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头孢他啶联合双黄连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05-01~2006-09诊断的108例COPD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成A组54例(给予头孢他啶2 g静脉滴注,2次/d)、B组54例(给予头孢他啶2 g静脉滴注,2次/d,双黄连2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头孢他啶联合双黄连组治疗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与单用头孢他啶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WBC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的平均时间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头孢他啶联合双黄连治疗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高,副作用小,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炎症指标对其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2例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设为观察组,采集患者的痰液行病原菌分离,共分离106株病原菌。选择同期在院就诊的68例COPD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各指标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与血清PCT、Hs-CRP、SA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72例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致病菌1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株,占比62.26%,革兰阳性菌28株,占比26.42%,真菌12株,占比11.32%。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4.0 ± 0.9)ng/L vs.(3.1 ± 0.8)ng/L,t = 6.039,P< 0.001]、hs-CRP[(64 ± 15)mg/L vs.(51 ± 13)mg/L,t = 5.146,P<0.001]、SAA水平[(78 ± 18)mg/L vs.(59 ± 14)mg/L,t = 6.908,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OC曲线显示,PCT、hs-CRP、SAA及其联合指标的AUC分别为0.758、0.733、0.790、0.904,且各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优于PCT(Z = 3.095,P = 0.001)、hs-CRP(Z = 3.499,P<0.001)、SAA(Z = 2.530,P = 0.005)单项检测。同时,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与PCT、hs-CRP、SAA表达水平分别呈正相关(r = 0.511、0.417、0.612,P = 0.013、0.008、0.011)。 结论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血清PCT、hs-CRP、SAA水平异常升高,且与病程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同时,将各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指导抗生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以期提高抗生素的疗效,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1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儿在PCT指导下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儿在临床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疗效,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高州市根子镇卫生院收治的82例COPD合并M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灌洗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自愿配合灌洗的31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为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同期住院的行开胸术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按开胸术后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后第2天患者完全清醒和循环、呼吸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行下呼吸道灌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率及灌洗前后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情况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灌洗前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行下呼吸道灌洗能防治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灌洗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自愿配合灌洗的31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为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同期住院的行开胸术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按开胸术后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后第2天患者完全清醒和循环、呼吸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行下呼吸道灌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率及灌洗前后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情况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灌洗前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行下呼吸道灌洗能防治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灌洗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自愿配合灌洗的31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为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同期住院的行开胸术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按开胸术后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后第2天患者完全清醒和循环、呼吸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行下呼吸道灌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率及灌洗前后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情况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灌洗前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行下呼吸道灌洗能防治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灌洗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自愿配合灌洗的31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为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同期住院的行开胸术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按开胸术后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后第2天患者完全清醒和循环、呼吸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行下呼吸道灌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率及灌洗前后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情况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灌洗前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行下呼吸道灌洗能防治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灌洗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自愿配合灌洗的31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为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同期住院的行开胸术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按开胸术后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后第2天患者完全清醒和循环、呼吸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行下呼吸道灌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率及灌洗前后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情况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灌洗前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行下呼吸道灌洗能防治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灌洗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自愿配合灌洗的31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为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同期住院的行开胸术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按开胸术后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后第2天患者完全清醒和循环、呼吸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行下呼吸道灌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率及灌洗前后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情况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灌洗前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行下呼吸道灌洗能防治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SpO2)、HR、RR、住院时间、6MWT、FVC、FEV1。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pH、PaO2、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R、R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时6MWT、FVC、FEV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呼吸衰竭对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HR、RR、6MWT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结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结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BNP、HIF-1α及NLRP3 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结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促进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改善,降低NT-proBNP、HIF-1α水平及NLRP3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及TIMP-1、MMP-9、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噻托溴铵)和观察组(35例,常规治疗+噻托溴铵+乙酰半胱氨酸)。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IMP-1、MMP-9、COX-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降低TIMP-1、MMP-9、COX-2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方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老年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APS)模式]和对照组[自主呼吸和时间控制通气(ST)模式],各2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pH、PaO2均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CAT、SGRQ及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VAPS模式及ST模式均可改善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但AVAPS模式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CAT、SGRQ和PSQ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福多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效果及对肺功能、肺纤维化和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06例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给予福多司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肺纤维化指标、KL-6、TGF-β1、CXCL1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A、LN、IL-8、ICAM-1、KL-6、TGF-β1、CXCL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多司坦治疗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肺功能和肺纤维化,降低血清KL-6、TGF-β1、CXCL13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试验组的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疗法可以显著提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阻肺呼吸体操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呼吸科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64例65岁以上的肺功能中度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住院期间,对照组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及呼吸体操锻炼口头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带领患者进行慢阻肺呼吸体操锻炼1h,出院后通过微信跟踪管理。对比两组出院前及出院后24周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肺功能(监测指标包括FEV1、FVC及MEF)及生活质量(WHOQOL-BREF)。结果两组出院前的肺功能FEV1、FVC、MEF系列指标水平及生存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的呼吸体操锻炼依从率在出院前后均差异明显(P<0.05);出院后24周,观察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率、FEV1、FVC、MEF指标水平及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通过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住院期间慢阻肺呼吸体操的指导干预,以及出院后微信跟踪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著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一体化诊疗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COPD稳定期出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指导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微信联合一体化诊疗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评分及干预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 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 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和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5.00%、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00%、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联合一体化诊疗护理在COPD稳定期出院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率,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联合机械通气对老年重症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肺泡灌洗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气道功能、炎症介质含量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IL-6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泡灌洗术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轻、中度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轻、中度肺性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和BiPAP治疗,且观察组加用呼吸兴奋剂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4 h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 (SaO2) 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 (RR) 、心率 (HR)低于对照组 (均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恢复意识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气管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疗效佳,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