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1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谭瑞明 《当代医学》2009,15(7):43-44
目的探讨内镜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疗效及价值,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对122例胃黏膜垂症患者行内镜下微波电凝灼除治疗。结果122例中临床症状消失96例,明显减轻16例,有效率92%。术中、术后均无出血、穿孔、疤痕等,术后4周胃镜复查,被灼除部位有轻度浅溃疡者12例,经抑酸抗疡治疗2周愈合。结论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波凝固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胃黏膜脱垂患者,其中采用微波凝固术治疗轻度胃黏膜脱垂38例、中度胃黏膜脱垂72例、重度胃黏膜脱垂22例。术前常规化验肝功能、血小板、凝血系列、心电图;术后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药物、抗生素及止血药治疗;术后行临床症状随访和胃镜复查。结果:微波凝固术治疗胃黏膜脱垂轻度有效率为100%,中度有效率为96%,重度有效率为75%,132例病例治疗中均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波凝固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但术中应避免造成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并注意术后处理及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钛夹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重度胃黏膜脱垂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53例经胃镜确诊的重度胃黏膜脱垂症患者采用钛夹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并分别于术后4周、8周行临床症状随访和胃镜复查。结果:53例患者治疗成功率100%,4周有效率98.1%,8周有效率100%,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钛夹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胃黏膜脱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镜下高频电切治疗胃粘膜脱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3例胃镜诊断为胃粘膜脱垂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结果:总显效率为86.8%;并发症:术中出血1例,无术后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发生。术后4周胃镜复查,被切局部糜烂12例,浅溃疡形成8例,经继续抑酸治疗4周后胃镜复查,创面愈合。结论:胃镜下高频电切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胃粘膜脱垂症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高频电切术治疗胃粘膜脱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674例胃粘膜脱垂症的病历资料。结果:674例病例中临床症状消失581例,明显减轻93例,总有效率为100%,术中、术后均无心跳呼吸骤停、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无痛胃镜高频电切治疗胃粘膜脱垂症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胃黏膜脱垂患者行胃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引起症状的小段脱垂胃黏膜。结果临床症状结合内镜下及X线下表现,本组患者治愈36例,治愈率85.71%;5例患者腹痛,上腹不适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97.61%。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6.2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创口迟发性出血。结论经胃镜下行高频电切除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确切,创伤轻微,安全性好;术中正确的切除方法,术后严密观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高频电圈套切除法在胃黏膜脱垂中的应用(附9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电圈套切除法治疗胃黏膜脱垂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确诊的90例胃黏膜脱垂患者在胃镜下应用高频电圈套切除法治疗。术后行饮食管理,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治疗4周,抗生素治疗5d,术后6周干胃镜复查。结果:90例患者经96次切除,其中80例脱垂1条患者经1次切除,2条以上患者有6例行第2次切除,切除成功率100%。术后均有上腹疼痛;出血2例,无穿孔发生。临床冶愈82例(91.1%),显效6例(6.7%),无效2例(2.2%)。结论:高频电圈套切除法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肯定、安全、并发症少、简便、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射频电凝术对胃黏膜脱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胃黏膜脱垂症病例230例,并进行分类,其中轻度97例、中度105例、重度28例。采用射频电凝术治疗后分别于6个月、1年后行临床症状随访和胃镜复查。结果:射频电凝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射频电凝术治疗胃黏膜脱垂效果彻底、安全、高效、可靠,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剑 《当代医学》2014,(32):54-55
目的分析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陕西省澄城县医院收治的胃黏膜脱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加=36)和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微波点灼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微波片灼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4%,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率80.6%,总有效率97.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显著低于对照组(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安全有效,其中点灼法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0.
胃黏膜脱垂症是胃镜检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常会被胃镜检查医生忽略,使部分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胃黏膜脱垂症指因异常松驰的胃窦黏膜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的类似粗黏膜皱襞样的异常黏膜隆起[1].在发生水肿或合并溃疡以及胃炎症纤维性息肉时,脱垂黏膜体积增大,引起部分或完全性幽门梗阻,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胀满、嗳气、上腹部灼痛、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我们经过微波凝除脱垂黏膜后,病人全部症状迅速缓解或消失,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无效的胃粘膜脱垂症患者内镜微波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4例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胃粘膜脱垂症患者给予胃镜微波治疗。术后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s)、胶体铋剂(CBS)治疗2周。全部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临床症状随访争复查胃镜以观察微波治疗效果。结果微波治疗随访症状缓解显效率为87.50%,总有效率为95.83%;胃镜复查病变消失显效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内镜微波治疗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经内镜活检孔插入微波导线,电极头紧贴病灶进行凝固治疗至病灶"熨平",术后控制饮食并口服药物2~3周,4~8周后复查胃镜观察疗效[1]。结果:112例病人一次性治愈者107例,5例经2次治疗完全治愈。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操作便捷,是当前治疗疣状胃炎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镜下探条扩张治疗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活检孔将导丝通过狭窄部至胃腔深处,沿导丝送入扩张器,依次增加扩张器的直径,将狭窄处扩张,术后观察6~8 h,如无不适,可常规给予抑酸治疗,酌情用粘膜保护剂、消炎止血等治疗。结果526例患者中,治疗前吞咽困难1级16例,2级104例,3级349例,4级57例。治疗后,445例吞咽困难降至0级,44例吞咽困难降至1级,随访3个月,症状无复发,视为有效,占93%;37例吞咽困难始终不能降至1级而放弃扩张治疗,视为无效,占7%。结论胃镜下探条扩张治疗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胃镜引导下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电子胃镜导引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胃间质瘤患者在胃镜引导下利用腹腔镜成功切除,肿瘤切除完整,边缘周围无残留。手术切口长约3~6 cm,手术时间40~110 min,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5 d。随访3~36个月,未发生复发或转移。结论单纯腹腔镜下难以定位的胃间质瘤,可以在电子胃镜引导下进行手术,并且可以使切除范围更加精确完整,避免切除过多正常胃组织和肿瘤残留。  相似文献   

15.
逆行性胃黏膜脱垂的内镜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逆行性胃黏膜脱垂的内镜特征.方法:对7 564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结果:发现逆行性胃黏膜脱垂225例(2.97%),其中合并食管炎85例(37.78% ),慢性浅表性胃炎158例(70.22%).结论:逆行性胃黏膜脱垂易误诊为食管裂孔疝;其胃镜下特征性表现为当患者腹压增加时胃黏膜向食管腔内突出,腹压减轻胃黏膜自行返回至胃腔,齿状线无移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纤维胃镜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急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9例消化道异物患儿选用纤维胃镜检查取出异物。结果179例消化道异物全部成功取出,术中无出血、窒息、黏膜明显损伤、穿孔等。胃镜下可见5例存在轻度的消化道黏膜损伤,其中局部的黏膜少量新鲜出血2例,糜烂2例,黏膜咖啡点、胃液呈淡咖啡色1例。结论应用纤维胃镜急诊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胃尔康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1)临床研究 :选择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异型增生患者 ,服用胃尔康颗粒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实验研究 :大鼠以酒精、去氧胆酸钠、氨水建立CAG模型后 ,随机分为胃尔康高剂量组、胃尔康低剂量组、叶酸组和模型组 ,观察胃粘膜炎症和萎缩情况。结果 :(1)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8 95% ,对萎缩总有效率68 42% ;肠腺化生总有效率78 95% ;6例异型增生患者在治疗后全部逆转。(2)胃尔康高剂量组、胃尔康低剂量组、叶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各组之间大鼠胃粘膜炎症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5)。模型组大鼠胃粘膜萎缩程度较正常组严重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胃尔康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叶酸组大鼠萎缩程度较模型组减轻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 01,P<0 05)。结论 :中药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并能改善和逆转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萎缩程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内镜对20例胃粘膜脱垂患者进行微波治疗术,结果显效18例,占90%,有效2例,占10%,未发生并发症,本文主要介绍经内镜微波治疗胃粘膜脱垂的方法及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