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低钠血症的护理措施,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44例患者中,42例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血钠恢复正常或有所上升;2例并发肝性脑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诱因利尿剂使用不当、摄入不足与排出过多及多次放腹水,根据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干预措施,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补钠治疗的好处.方法对98例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1.1%,不同程度的低血钠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发生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可明显增加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预后不良标志之一,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钠变化,及时补钠以纠正低钠血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低血钠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月辽宁抚顺矿物局总医院92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中,Child-Pugh改良分级法B级56例,C级36例.其中,并发肝性脑病26例(28.3%)、肝肾综合征17例(18.5%)、顽固性腹水24例(26.1%).结论低血钠程度与肝功能分级及病死率均显著相关(P<0.05).严重低血钠与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安桂凤 《医药世界》2010,12(1):30-31
目的:本文通过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资料的分析,总结血钠水平与腹水的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肝硬化腹水患者162例,其中合并低钠血症53例,比较腹水的治疗的关系。结果:正常血钠与低钠组腹水治疗显效率分别为88.07%、67.92%,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低钠血症与腹水治疗密切相关,适当补钠利于腹水的消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肝硬化患者的低钠血症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低钠血症,将患者分为低钠血症组、正常组,对其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对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低钠血症组与正常组的年龄≥60岁例数(56比37)、过度利尿例数(42比29)、恶心呕吐例数(17比9)、低钠饮食例数(34比21)、过度限水例数(38比24)、过量排腹水例数(33比24)、胃肠道炎症例数(21比13)、腹腔感染例数(26比16)、大剂量应用泻药例数(19比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过度利尿、恶心呕吐、低钠饮食、过度限水、过量排腹水、胃肠道炎症、腹腔感染、大剂量应用泻药等.结论 肝硬化患者容易并发低钠血症,护理人员应针对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纠正血钠水平,减少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病人的低钠血症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肝硬化合并的低钠血症对其病情及预后的影响,对77倒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与正常血钠组81例进行对比分析。低钠血症组中,轻度51例,中度18例,重度8例,6例低渗性脑病合并肝性脑病。低钠血症常见诱发困素为长期限钠,服利尿药,不恰当大量放腹水等。本组低钠血症77例中死亡35例,达45.45%,其中6例低渗性脑病合并肝性脑病均死亡。正常血钠组81例中死亡14例,占17.28%.本组资料表明,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的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腹水病人并发低钠血症者临床较为常见 ,尤其是应用排钠利尿剂后。本院对 1990年 5月~ 2 0 0 0年 5月共收治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进行正确合理治疗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肝硬化腹水 15 0例 ,其中合并低钠血症 84例 ( 5 6.0 % )。本组诊断均经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证实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81例 ,酒精性肝硬化 2例 ,药源性肝硬化 1例 ;并发肝性脑病 3 3例 ,上消化道出血 15例 ,脾功能亢进 2 6例 ,肝肾综合征 2 2例 ,自发性腹膜炎 3 0例 ,急性低钠综合征 19例。1.2 低血钠与肝性脑病及肾功能的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肝硬化并低钠血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低钠血症发生原因、诊断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主要诱因中,长期钠盐摄入量低25例(44.6%),利尿剂应用不合理19例(33.9%)。轻度低钠血症患者30例中,并发肝肾综合征4例,肝性脑病2例,反复腹水0例;中度低钠血症患者19例中,并发肝肾综合征3例,肝性脑病6例,反复腹水1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7例,并发肝肾综合征5例,肝性脑病7例,反复腹水5例。经积极治疗后,56例低钠血症患者纠正22例,好转28例,无效5例,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为89.3%,病死率为1.8%。结论熟练掌握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的诱因,加强对患者血清电解质的检测,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积极补钠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伴发低钠血症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56例伴发低钠血症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低钠血症分级,予以3%~5%氯化钠溶液治疗,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并进行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56例腹水型血吸虫病患者中轻度低钠血症者全部治愈,中度治愈18例(69.2%),重度4例(40%).结论 加强对伴发低钠血症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观察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并发症情况及其转归。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9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资料,将其按照轻度、中度、重度低钠症分为A组35例、B组30例、C组24例,观察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均给予患者综合治疗、利尿治疗以及氯化钠补充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三组患者并发症的研究发现低钠症程度越高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就越大,即并发症发生率与低钠症水平成负相关;通过钠盐补充后,患者的尿量增多,肾功能改善。结论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其低钠症程度成正相关,而补充钠盐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增加尿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5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35例。在观察组中给予门冬氨酸钾镁+复方丹参多酚盐注射液治疗;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ALT、AST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ALT、AST都与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门冬氨酸钾镁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能够预防肝昏迷和低钾血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近两年收治的45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45例肝硬化腹水未出现低钠血症患者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呕吐、恶心、过度利尿、排腹水、钠摄入严格等均是导致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重要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发生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低钠血症发生的因素给予针对性预防和处理,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肝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的一种临床常见病,低钠血症是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62.40%[1].低钠血症若未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常导致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2].因此,临床治疗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45例肝硬化伴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引起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 12 2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 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发生率 5 7.4% ,分析其诱发因素 ,不同程度的低血钠与肝性脑病、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 :肝硬化腹水易发生低钠血症 ,低血钠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罗志刚  赖苇  虞弘  张虹雨  赵斌 《中国医药》2009,4(9):674-675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合理饮食对于腹水消退和减少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2002年3)q至2006年7月的肝硬化腹水患者78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保肝、利尿剂、补充人体白蛋白等治疗。治疗组为正常饮食,低钠血症(血钠〈125mmol/L)时给予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溶液,对照组为限钠饮食,不补充高渗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水消退、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腹水消退28例(68.2%),对照组13例(3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P〈0.01);治疗组腹水消退时间平均为(9.4±2.7)d,对照组为(11.8±2.2)d;治疗组肾功能损害0例,对照组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钠血症0例,对照组1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正常饮食、必要时补充高渗氯化钠以及合理使用利尿剂,可减少低钠血症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有利于腹水的消退,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50例肝硬化腹水中30例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60.0%,其低钠血症程度影响肝硬化腹水治疗效果及预后。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发生率高。肝硬化低钠血症程度直接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及预后,因此肝硬化腹水患者应及时防治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低钠血症的程度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预后均显著相关。结论:肝硬化水并发低钠血症概率高,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时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8.
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并发症,国内报道发生率为50%~60%,国外报道为30%左右[1].可见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低钠血症在临床上值得重视,严重低钠血症常引起低钠性脑病,促使或加重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并影响腹水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我们采用甘露醇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患者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长安 《北方药学》2016,13(7):76-77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保肝、降酶、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托伐普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尿量、血钠浓度、肌酐等,治疗有效率.结果:完成治疗后治疗组血钠浓度、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肌酐无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3%(P<0.05).结论: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低钠血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治疗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血钠水平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预后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钠水平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5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钠水平与血清蛋白、凝血功能、24小时尿量、Child—Pugh分级、腹水消退难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预后等的关系。结果并发低钠血症者172例,低钠血症患者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血钠正常者。腹水越严重,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越高。血钠水平与血清蛋白及24小时尿量呈正相关,与凝血功能呈负相关。结论血钠水平与患者肝功能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