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袁源 《中外医疗》2016,(34):47-49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3年1月_2016年1月收治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48例,依据治疗手段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时间、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达到91.2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4年6月在绵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组(观察组)52例,单纯腹腔镜手术组(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完全缓解、缓解、复发和妊娠等指标.结果 随访100例,失访3例(对照组1例,观察组2例),随访成功率97.1%.观察组完全缓解36例、妊娠15例、复发4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莹 《中国医疗前沿》2013,(9):65-65,32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研究对象,治疗组45例采用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以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复发率和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复发率降低,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孕率、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较为安全,是临床价值较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正阳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亮丙瑞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9.51%比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止用药后不良反应症状均消失。结论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可降低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董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24-12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门诊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30例(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安全、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腹腔镜帮助诊断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医务工作者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腹腔镜或开腹检查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6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65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救治,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情况,观察临床治疗效果。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均痊愈,治愈率100%;对照组病人30例,治愈17例,治愈率为56.67%,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对照组部分病人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36.67%,两组患者复发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治疗,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浆CA-125水平与对照组差异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随访6个月术后妊娠率以及1年复发率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更为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微创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12.82%,观察组妊娠率为53.85%,高于对照组的4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采取腹腔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传统开腹手术更具有优势,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戈舍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2组,每组34例,分别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及腹腔镜手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排卵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半年内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戈舍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78例疗效,并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78例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样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各项临床指标、再次妊娠率、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以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半年再妊娠率、1年再妊娠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的复发率(5.1%)明显低于对照组(2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再次妊娠率高,复发率低,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GnRH-a联合腹腔镜与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妇科住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B组4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 复发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4,P<0.05);两组患者术后痛经、月经不调、性交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随访调查结果显示A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2.50%)明显低于B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10,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更为理想,且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更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需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结果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短,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88.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0,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7.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4.
周文龙 《中原医刊》2014,(24):110-1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结合病理能增加确诊率;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精确切除病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按照自愿的原则,36例患者术后未辅助药物治疗,为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病例和复发病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轻微,均为一过性。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应积极加行孕三烯酮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以及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血清VEGF、VEGFR1、VEGFR2以及MIF水平,抑制新血管形成和内膜再种植,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观察组则于术后口服孕三烯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于我们接诊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6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并发症率均多于观察,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治疗效果良好,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腹腔镜帮助诊断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医务工作者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腹腔镜或开腹检查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6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65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救治,包括:异位病灶电凝术以及粘连分离术、囊肿剔除术、输卵管造口术以及输卵管通液术、清除腹腔液、对所有内异症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情况,观察临床治疗效果。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均痊愈,治愈率100%;对照组病人30例,治愈17例,治愈率为56.67%,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对照组部分病人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36.67%,两组患者复发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50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离床活动时间短,恢复快,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住院日短,术后妊娠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术后,患者术前症状缓解率高,术后复发率低,与开腹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恢复快,尤其对合并不孕症的患者,既可明确诊断,又可同时治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