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医学又称为面瘫或吊线风,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表情肌瘫痪,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笔者从1988~2004年采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面神经麻痹也称Bell麻痹,或面肌瘫痪。其主要临床症状是一侧(极少数为双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前额皱纹消失、鼻唇沟平坦,眼睛不能闭合,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不能做皱眉、耸鼻、鼓腮、闭眼等动作。笔者自2004年12月~2007年6月应用平衡针刺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科较常见的疾病,起病突然,与病毒感染和中毒有关,为面神经乳突管部发生水肿、非化脓性炎症反应,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均可发病。主要以面部一侧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前额皱纹消失、面部表情肌瘫痪、眼裂扩大等)为典型特征~([1])。本文采用中药正(口呙)方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面神经麻痹6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本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系面神经管内或茎乳突孔出处炎症压迫所致的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多为一侧发病,两侧发病者少见[1];本病例为临床少见的双侧Bell麻痹患者,经针、灸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围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Bell)麻痹,系临床上常见病,表现为口眼歪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等一系列症状,笔者自1994年来治疗本病127例,其中应用磁极针治疗80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27例患者,均是门诊病人,随机分成二组,磁极针治疗组80例,普通毫?..  相似文献   

6.
刘继刚 《江西中医药》2007,38(10):26-26
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即口眼歪斜,属中医中风病(中经络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焦树德教授经验方正颜汤为主方,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病分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两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面神经炎所致,系指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中枢性等神经麻痹为脑部疾病所致,仅限于下面部表情肌(口角歪斜,鼻唇平坦)麻痹,而上面部表情肌运动(闭眼、皱额、蹙眉)则正常,且多伴有肢体瘫痪,二者均...  相似文献   

8.
刘家瑛  蒋达树 《针刺研究》1992,17(2):85-86,89
<正>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基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炎症所致一侧面部表情肌的瘫痪,亦称Bell’s麻痹。是因面部感受风邪,致使风邪中于经络而引起面部肌肉瘫痪的病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以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若治疗不当,可遗留面部肌肉瘫痪、痉挛或联带运动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 ,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 ,以春秋季多见 ,其主要症状为面部表情肌瘫痪。从 2 0 0 0年以来 ,笔者采用针刺、TDP照射及针刺加TDP照射的治疗方法 ,分3组对周围性面瘫进行疗效观察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 0例面瘫患者中 ,男 6 8例 ,女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面神经麻痹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面神经麻痹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经过神经节甘酯钠与针灸方法联合治疗,总有效率93.8%。结论早期将神经节甘酯钠与针灸方法联合起来治疗,可缩短疗程,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2.
樊世英 《河北中医》2010,32(5):732-73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指茎乳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急性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病变侧的面部表情肌瘫痪。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1]。2009-01—2009-12,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7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由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纤维和中间神经两部分组成,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当一侧皮质脑干束损害时,面上部肌肉并不麻痹,仅面下部肌肉麻痹,称为中枢性面瘫。当面神经核或其周围的面神经受损时,出现整个半侧面肌瘫痪,称为周围性麻痹。本文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进行讨论。笔者自1992年以来,治疗19例此病,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治疗面瘫患者19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在22岁至53岁之间;病程10天以内的13例,20天以内的3例,30天以内的2例,3个月以内的1例。治疗时间最短的5天,最长的30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面神经麻痹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面神经麻痹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经过神经节甘脂钠与针灸方法联合治疗,总有效率93.8%。结论早期将神经节甘脂钠与针灸方法联合起来治疗,可缩短疗程,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面神经麻痹的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面神经麻痹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经过神经节甘脂钠与针灸方法联合治疗,总有效率95.7%。结论:早期将神经节甘脂钠与针灸方法联合起来治疗,可缩短疗程,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6.
樊明法  樊蓉  樊娒 《世界中医药》2009,4(6):330-333
面瘫是一组面部表情肌单侧或双侧瘫痪、麻痹的疾病,早在1979年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43种适宜针灸的疾病之一。临床治疗中有关针灸效应学的研究,急性期是否适宜针刺一直存在争议,究其适针时间及疗效,我们就此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属于中医的“面瘫”、“口眼歪斜”等范畴,现代医学则命名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为单侧面神经麻痹和面部肌肉瘫痪。该病起病急、发病迅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了42例面瘫患者,其中22例采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周围性面瘫是因面神经运动纤维病变而致的面部瘫痪,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面部肌肉麻痹性神经系统疾病~([1])。主要表现为患病一侧面部上下的表情肌(不包括有动眼神经支配的提上睑肌)均瘫痪,属于迟缓性麻痹~([2])。从中医角度来讲,多为面部经络受外邪侵袭,而致经络淤阻,气血不通,经脉失养,不能濡养面部经络而致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针灸学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由于茎乳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导致的急性发病的面神经麻痹,临床上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1] .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病侧额纹减少或消失、眼裂变大、闭眼不全或不能,试闭眼时病侧表现为Bell现象,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漏气、吹口哨不能以及面神经不同损害部位的相应表现等,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我院2008年1月-2009年9月共收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1例,经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面神经是脑神经,走行于颅骨面神经管内,经茎乳孔出颅。面神经炎是面神经在茎乳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上只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的瘫痪,口眼歪斜,不伴有其它神经症状,又称为贝耳代瘫痪。约半数患者不能完全恢复,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早期治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