HR)、药物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后肌肉松弛优良率。结果手术开始时,两组SBP、DBP、呼吸频率、HR均明显下降,但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罗哌卡因组,痛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罗哌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术后24 h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麻醉后肌肉松弛优良率明显高于罗哌卡因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法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组,对照组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麻醉效果,Bromage评分及麻醉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麻醉阻滞时间为(1.28±0.35)min,短于对照组的(4.22±1.2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4,P<0.05)。观察组阻滞完善时间(11.0±4.6)min,短于对照组的(23.5±6.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1,P<0.05)。两组痛觉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1,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中优42例(100.0%),对照组优35例(83.3%),两组患者麻醉后优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6,P<0.01)。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30 min(T2)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阻滞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短,麻醉效果好,不增加患者的麻醉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应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行剖宫产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60例,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方案;对照组60例,采用盐酸罗哌卡因麻醉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56-4457
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6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组(RF组)(n=30),R组腰麻药物为14mg罗哌卡因,RF组腰麻药物为12mg罗哌卡因联合10g芬太尼。记录产妇手术期间麻醉效果、麻醉并发症和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与R组比较,RF组产妇低血压、恶心呕吐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麻醉效果好,麻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1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在剖宫产术中选择的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罗哌卡因)和观察组(58例,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麻醉药物注射后1、3、5、10 min及术毕时,两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麻醉起效快,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且对母婴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10期)、PubMed、MEDLINE、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纳入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10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9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616例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在感觉阻滞平面到达T4的时间[MD=–7.38,95%CI(–9.54,–5.23),P〈0.00001]、肌松效果[OR=6.09,95%CI(2.65,13.97),P〈0.0001]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MD=–41.57,95%CI(–58.98,–24.17),P〈0.00001]方面效果更好;与腰麻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的低血压发生率更低[OR=0.49,95%CI(0.29,0.81),P=0.006]。结论现有证据显示,腰硬联合麻醉能显著提高剖宫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13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65例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65例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与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效果满意,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杨艳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2):290-292
[目的]比较椎管内麻醉三种不同给药方式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腰麻用量0.5%布吡卡因重比重液3 mL(15 mg),B组0.5%布吡卡因重比重液2 mL(10 mg)+硬膜外充填(0.25%布吡卡因10 mL),C组0.5%布吡卡因重比重液7.5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应用于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I或II级的136例产妇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ex组)和罗哌卡因组(Rop组),每组68例。Dex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75%罗哌卡因12 mg并静脉注射负荷剂量0.2μg/kg、维持剂量0.5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Rop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75%罗哌卡因12 mg并持续静脉注射与Dex组右美托咪定等量的0.9%氯化钠液至手术结束。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对新生儿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率。结果:Dex组麻醉起效时间、达到完全运动阻滞时间、BIS分值及Ramsay改良评分均明显短于Rop组(P0.05),而Dex组最平面恢复时间则明显长于Rop组(P0.05)。Dex组和Rop组胎儿娩后1 min、5 min、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ex组产妇寒战和焦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Rop组,而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联合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可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时间,具有更好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硬膜外麻醉方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方法 将胆囊疾病患者86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n=43)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观察组,n=43),进行麻醉方式的效果研究.结果①两组间手术前指标包括皮质醇、肾上腺素及血糖浓度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手术后10 min,研究组患者的肾上腺素、皮质醇及血糖监测值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患者86例手术过程顺利均获成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10 d,平均住院时间(7.2&#177;0.8)d.研究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3.814,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2.128,P<0.05).③研究组患者37例(86.05%)术后第2日下床活动,无术中胆道损伤发生,且无术后腹腔出血、漏胆、伤口感染等情况发生;对照组患者34例(79.07%)术后第2日下床活动,无术中胆道损伤,术后无腹腔出血、漏胆发生,术后伤口感染发生1例,经积极抗感染后痊愈.结论 硬膜外复合静脉复合麻醉具有麻醉效果较好、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应激反应较为平和的优点,增加了手术及麻醉过程的安全系数,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因此较适合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BioZ.com,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9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ASA Ⅰ~Ⅱ级,连接BioZ.com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在麻醉前,麻醉后5、15 min,胎儿娩出前1 min,胎儿娩出后3 min,术毕时记录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SVR)、胸腔液体量(TFC)、左室射血时间(LVET).结果:围术期各时点HR、TFC、LEVT无明显变化(P>0.05);麻醉后15 min SVR开始下降,术毕时仍显著低于麻醉前(P<0.01),SV、CO、CI在麻醉后15 min开始升高(P<0.05);MAP除在术毕时显著低于术前(P<0.01)外,其他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娩出前后相比,胎儿娩出后产妇的 HR、MAP基本维持稳定,而SV、CO、CI明显升高,SVR则明显下降(P<0.05);SV、CO、CI与SVR呈负相关(P<0.01),MAP 与SVR呈正相关(P<0.01).结论:应用BioZ.com监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围术期的处理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椎管内麻醉方式对BIS引导异丙酚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妇科择期开腹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镇静组(A组)与硬膜外麻醉镇静组(B组)。两组病人均控制无痛阻滞平面T6~T8水平,阻滞平面固定后,异丙酚靶控输注镇静,血浆靶控起始浓度为1.2mg/L,达到预期血浆靶浓度后,每30s上调血浆靶浓度0.2mg/L,使BIS值达到70,术中维持BIS值在65~75范围内。比较两组切皮(T0)、腹腔探查牵拉子宫(T1)、冲洗腹腔(T2)及术毕(T3)异丙酚效应室浓度;比较两组异丙酚镇静初始用量、异丙酚总用量、手术时间、镇静时间;比较两组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与输液量、出血量。结果与B组比较,A组各时间点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均明显降低(t=2.201~2.920,P〈0.05);异丙酚镇静初始用量、异丙酚总用量减少(t=2.473、2.639,P〈0.05);麻黄碱使用率增高(χ2=9.130,P〈0.05);两组手术时间、镇静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及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可降低BIS引导异丙酚镇静的效应室浓度及用量,具有更明显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8.
姚卓智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24-222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剖宫产术产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2例PIH剖宫产妇随机分为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组和硬膜外阻滞(EB)组,分别给予相应的麻醉方式。在入室平静后、麻醉起效后和胎儿娩出后分别对其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对新生儿进行1min和5rainApga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ASA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全血低切粘度相似(P〉0.05);麻醉生效时,两组患者的全血低切粘度均下降,低于麻醉前(P〈0.05),而CSEA组下降更明显(P〈0.05);胎儿娩出时,两组的全血低切粘度较麻醉中没有明显改变,但仍较麻醉前低(P〈0.05),并且CSEA组的全血低切粘度仍要低于EB组(P〈0.05)。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三个指标,均显示出和一样的改变趋势。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CSEA组均较EB组稍高,但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较硬膜外阻滞均能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产妇的血液流变学状态,但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更明显,对母儿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容量高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Ⅱ~Ⅲ级择期拟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小容量高浓度组(H组)、小容量常浓度组(L组)和常规容量浓度组(C组)三组。手术开始前H组硬膜外推注0.75%的罗哌卡因针2—3m1,L组推注0.25%的罗哌卡因针2—3ml。C组推注0.25%的罗哌卡因针6~8ml。以1%七氟烷针+丙泊酚针4mg·kg-1·h-1微泵维持全麻.术中根据需要给予升压药或降压药稳定循环。必要时追加肌松剂。观察三组硬膜外穿刺点的选择和术中用药情况,三组呼吸恢复、清理和拔管时间。结果三组间硬膜外穿刺点选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99、O.63、0.22,P均〉0.05),术中应用苯肾上腺素患者数H组和L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83、8.90,P均〈0.05),关腹时H组需要追加肌松的患者数较L组和C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53、3.91.P均〈0.05);术毕H组自主呼吸恢复、拔除导管及完全清醒时间较L组和C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6、3.97、2.42;2.07、2.77、2.76,P均〈0.05)。结论小剂量高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高龄患者腹部手术.术申生命体征平稳.术毕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硬膜外预充液预防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导管致硬膜外血管损伤及腰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单胎足月妊娠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0例.3组产妇均取左侧卧位,L2-3椎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将脊麻针穿过硬膜外针内腔行蛛网膜下隙穿刺,见脑脊液回流后,注入0.75%左布比卡因2.0 mL,拔出腰麻针.Ⅰ组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 mL;Ⅱ组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入含麻黄素15 mg的生理盐水5 mL;Ⅲ组产妇硬膜外腔直接置入导管.记录3组产妇血管损伤发生率,观察麻醉注药前(T0),经穿刺针注药液后2 min(T1),5 min(T2)HR、SBP、DBP的变化,以及采用针刺法测定注药后5、10 min时的感觉阻滞平面.结果 Ⅰ、Ⅱ、Ⅲ组血管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3%、1.6%及13.3%,Ⅲ组血管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均P<0.05),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T1及T2的SBP较T0有明显的下降(均P<0.05),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组感觉阻滞平面较Ⅲ组明显升高(P<0.05),Ⅰ、Ⅱ组注药后感觉阻滞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在硬膜外预充少许液体,可以预防硬膜外导管置入时损伤血管,提高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安全性,同时还可改善腰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