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和口服并用;对照组给予乳果糖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检测血氨、肝功能,判断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46%和66.0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氨和总胆红素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血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性脑病分期改善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2.
苏东星  吴县斌  庞丽兴 《内科》2013,8(4):362-363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在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3月至2012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132例,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抗肝昏迷治疗,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转氨酶、血氨、总胆红素水平及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血清转氨酶、血氨、总胆红素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显著改善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患者的生化指标,疗效确切,值得在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对照组给予谷氨酸钠、谷氨酸钾静脉输注。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患者肝性脑病症状的改善及治疗前后血氨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其症状改善和降低血氨均优于对照组(P=0.044、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果糖预防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诱发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因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硬化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观察组在无活动性出血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对照组除不用乳果糖外,其他治疗与观察组相同。1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数字连接试验(NCT),血氨等变化以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2例发生肝性脑病,发生率为9.1%;对照组8例发生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0%(χ2=3.9450,P0.05)。两组治疗前血氨含量、NCT检测结果相似,治疗后对照组血氨含量上升、NCT延长的程度明显大于观察组。结论乳果糖是预防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乳果糖与白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灌肠液在治疗肝性脑病时对血氨浓度及神志的影响.方法 选择肝性脑病Ⅲ~Ⅳ期的患者,每日晨用67%的乳果糖150ml保留灌肠,每晚用30%的白醋200ml保留灌肠.并与单纯的静脉给药不配合灌肠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氨浓度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24h神志清醒12人,占60%,对照组仅2人清醒,占1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乳果糖与白醋保留灌肠能有效降低血氨浓度,从而有效地治疗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6.
蒋音  巫善明  朱文芳 《肝脏》2005,10(4):268-270
目的探讨BCAA/AAA比值在病毒性肝炎各临床类型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其在肝性脑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从1999年9月至2001年4月,总结病毒性肝炎患者154例,年龄32~68岁,平均(54.2±21.0)岁.男104例,女50例,男女为2.11.其中急性肝炎22例,慢性肝炎65例,重型肝炎20例,肝硬化47例.按血清病原学检测,甲型11例,乙型106例,丙型1例,戊型8例,重叠感染16例,病原未明12例.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为A、B及C.BCAA及AAA用液相色谱法测定,BCAA/AAA正常值为3.0~3.8.结果BCAA/AAA比值在急性肝炎基本正常,慢性肝炎轻度低于急性肝炎(P>0.05);慢性肝炎重度显著低于慢性肝炎中度(P<0.001);重型肝炎或肝硬化低于慢性肝炎重度(P<0.05),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在Child-Pugh分级中,BCAA/AAA比值C级<B级<A级,各组间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或P<0.02).在重型肝炎或肝硬化中,发生肝性脑病组的BCAA/AAA比值显著低于未发生肝性脑病组(P<0.001);死亡组的BCAA/AAA比值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或P<0.005).结论BCAA/AAA值的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受损情况.其比值越低,肝脏受损越严重,且容易出现肝性脑病.该值对于患者的预后判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应用人血浆白蛋白(HSA)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并观察丹参注射液和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对血浆氨基酸、前白蛋白和白蛋白代谢的作用。结果显示丹参治疗组酪氨酸、苯丙氨酸减少,BCAA/AAA比值和前白蛋白、白蛋白高于肝纤维化对照动物和秋水仙硷治疗对照组。提示丹参注射液可促进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合成,并纠正其氨基酸代谢紊乱,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黄乌梅煎剂灌肠联合培菲康口服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肝肾功能及血氨、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培菲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黄乌梅煎剂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苏醒时间、认知能力、肝功能、血氨(NH3)、血浆内毒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5.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者患者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HDS-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BIL、ALT、AST、P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氨、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氨、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大黄乌梅煎剂灌肠联合培菲康口服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意识障碍,降低血氨、血浆内毒素水平,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生菌制剂对预防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制剂口服,对照组2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氨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可有效预防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肝素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肝硬化并肝性脑病(HE)患者的疗效以及血氨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诊治的62例肝硬化并发HE患者,其中接受常规护肝和抗肝昏迷治疗31例(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无肝素化CRRT治疗31例(观察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IL-10水平,采用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血氨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神志转清时间为(3.1±1.0)d,住院时间为(8.1±1.3)d,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4.8±1.1)d和(12.5±1.5)d,P<0.01】,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氨、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69.3±10.5)mmol/L、(7.1±1.7)ng/L和(9.5±2.0)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8±8.1)mmol/L、(9.4±1.9)ng/L和(12.4±2.5)ng/L,P<0.01],而两组血清IL-10水平[(8.1±1.4)ng/L对(7.3±1.6)ng/L,P>0.0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41.2±8.6)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0.4±9.7)μmol/L,P<0.05],而两组血清白蛋白[(32.9±3.2)g/L对(32.4±2.8)g/L]和INR [(1.2±0.4)对(1.3±0.4)]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无肝素化CRRT治疗肝硬化并发HE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氨和细胞因子水平,提高生存率,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序贯结肠透析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25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序贯结肠透析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重型肝炎综合治疗及人工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先予序贯结肠透析, 第2天再给予人工肝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 wk观察患者症状、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TNF-α)及并发症变化.结果: 治疗前慢性重型肝炎乏力、腹胀的发生率分别为62.86%、65.71%, 有51.43%的患者需采用灌肠或应用开塞露治疗, 内毒素血症发生率为100%. 经治疗, 两组乏力、腹胀症状均有所好转, 胆红素、血氨、内毒素、细胞因子下降, 凝血酶原活动度回升.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在腹胀、大便次数、胆红素下降、血氨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回升、内毒素下降及细胞因子下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0.05或0.01). 治疗后, 治疗组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胃肠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22.22%、5.56%、11.11%、22.22%)较对照组(58.82%、41.18%、58.82%、58.82%)低(χ2= 4.880、6.291、8.834、4.880;P<0.05或0.01).结论: 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显著, 可缓解患者症状、有效降低血清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水平, 促进胆红素、血氨下降, 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肝源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经胃镜确诊的肝源性溃疡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2次/d;克拉霉素500mg,口服,2次/d;阿莫西林1000mg,口服,2次/d。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20mg,口服,2次/d。十二指肠溃疡治疗2周,胃溃疡治疗3周。疗程结束后,用内窥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7.0%和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治疗组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4.8%和18.5%,对照组分别为33.3%和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肝源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肝硬化患者输注胎肝细胞后血浆氨基酸和肝功能的变化。治疗组血浆BCAA浓度显著增高,AAA和BCAA/AAA变化不明显;对照组BCAA和AAA均无明显变化。输注后,AAA仍与白蛋白呈负相关,与球蛋白呈正相关;BCAA虽与总胆红素呈负相关,但与白、球蛋白失去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氟马西尼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无蛋白饮食、保肝、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低血氨、防治脑水肿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将乙酰谷酰胺1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观察组则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7.5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氟马西尼2mg加入生理盐水10ml,每小时0.2mg持续静注,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清醒时间和治疗前后血氨、肝功能、总胆红素等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为(8.46±2.32)h,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14.69±3.56)h(P〈0.05);血氨和总胆红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氟马西尼治疗肝性脑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氨水平,缩短清醒所需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加血浆置换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35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氨及氨基酸支/芳比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74.3%),死亡9例(25.7%)。对照组治愈15例(42.9%),死亡20例(57.1%)。血浆置换术后,支/芳比值明显升高(P〈0.01)血氨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综合治疗加血浆置换术治疗肝性脑病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宁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一般保肝药物,如维生素C、肌苷片等。治疗组41例,加用宁肝汤治疗;对照组34例,口服苦参素胶囊,3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综合分析,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宁肝汤能有效逆转阴虚瘀热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并能很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保护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六味五灵片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根据病情常规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组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口服六味五灵片每次1.5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4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味五灵片能降低多种毒性物质对肝细胞的损害,保护肝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抑制炎性介质的形成,减轻肝细胞间质的炎性反应,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多巴胺前体L—多巴治疗肝硬化高血氨的效应进行了观察.69例肝硬化诊断标准按《实用内科学》。其中男41例,女28例,平均年龄43.5岁;HBsAg阳性31例,有腹水者26例;无肝昏迷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均有高血氨(195~204μg/dl).各组间病情轻重,肝功能及血氨水平等均具有可比性。另设10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已愈者,脑、心、肝、肾等功能均正常,血氨不高(均值56.7±标准差20.8μg/dl).六个月治疗组如下:(1)L-多巴1g,口服,每日3次(n=11);(2)L-多巴5g  相似文献   

19.
健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5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健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疗效.[方法]67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口服健肝散,1包/次,2次/d;对照组(32例)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100 ml(含生药50 g),1次/d,及保肝药治疗.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健肝散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对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异常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0.01),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7.1%:56.3%,P<0.05).[结论]健肝散治疗CHB疗效好、安全、价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口服松龄血脉康胶囊;对照组16例,口服西比灵胶囊,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松龄血脉康治疗眩晕疗效显著,它能降低血黏度和血小板凝聚率,具有较理想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