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替可胶囊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片,1 g/m~2,2次/d;同时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安替可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9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0.48%,临床获益率(CBR)为71.43%;治疗组ORR和CBR分别为61.90%、90.48%,两组ORR、CB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80.95%和95.24%,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2和MMP-9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两项指标降低的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低于对照组的54.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替可胶囊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力欣胶囊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86例,分成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必要的化疗和碘油栓塞治疗,1次/周,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康力欣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免疫功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1.86%,临床获益率(CBR)为74.42%;治疗组ORR为65.12%,CBR为90.70%,两组ORR、CB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74.42%和93.02%,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变化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的更显著(P0.05)。结论康力欣胶囊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肝细胞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在临高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必要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醋酸甲地孕酮片,16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观察生存质量的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3.18%,临床获益率(CBR)为70.45%,治疗组ORR为65.91%,CBR为88.64%,两组ORR、CB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75.00%和9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癌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榄香烯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蕲春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0.6 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消癌平注射液,4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其中3周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改善率,比较两组CD~(3+)、CD~(4+)和CD~(4+)/CD~(8+)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2和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43.90%,临床获益率(CBR)75.61%,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65.85%,临床获益率(CBR)92.68%,两组ORR、CB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80.49%、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增高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MMP-2和MMP-9水平均比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低的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榄香烯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0.4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0.6 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500 m L中,1次/d,连续使用21 d。以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38.5%、61.5%,临床获益率(DCR)分别为61.5%、8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卡氏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ECOG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ALB)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治疗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安全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进行治疗的7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第2天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5 mg/(kg·d),持续时间90 min以上,1次/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华蟾素胶囊,0.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过8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细胞因子水平、肿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为37.84%,临床获益率(CBR)为70.27%,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54.05%、89.1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72.97%,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1.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骨桥蛋白(OP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199(CA199)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8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于1~14 d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0.4 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中,1次/d,14 d为1个疗程,休息14 d进入下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疼痛缓解情况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抗肿瘤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31%、32.81%,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9.38%、79.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后,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为48.44%,显著低于治疗组的65.63%(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56.25%和78.13%,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升高,治疗组γ-干扰素(IFN-γ)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IFN-γ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94%,显著高于治疗组的46.8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索拉非尼片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较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与索拉非尼联合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11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2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槐耳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AFP)和白蛋白(ALB)水平,KPS和IBI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6.43%,临床控制率为64.28%,1年生存率为57.14%,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68.42%,临床控制率为87.72%,1年生存率为77.19%,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AFP和AL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VEGF、AFP和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IBI评分显著降低(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KPS评分和I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4%,显著高于治疗组患者的5.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安替可胶囊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治疗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1 000 mg/m~2,1次/周,连续治疗3周,休息1周,同时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80 mg/m~2,1次/d,连续治疗3 d,间隔3周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饭后口服安替可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242)、α-L-岩藻糖苷酶(AFU)、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桥蛋白(OPN)、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ORR和CBR分别为41.86%和72.09%,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69.77%和86.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FP、CEA、CA242、AFU、VEGF、OPN、sIL-2R、HIF-2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替可胶囊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显著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入组者依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片,1 250 mg/m~2,2次/d,治疗2周,停药1周,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斑蝥胶囊,0.75 g/次,2次/d,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肿瘤标志物、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ORR)分别为23.33%、50.00%,临床受益率(CBR)分别为53.33%、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糖链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糖链抗原242(CA242)水平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认知、情绪、角色和社会功能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67%、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180 mg/m2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中,1次/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香菇多糖注射液,2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8.65%、70.27%,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70.27%、9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存质量总改善率为72.9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均下降,而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西黄胶囊联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每21天给予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西黄胶囊,4粒/次,2次/d。21 d为1个治疗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KP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0.00%、74.29%,疾病控制率(CBR)分别为74.29%、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KPS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CA-199和C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白细胞计数下降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晚期结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疼痛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节风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6年9月在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46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成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餐后30 min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85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肿节风注射液,4 m L/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和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39.13%、47.83%,均显著低于治疗组的65.22%和78.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9.57%和91.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S100A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均显著降低,而IL-1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节风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眼科诊治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患者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6.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视力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好转,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能够有效改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和血浆黏度,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参莲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和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选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化疗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85 mg/m2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第1、2天静脉滴注注射用亚叶酸钙,200 mg/m2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滴注完成后静脉推注氟尿嘧啶注射液,4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 mg/kg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参莲胶囊,6粒/次,3次/d。两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生存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CBR)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降低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胃癌抗原(CA724)水平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CA199、CEA、CA7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莲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和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骨胶囊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7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骨化三醇软胶囊,0.25μ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护骨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9.2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1.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髋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均增加(P<0.05),且治疗组髋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BAP和IGF-I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P和IGF-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骨胶囊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增强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缓解疼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愈胶囊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收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80mg/m~2,1次/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艾愈胶囊,3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卡式功能状态(KPS)评分、生活质量(QDL)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ORR)分别为56.00%、72.5%,疾病控制率(CBR)分别为78.00%、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QDL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KPS评分、Q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199(CA199)、糖蛋白125(CA125)和糖蛋白153(CA153)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愈胶囊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卵巢癌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康婷  刘敏  鲍慧  段伟  孙晓东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980-1984
目的观察仙蟾片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在第1、8天静脉注射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1 g/(m~2·d);同时于第1~5天静脉注射顺铂氯化钠注射液,20 mg/(m~2·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仙蟾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21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61.40%、82.46%,治疗组的ORR和CBR分别为77.19%、85.96%,两组OR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g G、Ig A、CD~(3+)、CD~(4+)和CD~(8+)等免疫功能指标显著降低,而治疗组上述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则明显增高,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CEA、CYFRA21-1和SC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蟾片联合GP化疗方案可有效提高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