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建立金线莲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基于化学计量学对比区分其7种常见混伪品(台湾银线兰、长片金线兰、滇越金线兰、丽蕾金线兰、血叶兰、斑叶兰、虎耳草),为其真伪鉴别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60 min,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0 μL。建立17批金线莲的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用于区分台湾银线兰、长片金线兰、滇越金线兰、丽蕾金线兰、血叶兰、斑叶兰、虎耳草共7种混伪品。结果 建立了金线莲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确定了16个共有峰(指认11个成分:槲皮素3,7-二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7-O葡萄糖苷、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水仙苷、紫云英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17批金线莲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85,7种混伪品与金线莲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8,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金线莲与混伪品的差异标志物为水仙苷,对差异标志物进行含量验证,金线莲中水仙苷含量(高于1 098.09 μg·g-1)显著高于其混伪品(低于379.96 μg·g-1)。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金线莲与混伪品的区分,水仙苷可以作为区分混伪品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常山胡柚皮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特征指纹峰成分与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常山胡柚皮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DPPH清除氧自由基能力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对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峰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推断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相关性。结果 胡柚皮提取物总黄酮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指纹峰成分(柚皮苷与新橙皮苷)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胡柚皮提取物中柚皮苷含量与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正相关(P<0.01),而新橙皮苷含量与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略呈正相关(P<0.05)。结论 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常山胡柚皮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分析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和台湾银线兰(Anoectochilus formosanus)的叶片在治疗肝纤维化疾病的作用机制差异,为分析两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其资源的精准利用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福建金线莲叶(the leaves of A.roxburghii,Arl)和台湾银线兰叶(the leaves of A.formosanus,Afl)的差异代谢物;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其差异代谢物治疗肝纤维化疾病的作用差异。结果 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初步得到Arl和Afl的46个差异代谢物,主要为黄酮类、糖苷类和甘油磷脂类等,其中有23种差异化合物具有潜在药用活性。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了23种差异化合物的759个相关靶点,与肝纤维化疾病的相关靶点进行映射,得到交集靶点249个,其中AKT1、STAT3、VEGFA等48个关键靶点被预测为治疗肝纤维化的主要差异靶点;作用靶点较多的关键差异化合物为Arl相比Afl含量较高的化合物,预示Arl中富含更多可以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化合物。GO富集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福建金线莲与台湾银线兰的差异成分参与治疗肝纤维化疾病的信号通路有所不同,VEGF信号通路为Arl相比Afl含量较高的差异化合物的主要差异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酶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为Arl相比Afl含量较低的差异化合物治疗肝纤维化疾病的主要差异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各差异成分与其对应的关键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本研究表明福建金线莲与台湾银线兰叶片中存在一些差异代谢物,预测了其治疗肝纤维化疾病作用机制差异,并初步验证了其作用靶点,为金线莲资源的精准利用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甘草浸膏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建立甘草浸膏的指纹图谱,并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3家企业的35批次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以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新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B和甘草酸6种成分为指标,采用Boston Green ODS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A)-0.1%甲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了甘草浸膏的多指标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建立了甘草浸膏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2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10个共有峰,35批样品相似度均>0.96,说明各批次甘草浸膏有较好的一致性;建立了6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全面评价甘草浸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华山参的UPLC指纹图谱,鉴别其正品和混伪品。方法 建立华山参的UPLC指纹图谱,对相似度进行分析,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对共有峰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标定出15个共有峰。华山参正品的相似度均在0.867以上,混伪品的相似度均低于0.555。30批华山参样品聚为3类,正品与伪品、主产地与非主产地华山参药材被显著区分,并筛选出4个差异性成分。结论 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能有效鉴别华山参及其混伪品,为华山参药材的质量评价和真伪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红燕 《中国药师》2012,15(2):268-269
摘 要 目的:测定鬼针草属6种药用植物多糖的含量,为鬼针草质量控制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6种药用植物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6种药用植物多糖含量差异显著,总多糖最高含量是最低含量的4~5倍。结论: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快速。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小花鬼针草和矮狼杷草的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橘叶U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质量评价,为科学评价各批次橘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qu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0.2%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26℃,检测波长为330 nm。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20批不同产地橘叶药材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20批橘叶的UPLC对照指纹图谱,标定27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分成4类,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验证且确定6个决定峰。结论 结合化学计量学和UPLC指纹图谱为建立全面有效的橘叶药材质量控制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超  陈科力 《中国药师》2015,(8):1256-1259
摘 要 目的: 建立滇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并与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指纹图谱,并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 滇丹参各样品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相似度高, 与丹参药材脂溶性成分的指纹特征峰组成基本一致, 但滇丹参中几个主要脂溶性有效成分的含量均低于丹参。结论: 滇丹参与丹参药材的脂溶性成分显示较高的相似性, 但其主要成分的含量比例显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雪菊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测定4种成分含量,评价不同产地雪菊质量。方法 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S-B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1;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为30℃;建立不同产地雪菊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值筛选指认主要差异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12批雪菊指纹图谱含21个共有峰,所有样品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0.942;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12批雪菊聚为3类;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一致,变量重要性投影值筛选的4个主要差异成分含量分别为马里苷40.05~61.25 mg·g–1,黄诺马苷7.44~19.82 mg·g–1,芦丁0.85~2.03 mg·g–1,绿原酸2.56~9.73 mg·g–1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与含量测定方法可靠、重复性好,为雪菊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肾衰宁颗粒的指纹图谱,并测定肾衰宁颗粒中3种有效成分(橙皮苷、丹酚酸B和大黄酚)的含量,为肾衰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unFireTM 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 ℃,建立肾衰宁颗粒的指纹图谱,并对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测定10批肾衰宁颗粒的色谱图,确立的标准指纹图谱上有22个共有峰,各批次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之间相似度均不小于0.90,相似度良好。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可靠,适用于肾衰宁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含量测定,为肾衰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近红外分析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对金线莲及其近缘品进行判别分析,进一步构建金线莲多糖含量快速预测模型。方法 采集金线莲药材及其近缘品台湾银线兰、血叶兰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以分类准确性为指标优选光谱预处理方法,分别对比决策树、K-近邻算法、随机森林,偏最小二乘回归判别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等有监督模式识别算法对样品的分类效果,优选最优算法建立定性模型。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合苯酚硫酸法测定76批金线莲多糖的含量,分别应用支持向量机、极限学习机、决策树、随机森林、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等6种不同化学计量学方法关联金线莲多糖含量与近红外光谱,优选定量算法;经光谱预处理和波段选择,基于连续投影算法筛选波段变量数优化并建立金线莲多糖定量模型。结果 以SNV+SG+2ndD为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的近红外光谱判别分析模型分类准确性最高;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算法结合混淆矩阵和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模型性能均较优。此外,金线莲近红外原始光谱经SNV+SG+2ndD预处理,以7 000~4 000 cm-1为建模波段,变量数为97,应用连续投影-偏最小二乘构建的定量分析模型准确度较其他算法最高,为0.992。模型的校正集误差均方根为0.625,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93,验证集误差均方根为0.767,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992,预测偏差为8.467,预测集相对偏差<10%。结论 所建立的近红外支持向量机定性和连续投影-偏最小二乘定量模型准确、可靠,可鉴别金线莲真伪以及测定多糖含量,为实现金线莲质量的快速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金线莲及其混伪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金线莲及其混伪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线莲及其混伪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12批金线莲总黄酮含量在3.89~15.17 mg/g之间,其中广东清远的野生金线莲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5.17 mg/g;13种混伪品的总黄酮含量在3.66~21.96 mg/g之间,其中野生斑叶兰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1.96 mg/g。结论 金线莲及其混伪品中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金线莲来源于兰科开唇兰属植物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Lindl.,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浙江、江西等地。金线莲多糖作为其主要成分,具有抗糖尿病、保肝、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其主要通过抗氧化、调节脂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等发挥作用。就金线莲多糖的上述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其后续的制剂开发、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别建立羌活与宽叶羌活的GC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为羌活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成分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有效可靠方法。方法:采用GC、HPLC色谱法分别建立羌活与宽叶羌活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软件,综合GC、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对222批样品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成分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建立的GC指纹图谱结果显示,羌活共有峰有10个,宽叶羌活共有峰有12个,二者共有成分有9个。HPLC指纹图谱结果显示,羌活共有峰有9个,宽叶羌活共有峰有7个,二者共有成分6个。其中,羌活醇与异欧前胡素在羌活和宽叶羌活中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GC和HPLC指纹图谱结果均显示,222批样品中有7批伪品,有21批宽叶羌活样品,有118批羌活样品,有76批含有两种基原羌活的样品,二者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气相及液相指纹图谱能有效区分羌活的基原与真伪,并能够有效表征药材的质量优劣,可为羌活的整体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西壮药材质量控制现状,以传统壮药玉叶金花为例,探讨壮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文献考证、实地调研、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等方法对壮药材及其近缘品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玉叶金花在广西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主要用于清热除湿;通过和同属药材对比研究,建立专属性强的性状、显微、薄层鉴别、含量测定和HPLC特征图谱,使玉叶金花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本研究为壮药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为壮药的有效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云芝胞内糖肽的游离糖和水解单糖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方法 游离糖测定以水为溶剂超声提取后PMP衍生化,水解单糖测定酸水解后PMP衍生化,采用HPLC对来自不同企业的云芝胞内糖肽原料、中间体的游离糖和水解单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探讨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云芝胞内糖肽差异性。结果 2种方法均通过方法学验证;不同企业的样品分别聚类,有3种游离糖和2种水解单糖对云芝胞内糖肽的质量差异贡献较大。结论 建立的分析方法可有效用于云芝胞内糖肽中游离糖和水解后的单糖的测定和指纹图谱研究,采用的化学计量学研究方法对云芝胞内糖肽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续断炮制时间、饮片色度值与U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续断饮片UPLC指纹图谱,监测酒续断、盐续断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分光测色仪对续断不同炮制品炮制过程中饮片色度进行客观量化,运用SPSS 20.0、SIMCA 14.0软件分析炮制时间与饮片色度值和指纹图谱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 酒续断、盐续断炮制过程中,饮片粉末颜色加深,粉末色度值(L*b*E*)值均降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饮片炮制时间与饮片色度值和指纹图谱之间呈显著性相关。结论 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结合续断炮制品色度作客观判别分析,为更好地规范酒续断、盐续断炮制工艺及全面评价饮片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