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包穿刺的方法、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56例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术患者心包穿刺点的选择,操作方法,心包脏、壁层间距选择,穿刺针头大小,锋利程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6例心包穿刺术均取得成功,好转20例,治愈36例.结论 心包穿刺术是一项操作简单,但危险性高,须有经验的医师操作或指导,最好能在B超下穿刺操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包积气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 方法选择2018年4月21日,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经剖宫产术分娩后约10 min时,出现气促、呻吟、面色青紫,立即在吸氧下转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治疗的1例生后1 h+22 min心包积气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该例新生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进行总结。本研究对新生儿心包积气文献进行复习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为:以"新生儿""心包积气""neonate"及"pneumopericardium"为中、英文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Wily Online Library、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新生儿心包积气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总结心包积气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对本例心包积气新生儿的研究结果如下。①病史采集:本例新生儿为男性,出生胎龄为36周,无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及羊水粪染病史,出生体重为2 750 g,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9、10、10分。②入院相关检查结果:胸部X射线摄片检查结果提示湿肺合并感染可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待排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提示呼吸性酸中毒;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电解质检查结果,以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③治疗与转归:本例新生儿经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后,出现大量心包积气,合并气胸、纵隔气肿、间质性气肿、皮下气肿等其他气漏综合征症状,并且合并心包填塞、心排血量低症状。临床对该例新生儿并未立即进行常规心包穿刺术,而是采取胸腔穿刺术+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接受此方法治疗后,心包积气于24 h内被完全吸收。新生儿住院治疗30 d后,治愈出院。文献复习结果如下,共计检索14篇新生儿心包积气相关文献,涉及15例心包积气新生儿。其中,8例新生儿未合并心包填塞,除1例因为大量心包积气采取心包穿刺术治疗外,其余7例均采取吸氧处理,8例均治愈出院。另外7例合并心包填塞新生儿均进行心包穿刺术,其中6例进行穿刺术后持续引流,4例联合胸腔穿刺术,2例因放弃治疗后死亡,其余5例均治愈出院。这5例治愈出院新生儿中,2例心包穿刺术失败,失败后,其中1例采取HFOV+胸腔穿刺术及术后引流治疗,1例采取胸腔穿刺术及术后引流+间歇指令通气(IMV)治疗,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结论对于生命体征、心脏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心包积气新生儿,甚至合并心包填塞时,建议首先采取保守治疗策略。胸腔穿刺术+HFOV治疗,可能对改善新生儿心包积气有效,同时又可避免心包穿刺术可能导致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李金锋  王化云 《中国保健》2009,(15):615-615
心包积液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病因多种多样,心包穿刺抽液不仅可以明确心包积液的性质,帮助作出病因诊断并及时治疗,而且是缓解心包填塞症状的最有效措施。常规心包穿刺术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操作,如果方法掌握不当,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尤其对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反复实施心包穿刺,更增加了穿刺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本院近年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心包穿刺并留置导管,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心包积液142例临床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人民医院200135蔡志伟引起心包积液的原因较多,国内文献报道不一。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医院,其病因差异较大。现将我院1989年1月~1994年2月,经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心脏CT、心包穿刺、手术等证实...  相似文献   

5.
尹华  汪艳  汉京彦 《医疗装备》2002,15(11):32-33
心包积液是多由于心包炎性病变引起渗出液积聚在心包腔内。多由感染、自身免疫、肿瘤、邻近器官疾病等原因引起。小量的心包积液对心脏及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积液过多或骤然增多 ,可使心包压塞 ,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烦燥不安 ,血压下降 ,甚至休克。自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 ,对 2 9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抽液并注入药物 ,积级治疗原发病 ,精心护理 ,心包积液均明显减少或消失 ,减轻了病人痛苦 ,多数病人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心包积液患者共 2 9例 ,其中男性 1 8例 ,…  相似文献   

6.
心包积液引起胸痛5例误诊分析上海市青浦县中医医院201700陶美英胸痛的病因很多,除外伤外,一般多由心脏或肺部疾患引起。由于心包积液引起的胸痛,尤其是少量心包积液引起的胸痛,无特异性,较易被误诊。作者在1993年1~12月的庄院病例中,统计到5例胸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心包穿刺并有效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方法对27例心包积液患者术前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定位、定向并测定进针深度后,以Seldinger法进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入相应药物,观察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27例病例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2~31d,引流液量300~7600ml,心包积液引流彻底,心包压塞症状消失,心功改善,疗效显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定位、定向并测定进针深度后,以Seldinger法进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心包积液进行治疗安全、简便、可靠,疗效显著且无严重并发症,完全能替代以往的常规心包穿刺术。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心包积液85例分析王玉民1李泽宁21989年3月至1996年12月共进行心脏超声检查3650例,检出心包积液85例,现简要分析其病因,并讨论超声在心包积液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组85例中,男33例,女52例,年龄22—81岁,...  相似文献   

9.
心包穿刺是一项有危险的操作技术,在临床上,大量心包积液较常见,需反复多次心包穿刺抽液,并发症时有发生,本文根据我科2例大量心包积液实例,介绍心包腔置管引流的具体方法及优、缺点。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54岁,胸闷气促1个月,加重半个月入院。查  相似文献   

10.
心包炎常并有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 ,且由多种病因引起 ,迅速增加的心包积液可发生心包填塞 ,从而危及患者生命。从 1994~ 1999年我院共收治心包积液患者 5 7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  5 7例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1] ,男性 2 9例 ,女性2 8例 ;年龄 12~ 81岁 ,平均 48 9岁。2 病因 结核性心包炎 19例 ,非特异性心包炎 8例 ,转移性肿瘤 12例 ,病毒性心包炎 5例 ,原发心包恶性间皮瘤、外伤性、结缔组织病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心功能不全、细菌性各 2例 ,甲状腺功能低下、粘液性水肿、尿毒症性各 1例。3 临床表现  37例存在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引流部位与安全性和引流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6例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患者,11例选取左肋缘与剑突左缘交角下1cm为穿刺点;28例选取左侧第4肋间距胸骨左缘1~2cm处为穿刺点;7例选取左侧第4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cm为穿刺点,留置引流导管直至积液消失。结果4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无相关并发症;选取左侧第4肋间距胸骨左缘1~2cm处为穿刺点时进针深度最小;引流导管位于心包底部几率最高;采用反复抽送导引钢丝的方法能有效区分穿刺针是在心包腔内还是心腔内。结论选取左侧第4肋间距胸骨左缘1~2cm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采用多种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包填塞是指心包内液体增加速度快或心包积液量大引起心包腔内压快速增加,导致心脏舒张充盈受限及两侧心室每搏输出量降低的临床综合征。冠状动脉穿孔或破裂导致心包填塞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极为凶险的并发症之一,若抢救不当,可致心源性休克而迅速死亡^[1]。笔者所在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成功救治4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患者,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78年1月至1997年6月我们收治了重症缩窄性心包炎共112例。早期61例采用左前外侧切口施术。1987年以来,采用经胸骨正中切口的入路对其中51例施行了广泛心包切除术,两组比较,经正中切口施行广泛心包切除者术后心功能恢复好,远期疗效满意,现报告...  相似文献   

14.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6例大量心包积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组(导管组)20例,传统心包穿刺抽液组(抽液组)16例,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心包积液引流量、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日。结果导管组与抽液组相比,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心包积液引流量明显增多,心包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日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发症少,症状改善快,可缩短住院日及减少住院费用,疗效和安全性优于传统穿刺抽液。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抑肽酶在减少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失血显示出最佳效果,然而其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高凝状态,有引起移植血管闭塞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心包腔内倒入抑肽酶,观察术后失血量的变化。方法为A组(20例)病人在关胸前倒入100万kIU抑肽酶,B组(20例)病人为对照组。结果A组术后失血量明显低于B组(420±156ml比730±214ml,P<0.01),A组输血量明显少于B组(680±196ml比1050±276ml)(P<0.01)。结论:心包腔表面使用抑肽酶可明显减少术后失血及输血量,并可预防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戈南 《药物与人》2014,(9):153-153
目的:探究心包腔置管治疗渗出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09月-2013年0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渗出性心包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心包腔置管术治疗。结果:30例渗出性心包炎患者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包积液全都被吸收。对所有患者进行三个月随访,患者的康复情况良好,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心包腔置菅在渗出性心包炎的治疗中,不仅减少了并发症,而且创伤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引流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疗效、安全性。方法86例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的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引流组(43例)和间断抽液组(43例)。持续引流组:以持续25~35滴/min的滴速引流积液,至无液滴出。间断抽液组:首次抽液不超过100ml,以后200-300ml/次,每日或隔日1次,至抽尽积液。结果与间断抽液组比较,持续引流组的排空积液时间明显缩短(P〈0.01),导管留置时间也缩短(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应用持续引流法引流心包积液更安全、更有效,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心包穿刺是一项有危险的操作技术,在临床上,大量心包积液较常见,需反复多次心包穿刺抽液,并发症时有发生,本文根据我科2例大量心包积液实例,介绍心包腔置管引流的具体方法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心包胸腔穿刺引流方法。方法 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Seldinger法对大量心包积液8例,胸腔积液26例,自发性气胸5例进行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引流,引流到没有液体或气体溢出后24h拔管。结果 39例患者都得到有效引流,临床有效率100%。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应用Seldinger法进行心包、胸腔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引流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经改良心包留置导管并观察治疗心包大量积液的效果。方法将30例心包大量积液患者列为观察组。经B超定位后使用改良的单腔静脉导管通过心包留置进行每天抽液治疗,常规组20例使用常规抽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和脏器创伤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提高,住院时间缩短,脏器创伤与并发症均未发生,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心包留置导管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疗效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