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治肺肝脾治疗经前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前综合征,指月经前数天,出现如嗜唾、头面生疮、鼻衄等一系列症候群。我在临床上用调理肝肺脾治疗经前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举案如下。一、经前头痒、生疮鼻衄孙某,20岁。平素常鼻衄,经前7天加重,神疲乏力,头皮奇痒,颈后生疮,腹痛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认为,凡婚后夫妻同居三年以上不育者,称为“不孕症”。凡“不孕症”系不属器质性病变者,经治疗均可治愈。肝气郁结型不孕症,其症状主要以经前胸闷、乳胀、腹痛为主。盖由平素情志抑郁,经前阴血下注冲任,血不养肝,致乳络失和而乳房胀痛。其腹痛与痛经有别。胸闷、乳房胀痛,已婚妇女多见,  相似文献   

3.
对经前腹痛进行治疗分析,提出了未婚者居多。通过自拟经验方治疗观察,收到显著效果。为“治妇人经病,以通为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
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多见于未婚女性,病因复杂,反复发生,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与工作.痛经在古籍中又称“经行腹痛”“月水来腹痛”“经前腹痛”“经后腹痛”“经来小腹痛如刀割”“少腹痛”等.痛经包括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痛经是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经.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和预防痛经,中医干预痛经疗效佳、副作用小,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经前进行干预,还能明显预防痛经的发作.  相似文献   

5.
温经汤加减治疗痛经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经是指随着月经周期,在经前、经后、或经期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剧痛难忍,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若不治疗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痛经的发生为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笔者自1993年~2005年采用温经汤加减以温经散寒,养血祛瘀,通经止痛治疗痛经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12~50岁,病程最短2d,最长的3a,排除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均有伴随月经周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经前腹痛38例;经期腹痛19例,经后腹痛8例;腹痛伴月经先期9例;伴月经后期35…  相似文献   

6.
介绍李朝平教授运用中药调周疗法治疗月经病的经验.认为月经病重在调理,循时用药是关键,治疗分经时、经后、经间、经前4个时期.经时活血化瘀,祛旧生新;经后填补精血,调养冲任;经间期温肾活血,平衡阴阳;经前理气活血,疏通经脉.  相似文献   

7.
余淦杰疏肝法治妇科病举隅余翔(湖北省咸宁市人民医院437000)关键词经前少腹痛,经前乳房胀痛,经前腹泻,滴虫性阴道炎,中医药治疗家父余老乃鄂南名医,业医40载。幼承家学,攻读岐黄,擅长内、妇、儿科。临床尤以善治妇科疑难病证,闻名乡里,倍受当地人们之...  相似文献   

8.
笔者用耳压治疗痛经80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80例中,未婚者48例,已婚者32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44岁;经前腹痛者22例,经行第1、2日腹痛者28例,经行第3、4日腹痛者19例,经后腹痛者7例,整个行经期腹痛者4例;月经周期正...  相似文献   

9.
经前诸证是指每伴随月经周期而发的疾病。常见有经前(行)泄泻、浮肿、昏厥、不寐、疖肿、吐衄、口疳、乳胀、喘息、发热、关节痛、经前紧张症等病证。顾小痴教授积临证四十余年经验,对经前诸证病机论述,有独到见解,并积累了丰富治疗经验。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有关生理病理 (一) 经前期的生理特点: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10.
王培章  王恭 《山西中医》1991,7(4):12-13
经水未来腹先疼痛为“经前腹痛”,属于痛经范畴。此类痛经痛势较甚,常发生于青年未婚女子。经水未来腹先疼痛的发病原因,一般多认为经前腹痛为实,经后腹痛为虚。历代各家对经行腹痛的认识,大致可归纳为寒滞、热滞、气滞、血瘀等几种实证原因。青主认为:“妇人有经前腹痛,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血之块,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谁知是热极而火不能化乎?  相似文献   

11.
刘湘云  袁烁  曾诚 《环球中医药》2020,13(5):843-845
从阴阳平调的角度探究《傅青主女科》治疗妇人痛证,分析傅青主运用阴阳互用、互制理论,治疗妇人经行腹痛、妊娠腹痛及产后诸痛的特点。傅青主治疗妇人痛证以阴阳平和为本,以气血相和治疗经水不利而腹痛,以水火相济治疗经前腹痛与妊娠躁狂,以动静相合治疗产后腹痛,以寒热合宜治疗产后心、腹痛证。书中记载傅青主论治妇人痛证时,补气兼有养血,泻火亦护阴液,散寒且温阳,益气血又行气血,用药纯和,重视炮制,少用贵重峻烈之药,以阴阳平调为期,体现了傅青主重视阴阳,善用阴阳平调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12.
妇科临床治验举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妇科临床治验举例黄秀娣(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313000)关键词痛经,乳腺小叶增生,经前期紧张症,中医药疗法1痛经张某某,21岁,学生,1989年6月就诊。月经初潮后,即发生经来腹痛,多发生于经前2天~3天,经行则腹痛递减。刻诊为经前2天即...  相似文献   

13.
宋秋菊 《河南中医》2011,31(7):812-813
逍遥散是疏肝健脾的代表方,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吴新华教授用之治疗月经先后不定期、经前紧张综合征、慢性盆腔炎,均取佳效.  相似文献   

14.
<正> 治疗方法:柴胡、赤芍、枳壳、郁金、川楝子、当归各10g,青皮8g,路路通10g,6剂,经前水煎服。胸胁胀痛不移,加丹参15g;经前腹痛者,加益母草20g;便溏加白术、云苓各12g;性情急躁易怒、口干咽干者,加丹皮、栀子各10g;2年以上不孕者,平素加服逍遥丸。治疗结果:42例中,7年不孕者1例,5年不孕  相似文献   

15.
介绍和总结刘丽芳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刘丽芳教授认为乳腺增生随月经变化的周期性疼痛症状极其具有中医时间医学特色,认为经前经后乳腺增生病机虚实不同,经前以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主,是实;经后为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是虚。据此使用月经周期疗法并创立乳癖经前方、乳癖经后方随证治之,以期为本病的中医证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并附临床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疏肝理气调冲之法,治疗青春期痛经20例,年龄在11~18岁之间。[临床症状]经前腹痛:每于行经前1~3日小腹疼痛,且多有经前紧张症。经期腹痛:多在月经来潮始感小腹疼痛,多伴有经血量少色紫暗。月经周期改变:提前12例,延后8例。腹痛多以胀痛为主,且伴见胁肋胀痛。  相似文献   

17.
“痛经汤”治疗痛经11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 ,运用自拟痛经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行经腹痛 112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12例中年龄 14~ 2 6岁 6 0例 ,2 7~ 32岁2 4例 ,32~ 4 0岁 2 0例 ,4 1岁以上 8例。未婚 32例 ,病程最短者 1年 ,最长者 2 1年。临床表现为经前或行经下腹腹痛 ,月经量少 ,气滞甚者连及两胁 ,乳房胀痛 ;胸闷泛恶 ,经行不畅 ,经色黯红 ,有血块。舌暗红、脉弦。血瘀为主者 ,经前经期腹痛或痛难忍 ,拒按。经色紫黯血块多、血块排出后痛减。舌紫、边有瘀点。脉沉实或弦涩。2 治疗方法2 1 治则 理气止痛 ,活血祛瘀。方…  相似文献   

18.
加味乌药汤出自《医宗金鉴》一书。由乌药,砂仁,延胡索,甘草,木香,香附,槟榔组成。有理气开郁,舒肝调经功效。临床应用较广。笔者应用此方治疗月经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经前腹痛胡某,22岁,未婚,1986年4月21日诊。患者每于月经来潮之前1周腹痛,时已2年,经多方治疗未效。近半年来,经前小腹胀痛益甚,而胀甚于痛,经行量少,淋漓不畅,精神抑郁,心烦易怒,纳呆,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黯,脉沉弦。前医投膈下逐瘀汤不效,证属血气凝滞,  相似文献   

19.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即妇人腹痛,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下腹部疼痛或伴发热、经前或经期加重、身体倦怠易疲劳为主证,病情反复发作.笔者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施护,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总结中医妇科名家张文阁教授治疗妇科病症及用药的点滴经验,列举了幼稚子宫、经前乳胀、产后伤肉食的治疗用药方法和对枸杞、鳘血柴胡的药性认识,以供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