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报道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从胃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获得了Midkine(MK)成熟肽DNA编码序列,与pMD18T-vector连接测序后,将该片段克隆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筛选得到可诱导表达MK重组蛋白的工程菌株pEMK,经IPTG低温诱导表达产生的总可溶蛋白用Heparin结合的亲和柱纯化,并用MTT法验证表明大肠杆菌表达产生的可溶性MK蛋白具有促进NIH3T3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克隆细胞因子midkine(MK)基因,表达其融合蛋白,制备抗MK单克隆抗体(mAb)并检测MK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MK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从人肾癌组织mRNA中扩增人MKcDNA分子。将其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MS2-MK融合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传统的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化并制备mAb腹水。用ELISA法分析其Ig亚类,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MK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地克隆出MK基因并表达了MS2-MK融合蛋白。通过免疫和筛选,获得2株分泌小鼠抗人MKmAb的杂交瘤细胞,其分泌的mAb的Ig亚类分别为IgG1和IgG2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2株mAb与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和胃癌组织呈强阳性反应。结论:在原核细胞中获得MS2-MK融合蛋白的表达,并制备出抗MK的mAb,为研究MK的生物学活性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cloning,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members of a novel human gene family of proteins, HBNF and MK, which exhibit neurite outgrowth-promoting activity. The HBNF cDNA gene codes for a 168-residue protein which is a precursor for a previously described brain-derived heparin-binding protein of 136 amino acids. The second human gene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called MK, codes for a 143-residue protein (including a 22-amino acid signal sequence) which is 46% homologous with HBNF. Complementary DNA constructs coding for the mature HBNF and MK proteins were expressed in bacteria and purified by hepari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These recombinant proteins exhibited neurite-outgrowth promoting activity, but lacked mitogenic activity. The HBNF gene is expressed in the brain of adult mice and rats, but only minimal expression of MK was observed in this tissue. Different patterns of developmental express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embryonic mouse, with MK expression peaking in the brain between days E12 and E14 and diminishing to minimal levels in the adult, while expression of HBNF mRNA was observed to gradually increase during embryogenesis, reaching a maximal level at birth and maintaining this level into adulthood. Expression of these genes was also observed in the human embryonal carcinoma cell line, NT2/D1. Retinoic acid induced the expression of HBNF and MK 6- and 11-fold, respectively, in this cell line. Our studies indicate that HBNF and MK are members of a new family of highly conserved, developmentally regulated genes that may play a role in nervous tissue development and/or maintenance.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主要衣壳蛋白L1,并鉴定其免疫反应性。方法:将HPV-16L1基因克隆人原核表达载体pThioHisC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以重组载体分别转化大肠杆菌Top10和DH5α,在IPTG诱导下表达外源基因,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构建了HPV—16L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ThioHisC/HPV—16L1,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70800的蛋白。表达的蛋白能与抗HPV—16L1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在原核细胞中成功地表达HPV—16L1基因,为HPV—16L1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24(IL-24)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纯化复性,研究此融合蛋白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onA刺激培养,提取细胞总RNA,RT-PCR技术克隆人IL-24基因。将IL-24插入到pET32a( )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IL-24/pET32a,IPTG诱导在E.coli表达。Edman法N端测序,将鉴定正确的蛋白亲合层析纯化。MTT比色法体外分析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结果:获得人IL-24基因,序列分析与GenBank公布一致。表达载体用双酶切和PCR鉴定正确。重组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5000的融合蛋白。N端测序正确,鉴定该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包涵体经洗涤、溶解后,亲合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5%的融合蛋白。复性后表达产物能显著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P<0.05)。结论:IL-24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并获得高纯度、在体外明显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重组蛋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型重组人IFN-λ2的高效表达、纯化与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重组人干扰素λ2(rhIFNλ2),并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根据大肠埃希菌的偏爱密码子人工设计合成人干扰素λ2(hIFNλ2)的高表达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变性、复性、阳离子交换层析及分子筛层析纯化,测定其抗病毒活性、种属特异性及抗HBV活性。结果在大肠埃希菌表达的目的蛋白占细胞总蛋白量的15%左右,纯化后的纯度达到90%以上,在WISH细胞上抗VSV活性约为1.5×106IU/mg。与rhIFNα2b比较,表达产物在非灵长类细胞上的抗病毒活性较在灵长类细胞上弱,目的蛋白在HepG2.2.15细胞上表现有与rhIFNα2b相似的抗HBV活性。结论hIFNλ2可以在大肠埃希菌内实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抗病毒活性,有与rhIFNα2b相似的抗HBV活性,本型IFN有较严格的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克隆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A链(PDGF-A)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利用RT-PCR法,从人肝癌细胞系(HHCC)的总RNA中,扩增PDGF-A的全长cDNA,再用PCR法扩增PDGF-A成熟蛋白的全长编码序列,编码序列经测序验证后,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PDGF-A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进行谷胱甘肽(GST)亲和层析纯化。结果 以RT-PCR扩增的PDGF-A基因的全长为1255bp,以PCR扩增得到其成熟蛋白的编码序列为531bp,构建了PDGF-A基因的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GEX-PDGF-A。表达产物主要位于包涵体内,对包涵体蛋白进行变性和复性处理后,利用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结论 成功地扩增到PDGF-A成熟蛋白的编码序列,并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为进一步对PDGF-A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重组人淋巴毒素α缺失体 (rhLT αΔN2 7)的原核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 ,建立纯化rhLT αΔN2 7的工艺。方法 :从Jurkat细胞中提取总RNA ,用RT PCR扩增rhLT αΔN2 7基因 ,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 pET 2 3b中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用IPTG诱导rhLT αΔN2 7表达。包涵体经洗涤和复性后 ,用DEAESepharoseFF和Phenyl SepharoseFF纯化。结果 :rhLT αΔN2 7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30 %以上。纯化后 ,rhLT αΔN2 7的纯度达 99% ,比活性高于 8× 10 7U/mg。纯化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等电点 ,以及N端序列等其他理化性质均同预计的结果相符。结论 :构建了rhLT αΔN2 7的表达载体 ,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 ,建立了rhLT αΔN2 7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9.
人PD-L1 cDNA的克隆及其胞外区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克隆人PD-L1基因的cDNA并构建PD-L1胞外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以RT-PCR法从活化的人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并克隆PD-L1的cDNA,构建PD-L1胞外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ED3)中进行表达并鉴定。结果:克隆到PD-L1 cDNA编码区的全长序列,经DNA测序证明其与已报道的序列一致。同时构建了在羧基端带有His6标签的PD-LI胞外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在IPTG诱导后表达的PD-L1胞外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为25000,与理论值的大小相符。该重组蛋白能与抗His6标签的单抗(mAb)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地克隆PD-L1基因,其胞外区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为利用PD-L1转基因修饰移植物或以PD-L1重组蛋白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等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克隆人瘦素(leptin)基因,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实现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方法 从人胎盘中提取RNA,利用反转录聚合链式反应(RT-PCR),克隆到人的leptin基因编码序列,对该基因片段进行T载体克隆、酶切和PCR鉴定,并且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将leptin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IPTG进行诱导,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并利用脱氧胆酸钠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结果 DNA序列分析表明,从胎盘中克隆的人leptin序列与文献报道的一致,酶切鉴定证实leptin基因正确地插入到了表达载体中,经IPTG诱导和SDS-PAGE电泳分析,人lepti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融合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20kD,经过纯化,得到了较纯的融合表达蛋白.结论 从人胎盘中成功克隆了leptin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leptin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