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要永卿  石玲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521-2522
目的:探索名中医魏绍斌教授治疗月经不调的辨证经验,继承并发扬名医学术思想。方法:采集魏绍斌教授门诊104例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辨证及处方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4例月经不调患者"太过"以阴虚血热及湿热扰冲证型多见,处方以生脉散、二至丸、失笑散、四妙散、坤茜汤多见,"不及"以肾虚血亏证型多见,处方以五子衍宗丸、圣愈汤、四物汤多见。结论:魏绍斌教授临床采用"太过"、"不及"论治月经不调,清其太过,补其不足,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联系"木运太过,则脾土受其侵害;火运太过,则肺受火邪;土运太过,则肾受邪湿;金运太过,则邪气伤肝;水运太过,则邪气损害心.木运不及,燥气就旺盛;火运太及,寒气就旺盛;土运不及,风气就流行;金运不及,火气与木气就相应地旺盛;水运不及,湿土之气就大盛",解读"太过、不及"与月经病之相关性,并进一步指出木太过、土不及与经行泄泻、月经先后不定期;火太过、金不及与经行发热、月经过多;土太过、水不及与经行浮肿、月经过少;金太过、木不及与经行吐衄、月经先期;水太过、火不及与经断前后诸证、崩漏的临床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3.
月经不调是现代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病,主要指女性的月经周期与月经量出现异常的情况。本文从主要从命名、病因病机、诊断、预防等多方面论述了对月经不调的中医理论的基本认识。介绍了中医对月经不调的4种临床辨证论证治观点,包括从肝论治,从肾论治,从“太过、不及”论治,及辨气血虚实论治。还重点介绍了针灸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及优势。  相似文献   

4.
杨家林主任医师为全国中医药专家,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三十七年,对月经不调的诊治颇有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辨证用药独具特色,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并研制出调经系列方药。1调经宗旨 老师经多年临床实践,强调对月经不调的治疗应以“调”为主,首当重肾,顾护阴血。因月经不调主要表现在期、量的失调,病因则有虚实两端,治疗当针对其太过和不及,“谨守病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其“调经”主要体现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理冲任,具体通过补肾、健脾、疏肝,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之三旬一至,经量如常。历代…  相似文献   

5.
从肝主疏泄谈肝脾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主疏泄实质上是对气机的疏泄。中焦脾升胃降的气机有赖于肝疏泄气机来斡旋。气机疏泄太过,木旺克土,土受克而动;气机疏泄不及,木不疏土,土无力以运。肝失疏泄有太过、不及之分,故对脾运化的影响也不同。"木不疏土"较"木旺克土"使脾运化功能减退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6.
中药炮制贵在适中,太过或不及都会对药物疗效产生影响。要防止太过或不及应从炮制前的分档、炮制用具的选择、辅料的使用以及火候、摊凉等方面严格掌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认真地根据传统炮制要求,是完全能有效地防止中药炮制的太过和不及。  相似文献   

7.
中药炮制是我国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古称"炮炙",又称"修事"或"修治"等。是根据中医中药基本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不同需要,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对炮制理论作了系统归纳:"凡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炮炙处理才能更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药效。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  相似文献   

8.
马汝华  王中琳 《河南中医》2011,31(5):560-560
肺金收敛不及,肝木疏泄太过,或肺金收敛太过,肝木疏泄不及,致阳气不能上升,阴气不能下降,阴阳欠和,导致不寐.  相似文献   

9.
基于"肾阴阳转化"理论阐释月经周期的生理调节,继而运用"肾阴阳转化"分析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及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的渐进病理演变规律,将其归纳为"不及、太过"两类。针对两类月经病病理变化,遵循《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谨守病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宗旨,把"肾阴阳转化"理论贯穿两类月经病的始终,减少疾病演变,凸显"不及、太过"两类月经病防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胸痹"的名称,始见于《灵枢·本藏》:"脉大则多症。饮,善病胸痹。"临床上以胸膺部满闷憋塞甚则疼痛为主。《金匮要略》胸痹篇第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从脉象上推证病机,不管是太过还是不及,都是非正常脉,太过就是盛于正常,不及是不足于正常,太过邪气盛,不足正气虚。阳得阴脉,上焦阳虚;阴得阴脉,为阴寒内盛;上焦阳虚,胸阳不振,阴寒内盛,特别是寒邪主收引,主凝滞,主疼痛。当阴寒之邪痹阻胸阳,痹阻者,不通也,不通则痛。因此,二者相互搏结,形成胸痹。病机概括为"上焦阳虚,  相似文献   

11.
杨家林名老中医师从王渭川、卓雨农、唐伯渊等中医妇科名家,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潜心钻研,不断探索,形成了系统的学术特色和临症思辨特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女性生殖轴理论的阐述,对冲任病机和治法的完善,对月经不调"太过不及"病机理论的创新,对子宫肌瘤攻清补三法和中西合参消瘤思路的提出,对妇科湿邪致病特点及治湿五法的系统总结,均对中医妇科学术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生于气交之中,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四时寒暑、昼夜阴阳变化相一致。一天二十四时分属十二地支,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经经气的运行相应,时已至而经气未至,谓之不及,时未至而经气已至,谓之太过,不及或太过都会出现病理反应,脾与肾经气不足,二脏阴阳不调,就会在与之相应的时辰——戌亥子丑发病,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在辨证施治时掌握这一规律,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朱章志教授基于30余年六经辨证和阳气运动规律的探索及临证经验,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发病主责阳运失常,即"阳运不及"和"阳运太过",提出"首辨阴阳,再辨六经"的辨证纲领,将证型分为阳证二型、阴证二型及阴阳寒热错杂证二型,根据不同的证型灵活运用经方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可为临床提高甲亢的疗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微环境性自噬促进肿瘤发展,其过程与津液代谢异常导致的痰瘀毒结密切相关。津液敷布有赖于气化功能,痰浊与津液的本质区别在于气化正常与否,气化过亢与不利所致的代谢异常与自噬水平的"太过不及"导致肿瘤增殖发展机制趋同,表明津液代谢变化与自噬水平高低关系密切,自噬的"太过不及"实质是津液气化微观生物行为的异常改变,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故基于津液论述自噬与肿瘤的作用机制,可为中医药干预肿瘤细胞自噬提供新的切入点,丰富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证手段和治未病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中医学"阳化气,阴成形"基本理论出发,探讨其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对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思路做分析总结,认为冠心病病理特点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司,具体表现为"阳化气""阴成形"之太过或不及。在冠心病的辨治过程中,需辨"形"与"气"的过与不足,并探究其背后的"阴成形"与"阳化气"之过与不及,据此进行处方用药,从而实现人体阴阳平衡,形气相得。  相似文献   

16.
魏凤琴 《国医论坛》2008,23(1):12-13
主疏泄是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肝主疏泄意味着肝气既通畅又协调.肝失疏泄包括肝气失调与失畅两方面,结合肝气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疏泄太过以肝气失常基础上的上升太过为主;疏泄不及以肝气失畅为主,气机升降出入失调的方向性表现不明显,调理肝失疏泄有疏肝和舒肝之分.疏泄太过,治以疏肝;疏泄不及,治以舒肝.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青春期及生育期的妇女,月经正常与否,是身体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在祖国医学宝库里,珍藏了丰富的有关月经不调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中医中药治疗月经不调有其优越性,深受患者欢迎。笔者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对该病有一些认识和体会,就此略申管见,以求抛砖引玉。一、月经不调可分为“太过型”与“不足型”两大类。长期以来,月经不调分为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五种,近年的教材中又增编了经期延长。在这六种表现中,月经过多、月经先期、经期延长三者的病因病理、辨证施治基本相同,实可归属“太过型月经失调”。月经后期、月经过少二者的发病机理及辨证用药亦甚相近,可归属“不足型月经失调”。而月经先后无定期则可因为不同条件而向两极转化或演变为崩漏。上述六种月经失调的表现皆因胞宫藏泻功能失度所致。太  相似文献   

18.
运气理论记载于《内经》的七篇原文当中,以"天人相应"整体观念为指导,研究天地自然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对生命影响的理论。它涵盖了时间的、空间的概念,从时空的角度来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古代医家及当代学者对五运的太过、不及和岁运的交运时间均提出了各自观点。本文从运气太过、不及、时间交接、历代医家认识不同时间划分不同、实际观测是客观规律的源泉3个方面对《内经》五运六气时间问题进行阐述,认为历代医家对《内经》五运六气及交运时间的认识均来自于对客观规律的观测,明确了《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正确认知方法必须以实际观测为基础,对五运六气理论中时间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辨因施治之我见《素问·痹论篇》“心痹者,脉不通。”此经文论述冠心病的病机是经络脉中的气血淤滞不通。《金匮》“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此经文论述冠心病的病因与脉象。脉太过是邪气盛,脉不及是正气,脉阳微是阳气虚微,脉阴弦是阴邪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中医气化学说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气化作用所产生的生理、病理变化,研究讨论了阳化太过、阳化不及、阴化太过、阴化不及4种气化作用异常的表现形式与机体代谢之间的联系,指出目前对二者的研究主要表现在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干眼病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研究中,认为中医气化作用与代谢关系在临床运用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