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移(CYFRA21-1)、癌胚抗原(CEA)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及其联合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邢台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肺癌患者252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204例,小细胞肺癌48例,患有肺部良性疾病的患者65例,其中包括肺炎患者55例,其他肺病患者10例,健康体检人群138例.比较各实验组CYFRA21-1、CEA与SCC的阳性率及血清水平,并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与其余各组间CYFRA21-1、CEA阳性率和血清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中鳞癌、其他类型与其余各组间SCC阳性率和血清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中腺癌CYFRA21-1、CEA和SCC阳性率与鳞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中鳞癌与其他类型CYFRA21-1和SCC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中腺癌与其他类型CEA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中腺癌与鳞癌、其他类型CEA和SCC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种鳞癌和其他类型CEA和SCC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非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的诊断中,CEA联合CYFRA21-1曲线下面积最大(P<0.05).结论 CEA和CYFRA21-1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鳞癌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血清唾液酸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法对6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部良性疾病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进行血清唾液酸含量的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唾液酸水平为(568±62) mg/L,肺部良性疾病组和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唾液酸水平分别为(639±92) mg/L和(813±218)mg/L,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的唾液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0.01);根据健康对照组的检测数值,唾液酸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Cut-off值为695 mg/L,敏感度为69.00%,特异度为88.90%.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腺癌、鳞癌、鳞腺癌和未分化癌各25例.其中腺癌组、鳞癌组、鳞腺癌组和未分化癌组血清唾液酸水平分别为( 845±91) mg/L、(782±91)mg/L、(794±126)mg/L和(831±113) mg/L,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恶性肿瘤的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各组织病理类型的恶性肿瘤之间的血清唾液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血清中唾液酸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筛查、诊断、术后疗效评估及监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铂类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铂类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分别为(11.67±1.63)ng/ml、(3.94±1.04)ng/ml、(264.19±1.91)ng/L、(985.20±1.83)ng/ml,实验组分别为(18.39±1.32)ng/ml、(7.93±1.92)ng/ml、(430.73±1.04)ng/L、(1203.41±1.97)ng/ml;实验组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24例,稳定(SD)13例,进展(PD)6例,客观缓解率(ORR)为68.33%,疾病控制率(DCR)为90.00%;对照组CR 2例, PR 18例,SD 10例, PD 26例, ORR为35.71%, DCR为53.57%;实验组ORR和D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铂类药物基础上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进一步提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ORR与DCR,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对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吉非替尼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及肿瘤相关指标[糖类抗原CA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癌胚抗原(CEA)]。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87.73±5.55)分高于对照组的(83.54±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CYFRA21-1及CEA水平分别为(32.17±5.66)U/ml、(2.77±0.88)ng/ml、(8.56±0.77)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4±5.21)U/ml、(3.34±0.98)ng/ml、(9.12±0.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可有效改善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A19-9、CYFRA21-1及CEA的表达,进而提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比较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水平,探讨三个指标在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检测中的敏感性。方法共检测小细胞肺癌患者43例,非小细胞肺癌78例,健康对照组60例,测定各组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比较各组差异。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CEA、NSE、Cyfra21-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SE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两组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E对小细胞肺癌较为敏感,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较为敏感,NSE和Cyfra21-1在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碧宁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39-3140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早期肺癌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肺部良性病患者以及健康者各4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CEA、CA125、NSE、CYFRA21-1在血清中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含量为(21.2±7.6) μg/L、血清CA125含量为(73.2±33.1)U/ml、血清NSE含量为(19.3±8.6) μg/L、血清CYFRA21-1含量为(11.2±3.3) μg/L,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t=6.871、7.312、5.997、4.380,均P<0.05);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1.67%,明显高于CEA检测的 79.17%、CA125检测的75.00%、NSE检测的66.67%、CYFRA21-1检测的64.58%.结论 CEA、CA125、NSE、CYFRA21-1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徐广文  马冬春 《安徽医药》2013,17(3):415-416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2010年11月—2012年4月期间,选择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5例及同期45例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及对照组血清中CA21-1、CEA、NSE水平。分析3组血清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组间χ2检验。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A21-1、CEA、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血清CA21-1、CEA、NSE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水平(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血清CA21-1、CEA、NSE阳性率明显低于手术前(CA21-1、CEA,P0.01;NSE,P0.05)。结论检测手术前后血清CA21-1、CEA、NSE水平变化对于评估手术疗效,判断预后,监测病情,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措施等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血清CEA、CA19-9、CA50联检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50(CA50)、胃肠道癌抗原(CA19-9)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TM)的方法,探讨TM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相关性。寻找提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阳性率的最佳手段。方法对8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前通过血清CEA、CA50、CA19-9进行单检和联检。结果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清中3种T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EA+CA50+CA19-9联检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阳性率可达87.80%,明显高于单检(P<0.01)。结论联检血清CEA+CA50+CA19-9可提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确诊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2例,均为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入院接受治疗,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治疗后对所得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癌胚抗原(CEA)分别为(275.41±21.36)U/mL、(50.41±5.37)U/mL、(135.24±14.38)pg/m L(、5.93±1.21)μg/L,与对照组[(352.23±14.37)U/m L(、72.43±5.52)U/m L(、202.31±7.14)pg/m L(、10.18±2.14)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两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平均生存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更长(P<0.05)。结论使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预后效果更佳,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胡春霞  张锦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484-3486
目的评价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血清癌胚抗原(CEA)及骨桥蛋白(OPN)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5例各期非小细胞肺癌及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CEA,VEGF,CYFRA21-1,OPN检测,并测定单个或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上述各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均高于肺部良性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对鳞癌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分别为(69.4%和86.5%).CEA腺癌敏感性及特异性为最高,分别为(70.3%和91.6%).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4.0%和85.9%),较单项肺癌标志物敏感性明显提高(P<0.05),特异性下降则不明显.结论血清CEA,CYFRA21-1,OPN及VEGF水平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肺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CYFRA21-1对于肺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CEA对于肺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的判定有重要作用.四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较单项肺癌标志物敏感性明显提高(P<0.05),对于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潮汕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30例)和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90例)术前、术后第10天血清中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浓度,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复发者再检测血清中CYFRA21-1和CEA浓度.结果 食管癌组术前CYFRA21-1和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3±2.75)μg/L比(1.61±0.70)μg/L,(3.14±1.60)μg/L比(1.93±0.74)μg/L,均P<0.05].食管癌组术前CYFRA21-1和CEA水平高于术后第10天[分别为(5.13±2.75)μg/L比(2.44±0.65)μg/L,(3.14±1.60)μg/L比(2.55±0.9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前血清CYFRA21-1阳性率(58.9%,53/90)高于CEA(25.6%,2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0,P<0.05);复发者血清CYFRA21-1阳性率(72.5%,29/40)高于CEA(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P<0.05).结论 血清CYFRA21-1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和判断复发的辅助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ytokeratin 19 fragments (CYFRA21-1)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Chaoshan area.Methods Th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I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CYFRA21-1 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in the healthy controls and the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before surgery and 10 days after analyzed.Resuits In Chaoshan area.the serum levels of CYFRA21-1 and CEA in patients with ESCC were obviously higher before surgery than that 10 days after sugery(P<0.05).The positive rate of CYFRA21-1 before surgery(58.9%,53/90)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EA(25.6%,23/90),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χ2=18.00,P<0.05).The positive rate of CYFRA21-1(72.5%,29/40)in the 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tumo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EA(32.5%,13/40),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χ2=12.50,P<0.05).Conclusion Serum CYFRA21-1 is the secondary indicator of the diagnosis and recurrence of ESCC.  相似文献   

12.
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0例肺癌和50例肺部非癌症疾病住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 片段(CyFRA21-1)水平,然后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部非癌症患者组,其中腺癌患者血清CEA水平最高,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最高,鳞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最高.结论 测定肺癌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对肺癌的诊断、疗效及预后评判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万自芬  张湘燕  郑洪  李红 《贵州医药》2007,31(6):498-499
目的 探讨血清和胸水中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21-1(CYFRA21-1)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4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和胸水中CEA和CYFRA21-1水平. 结果 NSCLC组血清或胸水CEA和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NSCLC组胸水中CEA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1);腺癌组血清CEA水平均明显高于鳞癌组水平;鳞癌组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腺癌组水平,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联合检测CEA和CYFRA21-1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结论 检测血清或胸水CEA和CYFRA21-1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价值;检测胸水CEA和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优于血清.  相似文献   

14.
樊志明  黄超红  郑宏莹  贺鸿桂 《河北医药》2012,34(21):3210-3212
目的探讨血清CEA水平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相关性。方法对12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EGFR-TKI药物吉非替尼进行治疗,并在接受治疗前进行血清CEA水平的检测,同时对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癌变类型以及CEA水平等进行分析,并以50μg/L为分界线,将患者分为高CEA水平组以及低CEA水平组。结果对2组患者不良反应以及症状主要以皮疹、厌食、恶心、腹泻以及呕吐为主,2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对2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高CEA水平组患者其有效率为32.4,稳定为40.8%以及恶化为26.8%,而低CEA水平组患者分别为20%、20%以及60%,2组患者治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提示,高CEA水平患者其经过吉非替尼治疗后有更长的无疾病进展时间以及生存时间(P<0.05)。结论血清CEA水平可作为评估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预后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放化疗基础上采用奥希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卡氏(KPS)评分以及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恶心呕吐、皮肤干燥、纳差、贫血及间质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A125、CYFRA21-1、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25、CYFRA21-1、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KPS评分为(51.30±1.60)分,治疗后KPS评分为(85.05±3.50)分;对照组治疗前KPS评分为(51.30±1.65)分,治疗后KPS评分为(70.05±2.60)分;治疗前,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兼具安全性、有效性价值,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因子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的影响。方法 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CYFRA21-1、VEGF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59.57%高于对照组的3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YFRA21-1(3.65±0.52)μg/L、VEGF(120.05±13.52)ng/ml低于对照组的(4.53±0.47)μg/L、(155.65±14.0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55%与对照组的57.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且有效下调了CYFRA21-1及VEGF水平,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及糖类抗原125(CA125)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初诊NSCLC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及CA125浓度.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3项标志物均高于肺良性病者:晚期肺癌患者3项指标高于早期患者.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CEA、CYFRA21-1及CA125浓度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0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手术指标[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及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总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FVC(2.96±0.22)L、FEV1(1.92±0.97)L、FEV1/FVC(74.71±8.72)%高于对照组的(2.33±0.18)L、(1.47±0.59)L、(65.87±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C、CEA、NSE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SCC(1.22±0.17)μg/L、CE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肺癌组85例,良性肺病组49例,正常对照组6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组CEA、CYFRA21-1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CEA和CYFRA21-1的浓度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和CYFRA21-1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4.11%,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其中CEA对腺癌的敏感性较高,CYFRA21-1对鳞癌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并对肺癌的病理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志  孙大强  王晓东 《天津医药》2012,40(6):566-568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联合表达,探讨其与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检测血清中CEA、NSE及CYFRA21-1的浓度,分析其表达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CEA、CYFRA21-1的浓度在不同的T、N分期及不同淋巴结转移组数的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NSE浓度只在T1与T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病理N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的浓度对准确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