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方法:分析2011年1-12月应用静脉留置针的40例危重精神病患者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40例患者中,38例为1次穿刺成功,2例为2次穿刺成功。留置时间为3~7d。未发生与留置针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精神病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并且患者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穿刺留置管术在肿瘤晚期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玉婷 《广西医学》2003,25(2):294-295
我科 2 0 0 2年收治 1 5例肿瘤晚期患者 ,病情危重 ,周围血管难寻 ,穿刺不易成功 ,经选取用深静脉穿刺留置管术 ,同时加强护理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例 1 5例 ,均为肿瘤晚期恶液质患者 ,男 1 1例 ,女 4例 ,经浅静脉穿刺失败后 ,改选用深静脉穿刺留置管术 ,其中 9例采用锁骨下静脉 ,6例采用股静脉。1 .2 方法 :(一 )体位与穿刺点 :股静脉穿刺留置管术取仰卧位 ,下肢伸直外展外旋 ,股三角区股动脉搏动点内侧 0 .5 cm处为穿刺点( 1) 。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管术取平卧位 ,双肩下垫一软枕 ,使肩高头低 ,面部转向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浅静脉留置针预防并发静脉炎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我科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发静脉炎的几率和相关因素,根据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88例患者中,在置管36 h后,3例(3.4%)患者发生静脉炎,在置管48h后,4例(4.5%)患者发生静脉炎,在置管72 h后,10例(11.4%)患者发生静脉炎,导致静脉的发生的因素分别是穿刺部位的选择不当、穿刺操作不符合规定、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过长、患者自身因素、药物因素及封管技术因素.结论:为预防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式,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浅静脉留置针能够安全、有效的被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静脉套管针在儿科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临床上,头皮静脉穿刺1次成功很难达到100%,特别是婴幼儿及长期住院的患儿,静脉穿刺往往成为儿科护士的一大难题。为减少患儿反复多次穿刺的痛苦及减少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更为了抢救危重患儿的方便,我科自2003年开始推广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截止2006年2月共有1000例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丽萍 《黑龙江医学》2011,35(9):719-720
目的 总结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0-03~2010-10间,132例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穿刺失败者3例(2.3%),1次穿刺成功率为97.68%.本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加强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呼吸内科危重病人抢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对52例呼吸科危重病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进行观察。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抢救危重病人中,快速静脉给药,静脉穿刺时间及成功率明显优于周围静脉穿刺及其它深静脉置管。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呼吸科危重病人抢救中应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项必不可缺的治疗方法,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护理操作.对于长期输液且周围血管穿刺困难的病人或急危重病人,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既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穿刺静脉,又可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对164例脑肿瘤围手术期住院病人进行了浅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翠枝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5):480-480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应用安全方便,近年来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既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而且对一些危重患者的抢救有很大优势。现将我科2005年对78例住院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主要操作方法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美芬  周月琼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1765-1766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应用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可行程度。方法:在264例危重患者中,实验组146例,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对照组118例,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然后比较其穿刺成功率、保留时间、液体流速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具有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液体流速快及静脉炎发生率低的特点,能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很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套管针行股静脉穿刺后留置,与深静脉放置PICC管相比,费用低,操作方法简单,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可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我科自2002年8~12月,利用套管针行股静脉盲穿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9例,均为先行周围血管穿刺 1~4次失败后1次穿刺股静脉成功。现将操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和采取相关措施介绍如下。1 常见问题1 1 穿刺部位选择困难 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股动脉不易扪及,股静脉穿刺部位不易确定。1 2 穿刺成功不易判断 患者因血循环衰竭,穿刺成功后可能不见回血。1 3 套管针不易固定 因受下肢活动和阴毛的影响,用常规方法固定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急诊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减少了患者的穿刺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然而我们发现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针芯全部拔出后采集血标本溶血率较高。为此,本文观察比较了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针芯拔出1/3~1/2后连接采血器采血的方法与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针芯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A组患者施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建立静脉通路,同时予以外周浅静脉置管留置针或普通针头输液;B组患者均以外周浅静脉置管留置针或普通针头输液。结果: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组(A组)抢救成功25例,成功率86.21%;普通外周静脉建立静脉通路组(B组)抢救成功20例,成功率68.97%。两组抢救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建立静脉通路对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压力可控止血带联合微量泵,经足背浅静脉穿刺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下,对足背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间8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足背浅静脉溶栓过程中,足部留置针的穿刺、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8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经足背浅静脉持续泵入尿激酶溶栓,肝素钠抗凝治疗,压力可控止血带阻断浅静脉。其中发生套管堵塞3例,液体渗漏10例,局部静脉炎6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足部肿胀,经患肢持续溶栓抗凝治疗,留置针可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负荷,保障有效的治疗。但规范的操作,及时的观察和护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静脉采集血标本是最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 [1 ] ,传统的静脉采血法是用直接针头连接干燥注射器 ,依静脉注射法于四肢浅静脉中抽取标本 ,临床上在上述方法失败后通常选择股静脉穿刺采集 ,这种方法操作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且拔针后按压时间长 ,我科于 1999年开始采用头皮针连接干燥注射器 (或一次性注射器 )行四肢浅静脉采血 (简称头皮针静脉采血法 )代替股静脉采血 5 7例 ,推广应用于危重病人 2 1例 ,合计 78例 ,操作简便 ,成功率高 ,而且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999年 1~ 12月 ,我科共采用头皮针静脉采血 78例 ,年…  相似文献   

15.
漆怡红  易启连  黄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1012-101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 236例住院手术患者采用肢体浅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方式建立静脉通路。结果 1 236例手术患者浅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手术过程中再次穿刺率为零,手术结束后留置针顺利带回病房继续输液。结论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能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及时迅速补液及扩容,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静脉套管针与深静脉置管是临床上用于病情危重、变化快的患者补液、改善体液灌流情况、纠正电解质紊乱最常用的静脉保留液路的方法。我们对围手术期的患者实施穿刺静脉套管针留置的 5 8例 ,实施深静脉置管的 49例 ,并对留置效果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1 穿刺及保留方法1.1 静脉套管针穿刺时一般选用粗直、位置暴露的大静脉(如大隐静脉 )。常规消毒 ,扎止血带 ,持套管针两翼 ,绷紧皮肤 ,呈 15~ 30°进针 ,见回血后将针芯轻缓抽出 ,固定两翼 ,按压穿刺点上方 6~ 8cm处 ,连接备好的输液器 (或接三通管后再连接输液器 ) ,专用敷料贴固定套管针…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在操作前进行血管的穿刺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浅静脉及深静脉的选择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以使其能够得到安全及舒适的护理。本文对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时,穿刺血管的选择及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医护人员已充分认识到了静脉留置针的优越性,如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工作量、避免反复穿刺及便于抢救、护理等。如何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就操作方法与技巧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150例,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45-78岁。统一采用威海洁瑞公司生产的一次性Y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运用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输液在临床急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优越性.方法 使用BD留置针对85例急危重患者建立颈外静脉通道输液抢救治疗.结果 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于急危重患者中,保证了及时给药.提高了抢救效率.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成功率高,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值得在危重患者急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静脉及时给药是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之一。危重病人常因脱水、休克、血管硬化等因素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在抢救危重病人中选用了BD公司研制的第 4 代留置针即 Intima Ⅱ单翼族头皮式留置针施静脉给药。它较第一代直型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且操作简便易行,有效静脉通路建立及时,给药迅速,达到理想的抢救目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重症病人抢救中,实施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下称置管)93例,年龄10~82岁。其中骨外科 18 例,泌尿外科 21 例,普外科45例,神经外科9例。其操作方法是:备Intima Ⅱ型头皮式留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