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的非弥漫性腹膜炎腹痛患者起病时间的长短对应用腹腔镜探查结果的影响,帮助临床上腹痛待查诊治过程选择合适的腹腔镜探查时机。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腹痛待查患者共212例,均无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入院前后初步检查后未能明确诊断。按起病时间分为三组:A组腹痛起病<24 h;B组腹痛起病24~72 h;C组腹痛起病>72 h。均在入院24~72 h行腹腔镜探查术,比较三组患者的诊断率、治愈率、住院时间以及患方满意率。结果 B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χ2分别=4.66、4.01,P均<0.05);A组与B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较C组明显升高,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29、8.81,t分别=2.24、2.05;2.92、2.71,P均<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t=1.18、1.36,P均>0.05)。结论腹痛起病时间的长短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腹腔镜探查的效果,腹痛起病<72 h入院的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常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T2DM患者65例,其中术后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33例为A组,采用T管引流术32例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补液量、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补液量少、住院费用少、发热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3、2.61、3.78、3.29、3.02,P均<0.05);A组并发胆漏、胆管狭窄、腹腔感染、结石残余和胆管炎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58、2.61、4.27、3.88、3.51,P均>0.05)。结论与术后采用T管引流术比较,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对于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T2DM患者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阮曙京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618-1619
目的:观察予丙泊酚静脉麻醉与肌注654-2(山莨菪碱人工合成品)后行结肠镜诊疗病人的依从性及副作用、并发症.方法:选择结肠镜诊疗的病人204例,随机分A、B两组(各102例),A组为丙泊酚静脉注射组,B组为654-2肌肉注射组.记录两组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5min的心率、血压、操作时间、是否完成结肠镜检查、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操作开始及完成后心率、血压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A组患者满意度为96.07%,明显高于B组的68.62%(χ2=26.44,P<0.01).结论:静脉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减少病人痛苦,能缩短操作时间及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X线辅助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作用.方法: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行X线辅助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B组(n=30)行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比较其血清白蛋白、淀粉酶水平、并发症、感染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A组与B组比较,血淀粉酶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并发症、感染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B组.结论:X线辅助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术的手术效果,探讨普通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道探查术(TUSILCBDE)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方法总结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一科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术的患者83例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TUSILCBDE(A组),35例行三孔腹腔镜胆道探查术(TLCBDE)(B组)。对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方面,A、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满意程度评分A组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均未出现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B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及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在有经验的外科医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12年2月株洲市一医院肝胆外科择期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190例患者,按住院号分为快速康复(FTS)组和对照组.快速康复组应用FTS措施进行处理,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案治疗,两组行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营养状况、麻醉用药量、术后清醒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镇痛效果、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疰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术后体重下降程度缩短,麻醉用药量减少,术后清醒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能明显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编号分为快速康复护理实验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调查等有效性指标.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少,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再次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施行的有腹部手术史的68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病例(A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进行无腹部手术史的68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病例(B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有1例中转开腹,B组均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A组(118.6±25.5) min,B组(87.4±16.4) min,P<0.05.平均住院天数A组(8.12±0.61) d,B组(7.86±0.48) d,P>0.05.两组病例均无腹腔脏器损伤并发症.结论对多数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来说,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有效、可行、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寻求一种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的新方法。方法:将100例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管理组(实验组)及传统的医疗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垂体瘤切除术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B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疾病知晓情况、术前等待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对本病知识的了解为90.0%,B组为73.3%;A组患者平均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较B组短,住院费用较B组少;A组患者满意度为96.0%,B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较常规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剖腹子宫全切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3年1月-2005年6月288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分为剖腹子宫全切术组(146例)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142例),比较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重、剖腹手术史、子宫大小、子宫病变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3d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对镇痛的需求、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随访,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明显优于剖腹子宫全切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保留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较剖腹子宫全切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皮瓣成活和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需实行腹部带蒂皮瓣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部带蒂皮瓣术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术前不同时间点(Ⅰ期清创术后、Ⅱ期术前5d、3d、1d)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术后特殊体位的早期训练和患肢的功能锻炼等。[结果]通过术后7 d观察腹部缝合切口有无裂开、皮瓣有无水疱、患肢有无酸胀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部带蒂的伤口愈合和皮瓣的成活率,降低术后患肢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右下腹痛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腹腔镜诊断或治疗的90例右下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已明确诊断的54例右下腹痛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后腹痛均完全缓解;31例不明原因的右下腹痛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后30例获确诊;5例误诊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后纠正诊断。所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是诊断和治疗右下腹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何恒君 《华西医学》2010,(9):1646-1648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在术后第1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17例,开腹组17例。所有患者均为肌壁间肌瘤或浆膜下肌瘤,肌瘤直径在5~15cm之间且数目≤3个。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近;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更为明显(P〈0.05);术后7d,开腹组腹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孟利伟  冯刚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6):56-57,68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不明原因慢性腹痛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不明原因慢性腹痛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明确病因,有效率为94口。诊断为肠粘连15例,妇科疾病8例,慢性阑尾炎5例,结核性腹膜炎2例,小肠恶性淋巴瘤1例,腹膜转移癌、回盲部憩室,肠套叠各1例。其中26例在腹腔镜下行治疗,占72.2%。探查或治疗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诊断慢性腹痛准确率较高,且有大部分病例可做相应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拔导尿管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拔导尿管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术后12 h拔除导尿管,早期活动;对照组30例,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随意活动。观察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首次自行排尿时间,以及腹胀、尿潴留、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结果观察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拔除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腹胀、尿路刺激征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早拔导尿管,可以使病人肠蠕动恢复更快,减少肛门排气时间,降低腹胀、尿路刺激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研究组)和普通鼻胃管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比较两组胃肠解压引流量、腹围变化、动态腹平片气液平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胃肠引流量(900.5±165.8) mL/d,腹围减少量(11.3±3.5)cm,气液平消失时间(9.6±2.5)d;对照组胃肠引流量(500.2±125.5)mL /d,腹围减少量(5.4±1.8)cm,气液平消失时间(14.2±4.3)d,研究组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地进行胃肠解压、减轻腹胀、缩短肠梗阻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皮瓣成活和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需实行腹部带蒂皮瓣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部带蒂皮瓣术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术前不同时间点(Ⅰ期清创术后、Ⅱ期术前5d、3d、1d)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术后特殊体位的早期训练和患肢的功能锻炼等。[结果]通过术后7 d观察腹部缝合切口有无裂开、皮瓣有无水疱、患肢有无酸胀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部带蒂的伤口愈合和皮瓣的成活率,降低术后患肢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腹部外伤的腹腔镜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分析腹腔镜诊断与治疗腹部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自1995年8月~2001年8月,对具有剖腹探查指征的50例腹部外伤使用腹腔镜诊断,并根据镜检结果决定镜下治疗或中转开腹手术。结果:45例腹外伤于镜下作出正确诊断,11例于镜下作治疗性手术,12例可免治疗性处理;27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7例为腹腔镜辅助开腹或手助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8例,全组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诊治腹外伤具有创伤性小、安全可靠、诊断率高并有效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腹部外伤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