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食管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丙泊酚组给予全静脉麻醉,两组分别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进胸后、鼓肺后、术后1h、24h对应血清IL-6、IL-8、IL-10的浓度.结果 (1)进胸时刻测得两组IL-6、IL-8、IL-10(ng/L)均有明显上升,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持续升高,至术后1h达到最高[IL-6、IL-8、IL-10七氟烷组比丙泊酚组依次为(452.90±8.90)比(429.34±5.65),t=359.59,P =0.001;(193.81±10.18)比(80.23±4.12),t=359.59,P=0.001;(158.65±14.23)比(197.01±8.91),t=359.59,P=0.001],之后缓慢下降,与麻醉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比较进胸后及鼓肺后的IL-6浓度,七氟烷组[(356.91±12.21) ng/L、(432.90±13.77)ng/L]高于丙泊酚组[(278.59±11.21)ng/L、(319.34±13.56)) ng/L] (P <0.05).IL-8在进胸后、鼓肺后和术后1h时,七氟烷组高于丙泊酚组(P<0.05).IL-10在进胸后到术后24h全程均有七氟烷组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与七氟烷吸入麻醉相比较,丙泊酚全静脉麻醉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相对较轻,因而更能减轻围术期不良炎性反应,维持细胞因子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胃癌根治术中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入选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冠心病合并胃癌老年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胃癌根治术,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进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CK-MB、cTn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胃癌根治术进行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保护心肌效果更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程七氟醚维持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法将8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取全程七氟醚维持麻醉,B组则行丙泊酚全程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主动脉开放后2、8、24、48 h时cTnI、CK-MB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七氟醚维持麻醉能明显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且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择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其中七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丙泊酚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差异。结果在麻醉后24 h,七氟烷组的MMS评分明显高于丙泊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其余时间两组的MM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七氟烷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5)。两组均未见恶心、呕吐、躁动等并发症。结论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均可引起老年肿瘤患者患者术后短期内认知功能下降,但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麻醉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地尔硫(卓)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0例,完全随机分为地尔硫(卓)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地尔硫(卓)组在麻醉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地尔硫(卓)0.15 mg/kg,然后以15 mg/h静脉输注维持.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 min、气管插管后即刻、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记录心电图ST段水平.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后1h、术毕、术后12 h、术后24h抽取中心静脉血,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测定缺血修饰白蛋白.结果 气管插管后、拔 除气管导管后即刻ST段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者,对照组(6例)明显多于地尔硫(卓)组(1例)(P<0.05),地尔硫(卓)组手术开始后1h和术毕明显低于对照组[(63.4±12.2) IU/L比(79.3±9.4) IU/L,(64.3±12.0) IU/L比(78.3±8.5)IU/L,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0.15 mg/kg地尔硫(卓)及术中持续维持,能减轻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心肌损伤,对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在焦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共30例,其中15例采用七氟烷麻醉,作为观察组;另15例采用丙泊酚麻醉,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细胞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脏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血浆肌钙蛋白水平、血浆CK—MB明显好于手术前(P〈n05)。观察组术后12h、术后24h血浆肌钙蛋白、血浆CK—MB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中.七氰烷麻醉对术向流动力学和心肌细胞的影响优干丙泊酚.可减轻心肌损伤.值得临床椎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各60例。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七氟烷组给予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吸入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 S100β水平。结果丙泊酚组应答后1h、3h、6hMMSE 评分均明显高于七氟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答后24h 的 MMSE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丙泊酚组血清 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七氟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均会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造成可逆性影响,导致患者发生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但丙泊酚较七氟烷而言影响较小且术后恢复认知功能更快,因此,在老年患者进行全麻手术时建议使用丙泊酚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60例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美托洛尔0.04 mg/kg,术后继续应用3 d,对照组则给予相同容量的安慰剂.围术期监测:(1)动态心电图监测围术期ST段的变化情况:ST段抬高≥2 mm或压低≥1 mm持续超过1 min被确定为心肌缺血;(2)酶联免疫法测定cTnⅠ的浓度:测定术前、术后2 h及术后1~3 d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浓度.结果 (1)心电Holter显示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组间相比,心肌缺血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cTnⅠ的浓度测定表明,术毕及术后观察组心肌缺血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托洛尔能够有效预防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并可有效减轻术中及术后心肌的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9.
葛建云 《黑龙江医药》2011,24(5):731-733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成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A组).于麻醉前、术毕、术后6、24、48 h采血检查血清肌酸激醇(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钙蛋白T(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应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和七氟烷(I组)麻醉组和对照组,根据需要输血·麻醉诱导:两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ml/kg,芬太尼3-4μg/kg,维库溴铵0.1mg/kg行麻醉诱导。结果患者术后1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hP组MMSE评分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hP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h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及48h两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接受丙泊酚或七氟烷麻醉的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POCD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对老年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方法 将100例老年急症全麻手术患者法随机分为丙泊酚组50例(P组)和七氟醚组50例(S组)。S组从手术开始直至结束全程吸入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七氟醚,P组则靶控泵入3μg/ml的丙泊酚。检测术前、术中0.5h、1h、1.5h、术后2h、4h两组血浆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l)水平变化并同时监测记录HR、MAP、CVP。结果 两组术前、术中0.5h,血浆CK-MB、cTnl、HR、MAP、CVP水平均升高(t=4.54、4.61、4.71、4.84、4.8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1h、1.5h、术后2h、4h,S组优于P组(t=4.66、4.67、4.78、5.56、5.6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较丙泊酚在老年急症全麻下手术心肌保护作用血流动力学稳定均较丙泊酚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丙泊酚组(M组)。P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E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M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3组患者诱导前2 min、诱导后2 min及插管后2 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前(T1)、主动脉阻断前(T2)、主动脉阻断30 min(T3)、主动脉开放30 min(T4)、主动脉开放2 h(T5)、主动脉开放24 h(T6)时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患者诱导后2 min、插管后2 min SBP、DBP、HR、CVP均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以及E组和M组(P<0.05);插管后2 min SBP、DBP、HR均显著高于诱导后2 min(P<0.05)。E组患者诱导后2 min、插管后2 min HR均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插管后2 min DBP显著高于诱导后2 min(P<0.05),HR显著低于M组(P<0.05);M组患者诱导后2 min DBP、HR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P<0.05)。3组患者T3、T4、T5、T6时cTnI、CK-MB、CK均显著高于T1、T2时(P<0.05);E组患者T3、T4、T5、T6时cTnI、CK-MB、CK均显著高于P组和M组(P<0.05)。3组患者麻醉期间SPO2无明显变化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且诱导时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AMI患者(AMI组)发病后2、4、8h血液中Mb、CK-MB、cTnI浓度,与非AMI心胸疾病(UA)患者(UA组)进行比较,并分析Mb、CK-MB、cTnI单项及多项联合指标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AMI组在2、4、8h各项指标与UA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发病2h,Mb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其他单项指标和联合指标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发病4h,Mb、CK-MB、cTnI的敏感性为87.5%、53.13%、43.75%,特异性为70.97%、74.19%、80.6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指标Mb+cTnI、Mb+CK-MB和cTnI+CK-MB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发病8h,Mb、cTnI和CK-MB敏感性均达到100%,特异性分别为87.09%、90.32%、96.77%;联合指标以Mb+cTnI+CK-MB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结论 对AMI患者早期进行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既可尽早确诊,又可避免误诊,对提高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确诊的速度和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闭环肌松输注罗库溴铵药效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或II级,年龄40~60岁,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手术时间2~3h左右)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两组患者采用咪唑安定、舒芬太尼、丙泊酚TCI、罗库溴铵麻醉诱导,罗库溴铵用闭环肌松注射系统(CLMRIS-I)采用T1模式进行肌松监测并且闭环输注。气管插管后S组停止丙泊酚输注,吸入3%七氟醚;P组继续丙泊酚TCI。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调整七氟醚的吸入浓度和丙泊酚TCI浓度。记录罗库溴铵的第1、2、3次的增药时间、肌松恢复情况及用药总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罗库溴铵的第1次增药时间及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相比,S组2、3次增药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P组相比,S组T125%时间、TOFr25%时间延长(P<0.05);与P组相比,S组用药总量减少(P<0.05)。结论七氟醚对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有增效作用,连续吸入2h七氟醚比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罗库溴铵的用量减少38%,但两组患者的肌松恢复指数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七氟醚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在医院进行全麻上腹部手术的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七氟醚组(45例)和丙泊酚组(43例),七氟醚组给予体积分数为3%的七氟醚持续吸入;丙泊酚组维持丙泊酚血药质量浓度2~3μg·mL^-1持续输注,2组均同时给予瑞芬太尼0.4μg·kg^-1·h^-1持续泵入。连续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麻醉前、术毕及术后12 h检测患者血清cTnI、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观察围手术期患者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毕及术后12 h,2组患者血清cTnI、CK-MB、BNP、hs-CRP、IL-10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相同时间点丙泊酚组显著高于七氟醚组(P<0.05);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相比,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改善心肌损伤和保护心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单纯吸入七氟烷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83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麻醉诱导为吸入6%~8%七氟烷,麻醉维持为吸入2%~3%七氟烷;对照组28例,麻醉诱导先予30s内快速静注异丙酚2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行宫腔镜手术。观察麻醉诱导前、术中、术毕患者HR、BP、平均动脉压(MAP)、SpO2、呼吸频率等指标,并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睁眼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组内比较: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术中与术毕两组患者收缩压、MAP均下降,观察组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SpO2、呼吸频率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术中两组患者收缩压、MAP及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诱导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分别为:(63.1±7.1)s与(42.4±6.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睁眼时间分别为:(3.1±0.5)rain与(1.9±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兴奋期1例出现咳嗽。两组术中均无心律失常、术后均无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用于宫腔镜下手术麻醉,诱导和苏醒过程迅速,麻醉维持平稳,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对于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36例, ASA I~II级,年龄60~75周岁,随机均分为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组(S+P组)和丙泊酚全凭静脉组(P组)。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第3、6、24、72、96 h分别测定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与手术前1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 h MMSE评分均降低(P〈0.05),但是术后72 h仅S+P 组评分降低。S 组术后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为4例(22.2%), P组为2例(11.1%)。结论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并不增加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2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各2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测定CK、CK—MB和cTnI。结果:两组术前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K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分别低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术前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K-MB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分别低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术前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TnI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均低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异氟醚可降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CK、CK—MB和cTnI的释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