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的百年中 ,医学的进步是巨大的。本文简要回顾过去百年中最重要的医学发展。这些发展都不是孤立的事件 ,而是一系列大大小小进步构成某一领域知识的整体。这是医学科学进步的途径。科学技术是医学进步的基础。 2 0世纪科学的进步改变了临床医学。在 2 0世纪初期 ,医生诊断和治疗手段都很有限。诺贝尔科学奖反映了 2 0世纪以来有关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许多诺贝尔奖的获奖项目对医学的进步有重大的影响。本文选择过去百年中最重要的医学发展 ,大致按年代的次序介绍。1 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阐明近百年来 ,解剖学和生理学有许多新的研…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 5 0年中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推动了胃肠病学的进步 ,革新了胃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此新千年之际 ,Cappel等[1,2 ] 列举了近 5 0年来 5 0项标志性的发现 ,征求了若干著名专家的意见。投票结果惊人地一致 ,只有 6项有较大的分歧。这些新的发现都经过发现者 (个人或一组人 )百折不挠的辛勤努力 ,也是这些发现者的智慧。这些新发现在实践中经受检验 ,继续改进 ,和推广应用。回顾这段历史 ,有助于我们借鉴世界上医疗进步的成果 ,提高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一、诊断性胃肠内镜1.光学纤维胃镜2 .经口的胃和小肠黏膜活检器3.…  相似文献   

3.
1 最新重要信息聚焦 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发现者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病毒系反转录病毒感染调控专业教授Barre—Sinoussi和法国巴黎世界艾滋病研究和预防基金会名誉教授Montagnier因共同发现HIV,最近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4.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2):804-804
据 2 0 0 2年 10月 9日,2 0 0 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 ,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基因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对它们的研究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 ,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 ,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 ,犹如秋天片片树叶的凋落 ,所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早在 2 0世纪 60年代初期 ,科学家就开…  相似文献   

5.
<正>距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首次被发现和分离已经30年了,发现者Warren和Marshall也因此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对临床诊治最为重要的首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而在临床常见的慢性胃炎中,Hp的作用也极为重要。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在Hp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前言——衰老与抗衰老研究的新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对自身衰老的认识和抗衰老的探索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课题 ,由于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 ,长期以来这一学科的发展十分缓慢。 2 0世纪 ,随着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近代医学的发展 ,人们对衰老科学的了解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 ,这些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适应人们对抗衰延寿的需要。进入 2 1世纪后 ,人类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许多国家 (包括我国 )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 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的 10 %以上。目前 ,我国老年人已达 1亿 3千多万人 ,这些老年人 (包括一部分中年人 )受到衰老的严重困扰 ,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在本期杂志中发表了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应当引起我们呼吸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我们都还清楚地记得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在 2 0世纪 4次世界性的大流行 ,对全球造成的负担是巨大的。什么时候将会爆发下一次大流行 ,估计它总是会来临的 ,一旦来到 ,将是我们每一位临床工作者都要面对的挑战。我们必须问自己 ,是否准备好 ?从1918年 ,2 0世纪第一次大流行以来 ,对流感病毒的特性 ,流感的诊断手段 ,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方面都有很显著的进步 ,我们是否了解 ?此草案十分简洁扼要地介绍了…  相似文献   

8.
我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发展30年回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血管流行病学是心血管病学和流行病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起始于 2 0世纪 30年代 ,成熟于 5 0~ 6 0年代。近 2 0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大大推动了心血管流行病学的发展 ,该门学科已成为研究心血管病发生、发展和控制的前沿学科。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由于持续的和平发展时期和医学的巨大进步 ,许多过去猖獗一时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人类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 ,心血管病的危害相对和绝对地显得日益突出。 2 0世纪5 0~ 6 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出现了人群心血管病的大流行。在这些国家心血管病死亡已占总死因之…  相似文献   

9.
全国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研讨会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 ,为了适应 2 1世纪科学技术和医学事业的发展 ,改革医学院校寄生虫学教学 ,2 0 0 0年 8月 2 0日至 2 3日 ,全国寄生虫学教学研讨会在河北承德医学院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 19个省、市、自治区 32所医学院校的 5 1名代表。其中 ,高职 36人、中职 11人、助教 4人 ,老中青欢聚一堂 ,共商寄生虫教学改革大计。哈尔滨医科大学徐之杰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薛采芳教授、同济医科大学李雍龙教授分别主持会议 ;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分会副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陈佩惠教授…  相似文献   

10.
边广庆 《山东医药》2008,48(18):107-108
全球约有6 700万人患青光眼,其中约有一半的患者未能得到早期诊断,致使青光眼成为全球第2位的致肓性眼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眼科领域借助高科技的发展,开发和利用了许多新的仪器设备,使青光眼的诊断技术越来越先进.现将青光眼诊断新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心脏的电活动和机械作功是心脏电生理学研究的两个方面 ,而细胞膜离子通道与离子流则是心脏电生理学的基础。细胞电生理学是利用电学或电子学方法测量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生物电信号以揭示细胞生理过程的学科 ,是临床电生理学的延伸和发展。现代细胞电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膜片钳技术 ,该技术由电压钳发展而来 ,于 1 976~ 1 981年间由两位德国细胞生物学家ErwinNeher和BertSakmann开创 ,它确切地证明了离子通道的存在及其活动 ,对于细胞生物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 ,二人也因此获得了 1 99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50余年前我国科学家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完成了人类首次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这一壮举.但因多种原因却痛失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最佳机会.如果我国在50余年前就能获得首个诺贝尔奖,对我国科学发展以至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的诊断至今还有许多困难,据统计在临床确定诊断时,85%以上已有转移,因此5年生存率不到2%。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许多新的诊断手段,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不少进步。常用的检查有B超、CT、ERCP,以及内窥镜引导下的B超和B超引导下的胰腺穿刺等,这些检查手段对胰腺癌的诊断是有帮助的。然而,要达到早期诊断,仍有一些问题。最近,核磁共振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肿瘤的诊断,据报道比通常CT的分辨率高。但是,临床上实际应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从临床到亚临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肝癌 (肝癌 )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死亡之顺位中仅次于胃癌占第二位。肝癌的诊断曾经有过一个相当长的、可称为“黑暗时期”的过程。 70年前 ,德国曾有报道肝癌患者的生前确诊率仅约 30 %。到了 2 0世纪 6 0年代末估计肝癌患者生前确诊率仍不超过 5 0 %。 2 0世纪 70年代初 ,甲胎蛋白 (AFP)检测用于临床 ,肝癌的诊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基本上 ,只要作AFP检测 ,肝癌中的近 70 %即可获确诊。近 2 0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肝癌的诊断更日臻完善。一、肝癌的定性诊断症状、体征本是疾病诊断的基础 ,然而肝癌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发性心房颤动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首先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p),并获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2005年,Montenero等在Heart杂志上发表科学信件,首次提出慢性Hp感染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导致特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新的危险因素。本文旨在观察Hp感染与特发性房颤发病是否有关和房颤患者是否存在一种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6.
Hu Z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1):723-724
神经科是内科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于神经系统功能的独特性 ,它作为一门临床学科 ,牢固地建立在神经解剖学、生理学与病理学的基础之上。至今它仍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近来 ,由于边缘学科兴起 ,特别是CT、MRI及介导诊治技术的发明 ,对神经科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 ,用于神经科的诊治手段已经是今非昔比。尽管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 ,临床实践仍然是神经科医生的根本任务。临床医生要善于应用前人创造的、有坚实理论基础并经过历史考验的诊断神经疾病的方法 ,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然后才能有效地结合新知识新…  相似文献   

17.
在医学的发展历程中,各种疾病都经历了从一无所知到全面了解的过程。在过去,对一种疾病的认识了解可能需要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理论方法的进步,这个过程被大幅缩短,许多种疾病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被治愈和攻克。但是,对于一些棘手的疾病,现代科技仍束手无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烟雾病是一种年轻的疾病,因为从其首次报道到现在仅仅经历了50多年。虽然近年来烟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阐明,诊断标准难以统一,而且尚未找到根本性的治疗方法,留给我们许多有待探索的领域。本期杂志刊登了几篇有关烟雾病临床和影像学方面的文章,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重视,以推动烟雾病的进一步研究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微扫视的神经基础、生理效应以及与认知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有了重要发现。微扫视研究已成为视觉神经科学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微扫视不仅是认识视觉本质的一种工具,而且对于弱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微扫视的神经生理学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医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从最初的灾祸不断、无药可治;至流行病肆虐、寻药试治;到慢性病为主、以药防治;再到肿瘤高发、靶向治疗;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医药的印记。特别是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James P. Allison和Tasuku Honjo分别发现了CTLA-4和PD-1,为肿瘤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揭开可肿瘤免疫治疗的序幕,此后,CTLA-4抗体ipilimumab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心脏电生理监测技术飞跃发展,特别是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技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为介入心脏病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它使心脏电生理导管介入技术从单纯诊断进入到诊断与治疗融合于一体的高新科技时代。许多临床上长期以来难于解决的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问题已经取得可喜的突破,已成为与药物、外科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同时.从射频消融治疗中获得的大量新的电生理资料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电生理学和心律失常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