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流行的高发区[1],HBV感染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 nephritis,HBV-GN)[2,3]。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4],HBV感染与多种病理类型肾炎相关,如膜性肾病(HBVMN)、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HBV-MPG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HBV-MsPGN)、IgA肾病(HBV-IgA)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与肾小球肾炎的相关联系发现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最早由comkes于1971年报道,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导致的肾炎称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理主要为膜性肾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为免疫复合物介导所致。拉米夫定具有抗病毒作用,泼尼松具有抑制免疫作用,本文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中等量泼尼松治疗基础上,配合尿激酶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膜性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简称乙肝相关性肾炎,是肾脏专科医生临床工作中较为熟悉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通常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出现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继发性。肾小球性。肾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与遗传背景、免疫复合物介导、HBV直接感染及自身免疫紊乱等有关。肾脏病理改变以膜性肾病(MN)最多见,其次是膜增生性。肾炎(MPGN),其他如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局灶增生性肾炎,轻微病变及新月体肾炎等也有报道。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的国家,肾脏是除肝脏以外乙型肝炎病毒最常侵犯的器官,因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肾炎称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本病是除狼疮性肾炎之外较为常见的继发性肾炎。由于其发病率较高、治疗困难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医药为主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具有一定的疗效,现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71年Combes等报道首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该患者具有持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血症,肾活检及免疫荧光检查,在肾小球内发现HBsAg补体3(C3)和免疫球蛋白G(IgG)存积,光镜下为膜型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改变,认为HBsAg可能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引起肾小球肾炎,并称之为乙肝病毒免疫复合物性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是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较常见的一种.我国HBV感染率较高,HBV感染对肾脏的影响应引起重视.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以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以伴发肾小球疾病。文献中报道过HBV感染并发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包括了膜性肾病、膜增殖型肾炎、IgA肾病、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新月体肾炎等,但一般认为膜性肾病、膜增殖型肾炎这两种病理类型与HBV感染关系较为密切,然而目前仍无直接证据证实HBV可以导致肾小球疾病。因此,命名上目前仍采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病)(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的名称。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引发的继发性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是慢性HBV感染患者最常见肝外损伤之一。我国是乙肝高发国,HBV-GN已是常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1],加深对此方面的认识将有利于HBV-G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拟对黄葵胶囊治疗HBV-GN的疗效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肾小球肾炎,是我国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多发于儿童及中青年人,男性多见。HBV-G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宿主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近年来,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及其其他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以期对HBV-GN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感染过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其中慢性HBV感染3500万左右。HBV的泛嗜性可直接或间接诱发肾小球。肾炎。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部分地区肾活检资料统计显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约占肾活检病例的3.5%,是常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HBV-GN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包含肾小球病变的各种疾病谱。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发区。HBV主要侵犯肝脏,也可引起肝外各脏器的病变与损害,肾脏是HBV感染的重要脏器之一。1989年10月北京座谈会上,将此病命名为HBV相关性肾炎(HBV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HBV直接侵犯肾实质细胞和HBV介导的免疫损伤共同作用|1]。为探讨HBV-GN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就我院近年来经肾活检确诊的21例HBV-GN的临床资料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损伤肾小球,或乙型肝炎病毒直接侵袭肾组织而引起的肾小球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根据其发病特点、临床过程,当属中医"水肿"、"胁痛"、"尿浊"、"腰痛"、"虚劳"等病范畴。本病在其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又可见于中医不同病证之中。  相似文献   

14.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尚无特效治疗。尽管该病有一定的自发缓解倾向,但仍有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持续存在,在成人中可达40%~70%,部分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缓解蛋白尿、阻止肾功能恶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肾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核酸的检出率,探讨二者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52例尿检异常的乙型肝炎病人肾组织标本,(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BsAg和HBcAg;(2)巢式PCR定性检测HBV-DNA。结果:52例免疫组织化学25例阳性(48.1%),52例巢式PCR28例阳性(53.8%)。结论:肾组织中HBV核酸标志物检出率高,应该作为主要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滋肝补肾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滋肝补肾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及HBV-DNA定量。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滋肝补肾中药与西药拉米夫定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对治疗HBV-GN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乙肝病毒 (HBV)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 ,有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 ,也有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 /或蛋白尿的。少数病人可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 ,人群HBV携带率一般在 15 %左右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率也很高 (0 .49% ) ,据报导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 ,肾炎的发生率约占肾小球肾炎的 10 %~ 6 5 %。而HBV相关性肾炎的治疗至今无特效药物 ,采取中西医结合 ,发挥中医中药的特色进行治疗已为世人所关注。我们以黄葵胶囊联合甘利欣治疗HBV相关性肾炎 32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提高HBV-GN的诊治水平。方法经肾活检确诊为HBV-GN的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转氨酶、血清清蛋白、HBV-DNA等)、肾组织光镜改变及免疫荧光(IgG、IgA、IgM、C3、C1q、FRA、HBsAg、HBcAg、HBeAg)染色结果,并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20例,其中肾病综合征10例,肾炎综合征9例,无症状镜下血尿1例。病理分型以非典型膜性肾病最多见(MN),共16例(占7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2例(占10%),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PGN)2例(占10%)。7例患者HBV-DNA阴性。给予抗病毒联合激素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肾功能稳定。结论目前HBV-GN的确诊仍依赖肾活检,在乙型肝炎高发区应常规进行肾活检组织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临床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确诊的52例HBV—GN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24h尿蛋白定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等,应用乙肝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和12例HBV阴性患者肾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组织病变特征。结果HBV阳性的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多见(38例,72%),病理类型以膜增殖性肾炎(16例,40%)和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12例(30%)多见。两组之间的临床表现和肾组织病理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抗原除在肾小球沉积外,肾小管常有阳性表达,尤其肝功能异常和HBV-DNA阳性者HBcAg肾小管阳性率达36%,高于肾小球的21%,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BeAg阳性者肾小球HBeAg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血清HBeAg阴性者(P〈0.05)。结论HBVGN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类似。HBV可能直接感染肾组织导致HBV-GN的发生。肾小球HBeAg与血清HBeAg阳性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病理情况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诊断的69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69例HBV-GN患者中,男48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2.29:1,平均年龄(38.2±16.0)岁。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者19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14例,系膜增生性肾炎者13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者13例,其他病理类型10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25例。结论HBV-GN中以男性居多,表现为肾功能不全者少见,69例中仅6例SCr〉200μmol/L。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最多,其次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